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釉崩
作者:酋長      更新:2021-05-11 18:35      字數:2256
  林雲以受害人的身份,向大家描述酒店蠻橫不講理,如何的不負責任。

  “大家安靜一下,我請來了一位古董鑒定專家,一會將由這位專家,對瓷瓶進行估價。”

  這時,張菲帶領數名服務員,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

  眾人立刻將視線轉移到張菲身上,幾名離得較近的記者拿著長槍短炮,開始對張菲進行采訪。

  張菲強壓著心中的緊張,說道:“諸位記者朋友,大家先不要著急,是非公道很快就能搞清楚,如果是我們酒店的責任,酒店一分都不會少的給予賠償,如果有人想要借機敲詐,我們也不會善罷甘休。”

  “張總監,你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是說我在敲詐你們?”

  林雲皮笑肉不笑的說道:“麻煩你搞清楚,我可是林家人,我們林家是北林古玩界的泰山北鬥,家中資產比這間酒店還要多,怎麽可能會訛詐你?”

  “會不會,你心裏明白。”

  張菲瞪了一眼林雲一眼,說道:“蘇先生,你進來吧。”

  “蘇先生?”

  聽到這個稱呼,林雲臉色一變。

  沒想到張菲請來的鑒定專家竟然是蘇南!

  “你怎麽來了。”

  “林少爺,你能來我怎麽就不能來?”

  “這件東西不能由你鑒定!”

  林雲將桌上破碎的瓷瓶摟到了自己這邊,說道:“你馬上離開這裏!”

  “蘇先生為什麽不能鑒定?”

  張菲質問道:“蘇先生是古董店老板,同時又參與過魔都的鑒寶大會,取得過冠軍,無論是資曆還是能力,他都有資格作為專家鑒定。”

  蘇南走到林天麵前,瞧著都被他抱在懷裏的汝窯瓷瓶碎片,說道:“林少爺,你不讓我鑒定,莫非怕我鑒定出瓷瓶是贗品,你下不來台吧?”

  “胡說八道!”

  林雲放下手裏的瓷瓶說道:“本少爺豈會用假貨騙人,這是真真正正的汝窯瓷瓶,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了。”

  蘇南拿起斷裂的瓷瓶瓶口,放在眼前仔細看了看。

  這隻汝窯瓷瓶做工精美,上麵有著一種無法形容的光彩。

  這種光彩又名天青色,諧音天晴色,是由宋徽宗命名的。

  說起宋徽宗趙佶,倒是位了不起的人物,除了做皇帝不成功,做別的事情都很成功。

  趙佶不僅創造了瘦金體,這種獨特的書法形式,同時還有大量和他有關的古董出現在世間。

  五大窯中的汝窯瓷瓶,就在徽宗年間得到了廣泛流傳。

  宋時民間有一句話,叫做千金難買汝窯瓶。

  可見,汝窯瓷瓶在宋代,已是難得的稀世珍寶。

  趙佶不僅製定了汝窯瓶的製作工藝,同時,還對釉彩進行了命名。

  傳聞,在對釉彩命名之前,趙佶看到天空放晴,露出了一種奇異顏色,取了這種顏色命名為天晴色。

  最後,逐漸演變成了天青色。

  之前酒店方麵請來的那名專家,曾說汝窯瓷瓶純存量稀少。

  這句話對也不對。

  按總體來說,汝窯瓷瓶存世量並不少,不過絕大多數都來自宋代的民窯。

  至於宋代官窯生產的貢品瓷瓶,數量的確非常稀缺。

  原因在於,官窯瓷瓶製成後,都會被送往大內作為貢品。

  靖康之難時,北宋皇宮裏的珍寶臉帶皇宮匠人,被金人擄掠一空運往了北方。

  由於道路漫長,加上金人不懂古玩保護,路上損毀了大量官窯瓷瓶,官窯工匠喪命無數。

  活下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民窯工匠。

  視線回到現場,經過幾分鍾的檢查,蘇南搖頭說道:“仿的倒是很像,可惜,假的就是假的,無法做到以假亂真。”

  此話一出,四周頓時熱鬧起來。

  記者們爭相詢問蘇南,為什麽說汝窯瓷瓶是假,可有證據證明自己的話。

  林雲氣的咬牙切齒,跺腳說道:“姓蘇的,你不給我說出個子醜寅卯,我一定要告你誹謗。

  “大家靜一下,聽我慢慢跟你們解釋。”

  蘇南擺手示意眾人安靜,指著瓶身圖案說道:“假貨販子按照宋瓷玉壺春瓶的模樣仿造這隻瓷瓶,巧妙的運用了天青色,但卻無法複原開片紋。”

  “什麽是開片紋?張菲插話問道。

  “所謂的開片紋是一種瑕疵,學名叫做釉崩,古代燒窯無法像現代一樣,精準地掌控火候,火候一段過大,就會導致陶瓷釉彩缺陷,這就是釉崩。”

  蘇南如數家珍地向眾人解釋,古人所用的炭窯火力凶猛,火溫高度難以掌控。

  一旦溫度除了問題,整窯都要報廢,問題大部分集中在釉彩上麵。

  因為汝窯瓷器屬於皇家禦用,官窯需要定期上交定額的數量。

  為了不被殺頭,官窯工匠們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通過各種精湛的技藝,將釉崩變成一種精美的裝飾。

  這隻瓷瓶全身光滑,沒有任何釉崩痕跡,不可能是宋代官窯製出的汝窯瓶。

  “你……”

  此時此刻,林雲的臉又羞又紅,色厲內斂的說道:“這隻是你一家所見,其他的專家都說它是真的,難道你比那些專家還要高明?”

  蘇南冷哼一聲,說道:“北林大部分古董專家,都與你們林家交好,就算是有人看出此評不對,也隻敢旁敲側擊的說幾句,大多數的人可能連說都不會說,在這種情況下,專家的鑒定,又有幾成可信呢?

  說罷,蘇南轉身對著張菲說道:“張小姐,其實想要鑒定這隻瓷瓶,是不是珍惜的汝窯瓷瓶,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並且這種辦法具有不容置疑的權威性。”

  “什麽辦法?張菲激動的問道。

  “將斷裂的汝窯瓷瓶,送到京都或是魔都的博物院或考古機構,使用熱釋光對瓷瓶進行分析,雖然做這種測試花費不菲,但是比起某些人的天價索賠,也就不值一提了。”

  蘇南口中的這種方式,是考古界常用的鑒別真假的手段。

  之所以還有很多人被贗品蒙騙,是因為熱釋光檢查,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必須從文物身上取下一塊,當做檢查的樣品。

  這種破壞性測試,自然不會成為檢驗真偽的主流方式。

  畢竟,古董價格高昂,一旦損壞,就算檢查出是真的,市場價值和收藏價值,也會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