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來也 第46章:江湖兒女
作者:七郎不姓楊      更新:2021-04-29 21:12      字數:2645
  <b></b>“這方碩方頭領究竟是何來曆?”看著曲正風告辭離去之後,亥言忍不住問道。

  “他是方臘的族弟。”

  “哪個方臘?”亥言心裏一驚,手上更快,一把拽住了武鬆。

  一絲殺氣在武鬆眼裏閃過。但隻是一閃,就淹沒在了瞳仁的火光裏。

  亥言真怕武鬆突然暴起,因為方臘這個名字。

  但武鬆並沒有動,甚至連柳如煙和翠荷都未察覺出有何異樣。

  “自然是宣和年間在江南舉義的方臘。”柳如煙道。

  “哦。”亥言嘴上應著,眼神卻不住地瞟向武鬆。

  可此時的武鬆卻一頭靠向了身後的那塊大石頭,把自己藏進了夜色裏。

  “當年方臘兵敗,餘眾多死於戰中,隻有方碩僥幸逃生。”柳如煙接著說道,“方碩隨後聚集殘部,在兩年前於莫幹山嘯聚山林,再舉義旗,劫富濟貧。”

  “那柳娘子是如何與這山大王結識的?”亥言已經無法再壓製自己的好奇心了。

  “小師父此言有些不妥。”柳如煙道,“方頭領雖占山為王,但絕非一般草莽之輩。”

  “哦?”亥言這下好奇心更盛,“何以見得。”

  柳如煙用樹枝撥了撥篝火,張口道

  『萬卷詩書意未消,

  青鋒三尺鑒英豪,

  山河錯付誰家種,

  一劍問天上九霄。』

  “小師父覺得此詩如何?”念罷,柳如煙抬頭問道。

  “小僧不懂詩詞,但聽娘子吟來,隻覺作詩之人有衝天之誌,豪氣幹雲。”

