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心靈的淨化
作者:夜幕      更新:2021-05-22 11:33      字數:2744
  紮西招呼著我們繼續出去玩了,我心裏覺得莫名的不是滋味,竟然讓我遇到了這麽一出,算了,盡然是夢就算了吧,這樣的好事情怎麽可能被我遇到呢,我又不是什麽有權有勢的人,人家丁安然這麽好的一個人憑什麽會跟著我,既然如此,那我也沒什麽不開心的了,而且在佛祖麵前還整日想著這些事情,真是不應該,我要繼續好好的享受旅途,來此徹底的心靈淨化吧。

  “今天我們要去哪裏玩呢?”我從遺憾中回過神來,突然想起來問導遊要去哪裏玩,想要事先做下攻略,不至於像昨天那樣在何倩和丁安然麵前丟臉。

  導遊缺故作神秘的告訴我說:“今天要去哪裏呢?在海拔3750米的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有一片獨一無二的神奇建築。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她擁有無數的珍寶、文物和佛教藝術品,當地藏民稱為“讚姆林堅吉”,意思是價值抵得上半個世界,是世界屋脊的一顆璀璨明珠。”

  “到底是哪裏啊?”導遊的話也勾起了何倩的興趣,好奇的望著導遊。

  “今天的目的地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布達拉宮。來到拉薩,不能不去布達拉宮。”導遊說著,一臉的驕傲,那種因為家鄉的美好而又心底發出的驕傲的的模樣。我看著紮西的這個樣子,突然覺著這個一米八幾的黑大塊頭,有點可愛的像個小孩子。

  “紮西你騙人。”何倩突然嚷嚷起來,難道導遊哪裏說的不對嗎?我木愣愣的看著丁安然,紮西也一臉錯愕,不知道究竟是哪裏不對,疑惑的說道:“哪裏騙人了啊?”

  丁安然笑了笑,一臉認真,“你就是騙人,你昨天早上還說八角街是必須要去的地方,然後還說大昭寺是來西藏拉薩必須去的地方,下午又說是天湖。現在又說布達拉宮是。到底哪一個才是呢?你是不是騙人的。”雖然可以聽的出來丁安然隻是打趣紮西,但是紮西竟然一本正經的回答道:“我可不騙人,我們大拉薩真的有太多美麗的風景、宏偉的建築值得去看了,我真是覺得哪裏都值得去,你們這第一次來,也不知道會呆幾天,我就想帶著你們多了解了解,拉薩的魅力,讓你們愛上拉薩!”紮西的認真勁頭真是賺足了兩個女人的笑點,的確,這裏美麗的風景,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知道了今天是要去布達拉宮,我立刻拿出手機百度起來,就為了不顯得自己在丁安然和何倩他們麵前那麽無知。剛拿出手機的一刻,我就收到了朱玲玲發來的消息,他說這幾天她老公去西藏出差了,而且已經很多天沒有看到過張雪的轉賬紀錄了。看我的朋友圈也是在西藏,以為我、張雪、黃雲濤三個人是一路的。

  我立刻回了消息,說並不知情。我第一天的時候的確是看到張雪來西藏的朋友圈,但是,他怎麽可能來,我以為隻是隨便發了一個別人的圖,聽朱玲玲這麽一說,沒想到還真是來到這裏了。我竄側著這中間有什麽貓膩,可是如果張雪要來跟蹤我,為什麽要帶一個黃雲濤這麽麻煩。如果隻是為了玩點刺激的,幹嘛非要來西藏呢?搞不懂什麽路數,都出來放鬆了。就不管這些破事情了。我還是專心看風景吧。

  紮西帶著我們一路往目的地靠近,邊說邊給我們講解布達拉宮的曆史和來源:“瑪布日山這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占地10餘萬平方米,房屋數千間,布局嚴謹,錯落有致。主體建築分白宮和紅宮,主樓十三層,高115.7米,由寢宮、佛殿、靈塔殿、僧舍等組成。641年吐蕃王鬆讚幹布為迎娶唐王朝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因為鬆讚幹布把觀世音菩薩作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經中菩薩的住地“布達拉”來給宮殿命名,稱“布達拉宮”……”

