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來也 第59章:河道奇襲
作者:七郎不姓楊      更新:2021-04-29 21:12      字數:3423
  <b></b>“巢湖四鬼”少了一鬼,郭氏父子心裏頓覺不妙。

  從昨夜到現在,郭岩豐已派出數路人馬前去打探,但一直沒有“辟水鬼”鍾立的消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而破廟裏的陸羽夫也蹤跡全無。

  這兩個人的陡然消失,絕不是什麽好消息。

  眼看大事將近,最怕的就是節外生枝。所謂夜長夢多,郭岩豐決定提前行事。

  隻是,是走水路還是陸路,郭岩豐還沒拿定主意。

  走陸路更近,四十餘裏,不消一日即可抵達巢湖。但到了湖岸,還得將糧餉從車馬上搬運到船上,也需事先和“浪裏閻羅”蔡童約定好時間,好派船隻在渡口接應。

  走水路,有六十餘裏,雖說路程稍遠,但也隻需一日。而且,船隻可直接從施口碼頭入湖,省下了來回裝卸的麻煩。

  能省一事是一事,畢竟這也不是什麽見得人的勾當。

  眼看酉時已近,郭岩豐在書房裏轉悠了一柱香的功夫,依然沒拿定主意。

  正在躊躇之間,郭琪佩匆忙走了進來。

  “爹,巡城的廂軍剛剛來報,有人在南薰門外打劫過路商販,還傷了幾個廂軍士卒。”

  “多少人?什麽來路?”郭岩豐頓時警覺起來。

  “據說有二三十人,不像是一般的山賊路匪。”

  “哦,何以見得。”

  “據廂軍頭目說,這些人武功甚高,多以劍為兵刃,還善發暗器,那幾個廂軍就是被金錢鏢所傷。”

  “城內隻有鳴鶴門算得上是武林正宗,這突然間又從何處冒出這些江湖高手?”郭岩豐眉頭緊鎖。

  “爹,你是擔心這些人是為糧餉而來?”郭琪佩問道。

  “若隻是區區數十人,量他們無此膽量。”郭岩豐低頭思索,反複摩挲著拇指上的玉指環。

  待拇指停住,郭岩豐道“佩兒,傳令下去,速速備好船隻,明日一早走水路入湖。你親領一營廂軍隨船行動。”

  “孩兒遵命。”

  “你這一路之上務必小心再小心,一旦情況有變,以響雲箭為號,為父自會前來接應。”

  “孩兒記下了。”

  “對了,讓巢湖四鬼速速通知蔡大當家的到施口來接應。”

  南淝河,河麵風平浪靜,薄霧繚繞。

  三艘帆船前後相接,破浪而來。頭尾兩艘長約五丈有餘,單桅縱帆,尖頭龍尾。

  中間的雙桅大船上,郭琪佩立於船樓,憑欄遠眺,眉頭緊鎖。這一趟關乎他們父子二人今後的榮華富貴,容不得半點差池。

  這一路沿南淝河順水而下,走了大半日了,倒也平安無事。甚至連岸上也鮮見人影。

  但越是這樣,郭琪佩心裏越是沒底。

  “衙內不必擔心。”見郭琪佩一直盯著水麵,他身旁一身黑色勁裝的男子道。

  此人正是“巢湖四鬼”的老大,人稱“抱水鬼”的雷剛。

  雷剛道“此季正是刮西北風,船順風而下,再有一兩個時辰就可入湖了。到了巢湖,就是我水寨的天下了。”

  郭琪佩扭頭看了一雷剛,“有雷頭領坐鎮,本公子自當放心,隻是事關重大,還是小心為好。”

  “是是,衙內所言極是,小心駛的萬年船嘛。”

