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盡覽眾生相 第四十八章 大幸有恪守
作者:聲之      更新:2021-05-24 10:33      字數:3184
  <b></b>蘇佑陵和徐筱走上了會友樓的第三層,葉舴已在辦公的地方等候多時。見到蘇佑陵也隻是歉意道:“方才聽聞樓下爭執,我這裏公務繁雜,一時沒有下去,蘇公子海涵。”

  隻是下一秒瞧見到後麵跟著的陳業狼時,葉舴麵色略顯驚奇。

  陳業狼似是與葉舴不對付,瞧著葉舴臉色擺了擺手:“你也不用和我多廢話,彭濤閑不住偷偷跑去津河搬漕糧去了。他怕你不讓他去就沒告訴你,我今天也不想來的,有人和我報信說會友樓出了事,我就來看看。”

  “彭濤去津河做什麽?這不是胡鬧嗎?”

  葉舴聞言怒氣一下子翻騰上來。

  萬鐵頭扣了扣腦勺:“老葉,不就是去看看嘛?有什麽大不了的。”

  葉舴回過頭瞪了一眼這個傻大個:“看看?你知道現在多少人想動黑丞會?以為滅掉了其他三個勢力便能高枕無憂?陳業狼,我也不願意多和你廢話,彭濤帶了多少人去的?”

  陳業狼見到葉舴突然發火也是一時奇怪,下意識道:“就他一個。”

  葉舴聞言一張臉立即黑了下來:“你們兩個,帶點人去冉河,快,之後再罵你們。”

  陳業狼一上來便遭到一通沒來由的臭臉,自然也是怒火中燒,但他知道葉舴的性子,也是強壓心火拂袖轉身:“若是彭濤沒出事,老子回來再和你算賬。”

  萬鐵頭瞧著陳業狼剛上來連坐都沒坐下去就被葉舴罵走,心裏有些過意不去。

  卻見葉舴在一旁定眼瞪著他罵到:“我方才好像說的是你們兩個。”

  “啊?”

  萬鐵頭回過神,也不敢多問,灰溜溜的跟著陳業狼跑下樓。

  蘇佑陵見兩人接連離開,不由好奇道:“彭幫主是六鼎高手,在合壤郡不說第一,也絕然是鳳毛麟角的武夫,有能力又有理由動他的沒有多少,葉幫主是忌憚勘隱司?”

  葉舴聽著蘇佑陵的問題,麵色終於好看一些,拉過兩把椅子讓蘇佑陵和徐筱落座:“蘇公子說的並不全對,眼下時值多事之秋。我們在喻州的人也報信過來說遇到了很多勢力的刁難,沒辦法派人來慶祝我們合壤郡分會一掃三幫。朝廷今年頒布下來的條令多且繁雜,花屋、舒含楠翻不起大浪,但白毛蛇最近安穩的有些過頭了。”

  “可即便是白毛蛇的手下高手,也沒辦法殺的了彭幫主吧?”

  葉舴點了點頭:“道理確實如此,但天下還有個出錢殺人的地方。”

  徐筱挑眉:“夜叉?”

  葉舴不置可否,隻是準備去給二人沏茶:“彭濤為人仗義過頭,乃至迂腐,不要怪我,若是黑丞會當家如蘇公子一般腹有城府,一切都容易的多了。”

  蘇佑陵同樣不置可否,隻有徐筱在一旁好奇兩人在打什麽啞謎。

  “若是陳業狼今日出手了,你會怎麽做?”

  蘇佑陵沉吟半晌還是下定決心問道。

  葉舴聞言哈哈大笑:“蘇公子果然是年少智冠啊,不過也對,能一眼黑丞會損利的你沒理由連我這點小心思都戳不破。”

  ……

  喻州合壤郡是喻州富庶之地,有“小廣陵”之稱。良田廣布,漕運通暢,雖比不上蘇州航道的深廣卻也依舊是每年貢品入京的一大主要航道之一。

  津河一線在兩朝之前常年洪水泛濫,被周邊百姓又叫做“三途河”。也是後來在大定年間修造了平津堰,引千裏河水灌良田,福澤一方百姓。

  每到二七月的春秋貢時,就是整個津河最忙碌熱鬧的時候,喻州人稱之為“趕漕”。彭濤知道自己的性子做不成帷幄千裏的幕後幫主,他最喜歡的事便是與各幫眾一起在田間河邊辛苦勞碌一整天後再聚一夥人喝酒,索性常年將幫中事務一並丟給葉舴頭疼,也是快到而立之年的人了,有錢有權偏偏還沒有成家。

  今日的漕糧午時才送到,幸好貨不多,彭濤領著幫眾連飯都顧不上吃便開始將一擔擔的漕糧往船上搬運。彭濤仗著自己六鼎體魄一次便能扛上四五袋,要知道兩袋米便有一石,足見彭濤力道強勁。

  搬運漕糧的並非隻有黑丞會的人,許多在黑丞會管製下的小勢力甚至是一些散人在彭濤授意下,都能來幹這份差事。許多附近懂事的男娃子如果想為家中減輕些負擔都是可以到此扛漕糧,待遇也不錯:一天管兩頓飽,扛一袋五十文。

