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江湖應有義氣
作者:和一      更新:2021-04-30 04:52      字數:2781
  江湖曆來都是愣頭青最向往的地方,執劍天涯,快意恩仇,是無數男兒心中的夢。

  然,俗話又說,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想來是因為,隻有身在江湖,才知江湖滋味,方知人心險惡。

  哪裏都有江湖,江湖有大有小,大小都是江湖。

  隻要是江湖,便少不了爭鬥,少不了恩怨。

  市井裏坊的江湖,少了幾分虛無縹緲的傳說,多了幾分真實的味道。

  江湖的風一向吹得極快,一有風吹草動,向來江湖先知。

  若論捕風捉影,以訛傳訛,江湖當仁不讓。

  五千大軍連夜包圍方氏酒坊,動靜不可謂不大,江湖早已傳開。

  傳言有模有樣,江洋大盜打劫貢酒,藏身涼州城,天子密旨,刑部通文,八大將軍奉旨捉賊,賊子挾持忠義郎而逃,七位將軍念惜同僚之義,束手束腳,放賊子離開,可賊子不識好歹,竟對忠義郎下手!

  傳言越來越沒邊,添油加醋,胡吹海吹,不知不覺中一段朗朗上口的故事已粉墨登場。

  ——————

  天色未亮,涼州城東門處,走東闖西的商販已忙碌起來。

  熱騰騰的牛肉、羊肉,熱情洋溢的夥計老板,大快朵頤的各族大漢,裝卸的貨物,來回的車馬、駱駝,亂七八糟的番邦土話,生機勃勃的涼州城東,人聲鼎沸。

  一個身穿羊皮大衣,將自己由上至下裹得嚴嚴實實的大漢,喝著羊湯,吃著饃,時不時餘光掃向城門口。

  大漢一切都做的很好,隻是喝湯的次數太頻繁了些,算是唯一破綻。

  好在,四下都是奔生活的商販,誰也無心去管大漢,即便那些眼尖的有心人,也識趣地裝作不知。

  走慣了江湖,便知明哲保身的道理,閑來無事一定不要多管閑事,有那功夫,還不如去青樓快活。

  城門如期打開,商販們壓著車馬魚貫而出,迎著朝陽,奔向遠方。

  大漢混在人群中,低著頭,走出城門,出城後步子越來越快。

  大漢不停地走著,足足翻過三座大山後,才停下腳步。

  可步子剛停,耳旁便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大漢無奈一笑,認命地歎口氣,脫下羊皮大衣,墊著大衣斜躺到山腳上。

  懶得再逃的大漢,細看竟是徐炳林,近幾日在涼州城,混得風生水起的大武堂大當家!

  徐炳林此時一副悠閑自得,看著藍天,哼著小曲。

  天很藍,小曲很不正經,徐炳林一點都不慌張,眼裏盡是坦然。

  昨夜方圓先去大武堂,後去吳意府邸,本就是打著掩人耳目的心思。徐炳林為了配合方圓演戲,一直獨坐書房,為的就是告訴別人,他正在和絕世高手密談。

  方圓心知肚明,徐炳林身邊多出絕世高手一事,早晚都會被八大將軍知曉,天下無不透風的牆,十萬兩黃金被大武堂劫走,方圓卻不報官,就是最大的漏洞。

  徐炳林雖不清楚方圓去做何事,但他清楚方圓就是方氏酒坊老板,一聽五千大軍圍堵方氏酒坊,徐炳林當機立斷,叫來心腹叮囑一番,便匆匆潛出大武堂。

  ……

  本打算遠走高飛,可一聽馬蹄聲後,徐炳林便不跑了,兩條腿的哪裏跑得過四條腿的,反正妻兒老小早已送走,自己這幾日也算風風光光,揚眉吐氣,全當報答方圓的恩情吧。

  被人賞識,贈予十萬兩黃金,開宗立派,揚名涼州城,方圓短短幾日,給了他徐炳林三十幾年都沒有得到的東西,這份恩情太大,大到徐炳林無話可說,隻能銘記於心。

  涼州軍很給麵兒,爆騾子馬浩輝竟親自帶隊,來追徐炳林,他徐炳林還有何話說?

  他娘的,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怕個卵!

