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呔!哪冒出的女子!(3)
作者:夢無垠心向月      更新:2021-06-05 02:00      字數:2305
  山林深處,但看一男一女正交著手,女子身形百幻,著襲白紗隨之飛舞、姿態翩躚,美好的似九天仙子,卻是來勢猛烈,與男子拳腳相對,一拳一腿赫赫生風;

  男子卻與之不同,多是防守而不進攻,除去逼不得已隻能以攻代守,男子多是自願處於稍被動處,光溜潔淨、沒得半根頭發的腦殼已將他的身份揭示的再明顯不過。

  二人你一來我一去,或是半空,或是在地,電光火石間便已對招十來回,動作快的晃眼。

  其間,沒殃及小湖,小湖因而仍波光粼粼、歲月靜好。居在其中的食指長的小魚依是歡快無慮得悠遊,有湖水給它們做擋,它們能自然免去過濾掉外麵世界的層波瀾;

  “吼~”再觀外圈,外圈的廣袤群山,隱隱可聽著獸鳴,至於一般的鳥蟲啼鳴,太常見不過。可離著二人相近的林叢,雖茂密此刻竟十分僻靜,以致都蔓著那麽一二分肅殺。

  …

  林叢小湖都算不得什麽,因悟平與蘇涵最最遭了殃的,當屬林叢小湖中間夾著大塊青草的小石幹土隔離帶——

  悲催得不論他倆於打鬥中遷移何處,總會以他二人為中心,約得二三米為半徑,飛沙走石、塵土飛揚

  ——景象霎是幾分可觀,移形幻影、身姿百轉,若忽略二人暫可稱之仇敵、打鬥激烈,這場打鬥其實相當的美…

  ~~~~~分割線~~~~~

  悟平與蘇涵的戰鬥持續了數百回合,費了約莫盞茶功夫,誰也沒打贏誰,最後是以蘇涵騰空朝悟平踢腿攻來,悟平跳起、同樣出腿擊了,二人半空腿貼連上腿,皆是受力一震,同時落了地直往後退了幾步,這才罷休。

  …

  “雖閣下行事過分,武功倒真有幾分。敢請教何門何派?”

  略略平複下氣血內勁,蘇涵開口問道。

  她武功不弱,好一番拳腳卻是與那年輕僧人旗鼓相當、不分伯仲,始終難耐他何。

  又那僧人多隻是避讓防守,蘇涵雖著實氣憤,初一番狂轟亂炸後倒也心底有數,沒使盡狠招。

  悟平答她道,“不知門派,是個老人家所授。”他總不能跟她說是閻王爺給的,就借口其他人了。

  “…怕是那老人家也教閣下吃葷破戒了吧~。”

  蘇涵聽了了然,頓了頓,眉目含著些許不屑,輕笑道。但聽她調子輕揚,聲音雖柔和卻明著幾分挖苦取笑,十分不似她平常的性子。

  她由來說話做事留情麵餘地,隻轉念想就能捕到烈雲騎,被麵前這廝一通攪和撲了空,實在叫她難壓製住心底的忿忿,所以不禁挖苦,其實也不是挖苦,畢竟這僧人烤葷破戒是她所見的事實,一時又尋不到貶他的說法,順帶捎了前輩。

  …雖這並不是蘇涵的本意,蘇涵從來都對隱居山林的前輩大能心存敬意,她恩師就是隱士高人,她本不該出言不遜,這年輕僧人的武功裏有少林的身影,可路數又大不相同,真是哪位先輩所授也正常…她今日真是,破了戒了。

  蘇涵暗暗思忖,不禁有些自責,可話已出口、覆水難收,暫且隨它去了。

  …

  卻悟平對那明擺著的挖苦並不惱,隻隨意笑笑,雲淡風輕,

  “沒有。老人家隻傳小僧武功,破葷戒什麽的,老人家從未說過,是小僧自己為之。”

  “嗬。”蘇涵對此冷哼了聲,斜眼瞥去,自是十分不能理會他,

  “你既已破戒,還好意思一口一個小僧,你如何對得起佛家弟子的身份?”

  …“阿彌陀佛。”

  白衫女子問的再稀鬆平常不過卻也極具挑釁,悟平不慌不忙蹲下身拾了片落葉放在掌心、雙手合十,

  “施主以為何謂佛家弟子。”他問。

  蘇涵道,“願聞其詳。”

  “佛曰普度眾生,”悟平這便緩緩敘來,神情平靜,隱約莊嚴,

  “於小僧看,愛人先愛己,愛眾生當先愛自己,當身體康健,故當葷素搭配、調和飲食,於身體有裨益。

  且愛佛由心,何需隻流於表麵?有人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小僧是也。小僧稍食肉、並不飲酒,愛人愛己問心無愧。”

  “嗬,閣下可真是大言不慚、冠冕堂皇!”

  蘇涵對濟眾的說法當然不能讚同,以致有些嗤之以鼻,深覺之前稱他“小師傅”當真是辱沒了佛家人,駁他道,

  “不論閣下如何解釋分辯、偷換概念,佛家言“八戒”,閣下破了殺生,亦可說破了妄語,閣下說自己愛佛,可連佛家基本的戒律清規都做不到,還敢言問心無愧?”

  “自是敢言。”悟平抬眸,慈悲神色不急不躁,依是平靜應她,

  “施主說妄語,小僧並未虛言妄語,小僧所言句句乃小僧所感,可說是發自肺腑,無有不實之處。愛人可不當愛己,愛佛可不當從心?若一昧隱瞞自己的真實心意,不與實告之,那才當妄語。

  再說殺生,且不論此次、野雞乃小僧一好友贈與小僧,便是小僧平素於這林中隨手挖下個坑,也不是悉數將落入坑中的野禽吃了,小僧會予它們選擇。

  小僧在挖坑後的一二日折返,若野禽尚存活、哪怕隻是一線生機,小僧也當竭盡心力救治;若野禽已死,小僧則念經超度,助其早登極樂。小僧難道不可說是個佛家弟子嗎?”

  悟平道,神色寧靜,心內祥和,眼見白衫女子麵現輕蔑,他停滯了須臾,再道,

  “佛經《戒律廣本》中並無規定佛家弟子必得吃素。

  佛家禁止吃的,是“葷”。非是諸如雞鴨魚肉,其在佛教中名為“腥”,不為“葷”。而佛經裏的“葷”可通“辛”,意即熏,指氣味熏人的蔬菜,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葷就是這五種蔬菜。我佛認為吃了葷,耗散人氣,有損精誠,難以通於神明,所以嚴加查禁。

  至於現今為何大致不準食肉,小僧三言兩語說不清其中變遷。再論僧人可不可吃肉,卻其實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不一概而論。

  我佛分為大乘與小乘。大乘乃一心度人,以自度為度人手段,所以什麽肉都不應允。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許吃三種‘淨肉’,一為‘我眼不見其殺者’;二為‘不聞為我殺者’;三為‘無為我而殺之疑者’,小僧目前但處小乘,隻需符了三淨便是。

  阿彌陀佛。”

  悟平娓娓說著,誦頌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