  彭濤很喜歡一個常在這裏與他們一同搬運漕糧的少年,名叫蔣恪。

  蔣恪的爹爹是合壤郡的一名衝卒,去年乾仁之亂,喻州太守集結兵力支援北境。他的爹爹也在名單之中,隻是可惜他爹沒有活到最後,

  信州封屯衛一戰,決定了信州今後是跟大幸還是跟百胡,兩方皆是加緊調派兵力。封屯衛一失,信州再無險可守,百胡便可矛指京州,縱深極廣,一舉南下中原也不再是空談。

  那一戰,大幸幾乎傾其所有助力北境,乾仁皇帝更是下旨,百姓隻留來年糧種和口糧,其餘盡數收歸國用,再一道轉至東敖海運至北境封屯衛。

  十八萬大幸將士,無論是祖坦手下的信州騎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帥狄重儒手下的狄師,又或者是兵部尚書康堯率領的京畿援軍幸龍衛。

  精銳盡出,能打的將,能打的兵,齊聚封屯衛。

  百胡以桀女、真戎、象、羯等幾個強大的部族為首,擁兵近五十萬,浩浩蕩蕩的向封屯襲來。

  打仗,無非是用人命填窟窿。

  你來我往打了半年,大幸死傷十萬餘,以禁武關一戰最甚:兵部尚書康堯戰死,狄重儒六旬高齡披甲上陣為流矢射瞎了一隻眼,漢王的六千靖難兵馬全軍盡墨。

  當然,百胡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他們在禁武關留下了足足十三萬具屍體,連當時一統聯軍的大帥阿勒耶濟都死在了禁武關的城牆之下,在閉上雙眼的前一刻,他看著封屯衛禁武關那殘破的城牆眼神中隻有不甘。

  那道城牆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

  大幸最終守住了封屯衛,遏止了百胡一統中原的狼子野心,祖坦本想帶兵繼續乘勝追擊。但朝廷下旨雙方簽訂合約,就此停戰。

  “我大幸沃土萬裏,不應以一時之怒而擅起戰亂,不應以一地之失而狼煙全境,更不應以一地百姓而讓天下黎民受苦。”

  廟堂一奏三不應,悅得龍顏冠少保。

  陳淮有個陳少保的名號,還有個陳不應的諢號。

  即便祖坦北伐之心再盛,也不得不聽旨收兵,因為他相信如果他拿出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一套來應付聖旨,那麽他便會成為下一個胡玨庸!

  蔣恪的爹爹便是在禁武關一戰永遠留在了北境。蔣恪家中多弟妹,娘親一人實在難以養活他們一大家子,長兄如父,他不得不早早出來養家糊口。

  所幸蔣恪在搬運漕糧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和善的大哥哥。蔣恪不知道那大哥哥叫什麽,隻知道姓彭,他便稱呼其為彭大哥。

  彭大哥力大如牛,一次便能扛起好幾袋漕糧。每每出力最多,到晚上結工錢的時候卻總不見了人影。但隻要彭大哥見了他一定會笑著破過來調侃他:“蔣恪呀,你不去念私塾,真是白瞎了這靈光腦子。我家裏就有個兄弟天天嫌棄我腦子笨,你這細胳膊細腿的搬來搬去能賺幾個錢?讀了書,以後萬一光宗耀祖當上大官再來報效國家,你爹在下邊估計要笑活過來。”

  然後彭大哥就會從兜裏掏出糖果或者鹵好的肉幹給自己吃。自己舍不得吃,偷偷藏起來想回去留給娘親和弟弟妹妹,被彭大哥發現之後倒是挨了一頓罵,隻是以後每次彭大哥就給的更多:“你自個兒也吃點,剩下的帶回去就成。”

  他也不明白為什麽先開始自己搬一袋漕糧是五十文錢,後來再到管事的柳大哥那裏結工錢卻按照一袋百文來算。再三追問,柳大哥才輕歎告訴他:“多出來的是你爹爹守衛大幸的工錢,雖然你爹付出的遠比這點銅錢多的多。但是啊,死人流了血,咱們不好再讓活人流淚。你啥時候不想幹這差事了,來找我,我帶你去私塾看看。”

  普通人家怎麽上得了私塾?蔣恪每每隻當是自己命好,無論彭大哥還是柳大哥,都是自己遇到的善人,但也不敢奢望太多。

  多年以後,在那個黑雲壓城之日。有人一身雄甲紅袍站在城樓觀望城牆下麵密密麻麻的百胡大軍,他依舊能想起那句話。隻是那時的他已經讀過許多聖賢書,但他拒絕了留任京官當那前途無量的黃門郎,親手斷送了本屬於他的錦繡前程,一心來到北境。

  因為他寒窗苦讀多年,讀的最多的書便是各類兵法。他讀書的初衷,一刻也不敢忘。

  “娘,恪兒不孝,今日願與爹同葬北境。彭大哥,你且好生看著,蔣恪沒有辜負你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