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者:黃柏山人      更新:2021-05-06 16:08      字數:3231
  聽說秦玉彤並非與符霄前輩結下因果的凡人家族血脈,在場眾真君都忍不住麵帶驚色,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秦玉彤的父母應該另有其人。

  平玉真君更是神情凝重的確認道。

  “師父的意思是說,小師妹的生身父母,極有可能是修真界中人?”

  修煉者的生育率不高,是導致修真界傳隨無數年,縱然衣食無憂,也始終處於地廣人稀狀態的根本原因。

  而且是修為越高者,誕下子嗣的機率越小,但是對身具靈根者而言,誰都希望自己能在修煉之途有所建樹。

  對於非修煉特殊法門,或是修行潛力已耗盡者而言,失去元陽或元陰,難免會對修煉速度有影響,這也就導致許多修煉者最後都是孑然一身。

  有些高階修煉者雖然締結有道侶,也膝下空虛,沒有子嗣。

  但對自身血脈繁衍傳承下去的渴望,是人類的本能,絕大多數人都會希望能生下自己的孩子。

  隻是受限於現實環境,這些修煉者從最初做選擇時,就得明白這世間有所得必有失的道理,不得不以灑脫的態度麵對這件需要隨緣的事。

  這也就使得眾修煉者向來都對自己的血脈十分珍視,畢竟作為修煉者,怎麽也不至於困窘到衣食無著的地步,怎樣都能將孩子養大。

  若非有萬不得已的理由,按說修真界中人,是怎麽也不可能會舍得放棄自己的子女,任其被凡人收養。

  “我曾確認過,那家上下,除這孩子,再無其他人身具靈根,也曾了解過,這孩子是被凡間一位略懂觀相之術的凡修送到那家,他們都不知道這孩子生身父母的信息。”

  “隻知她是剛出生後,就被扔在一條偏僻的鄉村小道邊,被那凡修的信徒撿到後,送到她那裏,看出這孩子的身世不凡,那凡修便將孩子托付給那家。”

  聽說這一過程後,眾修都若有所思,芷霄真君麵帶慍色的說道。

  “連一介凡修都能看出她生來不凡,這孩子的生身父母估計都沒有親眼看過孩子,就直接將她拋棄,難怪她竟與那凡人家族建立起親緣,讓師兄有機會了結這場因果。”

  符霄真君點頭附和的同時,感慨道。

  “是啊,這次實屬僥幸,凡人血脈能夠誕生出身具靈根子嗣的機率,實在太低,老夫差點要抱憾終生。”

  說到這個,眾修都忍不住心有戚戚,暗暗將此引以為戒,長霄真君則在這時再次開口道。

  “有些事,我們還是要早做好準備,因為冼玉師侄的情況,讓我想起古訓中的一條記載,以靈嬰結於人胎轉世曆練者,所誕生子嗣可承父母本體精血,非癡即聖。”

  修煉者去凡人界中曆練,或是渡塵劫時,基本都是選擇封印所有記憶與修為,以全新的身份融入紅塵之中,感悟世情,練心渡劫。

  但有一種化嬰階以上修為者,才能施展的秘術,則是以靈嬰投生到凡間女子的母胎之中,借體轉生,可以更徹底的全新身份在紅塵俗世中成長,感悟人間的悲歡離合。

  這種曆練的效果十分顯著,卻很繁瑣,風險也較大,失敗率高的同時,稍有不慎,就會直接沾染紅塵因果,難以了結。

  各種因果中,在凡界成親誕生下子嗣,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這種方式可解決高階修煉者難以傳下自身血脈的限製。

  而這些由靈嬰血脈傳下,也相當於是其本體傳下的血脈,可惜基本都是些不具靈根的普通孩子。

  但這世間之事,向來都無絕對,若遇上同為靈嬰轉世者,兩相結合誕下的子嗣,有極大概率會是身具靈根,且靈根資質十分優秀的孩子。

  這本是化嬰階以上的高階修煉者,用以傳承血脈的最好方式,可此法卻有一個最大的弊端,正是長霄真君所提到的那樣,這些孩子非癡即聖。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縱然身具靈根,卻有極大概率是個靈竅不通的癡兒,縱然身具靈根,也注定無法修煉,非癡兒者,會是頂尖的修煉天才。

  但這種機率實在低到讓人絕望,不足千分之一,誰也賭不起。

  通過大量的前車之鑒總結出這一規律後,縱然知道能通過這種方式,生出具有靈根的血脈,卻讓眾修都避之而不及,甘願接受終生無兒女的現實,也不願生出癡兒,拖累自己的餘生。

  符霄真君當年就是采取這種方式去凡人界渡劫,結果不僅沒能取得期待中的收獲,還差點在中途直接隕落在凡人界,在被秦家先祖救下後,帶著難解的因果回歸。

  所以對於長霄真君話中的深意,符霄真君心裏最明白。

  “我也正是有這方麵的顧慮,才說這事不宜聲張,就憑這孩子在明知自己是養女的情況下,尚能與那秦家結下親緣,就足以證明她是個重情重義的性格。”

