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個教練的回憶
作者:紅塵風      更新:2021-05-01 01:59      字數:2246
  周陽洋明顯被打得懵了,看著對麵黑瘦的小孩兒半天沒緩過神來,明明第一局很輕鬆就結束了,本以為之後也一樣是如此,卻沒想到對手第一句竟然根本沒有完全發揮嗎?還是說,對手突然超常發揮了呢?

  但無論如何,周陽洋知道,他都必須認真對待這場比賽了,否則,他就有可能會被反超。

  他不敢再多想,害怕其他的思緒會影響比賽。他臉上的懶洋洋的神情也減少了幾分,他彎腰拾起乒乓球,抬起頭來,緩步走回了案子旁邊。

  另一邊,塵風和陸川崎的比賽已經進行到了尾聲,雖然兩人每個球都打得很激烈,但塵風卻總是能堅持到最後,拿到分數,所以,雖然看起來兩個人實力相當,但塵風的比分卻已經超過了對方很多了,而且目前大比分已經是2:0塵風完全領先,沒給對方贏一局的機會。

  作為連續兩屆的冠軍,這陸川崎不由得感到一陣失落,本以為這一次的比賽自己也能輕鬆取勝,然後拿著獎金去買些好吃的好玩的,卻沒想到,自己竟然在第一場小組賽就落敗了!這個塵風,還有那個新越球館究竟是什麽來路啊?陸川崎皺緊了眉頭,臉蛋紅撲撲的,看起來似乎非常委屈,幾乎快要哭出來了,自從他開始練球以來,這是他第一次感到挫敗和絕望。

  場地旁邊,陸川崎的教練也好不到哪兒去,一樣皺緊了眉頭。他看起來很不好,就好像是他的老婆剛剛說要和他離婚一樣不好,他本以為越乒球館離開之後,自己創辦的球館可以永遠稱霸A市的,卻沒想到,最近卻又莫名其妙蹦出一個新越球館,而且球員還這麽強,簡直就好像是從重生後的越乒球館裏走出的球員一樣……

  塵風打球靈活多變,且穩定性強,總是讓陸川崎難以應對,很快的,比賽就已經快要結束了,沒有人再對結果抱有任何懷疑,就連陸川崎自己,都已經不再拚命苦戰了,他仿佛已經抱定了必輸的決心,每球堅持的板數也是越來越少。

  塵宇坐在觀眾席的最高處,激動得快要站起身來,比賽全程他都有在記錄,兒子的表現更是讓他欣喜不已。

  陸川崎地教練把左腿搭在右腿上,手托著腮,很惆悵地看著場上的情況。他感到吃驚,他沒想到新越球館竟會這麽厲害,眼看還有三分,陸川崎就會輸掉比賽了,他煩躁地用黑瘦的手揉著有些斑白的頭發,回想著八年之前,他有一次去越乒球館學習時的場景。

  陸川崎的教練名叫高文峰,是西安人,年輕的時候在西安一個挺大的球館裏當教練,教學經驗也算豐富,想當初,那還是在十年之前,球館給了他一個前往當初陝西省最大的乒乓球館的主校進行交流學習的機會,他來到位於A市的越乒球館總校。

  球館的規模和他想象中的富麗堂皇完全不同,事實上,眼前傳說中的越乒球館總校除了麵積比較大之外,隻不過是一個很小的小體校而已,它又很小的食堂,很小的操場,很小的學員宿舍和一個不算大的球館。也是從那時,他才明白了主辦人李越龍為什麽不把越乒球館的“球館”改成“體校”,盡管已經成為了一個正式的,且在全省都有分校的體校,但規模都很小,而且貌似並不像是不能做大,而是故意不做,據李越龍本人說,他要的都是精英,能吃苦的精英,如果條件太好了,那豈不是把孩子慣壞了?所以,越乒球館還是越乒球館,盡管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但級別並沒變。

  本來覺得看到這樣破舊的校區已經非常乏味了,但當高文峰在幾位教練的陪同下走進球館時,他卻驚呆了。他沒有想到,越乒球館的孩子們,一個個竟然都是那麽的有活力,那麽有動力,那麽激情四射,他們每個人在練球的時候都認真無比,當時正值陝西的冬天,天氣寒冷,氣溫已經到了零度以下,高文峰的身上還穿著大棉襖。而他們卻一個個穿著火紅豔麗的運動短袖和寬大的運動短褲,每個人,每張球台旁,都有人在,沒一個空下的位置,他們來來往往,打得熱鬧非凡,讓整個球館都回蕩著躁人的“乒乒乓乓”聲中。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他們每個人的臉頰,都淌著汗水,在寒冷的冬日顯得格外異常。

  高文峰掃過每一個球台,看遍所有孩子,他發現,這其中,無論大小,孩子們的實力都遠遠高於自己的學生,這讓他覺得灰心不已。

  這之後,他還陸陸續續去過幾所越乒球館的分校,這些分校中有一些並不是體校,而是普通球館,對民眾開放,沒有入校要求,所以實力比總校差得遠,但仍然強於自己的球館,不論從孩子的水平亦或是練球態度來看,都是如此。

  這幾次的經曆讓高文峰對越乒球館產生了一種深深的畏懼,讓他覺得這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難以逾越。

  然而,在八年前的一段時間裏,越乒球館開始逐漸關閉,人員開始不斷流失,直到最後幾乎全部消失不見了。

  高文峰不知道這是為什麽,但他卻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一直壓製著A市其他所有乒乓球館的越乒球館如今消失不見,那麽A市的乒乓球業必然會出現一個巨大的漏洞,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利用他的經驗,自己到A市開一家球館,就有可能獨霸A市的乒乓球教育市場,然後發一筆不小的財。

  這樣想著,他就做了。他辭去教練的職務,來到A市,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開辦了一家“新時代球館”。

  球館成立,他理所應當地認為,數以百計的學生會過來學球,他的生意理所應當的會越來越大,最後發展得就像越乒球館一樣好,他高文峰就將成為第二個李越龍。

  然而,情況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樂觀,腦海中的熱鬧報名場麵並沒有出現,就仿佛因為越乒球館的關閉,整個A市都隊乒乓球失去了興趣一般,很長一段時間竟然都沒有一個人過來問津他的球館。

  球館就這樣開了一年,才隻招收了不到六十個學員。本來有些失望的他絕對不會想到,自己的這個隻有六十個不定期上課球員的球館,竟然會成為A市長久以來規模最大,學員最多的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