  ……

  徐炳林被抓時,大武堂已被涼州軍包圍,千多號幫眾,除了徐炳林死忠的百來號弟兄,就隻有胖爺一人沒急著和大武堂撇清關係,九位分堂主,磕頭作揖,一口咬定自己與大武堂無關,隻是被徐炳林軟禁在此,近千號幫眾,比之九位分堂主更是不堪。

  在好事者們踮腳張望,滿眼好奇中,剛剛威名遠揚的大武堂,瞬間轟塌,樹倒猢猻散!

  ——————

  海捕文書,貼滿涼州城大街小巷,蠻夷賊子刺殺忠義郎,已成萬民之敵!

  鎖骨易形後的方圓,陰沉著臉走在大街上,眼中陰晴不定,自責與惱怒交替。

  大武堂被涼州軍一鍋端,已成裏坊笑談,大街上有無數人竊竊私語,嘲笑徐炳林不知天高地厚,怒罵徐炳林投靠蠻夷。

  蠻夷探子成了忠義郎,大唐將軍成了蠻夷賊子……

  方圓慢慢走著,越聽越氣。

  徐炳林是自己選中的手下,哪怕兒戲居多,可那也是方大將軍的手下!什麽時候輪得到旁人嘲笑?

  手下被人嘲笑,大武堂淪為笑柄,方圓臉上無光,覺得對不起徐炳林。

  徐炳林沒有給方大將軍丟人。

  據說,徐炳林被押進城時,坦然自得,含笑而行,像個得勝而歸的將軍。

  當就這份氣魄,方圓便不得不對徐炳林高看一眼,何況細細算來,徐炳林完全是被方大將軍連累。

  徐炳林至始至終都是聽命行事,除了當大武堂幫主,徐炳林什麽都沒做,他完全可以改換門庭,將方大將軍賣了。可據梁偉所說,徐炳林被拷問時,異常強硬,始終未說與自己有關的隻言片語,隻道江湖要有義氣。

  徐炳林的義氣,讓方圓措手不及,從始至終方圓也未覺得自己和徐炳林有義氣可講。

  明明不是太硬氣的徐炳林,為了自己這個相識不過幾天的人,硬要講義氣,方大將軍說不感動,那是假的。

  ——————

  帶著一股鬱氣,方圓先去大武堂總舵,後過吳意府邸,再經軍府大牢,進而出城遠去。

  大武堂總舵,張胖子搬著把胡凳坐在大門口,腳下踩著被蠻力拆下的門板;飛龍幫幫眾,抬著一箱箱金銀細軟,從大武堂走出,臉上是抑製不住的喜色;在飛龍幫眾人有意破壞下,大武堂總舵一片狼藉,到處是碎屑瓦片。

  吳意府邸,前來吊唁之人絡繹不絕,達官貴人、平頭百姓,應有盡有。

  軍府大牢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更有軍中碟子藏匿四周,可謂是水泄不通,滴水不漏。看來七位將軍也防著,方圓回來劫獄,而大牢裏還藏著上百號軍中高手,是何用意顯而易見。

  ……

  這一趟涼州之行,今日之前算是敗了,敗得讓人心服口服。

  唐德之後有吳意,吳意之後有金丹大能,局中局,棋中棋,吳意這個下棋之人,竟也在棋盤之上,誰能想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西魔門奸細好高的手段,竟是做那捕鳥人!

  方圓不覺得自己先前所做所行有何不妥。

  十萬大軍不得不救,除此之外,兩撥黑衣人,等等等等,皆是唐德與吳意動手,自己和姬心夜隻是順勢而為罷了。

  第一波黑衣人是唐德所派,至於其出於何等目的,方圓一直想不出;第二波黑衣人是吳意派去毀壞藥酒,之後種種是吳意為了讓唐德頂缸。

  自己不是毫無作為,聽到了唐德與張胖子談話,查到了胖爺嘴裏的泥鰍不在軍營,自己不過是想夜探吳意府邸,找尋線索而已,可剛到房頂便中了金丹大能的幻術,想問清吳意真相,可對方卻在吳意識海下了禁製,而七位將軍來得如此之快,更是令人不解,他們好似知道吳意就在方氏酒坊一般!

  說來說去,想來想去,敗了就是敗了,說再多也無用,對手確實不簡單,當務之急是找回場子,找出西魔門奸細,好一舒心中鬱氣,除賊報國!

  方圓翹首東望,長安城那邊,已經出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