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超出預料的戰果
作者:也許我很幼稚      更新:2021-05-29 14:16      字數:2929
  “撤吧,退守宮殿。在伺機將敵人打退吧。”

  東門的城樓上已經有著越來越多的曹操軍士兵爬上了城樓,紀靈強行打起精神,做出了最後的決策。

  北門過快的失陷讓他也打消了使用最後手段的想法。因為一旦有一門落入敵人手中,就等於四個城門都已被敵人掌握了,隻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盡快去通知一下南門與北門的橋蕤與張勳二位將軍,讓他們盡快集中力量,直接放棄城樓,退守宮殿。”

  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

  袁術勞民傷財所製造出來出來的皇宮,也是一座堅固的城池。盡管相較整個弋陽城而言能夠動用的力量有些淺薄,但現在弋陽城已經是守不住了。

  “再派人知會一聲少主,讓他盡快調集軍隊與軍需,我們會且戰且退,盡量的爭取時間的。”

  “諾!”

  “唉,究竟是為什麽才會導致現在的局麵的呢。”

  命令下達下去後,紀靈緊握著長刀,用來支撐早已崩潰的身體。

  看著城樓上因為下達命令而又突然多了一部分的曹操軍士卒,一狠心直接帶著親衛朝皇宮退去!

  ····

  南門,距離北門最遠的地方也在這個時候接到了北門失陷、梁剛與梁紀兩位將軍戰死沙場的消息。

  “唉,在布防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啊。”

  橋蕤心中生出了別樣的想法,此時的他有點旁觀者清。

  經過一番戰鬥下來,他也是了解到了自己所麵對的敵人才是最為薄弱的一環。

  但由於被困守在城內,無法從城外得知任何情報的緣故,讓他們產生了誤判。

  實話實說,他們臨時分配的防守事宜充斥著滿滿的“賭博”意味,隻不過賭輸了。

  如果是由他去北門的話,至少,不會這麽快便是陷落。

  “報,橋將軍,紀靈將軍讓我跟您說一聲,盡快聚集有生力量,朝著皇宮徹底!”

  “再一次困守孤城嗎?”

  聽到傳令兵的話,橋蕤登時苦笑著搖了搖頭。

  “還是饒了我吧。”

  橋蕤的眼神在此刻變得眼神起來,呐喊道:“弟兄們,紀靈大將軍有令,讓我們盡快退守皇宮,以待天時!”

  “但是,我橋蕤卻不打算再繼續為偽帝袁術賣命了!”

  “所以,願意隨我投降的,就留在原地放下兵器,不願意的,就速速往皇宮退去,某絕不阻攔!”

  “將軍,您這是何意?”傳令兵大吃一驚,全然沒有想到橋蕤竟然在這個時候說出了這樣的話!

  “字麵意思。”橋蕤笑了一下,很是灑脫,道:“我已經不打算繼續為袁術賣命了,不如過自打一開始我就該像劉勳一樣選擇獨立。”

  “你看看自打袁術來弋陽後,都做了些什麽事情?在地方的治理上從未有過半點的支援,反而一來就是大舉興修那個什麽勞什子皇宮。”

  “難道士卒與百姓的生命,就不是命了嗎!袁術早就變了!早就不是以前那個頗具雄才的袁公路了!”

  最後一句幾乎是嘶啞著嗓子吼出來的,而這一句也帶來了極強的渲染力。

  先是他周圍的親兵,隨後一層一層的蕩漾開來,到了最後南門竟是沒有一個拒絕投降的!

  就連傳令兵都是沒有例外!

  在焦灼的戰場中,弋陽城的南門上豎起了一杆白色旗幟。

  讓對進攻不利而一籌莫展的王林頓時喜出望外。

  ····

  西門,幾乎與紀靈同一時間收到北門陷落消息的張勳卻並沒有紀靈那麽悲觀。

  他依舊在堅持著,從容不迫的抵禦著劉備的每一次進攻。

  但是他卻並沒有堅持到紀靈派遣的傳令兵到來,反而是等到了從北門一路殺過來的張飛!

