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稱帝 五
作者:易趨懶惰      更新:2021-06-26 01:00      字數:4285
  王賁滅齊國有功,按其功勞,封王賁為通武侯。趙高用上了內力的聲音在鹹陽宮的主殿內徘徊不斷,圍繞著房梁不斷的朝殿外傳播出去。

  ??趙高接著又說到,賞千金。封何信為少上造,賞五百金,藍腆右庶長,賞百金,其餘將士按功行賞

  ??王賁、何信、藍腆謝三人跪謝道,謝王上。

  ??秦王政說到,三位愛卿起身入列吧。

  ??王賁三人回到隊列之後跪坐好,就見秦王政站起身來看著朝堂上的百官。

  ??秦王政巡視的目光在百官的朝堂上環繞而過,收回視線後秦王政說到,寡人指登基以來,除嫪毐,修內政,重法製,前練軍;讓我大秦軍士有了氣吞天下之勢。如今,曆時十年,秦國在寡人的率領之下已經滅了其餘六國,統一了天下。

  ??統一了天下這句話回蕩在殿內,百官再次跪拜道,大王萬年,秦國萬年。殿外跟著傳來侍衛的聲音,大王萬年,秦國萬年,大王萬年,秦國萬年,聲音響徹雲霄。

  ??殿內的秦王政對其百官說到,寡人結束了列國掙強好勝的心,結束了天下七百年來的紛爭戰亂。

  ??接著看著下跪的百官問到,七百年的戰亂給各國帶來了什麽?

  ??沒有等百官回答秦王政自己回答道,各國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田地沒有人耕種,孩子沒有人撫養。王國興盛,百姓苦,王國滅亡,百姓苦。

  ??大臣對著秦王政說到,大王聖心。

  ??秦王政又接著說到,寡人十三歲登基,二十一歲親政,親政九年時間治理內務,整頓軍紀,招攬賢臣,於寡人三十一歲滅韓,三十二歲滅趙,三十六歲滅魏,三十七歲滅掉最強的楚國,三十九歲滅燕,在寡人還沒有到四十歲的時間裏,滅掉了最後的齊國。

  ??司徒聽著秦王政細數登基之後每一年齡階段做的事,再次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因為在短短十年時間裏能過完成統一的格局,不是一般人能過做到的。更何況還是在其餘各國都還有反抗的實力下做到這樣,絕對是天意,人力難為啊。

  ??秦王政說到,眾位愛卿,寡人認為,用君上或者王上已經不足以表達寡人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眾位愛卿認為寡人應用什麽稱呼來稱呼寡人。

  ??台下百官沒有想到秦王政會突然的這麽問到,腦瓜子都嗡嗡的。

  ??跪坐在秦王政左手邊的扶蘇也是很突然的看向秦王政。整個大殿可能就隻有趙高和蓋聶清楚,但是趙高不能議政,蓋聶則是不想參與。

  ??一時,大殿就隻有前麵的官員的遙遙細語。

  ??秦王政看著這樣的場麵再次問到,眾位愛卿可有結論。

  ??眾多官員一時之間那裏去尋找稱謂,全都搖頭相望。

  ??司徒看到秦王政的目光朝自己看來,連忙出列說到,大王,臣有一策。

  ??秦王政看著司徒說到,愛卿說說吧。

  ??司徒說到,大王,臣參考先秦時期時的最高統治者或稱是稱“王”或是稱“後”,或者單程“皇”和“帝”,夏朝的君主稱“後”商朝的君主稱“帝”而周天子稱“王”。接著又道,上古時代有五帝,五帝統轄的領土不過千裏之廣,諸侯朝拜或者不朝拜,天子不能製服。現在大王出義兵,誅六國,平定天下,讓天下再無戰亂之苦,海內統一,百姓安居樂業,這是開天辟地也來最大的功績了,超過了五帝。五帝之前又有三皇,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貴。

  ??秦王政問到,愛卿是要寡人自稱泰皇嗎?

  ??司徒回答道,不,大王,臣泰皇不足以顯示大王的功勳。

  ??百官聽後都吃驚的看著司徒,想不到此人到底是何想法,泰皇最尊貴都不稱,那麽應該稱什麽?