  亥言其實心裏道,這不就是一首反詩嗎?比宋江在潯陽樓上題的那首還露骨。不過倒也平仄工整,胸臆澎湃。

  “作詩之人正是方碩。”柳如煙道。

  原來,柳如煙寄身百花閣三年,隻有三位訪客憑詩詞打動過她,得以一睹芳容。

  這方碩居然就是其中之一。

  世人皆以為,柳如煙身處煙柳之地,自是喜好風月之詩,婉約之詞。可誰又知道,這般豪放叛逆之句也能打動她。

  相識於青樓風月之地,柳如煙和方碩卻因草莽之事而投緣。

  半年時間,柳如煙數次和方碩在東明山相見,商議舉義之事。直到老種經略相公過世,柳如煙才下了決心。

  話到興奮處,柳如煙不禁輕敲手中劍鞘,合拍而吟

  『秋水藏鋒柳作煙,

  金釵玉碎幹戈前,

  紅顏本帶三分怒,

  敢問吳鉤值幾錢?』

  亥言聽完了這個故事,心裏暗想,這女子有絕世容顏,卻懷巾幗不讓須眉之心,當真是少有。

  不過亥言心裏更惦記著武鬆。雖然,他看不清武鬆此時的表情,但他知道,武鬆肯定心緒難平。

  武鬆也聽完了這個故事。

  在聽到方臘這個名字時,他的確心潮湧動,勾起往事連連。

  不過,武鬆在意的倒不是他和方臘的舊怨,而是眼下這一夜刀光之後,自己究竟該去向何處。

  一路行了數十裏,大家早已人困馬乏,皆陸續睡去。

  武鬆卻睡不著。

  山風穿林而過,像無數人在低語,篝火在風中跳躍,似應聲而舞。

  武鬆起身向山坡上走去,不遠處就是塊懸崖。雖然他們是在半山腰紮營,但站在懸崖處,可盡觀山下景色。

  黑夜裏,其實並沒有什麽景色。

  但舉目望去,起伏的山梁依舊隱約可見,在一片混沌中把天地倔強地分開。

  “大師睡不著嗎?”身後傳來了柳如煙的聲音。

  武鬆早已察覺身後有人,且腳下輕盈。他猜到了是誰,一眾人裏有如此輕功的隻能是她。

  “柳娘子不是也沒睡嗎。”武鬆回道。

  柳如煙盈盈向前,站在了武鬆身邊,兩人一步之距,並排臨淵而立。

  武鬆扭頭看去。此時,柳如煙已卸去頭上釵花,摘了麵紗,換上了一身淡綠色衣裙,箭袖束腰,嬌媚中不失颯爽。

  武鬆不禁多看了兩眼。世間美人無數,但俠女卻並不多,而生得如柳如煙這般的俠女,自己也沒見過。

  如水嬌軀,如花容顏,卻藏著如火之鋒。

  “山神廟一別,未曾想再見之時又是刀光劍影。”柳如煙開口道。

  “行走江湖,這也在所難免。況且能助娘子一臂之力,這或許正是娘子的佛緣。”

  “恕奴家唐突,你不像個出家人。”柳如煙轉身望著武鬆道。

  “你也不像個青樓女子。”武鬆依然望著遠處的山巒。

  “奴家本就不是,但煙柳之地也可行俠義之事。”

  “貧僧的確是出家人,扶危濟困也是佛門中人的本分。”

  “可你眼中殺氣過盛,似有血海深仇。”

  “那都是過眼雲煙,皆為虛幻。”

  “那敢問大師出家前的名諱?”

  武鬆微微一愣,隨即道“武鬆。”

  “可是止戈為武,立地如鬆?”

  武鬆心中一動。他自己似乎從未想過這名字的由來,而此刻從柳如煙口中卻得到了一個不能再好的答案。

  “柳娘子說得沒錯。”武鬆道,“但俗名也好,法號也罷,人如其名才是真名。”

  柳如煙頻頻頷首。

  雖然和武鬆隻有兩麵之緣,但她覺得,這個不像和尚的和尚,更像是一個江湖中人。

  盡管他始終不肯道明來曆,但萍水相逢&nbp;,他卻數次出手相助,不辭生死,這樣的人足以信任。

  所以她決定把憋了一路的那句話說出來。

  “奴家有個不情之請。”柳如煙正色道。

  “但說無妨。”

  “大師一身絕世武功,一副俠義心腸,何不隨我等同上莫幹山,共舉大業?”

  武鬆沉默了片刻,“娘子的盛意,貧僧記下了。不過貧僧雲遊四方,一向自由慣了,恕難從命。”

  一絲失望從柳如煙眼裏劃過。

  武鬆忽然覺得有些於心不忍,接著道“但行俠義之事,又何必在意山上山下呢?”

  “那大師今後有打算?”柳如煙不禁追問道。

  “喝好酒,做好人。”

  “那我們還會再見嗎?”

  “有緣自會相見。”

  天剛拂曉,一眾人馬立即開拔。

  武鬆和亥言也起身向柳如煙告辭。可還未等武鬆開口道別,亥言卻先開了口“小僧有一事相求,不知娘子可否行個方便?”

  “小師父不必客氣,隻管說來。”

  “嗯小僧想問娘子借十兩黃金一用。”

  話剛出口,武鬆險些失態,心裏道你這小和尚還真是不客氣。

  柳如煙也是一愣,不過旋即就吩咐翠荷取來十兩黃金,遞給了亥言。

  “娘子就不問我要這黃金作何用?”見柳如煙如此爽快,亥言倒是有點意外。

  “你們數次出手相救時,不也什麽都沒問。”柳如煙嫣然一笑,“江湖兒女,不必拘於這些小節。”

  亥言連連點頭。倒是武鬆依然覺得頗為尷尬,連忙拱手告辭。

  “對了。”柳如煙還禮之後,突然扭頭對亥言道,“小師父若是有事尋奴家,可到杭州城東的孫記鐵匠鋪。暗語是『三尺秋水』對『一劍霜寒』,到時自然就會有人聯絡我。”

  “好,小僧記下了。”亥言咧嘴一笑,“三尺秋水,一劍霜寒。”

  看著武鬆二人下山而去,翠荷問道“小姐,你是怕那小和尚不還錢嗎?”

  “你蠢死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