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霸氣淩雲
作者:艾先知道      更新:2021-06-26 06:11      字數:2907
  “適才太傅大人說,決定權一靠天,二靠陛下。如此一來就沒有我們考生什麽事情了!

  ??如此一來,所謂科考不過就是賭博遊戲而已,哪裏還有文國重理重法之風範?”

  ??“你這屬於強詞奪理。”林文遠有些緊張和急躁。

  ??“林太傅,這話可是你適才剛說的啊?皇上將重任交付於你,你卻推給天地,甚至又還回給朱子文王了?意圖又是什麽呢?”張重懟道。

  ??“我適才是說……”林文遠發現自己想解釋清楚這句話的意思,似乎不是一時半時的事情,於是卡停住了!

  ??文王見張重把自己要背的包袱甩了一多半給了林文遠,感覺輕鬆了許多,但又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於是接嘴問道:

  ??“你口舌倒是伶俐,既然你覺得這法子不好,可是打算改朕所定的比試方法嗎?”

  ??“陛下這方法其實挺好的,不過規則倒是應該提前說好,以免途中會有所爭吵,那樣更就會有失體麵和公平。”張重也不急於辯解,慢慢說道。

  ??“你說來聽聽該如何定這規則?”文王覺得有些理,於是順話吩咐道。

  ??“既然大家都是平級考生,那麽每個人都應該有辯論的資格和權力,但這辯論的時間長短也必須限定出來,以免顯得拖遝。”張重幼稚的臉蛋,嚴肅認真的解說著。

  ??“具體呢!具體規則你先說說看!”文王多半是覺得這小孩有些道理,索性顯得更加親切。

  ??“每人隻能說半柱香的時間,如果超過了就判此人輸,相互間可以提問,而且對方必須回答,銜接不上也要判此人輸,輸者自動退出比賽。”張重簡單說道。

  ??“辯論正反結果沒出就被淘汰麽?你說的輸贏是己方隊友還是另外一方了?”文王猜測張重是打算通吃,於是好奇問道。

  ??“公平,自然是要求大家都一樣了!如果對方所有人都輸了,由勝者決定選擇辯論的正反論點,然後繼續與隊友開始辯論,最後來決定誰是第一,但如果有誰無法自圓其說,當然也就是提前輸了。”張重解釋完善自己的想法。

  ??張重的法子十分新穎,而且也比較公平,這讓所有人等都說不出不合理的理由來。

  ??“他說的確是比較合理,你們其它貢生覺得有問題嗎?”文王問道。

  ??要知道如果自己有異議,那也就意味著得定出一套不一樣的規矩出來。其餘三人對視了一下,依然沒有發言。這讓文王有些尷尬,隻能吩咐林文遠照辦。

  ??林文遠猶豫著高聲重敘了一遍張重的規則,很明顯的效果是場下一片讚許聲。侍者去取來一捆香,齊刷刷的剪去了半截,在一旁候著,而林文遠開始讓大家抽簽。

  ??文王讓張重先抽,張重居然抽中了林桐廬,這讓他十分鬱悶,不過林文遠臉色看上去十分高興,想是他已看中張重的本事,這也就是說自己的兒子至少可以當上榜眼了。

  ??又重新抽先以後,林文遠打開一封密封好的辯論題目後,比賽正式開始。

  ??“此番殿試辯論主題是文國強國是重禮道還是應重商道?”林文遠宣讀道。

  ??莫明秋一聽題目,轉身去問張龍道:

  ??“屠錦陽的名字是排在你前麵還是後麵?”

  ??張龍關注張重的比試,此時被莫明秋這麽一問,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一下子愣住了!

  ??“也就是說他在淘汰對手的時間長短,你們誰用得最少?”莫明秋解釋道。

  ??“他排第一,我排第四。”張龍回道。

  ??“差這麽多嗎?你的對手真就那麽強嗎?”莫明秋皺起眉頭來。

  ??“也不是的,我不過是不想傷到他罷了!本來想是點到為止的,那人卻感覺十分拚命一般。所以拖長了時間。”張龍解釋道。

  ??莫明秋清楚,張重的仁慈讓第一和第四很可能會在下一輪裏直接對上手,他祈禱著張重的比試時間越長越好,這樣可以讓張龍有更長時間來調整。

  ??抬頭看時,比賽已然開始,張重和林桐廬選到的是重商的反方,於是首先發話的資格給了對方。

  ??對麵貢生一個叫方思延,一個叫洪成。他們私下商量好次序後,由方思延先說話,侍者此時在一幾台上點燃了頭一柱香。

  ??“文國以禮道安天下,自然是以禮道為重。故而人會遵法理而行商,不至於出現亂商而亂國,更不會讓奸商得誌而禍國。”方思延激昂說道:

  ??“人與獸不同,餓不會殘殺同類,冷不會搶他人衣衫,是以守得最始之禮法,經曆年而變,自然更是完善。人守住禮法,是以才有國家,遵禮法也才可使買賣變成公平,人與人之間獲得友善和信任。所以法禮當屬立國之本,不容有二排於其前。”

  ??香沒燒完,方思延話已然說完,很明顯他不想說太多,以免言多必失,從他談吐中,中規中矩,很多人點頭認可。

  ??“林兄你先如何?”張重謙讓起來,這讓林桐廬有些沒想到,他看向自己的父親林文遠,想尋求他的提示。

  ??林文遠估計自己也不知道張重是何用意,目光中有些茫然,最終硬性的點了一下頭。

  ??此時第二截香已然點上,林桐廬硬著頭皮說道:

  ??“方公子說重禮法,固然有些道理,但對文國而言,卻不合適。”

  ??場下大臣聽得此話,生出一些躁動之聲,畢竟文國號稱禮儀之邦。林桐廬見有了效果於是繼續說道:

  ??“文國禮法強於諸國,道法已然深入民心,再過於強調重法重禮,就似乎就有些多此一舉了。以我看來我們應該用金國之長補本國之缺,注重商貿,多掙些金銀來,與填國庫之空,也可讓百姓對錢,那樣大家就會更加遵紀守法,國富民強豈不是更好?”

  ??林桐廬的思維方式和說辭比較全麵,他沒有推倒文國的綱本,隻是傾向於提升大家生活水平,而這正是文國人上下所向往的,所以說完後馬上得到一些人的附和聲。

  ??“林公子,話是有理,但明顯跑偏正題了。”洪成個子雖小,但嗓門比較大,此時輪到他來說話。

  ??“我們所討論的是文國該重商還是該重禮,並不是現在該重商還是該重禮?單說文國是道法在先,而後才有經商和買賣,也就是說法禮管束著商貿,那自然就是禮法優先於商貿。”

  ??“從此論可以定出,沒有禮法根本就不可能有商,至少匪人可以靠搶奪為生,卻無法理可管束之,國將不國也。”

  ??洪成的話雖然說得比較慢,但很明顯都擊中了林桐廬的要害,不過壓力都給了張重,所以林桐廬暗自還有些高興。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