  我不是佛教信徒,但經過大昭寺的一幕盛況讓我也對宗教確存有敬畏之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在陽光的塑造下,以清晰的層次輝映著豐富的光彩,兩側是白宮牆,中間是紅宮牆,頂部的喇嘛靈塔、寶瓶、經幢等鎏金飾物在湛藍的天空格外耀眼,處處充滿了尊嚴和聖潔。宮堡式建築讓我震撼,我不得不感歎在拉薩,這裏的建築,這裏的宗教,這裏的曆史,甚至這裏的浮雲都隨時讓人們醍醐灌頂。

  在紮西的帶領下,我們沿階而上,山勢突兀高大,經過四道曲折的石鋪斜坡路,來到繪有四大金剛巨幅壁畫的東大門。斑駁陸離帶著沉重年代感的牆麵上畫著怒目圓睜、威風凜凜的四大金剛,那幾雙眼睛讓人覺得有能洞察世間一切真、善、美的神力,令人產生深深的敬畏和神聖感,心境霎時沉靜下來。

  穿過東大門,來到《文成公主進藏圖》壁畫前,讓人仿佛置身於鬆讚幹布與文成公主的通婚盛典:宮殿上樹立著長矛旗幟,上麵都縛上紅綾,飛簷走廊裝飾著各種珠寶、絲綢、風鈴,風來時萬鈴齊奏;男女老少奏樂歡舞,萬民高呼“紮西得勒”。

  一邊前行,紮西一邊介紹,“當時,鬆讚幹布還為文成公主修建了一座9層高的宮殿,與布達拉宮用白銀和黃銅打造的橋連接著,橋上安著風鈴、掛著帷幔,公主過橋去見藏王時,橋就會歌吟飄舞起來。遙想1300年前,文成公主給落後的西藏帶去大量的書籍,帶去數千名漢族文士、工匠,向藏民傳授良種種植、農具製造、碾磨、釀酒、養蠶、紡織、建築、製陶、造紙、製墨以及曆法、醫學等技術,教育開化吐蕃族人,播撒文明的種子。”

  隨著擁擠的人流,不時從又窄又陡的樓梯上走上走下,在森嚴威凜的神像中間悄無聲息地穿行,靜寂得仿佛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兩個小女孩更是無比的認真和虔誠,每走到一尊佛像麵前,便會閉眼祈禱,仿佛是把自己的一生都托付給了佛祖。

  布達拉宮有數不盡的佛像,或是在屋子裏,或是在神台上,或是在壁畫間。無論在哪裏,此刻,人與神是如此的近,感覺又是那麽的遠。散發著莊嚴、肅穆、聖潔的氣氛,一切都空靈得像在幻影裏,耳中的聲音似從很遠的天邊傳來。隨處可見是轉經筒的旋轉,是朝聖者的匍匐而拜。一位位膜拜的朝聖者在我身邊慢慢地走過,他們口中念念有詞,低聲地誦著經,認真地在每一位佛像前跪拜,用手中的酥油添入每一盞油燈……那種敬意,那眼中的渴望,那身體力行的虔誠又一次深深打動著我。

  我對佛教了解甚微,但我卻很敬重有信仰的人。他們此時一定忘卻了塵世,忘卻了肉體的一切欲念,用靈魂在與佛交流,表達著心靈上的期盼,渴望中的庇佑……在我們內心深處,總有一些人、一些事,讓我們感動著,也觸動著我們的心!

  我默默地敬仰著佛像,獨自承受著心靈的洗禮。忽然有種一覺剛醒時的感覺,因為我心裏下意識的問了自己“我在那啊”。這是一種似有非有,若隱若現,似曾相識又覺得生疏懵懂的感覺,內心好像得到了洗禮,有一種安寧和回歸。

  走出宮門,我抬頭回望,像天藍色琉璃一般清澈透明的天空,幾朵厚厚的白雲悠悠的飄過眼前,纏繞在布達拉宮大上空。

  紮西笑著說:“在拉薩是不會迷路的,不論在哪兒,都能看到布達拉宮。”是的,對於布達拉宮而言,隻能仰視;因為她的高度不僅在於海拔,更代表著信仰的力量!當我來到這個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