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加掩飾的偏心(一更)
作者:季如瑾      更新:2021-04-24 07:13      字數:2599
  自田大郎回來,時不時就有村裏同齡的人來串門。

  小水姐妹該幹啥幹啥,隻是脫不開身再去挖黃精,總歸要過年了,幹脆安安分分在家待著。

  臘月二十八剪了窗紙寫了紅紙圖個辟邪和喜慶。

  臘月二十九上供祖先,表示尊敬和崇拜。

  大年夜這日,田家眾人一大早就早早起來,準備今日過年的吃食。

  吃食上雞鴨魚肉都有,葷素搭配起來,素的反而更少。

  原本依照往年的慣例,田家也隻是弄點兒豬肉魚肉,再炒點兒雞蛋啊菜啊還有煮點兒湯,湊夠六盤,算是圖個大吉大利六六大順。

  今年不同,今年喜事多,還都是讓田家兩老開心的事情,自然要多辦點,田孫氏下了狠心,連同雞鴨魚一起,足足湊了個十全十美。

  這在莊戶人家來說,已經算的上奢侈了。

  田老頭沒有阻止,反倒開心的說了些讚成的話,說這樣才襯得起大郎的身份,四娘將來也要嫁到小富人家去的,不能太差了去。

  熱鬧了一番,終於到了守歲的時刻。

  小小姐妹年紀小,平日裏因為起得早來幹活,夜裏自然睡得早。

  守歲難熬,幾次差點兒睡了過去,又被田四娘掐醒了。

  終於守到子時,小小就要去睡覺。

  田家跟別人家不同,這麽多年來,田家就沒有派壓歲錢的慣例。

  然而就在她要離開的時候,田孫氏和田老頭笑眯眯的走了進來,“今年大夥兒都有壓歲錢,一人一個啊。”

  從田四娘那兒派了過去,到田大郎,田二郎,田三郎。

  然後到田思月,再到小水,小小。

  田四娘樂得當即打開了紅包,一看,足足二十枚呢。

  又跑去看田大郎的,也是二十枚。

  兩人的都看了,其餘人也打開自己的來看,田二郎田三郎一看自己的隻有十五枚,有些不開心。

  田三郎嘴賤,立馬說道,“爺奶偏心,給姑姑和大哥的就二十文,給我和二哥的就十五文……”

  田孫氏臉色就有些不好看,隨即笑了笑,“誰讓你小。”

  小?那二哥也十五文,咋不是十八二十文?奶奶就是偏心。

  小小不用拆也知道自己手中的紅包有多大,譏諷的捏了捏,隻有兩個。

  姐的也是。

  要不是為了圖個吉利,一個不好看,怕田孫氏和田老頭隻願意給她們姐妹倆一人一個銅板做壓歲錢。

  算了,總好過沒有。

  眼角掃到田思月在悄悄看自己的紅包,隨即臉上一片失落。

  把目光對準田思月的紅包,依照它鼓起來的程度,大約隻有五六個左右。

  這差別,嘖嘖~做得絲毫不掩飾,這就是典型的老田家。

  “謝謝爹娘……”

  “謝謝爺奶……”

