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殺人誅心
作者:七郎不姓楊      更新:2021-08-01 00:35      字數:4433
  『塞雁孤鳴南去,高飛難寄音書。祇應宗社已丘墟。願有真人為主。

  ??嶺外雲藏曉日,眼前路憶平蕪。寒沙風緊淚盈裾。難望燕山歸路。』

  ??趙檀以樹枝為筆,以沙土為紙,寫下了這闋《西江月·塞雁孤鳴》。

  ??雖然是用樹枝所寫,但依然可見筆法雋秀飄逸,行文一氣嗬成。

  ??夜宿黃河邊,讓趙檀第一次有機會如此近距離看著黃河,腳下水波拍岸,舉目百丈江闊。

  ??“官家,夜裏風涼,還是回營帳去吧。”身後的內侍葉平生輕聲勸道。

  ??趙檀沒有動,他依舊站在岸邊,迎風而立,望著大河北岸的點點燈火。那應該是另一隊的宿營地,卻不知道是不是朱皇後。

  ??夫妻難見,父子難見,兄弟難見,君臣難見。這一次北狩,讓趙檀嚐盡了骨肉分離和親情難聚的滋味。

  ??他曾經以為,在權位之爭麵前,這些親情根本不值一提。但當如今真成了孤家寡人之後,他才發現,親情對他而言卻已變得可望不可及。

  ??他並不相信自己已是眾叛親離,他甚至不覺得自己出城降金有何不對。為全城的黎民百姓計,為延續國祚計,他皆覺得降金是最好的選擇。

  ??要怪隻能怪金人太無恥,出爾而爾,反複無常,乃至趕盡殺絕。

  ??他一直覺得,投降並不可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愚蠢的。而且,投降這二字也不妥,應是妥協和退讓,而妥協和退讓也隻是一種治國策略而已。

  ??正如我大宋一朝,曆代先皇皆是如此。對外,可以讓城讓地,讓錢讓糧;對內,則可讓權讓名,讓文人在本朝名利雙收。

  ??恨隻恨,金人未得教化,隻有虎狼之欲,卻無禮儀之心,非我族類,又豈能懂得禮教才是天下臣服的根本……

  ??見官家無意回帳,葉平生撕下了一塊衣襟,將食指咬破,以指為筆,準備低頭抄錄那闋《西江月》。

  ??突然,一道波浪湧來,打濕了趙檀的皮靴,也將地上的詞句衝掉了幾個字。“塞雁......南去......”葉平小心翼翼地問道,“官家,塞雁之後是何字?”

  ??趙檀這才發現,葉平生在以血為書抄錄自己的這闋臨江之作。他苦笑了一聲,“罷了,大浪淘沙,沒了就沒了。”

  ??接著又是一道河浪衝來,一闋《西江月》就此消失得無影無蹤。

  ??北撤的金國大軍走得很慢,一日所行不過六七十裏。

  ??西路大軍還帶著近萬名宮女和各色工匠,由於車馬不夠,他們大多隻能步行,所以行軍的速度就更加快不了。從汴京出發已經七日了,前後五路人馬還未全部渡過黃河。

  ??不過,對於武鬆等人而言,金國大軍走得慢卻是個好消息。

  ??從得知金軍從汴京開拔之後,武鬆和群雄就不斷派出探馬,一路打探著金軍行進的消息。

  ??當西路金軍悉數渡過黃河的消息傳來時,上官令的傷勢也已經基本痊愈了。按照原計劃,依然是由武鬆、靜覺、令虛和上官令聯手,以四象陣法突襲金軍,伺機救出聖駕。

  ??不過,如今的問題則是,如何在金軍隊伍中確認聖駕的位置。因為據探馬傳回的消息稱,西路金軍分為五隊,除了擔任前鋒的第一隊是打著金軍鐵騎的旗號之外,其餘四隊皆有宋皇的旗號,前後連綿數十裏。

  ??官家究竟在哪一隊?靜覺大師也即刻召集眾人商議對策。

  ??“這金人還會用障眼法了,真是可惡。”韓嶽蓉不禁恨恨道。

  ??“這也不難。”亥言此時站了出來,“依小僧之見,我等可以先猜後探。”

  ??“猜,如何猜?”靜覺問道。

  ??“若大師是金軍統帥,會將官家置於哪一隊?”亥言反問道。

  ??“這......”靜覺一時也沒了主意。

  ??“不如讓貧道先來猜上一猜。如何?”此時,令虛笑著,又撚起了他的胡須。

  ??亥言就喜歡這老道的默契勁兒,當即道:“那就先請道長賜教。”

  ??“若是官家必在這四隊之中,貧道以為,第二隊和第四隊,金人必擇其一。”亥言道。

  ??“哦?這是為何?莫非道長會算?”韓嶽蓉也問道。

  ??令虛笑了。“貧道又不是神仙,如何會算。我隻是依小師父所言,在揣摩金人的心思。”令虛道,“第二隊最靠近金軍鐵騎,一旦遇襲,自然是便於救援。而第四隊居後,卻又不是殿後的隊尾,一旦前軍有變,也有足夠的時間應對。”

  ??亥言點了點頭道:“道長所言不差,不過小僧也以為,官家在第四隊的可能性更大些。”