  說話間,船行前方,河道漸窄,霧氣愈濃。

  忽然間,水麵一陣作響,仿佛有大窩魚群翻江而出。

  頭船上的官兵還未看清發生了何事,隻聽得一陣陣木裂之聲,船身重重地一晃,竟然停住了。

  霧氣之中,官兵這才發現,前方河道已被一排竹筏攔腰截斷。

  方才那一陣木裂之聲,乃是竹筏上的無數枝竹槍插入船身的聲音。

  這竹筏陣正是鍾立的傑作。

  原來,令虛道長一隊趕到馬橋村之後,鍾立見西岸竹林密布,頓時心生一計。

  群雄連夜砍伐竹子,紮製了數隻竹筏。竹筏之間再以粗壯藤條相連,結成連環筏,橫於河上。每隻竹筏船頭的竹子皆削成尖頭,鋒利無比,是為竹槍。

  竹筏陣擺好之後,再先綁上數塊巨石,以繩索相連。巨石沉入水底,將竹筏拉沉,正好隱於水麵之下。

  待敵船行近,由事先潛伏的刀手砍斷繩索,竹筏陣瞬間破水而衝,將敵船截住。

  眼看頭船被竹筏陣截停,後麵的雙桅大船想落錨停下,卻已經晚了。

  前後兩船,首尾相撞,又是一陣劇烈搖晃,差點把郭衙內掀到河裏。

  船上的人驚魂未定,一陣弓弦聲又響。漫天飛矢襲來。

  霧氣之中,箭似從天而降,船上廂軍士卒猝不及防,頓時被這一陣箭雨射倒一片。

  箭雨過後,自然是殺聲四起。

  鍾立準備的竹筏陣還不止這些。

  霧氣中,十餘隻竹筏從西岸叢林裏殺出。

  這些竹筏不大,也很簡陋,一隻筏僅容七八人。但此處河道寬不過十餘丈,竹筏入水稍往前駛,就已逼近了大船。

  竹筏上皆是各派掌門和弟子。轉眼間,令虛道長已率先一躍,飛上了大船,接著是雪山派掌門蘇沐白、五虎門掌門蔡照、越女劍掌門韓嶽蓉

  大船之上,群雄各展所長,一時殺得廂軍節節敗退。

  令虛道首當其衝,長劍過處,廂軍士卒手中的兵器紛紛脫手而飛,彈指之間,就有十餘名廂軍失去扺抗力。

  蘇沐白一見,心中較技之意陡起。

  隻見他身形似飛鷹掠水,手中長劍隻取廂軍士卒下盤,劍光掠動,數名廂軍接連倒地不起。

  蔡照蔡掌門倒是沒那麽多花樣,他手中一把五虎斷門刀,刀重三十六斤。舞起來虎虎生風,擋者披靡,刀鋒所指,廂軍身上的皮甲如同紙糊一般。

  這大船之上,原本布防了半營廂軍,足有二三百人,但在一眾江湖高手的突襲之下,已死傷過半,餘下的皆往船樓且戰且退。

  眼看大勢不妙,郭琪佩已是徹底慌了手腳。但還好沒忘了發響雲箭。

  隨著響雲箭衝天而起,郭衙內似乎有了點底氣,在船樓上高聲叫道“大家莫慌,知府大人的援軍即刻就到,擒下這夥賊人,知府大人重重有賞。”

  郭岩豐的確看到了響雲箭。

  但此時,他的一眾人馬卻已是無暇他顧,甚至自身難保。

  因為眼前這個獨臂大和尚實在太厲害了。

  原來,在兒子率船隊出發之後,郭岩豐又點齊了一營廂軍,出南薰門直奔巢湖岸邊的施口。準備在此接應運糧餉的船隊。

  官軍一出城,就被賀連山派出的探子得知。

  賀連山率領的這隊人馬一直就在南薰門外十裏亭處伺機而動。

  得知官軍出城之後,賀連山一麵讓探子繼續哨探,自己率大隊人馬在其後悄然尾隨,一麵派人快馬飛報靜覺大師。

  此時,在南淝河西岸的山林裏,靜覺大師和武鬆率本隊人馬已經和令虛等人會合。

  得知官軍動向之後,靜覺沉思片刻道“官軍此行必是為了接應船隊,一旦我們在馬橋村發動,這隊官軍勢必來援。”

  “大師所言不差。”令虛道,“貧道以為,賀掌門所率不足百人,恐難拖住這一營官軍,需有人帶隊分兵支援。”

  靜覺點頭稱是,接著掃了一眼四周眾掌門。

  “貧僧去吧!”武鬆凜然道,“這水上的勾當我不在行,這岸上卻無妨。”

  見武鬆領命,靜覺甚喜,“尊駕倒是快人快語,直接坦蕩。爽快!那你想帶多少人?”

  “五十人足矣。”武鬆道,“劫船一事不可有失,需有足夠人手。貧僧此去,能戰能走,隻要拖住官軍即可。”

  武鬆嘴上如此說,心裏卻想,隻要官軍不披重甲,又能奈我何?

  “好,那就請韋掌門領本門弟子隨你前去,如何?韋掌門。”

  武鬆的功夫,韋赫揚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自然樂意,“遵命!”

  事實證明,韋赫揚的選擇是對的。

  當郭岩豐看到響雲箭,帶著一營廂軍向東殺來,剛進一片山林,就中了埋伏。

  不過,待看清來敵不過百餘之眾時,郭岩豐笑了,“這幫賊人莫不是在找死?”

  的確,一百多人對上五百廂軍,眾寡懸殊不說,這廂軍皆披皮甲,更有長槍硬弓,一旦穩住陣腳,焉有不勝之理?

  可惜,他們遇到的不僅是一群武林高手,而且還有一個武鬆。

  武鬆的戒刀飛舞,就像一道道催命符。擋在前麵的廂軍士卒,槍擋槍折,刀擋刀斷,人擋命喪。

  眼看武鬆一路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郭岩豐終於明白,這一眾賊人為何敢以寡擊眾了。

  武鬆之勇,令廂軍膽裂,卻讓群雄士氣暴漲。

  韋赫揚一對鐵劍在手,手上招式連綿,心裏也是樂開花隻要跟著這大和尚,老子連皇城內宮也敢闖!

  各派中的門人弟子,有不少沒在鳴鶴門見過武鬆隔紙破樁的功夫。此時見這大和尚之能,如天神下凡。

  “這樣的人物,怕是隻有評書裏的西楚霸王可比!”

  轉眼之間,武鬆已經殺奔郭岩豐而去。眼看相距已不足十丈,隻要武鬆縱身一躍,就可直取知府大人。

  此時,兩名頂盔貫甲的廂軍都頭各執一把樸刀殺到,率一眾長槍兵結陣攔住了武鬆。

  眼見有長槍軍陣隔擋,郭岩豐趕忙調轉馬頭,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苦也。”郭岩豐一邊縱馬狂奔,一邊心裏暗自叫苦,“船隊那邊若是也有這般狠人,我這糧餉怕是不保”

  郭琪佩那邊河道激戰,並沒有武鬆。但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