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天京事變(一)
作者:本色農民      更新:2021-04-23 04:29      字數:3456
  江東地區的事情,雖然讓滿清朝廷慌亂了一陣子,但總歸是無關大局的事情,所以,他們也懶得去關心。

  讓他們興奮的是,一直讓他們頭痛不己的太平軍,居然內部亂了起來,這讓他們很快的發現了機會。

  而曾經無數次發來屢敗屢戰的曾國藩,近來也頻頻傳來了好消息,說是太平天國這幫逆賊指日可破了,可算是滿清朝廷稍稍鬆了口氣。

  深夜中的天京(南京城)此時顯得格外的靜謐。

  場外的戰爭仍在進行著,但絲毫不會影響太平天軍上下在城內的花天酒地的日子。麵太平軍攻破了江南大營,去掉了太平天國的一個心腹之患之後,這種享樂的氣氛更加濃厚。

  因為他們是天王的忠誠的臣子嘛,如今天王正在變本加厲地享受著他年輕時候失去的快樂,他們必須堅決地團結在以天王為核心的周轉,將揮霍作樂發揮到極其的盡致,才算不輸此生嘛。

  記得《鹿鼎記》中有人對韋小寶說過這樣一句話,所謂的造反,就是搶錢搶女人,或許革命的群體中有一小部分是有崇高理想的人,但洪秀全、楊秀清及其大部分的太平軍,甚至在其後一百年中追隨他的造反大業的某大祖都不是。

  若不是為了可能的富貴和榮華,誰願意冒著丟頭顱的風險去幹這造反大業啊。

  所以,現在他們成功了,一次次的打退了清軍的進攻,一次次讓曾國藩屢敗屢戰,聽說,還差點讓曾國藩氣得就想一走了之,遠渡海外,不再理大清的雜事。所以,他們認為,他們有理由享受自己的勝利成果嘛。

  至於明天會怎麽樣,還有多少的黎民百姓正在忍饑挨餓,遭受戰爭的苦痛,這些,和他們有關麽。那些人吃苦,誰要他們不信仰萬能的天主,不信仰天主的萬能的兒子洪天王呢,他們受苦,是他們活該。

  造反者曆來就是善於破壞的民族“英雄”,可是無論是黃巢、張角,還是張獻忠、李自成,還是他們一再為他們吹噓的某些偉人們,從來沒有證明過他們善於建設的一麵。

  夜色中,幾個矯健的身影飛快的閃過,幾個騰躍,就已經翻越高聳的翼王府。

  “二弟,小心點,千萬不能誤了義父交待的事情。”黑影中,走在前麵的俊朗青年,沉聲對緊跟其後的青年說。

  若是仔細一看,便會發現,這幾個,儼然便是蔣誌毅當年在天京城外收留的孤兒陳玉成、譚紹光等人。

  幾年過去了,陳玉成、譚紹光早已由幾年前又黑又瘦的小乞丐長成健壯的美少年,二人都已經麵了英王座下的師帥,手上都有上千的人馬。

  陳玉成更在蔣誌毅的促成下,和韓寶英結成了夫婦。此時的他們,自然的把蔣誌毅當成了他們的再生父母,蔣誌毅但凡有所差遣,幾人從來都是毫不含糊的去執行了。就如同今夜一樣,義父怎麽就算準了今天晚上韋昌輝要對翼王的家人不利。想想這些天來北王和翼王之間的矛盾,又想起翼王平時的為人,他們愈發覺得會有事情發生,因此,更加堅決了他們完成任務的決心。

  早在1851年,洪秀全在記安建製時,命劃字了蛋糕的劃分方式,自天王之下分封五五,然,其它四王都歸東王楊秀清節製。當馮雲山和蕭朝貴還在的時候,互相之間還有些牽製,但自從二人死後,軍政大權更集中在楊秀全一人身上。

  好在這些年以來楊秀清一直幹得不錯,太平軍在各條戰線上都取得了不菲的戰績,洪秀全倒樂得做個甩手掌櫃,任命楊秀清去發揮——其實倒未必是洪秀全真願意把大權旁落,看看他留下的那些文章就知道洪秀全肚裏有多少墨水,他中不了舉,真的不能怪人家昏庸,若他這種水平都能中舉,那可真的是赤果果的打天下人的臉了。

  可有的人才華學識不行,未必人家忽悠世人跟著他們造反不行。不信,請看緊接他衣缽的幾位大師,更是將其造反的光輝事業發揮到了極致。

  一方麵不需要費腦袋去操心那些煩心的軍政大事,另一方麵還能整日裏花天酒地,玩弄他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玩過的那麽多女人,洪秀全自認自己比現在的皇帝都厲害,所以,他給自己建造了比清皇帝更豪華龐大的後宮陣容,整個天王府,都被上千的鶯鶯燕燕所包圍,天王殿下每日裏隻需要躺在脂粉陣中,享受著美色佳肴就行了,楊秀清願意操勞,便讓他操勞去吧。

  但美好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自從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太平天國的其它領導愈來愈不服楊秀清的獨斷專行——大家都是拎著腦袋一起造反的,憑啥大權都操在你一個人手上啊。