  這樣的話,隻要他們清池門能好好善待她,精心培養她,就算她那來頭可能不小的父母尋來,也不怕她會被對方給籠絡了去,畢竟她的親緣已歸屬秦家,這是天意。

  “這可真是我們清池門列祖列宗的保佑,禍福相依,符霄師叔此番可謂是為門裏立大功了。”

  “是啊,這孩子與我們清池門,實在是緣份深厚。”

  “這真是可喜可賀啊!”

  ……

  在此時議論紛紛的眾修看來,秦玉彤的生身父母應該是怕生下個癡兒,才會選擇在不惜欠下孽債的情況下,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將孩子拋棄。

  結果被他們拋棄的,卻是傳說中出現機率最小的那種五行俱全,靈竅天通的天才。

  而這孩子助他們清池門的符霄真君了結一場因果不說,也令他們清池門多了個未來前途無量的天驕,實在是件大喜事。

  這是一次大撿漏!

  秦玉彤不知道殿中這些人的猜測與議論,離開大殿後,正陽殿的首席執掌弟子便恭敬的自我介紹道。

  “弟子道號為安成,家師乃是景玉真君,師祖蒼霄尊者與符霄師叔是嫡親的師兄弟,同為玄清尊者一脈。”

  “師叔初入宗門,對門裏的情況可能不大了解,弟子現為正陽殿大執事,日常負責處理宗門俗務,師叔隻要有需要用得上的地方,都可隨時差遣弟子。”

  接過這位老師侄雙手奉上的傳訊玉符,秦玉彤語氣真誠的道謝。

  “謝謝安成……師侄,剛才人多,我不好多問,其實我一直有些疑問,不知師侄是否能為我解惑?”

  安成真人的修為在成丹境,外表看上去有三四十歲的樣子,但是在修真界中,若說他有三四百歲,秦玉彤都不覺得意外。

  而她就算是前世今生加到一起,也不滿四十歲,在其麵前,本是個十足的小輩,結果卻成了人家長輩,短時間內,還真有些難以適應。

  安成真人不知道自家小師叔對其長輩身份有些糾結,十分幹脆利索得回道。

  “師叔但講無妨,弟子定當知無不言。”

  “為什麽我二師兄會提議由他代為教導我,一心想請我師父去閉關,在場的其他師長們,似乎也都不讚成我師父想要親自教導我的打算?”

  符霄真君既已收她為徒,親自教她才是常理,可其他人的反應,就讓她感到不解了。

  聽到是這個疑問,安成真人稍作遲疑後,才回道。

  “符霄師叔現已年過千旬,早年因為各種原因,受過許多傷,難免會對壽元有所折損,若不能在接下來,盡快突破境界,恐將壽元所剩不多。”

  符霄真君雖然一直沒能晉入合神境,但他不僅自身擁有尊位之下第一人的修為實力與地位,他座下的四名親傳弟子更是一個比一個成長得更出色,能力與機緣都不缺,甚至比他師祖蒼霄一脈更出色。

  畢竟蒼霄一脈至今隻有他師父景玉真君一人,在前不久剛晉入化嬰境,且已潛力耗盡,將來很難有機會更進一步。

  他想在將來取得更好的位置,勢必需要借助師叔一脈的力量,符霄真君作為兩脈之間的重要聯係紐帶,且不說他若能突破,將會給兩脈帶來的巨大好處,至少也是活得越久,對他們都更有利。

  所以,安成真人跟成玉真君等人一樣,都很希望符霄真君能棄親自教導弟子的打算,趁數百年前欠下的因果了結的機會,抓緊時間心無旁騖的潛心閉關修煉,最後再爭取一下突破機緣,而不是就這樣徹底放棄。

  聽到安成真人的話,秦玉彤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原來是這樣,回頭我也勸勸師父吧,他的境界那麽高,親自教我,其實挺浪費的,門裏可設有專供新入門的小弟子修煉的區域?”

  見秦玉彤如此上道,安成真人露出滿意而又欣慰的笑容,對這位小師叔的印象大好,遙指向遠方,仔細介紹門裏各區域的所在位置與功能劃分,乃至各峰的布置與門內高階長輩的基本情況。

  “有,當然有,門裏每隔十年,就會大開山門收徒,那邊就是新入門的小弟子們接受□□導,以及生活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