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作者:陽光下寫字      更新:2021-05-10 15:50      字數:2167
  <b></b>場麵瞬間冷場,氣氛極度尷尬。

  安慶公主羞紅了臉,低著頭不敢看朱標。

  朱標見此,一顆心開始沉入穀底,過來許久才回過神來,試探著問道“你真的對韓度有意?”

  這麽羞人的事情,就被朱標這麽大刺刺的問出來,安慶自然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有心想要不承認,但是話到嘴邊卻忽然一變,“但憑,但憑皇兄做主~”

  說完,提起宮裙一溜煙的跑了。

  留下朱標在原地目瞪口呆。

  現在他是騎虎難下,想要幫韓度吧,但是父皇有許配婚約在先。皇家要是貿然毀約,這帶來的負麵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不用想都知道,父皇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但是不幫韓度吧,一來自己已經答應了他,如果不幫忙總會感覺有些對不起韓度,二來安慶現在肯定是以為自己要給她和韓度牽線搭橋,如果自己沒有這麽做,那這妹妹恐怕也會把他給恨上,兄妹關係岌岌可危啊。

  該怎麽辦?

  一邊是父皇的威嚴和皇家的顏麵,一邊是兄妹關係,讓朱標左右為難。

  思考了良久,朱標還是覺得皇家顏麵更加重大一些,決定先把韓度忽悠過去再說。反正就算是他直接告訴韓度,安慶公主對他無意。韓度也沒有辦法來求證,反正他也進不來這後宮,不可能來問安慶。

  韓度交代好盧公公之後,便回到了家裏。徑直去找老娘拿錢。拿錢來做什麽?

  做蜂窩煤。

  韓度在和盧公公交代事情的時候,陡然想起來一點。既然石炭相比起木炭來說,各種弊端很明顯,在百姓的心中不占優勢,那幹嘛不把石炭不易點燃、不易控製的缺點給消除掉?

  和木炭拚價格,隻是韓度的權宜之計,直接把石炭變得比木炭更加方便,對木炭占據優勢,才是一擊必殺,製勝關鍵。

  蜂窩煤就完全滿足這些要求。

  而且,韓度這樣一來還可以讓自己家發上一筆財,提前解決掉家裏糟糕的經濟狀況。

  找到娘親的時候,妹子也在。

  看見韓度過來,劉氏笑道“度兒,今天你回來的挺早的啊。”

  韓度點點頭,直接問道“娘親,家裏還有多少錢?”

  “你拿錢來做什麽?”劉氏奇怪的看了韓度一眼。

  韓度很少問她要錢,上一次要錢,還是因為買石炭礦的緣故。可是現在石炭礦這麽久了,都還沒有給家裏帶來什麽手裏呢,沒有必要再買啊。

  景雲妹子倒是眼睛一亮,頓時問道“大兄,你是不是又要買石炭礦啊。”

  聽到韓景雲的話,劉氏眉頭皺了皺,有些不願意。韓家已經有石炭礦了,完全沒有必要再買。就算是韓度再次發現了石炭礦,那也應該給別人留點,要是都被韓家買了,那就遭人記恨了。

  是禍不是福。

  韓度瞪了妹子一眼,說道“那有那麽多石炭礦等著你去買?”回首看著娘親,解釋道“娘親放心,這次不是石炭礦,是因為別的事情。”

  劉氏見韓度這麽說,便放下心來。轉身回到屋裏,出來的時候,手裏拿著一個木盒。

  把木盒放在韓度麵前,說道“我留下了一些維持家裏開銷的,剩下的就這些了,你全都拿去吧。”

  還沒等韓度伸手接過,景雲妹子在一旁抱著劉氏的手臂,不依“娘,上次我想買一根簪子,問你要你都不給。大兄一來,你就全給他了,不能這麽偏心。”

  劉氏聞言,一巴掌輕輕拍在韓景雲的額頭,笑罵道“你都拿走石炭礦五分的股子了,還想要什麽?再說了,你大哥拿去是辦大事的,又不是拿去亂花的。你以為都是你,拿著錢不是沒簪子,就是買衣衫?”

  韓景雲作怪的捂著頭,不敢說話。

  她也不想亂花錢啊,可是人皆有愛美之心,更何況是像她這個年紀的少女?又怎麽能不想把自己梳妝梳妝、打扮打扮?

  韓度拿到了錢,便準備去買下一處作坊。但是他對作坊的情況一竅不通,還是得找個熟人幫忙才行。

  明初時期,朱元璋定鼎金陵之初,詔令天下,征各行各業能工巧匠進京服役,人數多達十萬,安置在城南一帶,並命令他們分類聚居,於是不僅出現一批以行業為主的手工作坊群落,後統稱明代十八坊,見證了大明王朝手工業的輝煌,對當時金陵乃至全國的手工業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

  韓度跑到鈔紙局裏麵,找到了黃老,把自己要買一個作坊的想法說給他聽。

  黃老聽了,麵露難色,說道“大人,這恐怕有些不湊巧,最近小老兒還沒聽說過誰手裏有想要賣掉的作坊。要不要等上一段時間,等有了消息,小老兒再稟告大人?”

  等?這可不是韓度的風格。

  再說了,富齊商行可不會給他時間讓他等下去。如果這裏辦不好,恐怕富齊那邊就會鹹魚翻身了。

  韓度搖搖頭,“不行,本官現在就要買到,這事不能拖的太久。”

  黃老十分為難,但既然是韓度需要,他隻好說道“那要不就讓小老兒陪著大人去問問吧,看看能不能碰上剛好有想要出手的。”

  韓度同意下來,有黃老在也好,有些事情黃老出麵,可要比他自己去好的多。

  事不宜遲,黃老帶著韓度來到南城十八坊。十八坊在西華裏秦淮河兩岸,這裏不僅是各種匠人手工業者的居住地,而且形成了京城最早的產品交易市場。不僅有糧食、布匹等日用品,還有鐵、銅器皿和衣飾等商品,兩岸商家幾乎都是前麵是門店,後麵是作坊,以及一家人居住的地方。

  韓度一進來就被琳琅滿目的商品給看的目不暇接,這一刻他就好似回到了現代,在古鎮旅遊閑逛一般。

  黃老帶著韓度一路來到一家銅店門口,駐足回頭和韓度說道“這家主人是一對老夫妻,無兒無女的,兩人年紀也大了,這鋪子經營的也不怎麽好,或許他們會有出手的想法。小老兒帶大人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