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冊封郡王(1)
作者:夢無垠心向月      更新:2021-06-05 02:02      字數:2856
  卷二見龍在田

  午夜的火光星星點點, 鹹安城東南西北的大道上, 大漢朝的京官、常參官早戴好官帽、著好官服, 配上牙牌,在月色和火光的映照下騎著高頭大馬或乘二人四人抬的小轎從各自的宅邸向紫禁皇城進發,於午門外的朝房中等候。

  今日十二月十五,正是朔望朝會,京師凡九品以上文武官員與在京的藩王世子皆要參加,霎是熱鬧。

  而數間供以候朝的朝房中,大小官員先後到達、按品級排列坐立,封閉的空間中人一多、一聚集,三三倆倆、私下裏便低聲交談起來, 或是家長裏短或是瑣碎雞毛,可有一條卻盡在不言之中,

  聖上二月不朝, 卻是駕臨廣寧道,從廣寧道帶回了昔日皇太子之子、流落多年的皇長孫秦延晟——這樣的小道消息數日來在官員之間流傳, 京師的大小官員於此大多有所耳聞。

  候得卯時左右, 官員們從朝房中走出,午門上的朝鍾朝鼓被宮內宦官擊響, 三通鼓後百官排隊等待鍾鳴、開啟宮門,文官經左掖門進皇城、武官經右掖門進皇城,於金水橋之南複由品級排列次序。

  待得三聲鳴鞭, 百官依次過橋, 鴻臚寺“唱”入班過後, 左右文武兩班齊頭並進步入禦道進明極殿,藩王世子、勳戚自成一班,居武官之前、稍微離遠。

  …

  烏泱泱的朝臣各著大紅、色青、色綠朝服,少說四五百人,一二三品官員與勳戚尚得站在明極殿內,四五六品官員已大多排在殿後、殿外,乃至七□□品官員更是遠離大殿、難見天顏。

  一刻鍾後,伴著行在永泰帝身前、大內總司總管太監劉明一聲長喚,

  “聖躬駕臨——”

  永泰帝秦昭政頭戴烏紗翼善冠、冠後的兩道折角垂直朝上,著盤領窄袖明黃龍袍、龍袍前後兩肩各繡金織盤龍一處,佩玉帶,穿祥雲龍紋皮皂靴,從明極殿旁側的偏殿走出、向著殿前正中的禦座而去,身後跟著全副盔甲武裝的殿廷衛士天武將軍十人,內使二人,一人執傘蓋、立於座上,一人執“武備”、雜二扇,立於座後正中,複又跟了太監宮女十二人,端著聖旨、奏章安放在書案上,即在禦座兩邊排開,而永泰帝高坐禦座之上——九五至尊,天子的氣派威嚴,就此可窺見一斑。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泰帝就坐之後,明極殿上沉寂許久的文武群臣方才生了響動,文官以太師蘇弘為首“北向西上”、武官以中軍左都督、驃騎將軍韓起為首“北向東上”,與藩王世子、勳戚高聲呐呼,震響整間大殿,均行一拜三叩之禮。

  “平身。”

  永泰帝浮手說道,眾臣緩緩起身。朝會開始之際正旭日初升,清晨的陽光照進明極大殿,永泰帝望這間雕梁畫棟的大殿、望他闊別許久的臣子,不待臣子奏事,他掃過群臣,頓了頓,先行開口道,

  “實至今永泰五十二年,朕年滿花甲、尤近古稀,朕仍記得永泰三十五年,皇太子秦玄鈺被構陷行巫蠱厭勝之術,而朕,遭奸臣賊子蒙蔽、誤信讒言,逼死皇太子、太子妃,朕,頗為後悔。”

  永泰帝的話語聲響在整間大殿,群臣垂首、靜靜聽著,聽皇帝突然說到先太子一事,他等不由想到近些時日流傳的那個傳聞來——二月間,聖上駕臨廣寧道,帶回了皇長孫。

  “事後,”眾臣聽永泰帝續說,“朕,雖下罪己詔,建思子宮、歸來望思之台,為太子、太子妃洗刷冤屈,然朕之皇長孫,流落民間多年未得回歸。

  朕知其尚存、尋之一十七年,所幸蒼天不負,兩月前朕終得消息,故朕兩月不朝,親臨廣寧道,多番驗證,帶回皇長孫。”

  話說到這,永泰帝跟著朗聲命道,“劉明,宣皇長孫秦延晟覲見。”