  於是,自東王之下,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人都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範圍,進行或明或暗的鬥爭。當然,我們的英王殿下,蔣誌毅自然也不能例外了。

  1856年6月,太平軍在多方的配合下,終於攻破了向榮據守的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城的三年圍困。死訊在8月份傳入天京城後,天京城內舉城歡騰——心腹之患終於去除,他們終可以更加放肆的享受人生了。

  攻破天京城雖然是太平軍各路軍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楊秀清很自然的將這些功勞歸到了自己的名下,內心更加膨脹起來。

  得知向榮死訊後的第三天,楊秀清就迫不及待的又玩起了他的老花招,再次佯稱“天父下凡”,再次以天父的名義將洪秀全召到了他的東王府。

  就算洪秀全一萬個不願意,就算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天父上身是假的,但大家都是扯著這張虎皮忽悠世人的,所以,貴為天王的洪秀全亦不得不裝作虔誠的跪在地上,聆聽天父的教誨。

  一番裝神弄鬼後,楊秀清陰沉著嗓子,裝作天父的聲音低沉地道:“你和東王,都是我的兒子,東王如此大的功勞,你怎可獨自稱萬歲,而讓東王屈居刀千歲?”

  洪秀全內心雖然更加厭惡,仍不得不裝作滿心歡喜地答道:“東王功勞如此之大,確實也應該稱萬歲。”

  “天父”繼續追問道:“東王既為萬歲,世子又豈可為千歲?”

  洪秀全不得不再次暗咬牙關,裝作欣喜道:“世子自然也應該是萬歲,且世世代代都為萬歲。”

  這時候,東王微笑點著稱道:“你們兄弟間,就該如此團結吧,看著你們如此,我也放心了,我回天庭了。”

  說罷,似乎真有一陣清風掠過,天父似乎真的飛離了楊秀清的身體,飄然離去。

  回天王府的路上,洪秀全想起剛才的憋屈,心中對楊秀全是更加的厭惡和痛恨。但想著如今太平天國都依靠著人家執政,自己才能得閑去享受人生和美女佳肴,也隻是恨恨也就罷了。

  但東王府的事情卻一字不漏的傳到了北王韋昌輝的耳中。韋昌輝一聽就火了,都是一起造反的,楊秀清如今在天王麵前都如此放肆,那以後自己豈再公有好日子過。立即氣衝衝的跑到了天王府,大聲嚷嚷道:“天王,楊秀清那廝太過了,太過份了,讓這小子繼續下去,隻怕我們都沒有活路了。請天王下旨,我立即點兵去滅了他。”

  洪秀全略有些猶豫,可想起一旦楊秀清不在了,自己就做不了甩手掌櫃了,不由搖了搖頭道:“北王且住,你們都是好兄弟,千萬不要再做這些念頭。”

  看著洪秀全的態度十分堅決,韋昌輝隻好恨恨地離去。

  誰知韋昌輝才離開天王府不久,他說的話就傳到了楊秀清耳中,楊秀清也怕韋昌輝這家夥一下子衝動,就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出來,當夜就以西線戰線緊急為由,將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調赴前線督戰。

  楊秀清如此張揚,太平天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痛恨和厭惡他。

  不久,陳承瑢後來向天王告密,謂東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圖。想起自己的大好前程,美好日子,洪秀全終於鼓足了勇氣,密詔北王和翼王石達開、燕王秦日綱連夜回城鏟除東王。

  9月4日,北王韋昌輝率三千精兵趕回天京,當夜在城外與燕王秦日綱會合,陳承瑢開城門接應。眾軍在淩晨突襲東王府,東王被殺,東王府內數千男女被殺盡。其後北王以搜捕“東黨”為名,大殺異己。眾多東王部屬在棄械後被殺,韋昌輝殺得興起,殺到後來連平民也不能幸免,隨後血洗南京城,約2萬餘人被屠殺。再次暴露了這群所謂革命者的流氓本質。

  其後,天王亦頒旨,指責東王圖謀叛逆,韋昌輝乃是奉命行事,是正確光明偉大的誅逆行為,無疑,更讓,更助長了韋昌輝為所欲夥的氣焰。

  可是過不了多久,洪秀全就取消了楊秀清叛逆的罪名,隻是指責他忤逆不順,不尊敬天王。

  由此可見得,所謂的叛國叛逆,或者貪汙腐敗,都隻是政客們打倒對手的所謂借口,那些貌似正義光明的口號背後,其實都是狗咬狗一地毛的事實。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翼王十多天後才趕到天京,進城立即會見了韋昌輝,責備他不該濫殺之事,可這時候的太平天國東王已除,韋昌輝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怎會聽他石達開的,二人隻得不歡而散。

  出了北王府,翼王越想越不對,來不及回家,連夜匆忙縋城逃出城外。

  這時候陳玉成等人也剛好趕到翼王府,誰知道一個小兵一不小心,踩落一塊石頭,立即便見黑影中鑽出幾個人影,厲聲喝道:“什麽人,深夜到此,你們想幹什麽。”

  陳玉成不由暗暗叫苦,自己本來想低調的來救人的,可是現在這陣勢,自己該如何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