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雨欲來風滿樓
作者:晚蕭入夢      更新:2021-04-27 03:34      字數:2066
  洛漢康見妻子神色慌張,恐她心中不安,忙出聲安慰道“你不必擔憂,這些本就是朝廷上的事。大相公如今雖然位高權重,但是在朝中官聲很好,從未欺壓構陷過下級官員,想來……他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我們以禮相待即可,如今頭等重要的是婷兒的婚事。”

  朝廷中事洛母不太懂,隻是她心中自知這十年來顧靖蕭愈發得陛下重用,已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位,朝廷之上無人敢掖其鋒芒。若是洛府惹得他不高興,他皺一皺眉便能叫洛府在整個盛京消失,且無人敢為洛府問一句,如此潑天的禍事懸在心上,洛母如何不恐慌?聽見丈夫安慰她的話,她為人丈夫安心,隻得收起擔憂的神色,笑著道“官人放心,我一定好好為咱們婷姐兒挑選,若是官人遺屬魏家三郎,現在雖不得空,但我可以尋來一副那魏家三郎的畫像。”

  洛漢康沉吟道“這倒也不必,許大娘子熱心快腸,想來她說的話自然不疑有他,若是魏郡公府裏真如所說的那般清靜安穩,這確是頂好的婚事。”

  洛母傾身上前,溫聲道“若非我與許姐姐相識已久,這麽好的婚事恐怕是到不了我們頭上。這魏郡公家教甚嚴、注重人品,唯恐養出昔日兄長般的繡花枕頭,便親自教導膝下每一個兒子,長子魏敬方肖父,年紀輕輕已經在宣威將軍麾下謀了個差事,如此想來魏郡公府這一代的子嗣確實不錯。”

  洛漢康還是有些猶豫,沉吟著麵孔沒有說話,似是在考慮這件婚事。洛母深知洛漢康心疼女兒自然要考慮周詳,但是這件婚事不管明裏暗裏都是極好,已有不少官宦之家虎視眈眈地盯著,若不是因為許姐姐同郡公夫人的關係,豈有他們先挑的道理?許姐姐也明說與她聽,若是屬意這魏家三郎最好是近今日就定下來,否則時移世易,到哪裏再去尋這甚好的婚事。

  見丈夫依舊未下定決心,洛母心中微黯,覺得是洛漢康不相信自己,頓了頓細聲道“婉婷是官人的長女,亦是同我相處最久的女兒,我還未懷婉書之時她便養在我的膝下,那時咱們門庭冰冷尚無往來之奴仆,便是婉婷陪在我的身邊,我如何不疼她?我敢對天對地說一句,我待婉婷猶如親女,官人若是不信我找的這魏家三郎,便自己派人打聽暗訪,瞧瞧我說的真假如何!”

  說著說著洛母忍不住心頭的黯然,竟哀哀怨怨地哭聲來,卻又倔強地用方帕擦掉眼淚,不讓眼淚落下來。洛漢康心中大痛,忙上前撫慰道“我並非是不信你,這些年你待婉婷如何我都看在眼裏,便是親娘在世,都不見得做得比你好,你怎的就哭了起來?我不過是害怕婉婷過得不好,怎會不相信你?”

  洛母猶自哭著,丈夫的撫慰反而讓她更加委屈,她淒婉道“郡公府的兒郎都是人中龍鳳,哪怕將來仕途不順,也有魏國公府可以依靠,如今的魏郡公不像他爹,他時常到國公府走動,兩家之間的情分如今倒也深厚。我若說句誅心的話,若不是婉書如今年紀上幼,這麽好的婚事我隻想留給婉書。”

  其實洛漢康心中也知道這婚事極好,但是他身為婉婷父親,心中總是惶恐不安的。可是妻子此時的哭泣反而讓他心生愧疚,連忙做了決定,定聲道“且讓我今日去打聽打聽那魏三郎的品性如何,若真是品性高潔之人,這婚事便這麽定下來。”

  洛母心中忍有氣,用力推了一下洛漢康,語氣冷淡地開口,“你且快快找人打聽,若是官人不滿意,我也好早早告訴許姐姐,別讓人家空等著。”

  洛漢康被推得一個踞趔險些跌倒,但他未生妻子的氣,站穩後連連點頭,沉沉道“好好好,我立馬就去找人打聽。”

  此時洛母仍在哭泣,鬧著脾氣不讓洛漢康上榻。他站在原地手足無措,親自去端著一杯茶又在榻前站著,硬生生地說了好一會子賠罪道歉的話,才慢慢讓洛母止住哭泣,輕輕點點頭允許他上榻。洛漢康剛上榻,就將洛母親熱的摟在懷裏,溫聲軟語又說了半天,洛母臉上才重新有了笑容。

  經此一鬧,洛漢康束裝準備上朝的時候,自然將魏家三郎這事放在心上,遂在出門時囑咐洛府管家李榮,讓他找幾個人四處打聽魏敬軒的人品詩書如何,更包括些郡公府和魏敬軒的私事,李榮領命而去。待到下朝回府之時,管家李榮已將此事打聽得清清楚楚,便在府門等待主君回府,眼見洛漢康的轎子在門口停當,立馬上前稟告。

  李榮所打聽來的,與妻子陳佳所說不差,卻乃佳婿人選,再三斟酌之後,便定了長女婉婷同魏家三郎的姻緣。

  魏郡公府是盛京名門大戶、官爵人家,即使是庶子成婚,婚事也是要鄭重相待,尊崇祖製禮儀一步一步地來,讓洛漢康頗為大讚。於是在郡公夫人、許大娘子還有洛母的操辦下,魏郡公府上門過了納彩之禮,求得婉婷的生辰八字後,請來一高僧行問名禮。高僧細算之後,笑道此生辰八字雙方乃金玉良緣,若為夫妻必能百年好合,門庭繁旺。這一番話說得兩家眾人皆眉開眼笑,更加熱情地投身置兩家的婚事之中。

  原本洛漢康夫妻兩一直擔憂顧靖蕭口中的‘改日登門拜訪’,可鄭重等了幾日也沒見到這當朝丞相有想要上門拜訪的意思,這事便被夫妻兩暫時放諸腦後,齊心齊力地先將婉婷的婚事置辦妥當。

  與此同時,早已在外為官一載的長子洛盛樺因身受撰寫十二首春景之詩的重任被調回盛京,經過十來天的長途跋涉,一身蕭索、風塵仆仆的洛盛樺終於抵達盛京。他因身受皇命隻得先進宮拜見當今陛下,拜見陛下後出了皇宮,便急急忙忙趕回洛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