第六十四章 帝國之“劍 十
作者:易趨懶惰      更新:2021-06-26 01:00      字數:3103
  軒轅孺看著司徒再次問出的問題,緩緩的走到抄書的後麵,拿起筆刀再一片竹簡上寫下一句話之後遞給司徒。

  ??司徒接過竹簡之後,其上的字跡依舊如故,鋒芒如劍,但是這片竹簡上的話語給人春風拂麵的感覺,是孟子的話語“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司徒想到這句話的出處《孟子·公孫醜上》中有這樣一句話“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司徒看著竹簡,再看著寫出這句話的軒轅孺對其行了一禮之後轉身離開這間房屋,再出門前問了一句話“不知先生可願做到竹簡上所說的那樣,為秦國效力呢”?

  ??軒轅孺看著停留在門邊等候自己的答案,對其說道“能做到嘛”?

  ??司徒並沒有轉身,隻是點了點頭。

  ??軒轅孺說道“容老朽考慮考慮”。

  ??司徒說了一句,那給你三天的時間,到時我會再來。

  ??沒有等軒轅孺回話,司徒就離開了房間。

  ??紫鳶看到司徒出現之後快速的上前問道“公子沒事吧”?

  ??司徒問道“什麽什麽事”?

  ??紫鳶看著並無異樣的司徒,說道“公子進去的時間太長,紫鳶擔心公子在裏麵出了什麽事”。

  ??司徒小心的撫摸了一下紫鳶的臉頰說道“公子在這裏找到了一個答案”。

  ??說完就帶著紫鳶前往馬車,坐上馬車之後紫鳶駕駛者馬車在晨曦中駛離這座“房屋”。

  ??出了“房屋”的範圍之後,紫鳶好奇的問道“不知公子說的答案是什麽”?

  ??司徒坐在一旁看著已經微微露頭的朝陽,轉頭看著紫鳶,露出了笑臉說道“這個答案就是在之後的計劃中能夠對秦國的子民提供足夠的保護,這樣的保護可以讓秦國的子民在接下來的計劃中不被殺害或者他們的利益不會被收割”。

  ??紫鳶問道“公子為何就知道那個答案就是公子找尋的答案呢”?

  ??司徒說道“當“房屋”中的人放下了心中的成見,那麽,他所得到的答案就是我要找的答案”。

  ??紫鳶似懂非懂的說道“公子能給奴家說說公子的答案嘛”。

  ??司徒說道“紫鳶知道孟子嗎”?

  ??紫鳶點了點頭說道“奴家知曉,儒家繼承孔子學問的一位聖賢”。

  ??司徒說道“繼承孔子的學問之後孟子又在孔子的學問基礎上提出的人性本善的學問,引導世人向善”。

  ??說完的司徒又接著說道“孟子還在其的著作《盡心章句下》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位諸侯,得乎諸侯位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即成,粢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說道這裏的司徒看著紫鳶,用手在身前的空氣中一揮而過說道“但這樣的答案擺在我的眼前,那麽,這個答案就必須被秦國所用”。

  ??紫鳶看著揮手而過的司徒,在聽到司徒這個答案必須為秦國所用時,紫鳶問道“公子既然這樣在乎這個答案,為何不抓在自己的手中而是讓這個答案為秦國所用呢”?

  ??司徒聽到這句話,在看著一心為自己著想的紫鳶說道“這樣的想法是不能有的”。

  ??紫鳶疑問到“公子為何這樣說,以紫鳶以往對權臣的了解,每一個權臣在掌握權力的過程中都會讓自己的影響力或者手中的權力影響著其所在的國家,為何公子卻不以為然”?

  ??司徒聽完之後說道“你說的這是權臣,入朝為官又三種人,而恰好公子我不是呢說的那種人”。

  ??紫鳶問道“公子可以說說是那三種嗎”?

  ??司徒解釋道“入朝為官有三種,你剛剛說的就是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而第二種人是在官場上不得誌的人,就在官場上渾渾噩噩的度過每一天”,還沒有說完就被紫鳶打斷的問道。

  ??紫鳶說道“公子說的第二種人為何還能在官場上做事呢?不是應該統統都殺掉嗎”?

  ??司徒回答道“恰恰相反,官場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這樣的人”。

  ??說完就見紫鳶眼含不解的看向自己。

  ??於是司徒說道“當朝堂之上全是第一種人時,你認為這樣的朝堂下場會怎麽樣”?

  ??紫鳶聽到司徒的問話,思考一會兒之後搖了搖頭。

  ??司徒有接著說道“這個問題很簡單,當朝廷都是第一種為了使自己的權力或者勢力增長而爭權奪勢時,那麽,天下的子民該何去何從呢”?

  ??“但是,當朝廷都是第二種人時,這個帝國力腐朽也就不遠了”。

  ??紫鳶說道“公子還沒有說第三種人”。

  ??司徒說道“第三種人就是為了天下的子民而當官的人”。

  ??“這種人當官不在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其所在的職責所在,做其職責所應做的事”。

  ??紫鳶說道“那公子就是公子口中的第三種人咯”。

  ??司徒點了點頭說道“勉強算的上是”。

  ??接著又說道“帝國不能隻有第一種人,也不能隻有第三種人,更不能是第二種人多,而是第一種人可以占據朝堂,而第二種人則占據的縣令或者鄉長這樣深入子民生活中,占據高位的一定要是第三種人,隻有這樣,這個帝國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紫鳶說道“就像公子說的孟子說的那句話嗎”?

  ??司徒點頭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隻有這個帝國的高層都注重這句話,以天下的子民的安危為自己的安危,苦難為自己的苦難,那麽,這個帝國毫無疑問的將成為最強的帝國”。

  ??司徒接著說道“如果相反了,以第一種人為高位,那麽,這個帝國就見陷入君與臣的權力之爭中,那麽,天下的子民會被這樣的局勢所影響,到時天下民不聊生,那麽,帝國也就離滅忙不遠了”。

  ??紫鳶問道“公子說了第一、第三種人都可以成為高位,卻獨獨把第二種人放在了低位,如果,這個帝國是第二種人占據高位,那麽,帝國的命運將會如何呢”?

  ??司徒說道“第二種人不喜歡追逐權力,也沒有為了天下的子民而去做事,就隻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實施者帝國高層下達的命令和政策,這種人一旦占據高位,帝國就將會有兩種結果”。

  ??紫鳶好奇的問道“兩種結果”?

  ??司徒點頭,說道“第一種就是可能這個人會變成第一或者第三眾人,那麽結果就跟其一樣了;第二就是完全實施懶政,仍由君王胡亂來,帝國的命運就將在這樣碌碌無為的臣子中慢慢的走向消亡”。

  ??接著司徒補充道“六國就是這樣的才會被秦國給統一”。

  ??紫鳶看著司徒。

  ??司徒看著紫鳶說道“秦國就是利用了六國中臣子和君王的不合、互相猜忌、或者臣子之間互相爭權、或者懶政,才會造成秦軍滅六國統一天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