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藏書
作者:丁沫      更新:2021-04-27 15:14      字數:2227
  春喜從馬車上跳下去,回頭與蘇玉說:“小姐,這陳府好大。”

  “春喜!”連翹隨她身後下車,回身去扶小姐,還不忘教訓她。“怎就改不了你毛躁的性子。這裏不是侯府,注意分寸。”

  “哦!”春喜撇嘴,規矩的站好。

  胡子安不能進府,和車夫一起把馬車趕到巷口等候。

  連翹攙扶著人走上台階,敲響陳府門。

  “是蘇姑娘嗎?快請進,小姐恭候多時。”門房早得了交代,畢恭畢敬的把三人迎進陳府。

  陳府與將軍府的建築大同小異,但庭院石桌,亭台走廊微有些不同。

  小廝領著她們從側方進了後院,交給後院的丫頭領著她們繼續往裏。

  抬頭是飛簷鬥拱,亭台樓閣,低頭是鵝暖石鋪就的小道。

  “就是這兒了!”到了一處院門前,丫鬟笑著說了句,恭敬的垂頭送她們進院子。

  “蘇姑娘,你來了。”陳秋月早在院中等候,歡喜的過來拉過她的手。

  “陳姑娘!”蘇玉含笑著招呼,跟著她坐到院中石桌石椅上。

  她院中的丫鬟端來茶水,糕點,笑著為小姐說話。“小姐早盼著姑娘來呢!今兒一早就在奴婢耳邊念叨。”

  蘇玉送上禮,大哥昨兒寫的字,還有她用中藥製成的香囊。

  陳秋月攤開紙張,瞧著上麵的詩詞滿心歡喜。“你特意把那本詩集默背下。蘇姑娘,你真有心。”

  陳秋月抖著手,瞧著這些詩句,像是在看心愛之物。

  蘇玉笑了。“我的字跟狗爬似的,才拿不出見人。這是我兄長所寫,我想著你愛詩,那詩集又被毀,便請我哥寫下這本詩集。”

  “這字你兄長所寫?”陳秋月眼露驚訝,手指輕輕摩擦那經過一夜,早已幹涸的字。

  這字筆鋒蒼勁有力,飄若遊浮雲,矯如驚龍。

  字如其人,這字寫得這般好,沒個十數年,練不出這獨有風格字跡。

  兄長如此,這蘇姑娘也滿身才華,又豈是她們所說,村野農女。

  “蘇姑娘你還有兄長?”陳秋月一首首詩攤開,專注的記下詩句。

  “有呀!我兄長前幾月隨魏大人進了洛京,目前正在勤奮苦學,明年下場。”

  “魏大人?”陳秋月疑惑?

  “魏寇魏大人。”蘇玉含笑著解釋,“幾年前,魏大人隨軍前往渝州晉城,兄長有幸在魏大人手下當差…”

  這樣麽!

  能得魏寇看重,必也是有才之人。

  陳秋月摩擦著字跡,麵上神情溫柔,真想認識一番。

  蘇玉是個還算健談的人,雖沒有胸藏文墨,但她見識廣,有無數奇思妙想。而陳秋月,是個傳統的大家閨秀,最遠隻去過洛城。卻讀萬卷書,滿腹經綸,對外麵的世界很感興趣。

  兩人正好互補,說著話就停不下來。

  等在陳府用過午飯,兩人已親切的互喚對方閨名。

  吃過午飯,按陳秋月以往習慣,會小憩半個時辰,今兒她卻沒小憩,領著蘇玉後院飯後消食。

  陳府底蘊雄厚,府宅自也很大,比靖遠候府都大,也壯觀。

  兩人在後院散步,走了半時辰,消食完,陳秋月領她去了書房。

  陳家書房很是出名,傳承幾百年,許多孤本都珍藏在陳家書房中。

  若說天下間哪處藏書最多?一莫過皇宮,再來便是陳家。

  陳掌事主掌翰林院,翰林院乃是幫陛下起草詔書,肩負科舉考官之責,也執掌修書撰史。

  皇宮中藏書,也盡在翰林院管轄。

  把藏於宮中的一些珍藏本抄書回家,自也尋常。

  這兒有的書,宮中說不定都沒有。

  因此,說起自家藏書,陳秋月很自信,滿滿自豪感。

  “阿玉你瞧,若有你感興趣的書,可以借你。”她指著最裏那一排。“那一排除外。那邊的書全是孤本,可以在我家翻閱抄錄。”

  蘇玉眨眼,瞧著這書房。

  書房在這個年代算很大了,她也隻見過將軍府和侯府書房,比起這,小了五分之一,可見陳家的書房,確是藏書豐富。

  但比起現代的圖書館,這書房又儼然不夠看。

  “沒有書名嗎?”瞧著堆滿架子的書本,蘇玉懵了。

  這要抽出書,才能知曉書名,要找一本得多大力氣。

  “有呀?”陳秋月抽出一本書,指著上麵書名說道。

  “不是,我是說這麽多書,要尋一本書,得費多少時間?”

  “奧,你說尋書呀!”陳秋月恍然大悟,笑著問。“阿玉你要看那本書?”

  “這一排放的是是詩詞,這一排是歌賦,這一排是雜書……”陳秋月熟稔的介紹道。

  她看過的每一本書,她都記得放在什麽位置,而書房中的藏書,她看了三分之一。

  聽著陳秋月說著這些事,蘇玉嘴巴微張,滿滿佩服,更多的卻是可惜。

  她讀這麽多書,文學素養不比男子差,卻不得科舉,為官,把所學流傳千古。

  擁有才女之名,隻是在挑選夫婿時,讓名流大家更喜歡她。

  “全都靠你口記,沒出現失誤情形嗎?”兩人遊走過一排排書架,蘇玉好奇問道。

  陳秋月搖頭,嫻靜的笑起來。“我記憶雖好,卻有失誤時。我看過,整理過的書都記得放置位置,但遇到父親,兄長或外人在我家裏借了書還回來,位置便不一定放回原位。”

  這種情況,就會出現滿書架翻找一本書的情形。

  因此,她讓書童守在書房,不讓他玩忽職守。

  有人取出書翻閱後,放在書桌上,等候她來整理,亦或是讓書童跟著,從何處取出書本,等父親他們看完,再讓書童歸還何處。

  “確是好辦法!”蘇玉讚賞,從這些方麵,足以見證她對書的熱愛。

  但這種歸書方法,還是很耗神耗時,而且必須固定的人。

  “秋月,我有一歸書方法,要不要試一試?”她凝思片刻,躑躅著開口。

  陳秋溫婉的歪過頭,瞧著她目光柔和鼓勵,示意她說。

  “跟我來!”蘇玉露出笑,隨手抽出兩本稍厚的書,拉著她去到案幾旁,招來丫鬟要來的剪刀,並要了些玉米糊。

  “這是作何?”陳秋月瞧著她動作,滿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