  ??“為何?”韓嶽蓉又問道。

  ??“諸位應該皆看過戲吧,可知壓軸之意?”亥言又反問道。

  ??“我知道。”翠荷突然出聲道,“壓軸就是一台戲的倒數第二個劇目,通常是由戲班裏的頭牌來唱。”

  ??“對。”亥言衝著翠荷一樂,“在金人大軍中,官家不就正是這個頭牌嗎。”

  ??如此一說,眾人也明白了亥言之意,皆點頭稱是。

  ??“好啊,小和尚,你膽敢把官家比作伶人,你不要命啦。”翠荷卻不想放過這個機會,衝著亥言擠了擠眼。

  ??“鬼丫頭,休要胡說。”柳如煙連忙拉了翠荷一把,卻也忍不住笑了。

  ??“那探呢?”靜覺大師接著問道。

  ??“這探嘛,就交給小僧即可。”亥言一臉自信道,“這打架之事非小僧所長,但若論尋人探路,小僧也就不謙讓了。”

  ??眾人皆知亥言輕功了得,來去無蹤,也不再多言。

  ??正在此時,普鳴鳳走了進來。說話間,隻見她掏出了一塊白絹,待展開之後,眾人才發現,絹上畫有兩個人的畫像。

  ??原來,在得知眾人即將前去截救聖駕之後,趙不封特意將官家和太上皇的肖像畫在白絹之上,以助眾人按圖救人。

  ??畢竟,這一眾人中,隻有自己見過這父子二人。

  ??“我家官人知道各位將行力挽狂瀾之舉,亦有心同去。”普鳴鳳道,“但苦於他身居其位,不敢擅離職守,所以隻能以此畫盡力相助諸位了。”

  ??“這是哪裏話。”令虛連忙道,“趙大人這畫像可是要緊之物,不然我等即使有通天之能,此去怕也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了。”

  ??“原來皇帝老兒長得是這般模樣。”此時,上官令也湊了上來,仔細端詳了一番白絹上的畫像,“眉短麵長,果然是個短命皇帝。”

  ??眾人皆知上官令一向口無遮攔,不過,如今當著宗室妻氏的麵,就如此數落當今官場,這多少還是有些不敬。

  ??“上官兄,你這嘴也未免太毒了些。”豐赫揚總算還比較客氣。

  ??“嗬嗬,嘴毒點倒是無妨,也就是逞口舌之快。可心毒就不同了,尤其是居如此高位之人,心裏若是隻有私算,受苦的卻是天下百姓。”上官令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官家是非,又豈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令虛見氣氛不對,連忙出言圓場。

  ??“一兩句說不清楚?”上官令不但沒有借令虛之言順坡下驢,反而不依不饒起來,“可他在位一年有餘,就敗光了百年江山,諸位總看得清楚吧?”

  ??上官令語鋒犀利,得勢不讓,但卻也說得句句屬實,眾人一時也無法反駁。或者說,也沒人想反駁。

  ??隻是,在這要緊的時候,上官令卻突然對官家出言嘲諷,難免讓這救人的氣氛有些尷尬。

  ??“諸位不必多慮,在下也隻是一時有感而發而已。”見眾人沉默,上官令又道,“救駕一事,既然我已經接了,就必當踐約守諾,全力以赴。”

  ??言罷,上官令轉身揚長而去。

  ??這官家倒底該不該救?這其實也是武鬆一直在想的問題。

  ??亥言也看出了武鬆有心事。

  ??尤其是看著武鬆一連幹了三杯,卻一口菜也沒吃,亥言也知道,定是上官令方才的那番話讓武鬆又有了想法。

  ??“武都頭,你是怕了嗎?”趁著柳如煙和翠荷去取酒的功夫,亥言問道。

  ??“怕?我何時怕過,大不了就是一死!”武鬆回道。

  ??“我不是說你怕死,我是說,你是怕走這一遭不值,對嗎?”亥言又道。

  ??武鬆沒回話,也等於默認了。

  ??“其實,救一個官家或許真不值。”亥言接著道。

  ??“你也覺得不值?”武鬆剛舉起的酒杯又放了下來。

  ??“不值。若是為了救一個昏君,卻可能白白搭上如此多人的性命,的確不值。”亥言道。

  ??“那我等為何還要去?”

  ??“你覺得你要救的是一個人嗎?”亥言反問道。

  ??“難道不是?”

  ??“不盡然。”

  ??“這是何意?”

  ??“的確,你要救的是一個人,而且還是當今聖上。”亥言正色道,“但其實你要救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名。”

  ??“名?”

  ??“正是。如今之局,官家個人的生死其實已無意義,但他的名節卻事關大局。”亥言道,“他若以一國之君的身份被擄到上京,所受之恥,那就非他一人之恥,而是整個大宋之恥,諸夏之恥。而且,恥亦不在當世,而在千秋文明。”

  ??“所以,這亦是金人廢他卻不殺他,還要將他擄往金國的原因?”武鬆似乎也明白了。

  ??“對,所謂殺人不如誅心,正在於此。”亥言道。

  ??“所以,金人希望他活著受辱,而不是人死名滅?”

  ??“是,對於金人而言,一個活著的廢帝,遠比一個死了的官家更有用。”

  ??“那到萬不得已之時,官家亦可殺?”武鬆陡然眼神一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