  一杆充滿寒意的蛇矛就這樣猝不及防的架在了張勳的脖子上。

  “唉,殺了我吧。”張勳閉上了雙眼,眼角有著一滴淚水滑落,靜靜的等待著自己生命的終結。

  “殺或不殺,可不是俺能夠說了算的。”張飛沒由來的對這位從容的漢子產生了些許好感,道:“你又沒有抵抗,那俺自然是不敢隨意的取你性命的。”

  他順帶還解釋了一下自己為什麽殺了梁剛、梁紀的原因。

  其實就就他們追隨偽帝袁術這一項就足以判處他們死罪了,不過張飛偶爾會很冷靜,比如現在的他就比較冷靜,打算在徹底的覆滅袁術後將張勳一並處理。

  張勳睜開了雙眼,苦笑了一聲,仿佛已經認命了一般。然而就在張飛收回兵器,準備讓士卒將其捆綁起來的時候,張勳卻是突然的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在張飛都是未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袁術雖是酒囊飯袋一個,但麾下也是有著真漢子的啊。”

  張飛不禁有些惋惜。

  ····

  “走吧,回去準備一下。”

  稍遠處觀戰的朱裏見己方士兵猶如潮水一般湧入了弋陽城,便知大局已定。

  即便在城內還會遭到抵抗,也不過是蜉蝣撼樹罷了。

  一旁的諸葛亮難以置信的望著弋陽城的戰事,心中的想法徹底的動搖了起來。

  “孔明啊,走了啊,你還在想什麽呢?”

  朱裏催馬走了幾步,回頭發現諸葛亮還待在原地沒動,無奈的出聲喊道。

  “沒,學生隻是在想,這一切是不是都在你的預料之中。”

  諸葛亮回過神來,也沒有隱瞞此刻自己內心的想法。

  “不,你誤會了,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朱裏並沒有居功的想法,順帶道:“不過這也可以說是付出所得來的回報。”

  又見諸葛亮若有所思的模樣,朱裏再道:“攻城這件事,在你給出提議之前,我是完全沒有想過的。”

  “攻城會攻破這件事,我的確是有想過,不過那是最為完美的預期。更多的還是與你的意見相同,這隻是一場給予壓迫力的戰爭。”

  到了此時,朱裏才改變了一下措辭:“因為我信任張遼等人能夠做到,所以他們也給了我超出預期的回報。”

  “學生定當謹記於心。”

  在現實麵前,諸葛亮也隻得認清。

  他原本會以為朱裏是屬於什麽事情都要她自己做的人,畢竟她是“久負盛名”的“天才”,若是把事情交給手下人去處理,然後得不到好的成效的話,很容易辜負她的主公曹操的信賴以及天下人對她的看法的。

  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樣。與其什麽事情都自己來做,她更願意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別人去做,而她本人則隻需要提供一個大致方針就行。

  提出大戰略,然後讓其他人根據這個戰略進行完善,填補戰術細節。給予手下人足夠的信任後,手下人也會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能力來回報這一份信任。

  因為給予手下人信任也是一個很需要勇氣的決定,稍有不慎便會“錯信他人”,但這個在朱裏這裏似乎從來都不是值得擔憂的事情。

  識人之明與徹底信任他人。

  僅僅在朱裏身邊學習了不到三天,他就學到了足以顛覆自己一直以來的信念並且能夠轉而堅定支持的事情。

  當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益匪淺。

  諸葛亮看向朱裏的眼神逐漸發生了變化,多了不少發自內心的憧憬與崇敬。

  然而朱裏壓根沒想那麽多,她隻是單純的因為“細節方麵我不行”“臨陣作戰我不會”等諸葛亮完全無法理解的“小問題”而不“親自上陣”的。

  實際上她也很想親自上陣,也很想在兩軍陣前的時候看到軟柿子自己上去鬥鬥將玩,但還是那句話。

  順帶一提,事實上諸葛亮的“想法”才是正確的,能夠製造出大戰略的人在戰術安排的細節問題上是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的。隻不過相對來說,朱裏算是“奇葩”,因為她的起步點極高,就像是“空中閣樓”一般,一樓還沒修呢就直接修二樓了。

  然而她又能夠真正的將空中閣樓“修建”出來的原因則是因為她“很久以前”學習的知識所給她帶來的開闊視野與活躍思維,讓她可以“輕易”理解這種沒有一樓隻有二樓的空中閣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