  ??秦王政也時感興趣的看著司徒問到,那愛卿說說該做什麽稱呼。

  ??司徒說到,大王的功績三皇不足以表,五帝不足以顯現大王的尊貴,臣認為該當兩者以聯合,取三皇的皇,五帝的帝,組稱皇帝。

  ??秦王政喃喃自語道,皇帝。

  ??百官也是在品味著皇帝這個稱謂的震撼性。

  ??司徒接著說到,皇帝,命為製,令為詔,自稱朕。

  ??秦王政聽後大喜,笑聲不絕於梁。

  ??大殿百官看著秦王政高興的莫樣,全都看向司徒,也沒有人出列反對。

  ??良久秦王政下令說到,就采納司徒的說法,天子以皇帝為號,寡人自稱為朕。朕為始皇帝,後世當按此序二世,三世,無窮盡的傳下去,傳到萬世。

  ??司徒接著說到,大王,臣還沒有說完。

  ??秦王政說到,還有什麽,直說。

  ??司徒說到,大臣稱呼大王應改為皇上,以彰顯大王的功勳。

  ??秦王政說到,好,就這樣辦。

  ??百官跪拜到,皇上萬年,秦國萬年。

  ??秦王政說到,免禮。

  ??司徒跪拜完之後有說到,皇上已經一統天下,臣認為秦國這個國號已經不足以表示我大秦所擁有的龐大領土,臣認為應把秦國改為大秦帝國以彰顯我大秦的龐大領土。

  ??臣附議,就見武官的蒙恬站出來附議到。臣附議,武官集團集體跪拜到。

  ??秦始皇看著下麵司徒的提議和武將的附議。思考一會兒就同意了,下詔到,從今完後,我秦國應成為大秦帝國。

  ??諾,百官附和的到。

  ??秦始皇看著外麵已經黑下來的天色說到,朝政休息半個時辰用膳,之後繼續。

  ??趙高安排宮內的內侍給百官上膳食,秦始皇自己則叫上了司徒和扶蘇前往殿後用膳。殿內的大臣看著司徒和扶蘇就這樣消失在了大殿,所有的小團體都利用空隙聚集在一起商討對策。右相王綰漫不經心的用著膳食,反正自己官當的也夠久了,可以退仕了。左相李斯和禦史大夫馮去疾身邊的小團體則聚在一起商討著什麽。武將集團則不一樣,武將的升遷和爵位都是品功勞實打實來的,沒有什麽,不過很多武將也是聚集在蒙恬,王賁的身邊聊著戰場的上廝殺和兵法,也是鬧哄哄的。

  ??後殿,秦始皇問道司徒,你是這麽想出來的這個稱呼。

  ??司徒回到道,皇上,你忘了臣是學道的了。縱觀古今,知曉陰陽,雖然臣隻學了理論,但這些也是要懂的。

  ??扶蘇在旁問到,哦,不知司徒先生學道為那一宗。

  ??司徒裝傻道,不知公子問的那一宗為何故?(其實他是知道的,道家分為天宗和人宗,但是他不能說啊。畢竟他沒有師傅啊,都是杜撰的。)

  ??秦始皇在旁說到,舒兒,司徒先生的老師雲遊去了,具體不知是誰。

  ??扶蘇回答道,是扶蘇唐突了,扶蘇給先生賠禮。說完行了一禮。

  ??司徒連忙還禮道,不知者無罪。(心裏卻在暗香,還真是溫文爾雅的翩翩公子。怪不得評價那麽高)

  ??秦始皇打趣說到,不知者無罪,這還真是一句推脫之詞啊。

  ??司徒回答道,皇上,以法治國要做到讓子民知道什麽是法,這樣才能不犯法。這是臣半月所思的政策改革,請皇上過目。

  ??秦始皇接過打開看著上述的文字,入了迷。連膳食都不吃了。

  ??扶蘇擔心的說到,父王,用膳。

  ??秦始皇沒有反應。

  ??司徒則用膳有的幸福極了。

  ??鐺

  ??趙高進來稟告道,皇上,時辰到了。

  ??秦始皇從布帛中抬起頭來,對著司徒說到,這乃我大秦的萬世根基。

  ??扶蘇聽到這樣的評價,心中對司徒的好奇心更加強了。

  ??秦始皇草草吃了兩口膳食之後長前殿走去,扶蘇和司徒跟上。蓋聶一直再暗處護衛著秦始皇。

  ??趙高高呼到,始皇帝陛下到

  ??百官跪拜到,皇上萬年,大秦帝國萬年。

  ??(真是效率啊!一下就改過來了)。司徒心裏想著嘴上跟著說到,皇上萬年,大秦帝國萬年。

  ??秦始皇說到,免禮,入座。

  ??待眾臣入座之後秦始皇說到,天下一統,舊製已經不足以治理天下,朕與改革製度,各位愛卿可有奏章。

  ??李斯聽後出列說到,皇上,周王朝實行分封製導致天下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如今皇上出義兵以解救蒼生,統一海內,臣認為以法製裏天下。

  ??以左相李斯為首的官員都站出來附議到,臣等附議。占據了朝堂一半的人數。

  ??右相王綰和禦史大夫看到這樣大殿的情況,加上李斯的法治再統一的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兩人也站出來附議到,老臣附議,以兩人為首的官員也站出來附議到,臣等附議。

  ??但是有人站出來反對,隻見一人出列反對到,臣反對,臣認為如今天下一統,應分封皇上的子嗣前往各地,幫助皇上治理天下。隻見原來是在朝的儒家代表,在朝的諫儀大夫淳於越。

  ??扶蘇看著自己的老師站出來反對父王心由所屬的政策,心裏暗自提起了一口氣。

  ??要是沒有司徒,可能李斯就是按著劇本來了,可是有了司徒,那就不一樣了,畢竟,降維打擊帶過於可怕。

  ??就見秦始皇沒有像劇本安排的那樣直接敲定法製或者分封製,而是拿起手中的布帛再次看了起來。台下跪著百官和坐著司徒,台上站著趙高和坐著秦始皇。扶蘇暗自提氣在左手邊端坐,蓋聶再影幕中端詳著一切。

  ??一炷香過去了,還沒沒有任何反應。所有人的動作像定格一樣。

  ??又過了一炷香,秦始皇抬起頭問到,司徒,你的建議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