  “宣皇長孫、秦延晟,覲見——”大內總司總管太監劉明一聲宦服,侍立在禦座右前,耳聽永泰帝口諭,當即高聲喊話。

  殿外站候的太監聽殿內這一聲高喊,也便大聲傳達旨意,

  “宣皇長孫、秦延晟,覲見——”

  旨意落罷不久,早被永泰帝安置在一處離明極大殿不遠的宮殿之中的秦延晟從殿內走出,身後跟了好些宮女太監,向著明極殿行去。

  …

  隻道方不過頃刻功夫,日色已然愈發明朗,秦延晟神色淡漠、平靜,緩步行在這座皇城之中、行在他作別許久的高牆之內,心上微微生起幾分世事變幻無常的無奈、慨歎。

  ——這座鹹安帝都中的皇城大內,同他前身所處的那個世界中一座享譽內外、名為故宮的皇城很是相似。他出生不久就離開了這、心想再也不會回來,可到底最是命運弄人,他回到了來到這個世界時最初的起點。

  他五日前已隨永泰帝入皇城,五日來他一直在學習皇家規範禮儀,適逢朔望朝會,永泰帝命他上朝…

  秦延晟遠望站到殿外的文武大臣,一步步踏在通往明極大殿、漢白玉製的階陛禦道之上,步履穩健,

  此時距他尚是覺隱寺中修行的沙彌、與師兄下山趕赴北林寺的佛門大會不過五月,距佛門大會更不過二月,然人世變化無常,不過短短半年,秦延晟接連經曆許多、恍如隔世,便心態大變,說是脫胎換骨也不為過。

  他再沒初下山時對這世界的懵懂與少年意氣、情緒激變,轉而成熟、穩重,漸漸能隱藏內心、收斂情緒,像世人常言的謙謙君子、又是皇室新貴——這樣的變化,於秦延晟自己,恍不知好與不好。

  “孫兒秦延晟,叩見聖上。”

  三道大開的殿門,文武百官分站左右兩道之間,餘開中部的大道供以穿行、奏事,秦延晟便當著百官之麵、從明極殿中部敞開的殿門走入殿內,一步步行至官員隊伍中前方位置,待約得第三四排官員之間時,秦延晟停了下來、屈跪匍匐,恭行三拜九叩之禮,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兒平身。”永泰帝見到他這個乖孫,登時心情大好、麵色溫和,拿起案上一道玉軸,繡著祥雲瑞鶴,兩端有翻飛銀色巨龍的綾錦聖旨,吩咐劉明道,“劉明,宣旨。”

  “是。”劉明頷首聽命,立便小步走到永泰帝書案之前,雙手恭奉過聖旨,爾後退回原位,轉身朝向文武百官與世子勳戚,頓時百官與在場皇室貴族屈膝下跪,劉明隨即展開聖旨,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彰德太子秦玄鈺,朕之嫡長子,日表英奇,天資粹美,朕本屬付托至重、承祧衍慶,於永泰二十五年立為皇太子,不意永泰三十五年皇太子遭奸臣構陷,冤死之,朕哭之慟。

  今有彰德太子嫡子、亦為獨子秦延晟,朕之皇長孫,朕尋一十七年方始尋之,概以‘延’字恐有延禍不祥之意,命皇長孫秦延晟更名秦晟,冊封昭成郡王,以慰逝者之心,以寬朕至誠之意。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永泰五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劉明宣旨完罷,走下三階階陛,將冊封郡王的聖旨鄭重得交到秦晟手上,

  秦晟接過聖旨,回道,“孫兒秦晟接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即緩緩起身,而左右的文武百官呼喝過“恭賀聖上,恭賀昭成郡王”後亦紛紛起身,

  於麵前這位與先太子□□分、極是相像的皇長孫,他等毫不生疑;於皇長孫被冊昭成郡王一事,他等亦毫不意外,隻因皇長孫一出現在殿內,

  頭戴翼善冠,冠後的二道折角微微前傾、彼此交叉;身著紅色盤領窄袖龍袍,前後兩肩各五爪行龍一團;佩玉帶、穿皮皂靴——正是大漢朝的郡王服飾。

  ※※※※※※※※※※※※※※※※※※※※

  唔,先來一半…

  注:本文的官製及宗室百官服飾,基本按照明製來寫(明朝好查,清朝我不會用的……)地方服飾可能很雜糅……

  謝謝親們的營養液和霸王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