  小小姐妹也跟隨大流,收了紅封,總得感謝一番不是。

  田家兩老帶了頭,田老大夫妻也不好不發,畢竟田老大也是有一份不錯的工的,雖然有上繳銀錢,但多多少少還留了些傍身的。

  和李氏商量了一番,也給每人準備了一個紅封。

  不過李氏心思比較玲瓏,沒有做得太離譜,田四娘和田大郎,田思月二郎三郎都是六文,姐妹倆個二文。

  高的不會太高,低的也沒有低於兩文。

  田老二夫妻和田老三夫妻是沒有收入來源的,因此沒有給派發。

  抵不住困意來襲,見沒人要繼續派發紅包,小小拉著小水就往屋裏走去。

  該睡覺了。

  次日一早,田二郎田三郎就不見了人影。

  小小小水幫著趙氏把一家子的飯食暖了暖,就吃剩飯剩菜。

  這兒的習俗不以剩飯剩菜為恥,而是代表年年有餘,大多數人家都吃到大年初一。

  也有家裏條件不錯的,做的菜式多,吃不完,一直從除夕夜吃到大年初三掃地祭祀那日。

  大冷的天,菜也不擔心壞了。

  大年初二,李氏夫妻帶著田大郎兄妹回了娘家,陳氏夫妻也帶著田二郎田三郎回了娘家。

  趙氏愁眉苦臉,坐在床邊,一旁鋪開的是一個包裹,裏頭空無一物。

  小水走上前來,“娘~”

  趙氏見是自家閨女,忙收斂了臉上的神情。

  小小也走上前來,“娘,咱們走吧。”

  這個娘,唉……也不怪她活得卑微。外婆早逝,外公守著一畝三分地,還得養著病著的小舅舅。

  一家子原本已經不堪重負,偏娘親還隻生了她們兩個閨女,不被田孫氏看得上,連帶的連外公和小舅舅都被看輕了去。

  久而久之,外公和小舅舅再也不好上門看娘和她們姐妹。

  尤其小舅舅還得了病,查不出來究竟為何,但常年都是病弱的身子,現在已經十九了,也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

  爹也不是個貼心的,印象中就沒見過他帶和娘和她們姐妹倆個回外婆家,回回都是娘一個人帶著她們回去。

  趙氏狠了狠心,終於把包袱整理了一下,裏頭裝著一套衣衫,其餘什麽都沒有了。

  “小小,小水,你們也整理一下,我們去外公家。”

  小小點了點頭,拉著小水去收拾衣衫。

  其實根本沒什麽好收拾的,素日裏隻有兩套替換的,還都是打滿了補丁的衣裳。

  不過外公家裏遠,必定是要住上兩日的,撿著其中一套補丁少點的帶上,以防要換洗。

  趙氏去找田孫氏,“娘,我想帶著小小小水回一趟牛角村。”

  田孫氏嗯了一聲,因背對著幾人,看不清臉上的神情。

  “那裏有一隻冬筍,你再帶點花生過去吧。”取了兩斤花生,並著一隻一斤半左右的冬筍,用個布袋裝著,遞給趙氏。

  趙氏忙接了過來,“謝謝娘。”

  “嗯。”

  一年到頭,老三媳婦兒也就回一次娘家,她就算不滿也不會說出來。

  回到屋裏,小水小小也已經收拾好了。

  小水接過袋子看了一眼,沒有說什麽,沉默著。

  小小拉過來看了看,翻了個白眼。

  老大家的回門,除了兩條臘肉,一條兔子幹腿以外,還有家裏做的米餅一袋子,約莫兩斤左右,新包的肉粽八個,家裏製作的鹹菜一壇子。

  更重要的是,家裏人都還以為她是個聾子,沒有避著她說話。

  田孫氏在暗地裏給了李氏一串錢,約莫一百文的樣子,說的時候她剛好就背著身子在忙活,都以為她聽不到,沒放心上。

  之所以給,一來是顯示她這個當婆婆的對她們大房上心,看重。二來平日裏田大郎雖然有留一點兒銀錢傍身,那也是真的隻有一點點,其餘的全交給了田孫氏。

  一百文對於田孫氏來說不是事兒,對於老大來說,不少了,田大郎讀書不可限量,因此田孫氏願意賣這個人情。

  就連陳氏,回家帶的東西也不少。臘肉一條,米餅也一袋子,肉粽六個,鹹菜一壇子,花生一袋子。陳氏還細皮笑臉的喊田孫氏給了點兒錢,約莫二三十文的樣子。

  小小不禁感歎,孩子光會哭不行,還得選對性別,才能幫到自己這一房。

  這就是差距。

  ------題外話------

  收藏在哪兒?評論在哪兒?打賞在哪兒?今日有加兩更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