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汝南發展
作者:也許我很幼稚      更新:2021-05-29 14:15      字數:2429
  時過境遷,算算日子,曹丕也有近一年的時間沒有與朱裏見麵了。如今年方十歲的他卻是在自家父親的安排下,要遠離溫暖的家庭,前往汝南平輿述職。

  老實說,他有點不明白自家老爹是個啥意思,隻知道是讓他到朱裏帳下進行學習,可問題是她都還沒出師呢..直接讓自己跟郭嘉先生修習不是更方便一些?

  順帶一提,實際上他是比朱裏小兩歲的,但由於“男上女滿”的緣故,二人在眾人理解中是隻差了一歲。

  簡單來說,其實朱裏也不過十一歲罷了,卻由於女性普遍發育較早的緣故,看上去說是十三、四歲(漢朝女性應該是十三“及笄”算成年)也是有人信的。

  “史阿老師,這次真是麻煩你與我一同前去了。”

  濮陽城門口處,曹丕略帶歉意的說道。

  曹操的兒子並不都是同一個老師指點的,史阿是專門負責教授曹丕“武功”的老師,盡管他還有著一名“文治”老師,不過卻不用一並前往。

  “無事,”史阿倒是頗為大方,絲毫沒有半點的不悅,稍有感慨的道:“現在想想,才發現時間才過去了僅僅一年多點,卻感覺好多年不見了。”

  他也順便教授過朱裏武藝,甚至刻意迎合對方的奇怪兵器而量身打造了一套劍法。當然,還是以花裏胡哨為主。這些大家族的公子、小姐學“六藝”多半都隻是走個過場罷了,也不需要太過傾心。

  “郭嘉先生怎麽還不來,良辰都已經過了。”

  得到了史阿的諒解,曹丕便是沒有再在這個話題上過多糾纏,抬起頭望了眼天色。

  “你看,這不就來了。”

  史阿樂了,回過頭一看就看見郭嘉坐在一輛“敞篷”馬車上,上麵載滿了竹簡。

  “二公子,不好意思讓您久等了。”

  郭嘉行禮,抱歉的道:“我準備這些東西也是花費了不少的時間,所幸還是趕上了。”

  “…這都是要交給朱裏姐姐的?”

  曹丕愣住了,往後瞅了瞅,發現居然一共有五車!

  這是要讓朱裏“學富五車”的節奏嗎?

  “是的,”郭嘉歎道:“這小姑娘小小年紀便是要坐鎮一方,在下為其師自是無比欣慰..但她終歸還是太過於稚嫩,恐有不逮之時,隻得如此了。”

  “…郭嘉先生辛苦了,”曹丕有些無語,隨後正色道:“還請先生放心,我一定會將它們完好無損的交到朱裏姐姐手上的。”

  “那就有勞二公子了。”

  郭嘉抱了抱拳,眼中流露出感激之色。

  他不是不想前往汝南親自教導朱裏,奈何他是曹操身邊的官員。說的簡單點,就是他沒有辦法讓曹操也把自己外放到汝南去。

  “看來是趕上了,真是太好了!”

  郭嘉這邊剛交代完畢,稍遠處便又想起了程昱的聲音。

  曹丕看過去,不自禁的扯了扯嘴角。

  不光是程昱,還有荀彧、荀攸劉燁等人..甚至滿寵都來了。

  粗略看了看,曹丕發現這好像是整個濮陽事務所的文職官員都來了。

  ····

  “朱裏小姑娘..可還真受歡迎呢。”

  走在官道上,暫時為護衛之首的史阿回頭看了眼身後跟著的十幾車竹簡,隻覺嘴角有點幹澀。

  曹丕更是哭笑不得的道:“可不是嘛,整個事物府的大人物各自都準備了一些禮物讓我交給朱裏姐姐..”

  “不過話又說回來,隻怕她不會很喜歡這些禮物。”

  雖然這些竹簡看上去很是厚重,但實際上其中的內容卻並未有多少,如果按照紙質書籍來衡量的話,其實也就二十來本而已。

  ····

  “阿嚏!”

  正在為了逐步恢複汝南生機並且順便等待把自己調回去的調令的朱裏忽然打了個噴嚏,所幸身邊此刻隻有典韋父子二人在。

  “我怎麽突然感覺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比如說..袁術趁著汝南新舊交替之時,發兵進攻?”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典韋都可以不用朱裏開口便是能夠知道她想要吩咐下去的事情,但更多的也是關於“治理”方麵的事情。

  所以他隻能猜測是淮南的袁術正對著汝南虎視眈眈。

  “不不不,這個時候的袁術應該還在與劉繇打仗,無暇顧及這邊的。”朱裏搖了搖頭,道:“我也就是突然產生了這麽一種感覺,實際上是什麽我也說不好。”

  隨便扯了兩句,朱裏岔開話題道:“對了,陳郡的棗祗先生有書信來嗎?”

  臨時管理汝南也已經過去了快一個月了,對黃巾餘黨的安置也都早已實施妥當,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她不懂“地理”,盡管從棗祗那裏學到了“屯田”的概念,卻沒有得到精髓。故此她曾發了一匹快馬將自己所勘察得到的情況交給棗祗過目,希望他能夠給予幫助。

  “有了,他說如果你的勘察沒有出現問題的話,隻需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就行了。”

  典韋點了點頭,他比較傾向於“你不問,我不說”的類型。當然,這是朱裏自己要求的,她不想看到一天到晚盡是事的局麵。

  不過棗祗的回信也是一個時辰前方才抵達的,而在朱裏的交代下,除非是曹操來信,不然都是直接交給典韋查閱。

  “那就把這件事交給劉辟和徐瑾老將軍去處理吧。”

  朱裏點了點頭,拿過一張帛紙(這種是布製的),飛快的寫著。

  “我先把大致計劃寫好,待會交給他們的時候,讓他們按照我的規劃進行工作就可以了。”

  “是。”

  對於把黃巾餘黨的安置放在第一位的朱裏來說,並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便是能夠將整個計劃書陳列出來。

  “典滿,待帛紙風幹後,你拿著去找劉辟與徐老將軍。”

  “遵命。”

  “灈陽、吳房、安城、新蔡與汝陽、召陵這六個縣近水縣的屯田如果能夠順利進行下去的話,這十幾萬黃巾流民的安置也就不成問題了。”

  朱裏很是滿意的鬆了一口氣,又道:“流民審核做的怎麽樣了?”

  典韋很是盡責的從副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邊看邊道:“經過審核,其中大概有萬人能夠作為士兵使用。”

  其實這次的審核標準要比在陳、譙二郡時嚴格了不少,典韋對此也稍有疑問,不過隻做分內之事的他並不會多問。

  “那就好,操練軍隊的事情,就交給王林跟龔都去做吧。目前好像就他兩個比較閑。”

  朱裏點點頭,走出書房,享受著陽光,繼續道:“如今亂世,最不缺的就是士兵,最缺的就是糧食。”

  “屯農兵盡管可以兩用,但如果可以的話,我更希望能有一支專門用來作戰的軍隊。”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