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第一次大選(一)
作者:本色農民      更新:2021-04-23 04:28      字數:3695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那麽我們就來投票選舉吧。”趙文禮畢竟是當過兵的,果然是雷厲風行的作風,不等大家繼續猶豫,就拋出了下一步。

  “我們的計劃是,從我們這群人當中,選出三十人的政治委員,然後從這30人當中選出七名常委。大家沒意見吧。”趙文禮接著問。

  “嗬,”大家哄堂大笑,七大常委,太熟悉的字眼了,沒想到曾經身為屌絲的他們,也有機會決定他們的人選。

  “這個,周亮你還要呆在南洋,楊金武也要去琉球當你的草頭王,還有童華東,他們都不合適成為委員了,這個你們沒什麽意見吧。”

  “我反對,”周亮立即表態。

  “我也反對”,楊金武也緊接著站起來,“大家都是一夥的,憑什麽不讓我也有參與。”

  確實是這樣,要是這一次沒有進入圈子中,以後就算自己想回歸這裏,也不是圈子裏的人,那到自己的後代的時候,隻怕奮鬥多少代,都進入不了這個圈子了。

  “我宣布,反對無效。”趙文禮繼續一貫的武斷,不過臉上卻是一臉的笑意,“你就代表我們大家,多去關心關心一下日本的少女們吧。”

  可是,眼神一瞟向周文倩那惱怒的神色,立即收住了嘴。

  “哈哈哈,”眾人哄堂大笑,剛才緊張的情緒,此刻蕩然無存了。

  “我還要補充一點,我們這些人一共113個,就算這次沒當選,還可以下次嘛,我們也隻當兩屆的,哪能總是霸著這個位置的。”趙文禮示意楊金武二人鎮靜下來,“再說了,我想說明的是,其它沒當選的成員,就算不是委員,也是自動的候補委員嘛,你緊張什麽呢。”

  “哦,這樣啊。”終於沒被踢出圈子外,自己的下一代,也不需要苦苦從底層開始奮鬥了。楊金武和周亮不由長籲了一口氣。

  投票立即緊張的進行。

  通過110人的投票決定,選出了趙文禮、徐永全、劉世傑、胡家慶、吳越、孫正光、崔思凱、喬恩、陳衛東、陳誌成、劉宇、張斌、陳大勇、李春生、張春雷、李克明、姚明浩、古作鵬、劉川、郝德勇、秦致遠、趙子健、張維平、王寧、張新武、劉守元、洪再清、王永進、雷賀、胡彩霞等三十人當選委員。

  本來按照票數,周文倩、朱琳琳、王小靜的票數都在胡彩霞前麵。但他們家裏的男人都已經是委員了,若是再把他們選進委員會,就有點象是學某無恥的太祖,把國家大事當作他們家的家事那樣了。所以,胡彩霞盡管隻得了五票,還是光榮的當選了政治委員會唯一的女性代表。

  自然的,趙文禮、徐永全、劉世傑、劉守元、孫正光、崔思凱、喬恩當選了第一屆的七大政治委員會常務委員。一切都不出乎始作俑者趙文禮的意料。

  “趁著大家都在,我們順便把這次的大選的事情通報一下,也把相應的工作分一下工。”是通報而不是商量,趙文禮倒是沒有廢話,現在他在大家眼裏,可是超強的存在,任何大家顧慮的,他都想到了。現在大家倒省得自己去操心了。隻要他說的,大家都會表示同意。

  想必,趙文禮和大家一樣,也是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淪為白人的幫傭吧。

  “老趙快說,說完了正事,我們好去喝酒。”李春生是其中年紀最大的。現在心事已了,心態也輕鬆起來。

  至於接下來的大選,和他有關係麽?對於他這種仍有很濃厚的鄉土氣息的高官來說,應該沒什麽關係,自己隻要當好自己的委員就行了。

  趙文禮的眉頭稍稍一皺。雖然李春生的專業能力很不錯,但也太不講究了吧。但穿越眾中他是最大的,也不好說他什麽。

  “我們的計劃是,大選分兩三步進行。雖然所有共和國的公民都有投票的權力,但如果實行全國性的大選,以現有的交通條件,畢竟不太現實。所以,我們的大選,將會分為地區選舉和中央選兩部分。地方各鄉、鎮、區,各依照其人口比例選出各鄉、鎮、區的議員,而且這些議員,自動成為縣、市一級的議員。在選舉議員的同時,還要直接選出各鄉、鎮、區的政府首腦。省議員由縣、市議員選舉產生、中央議員,並自動成為中央議員。”

  “當然,這個縣、鄉議員一身兼,和國、省議員一身兼的做法,也是因為我們現在國土麵積太大,人口不多,為了節約選舉成本的臨時性措施。等我們發展完善了,各級議員,還是需要層層選出的。下麵,請總理劉世傑向大家通報一下共和國的基本數據,之後,將會由此次選舉委員會的委員長張春雷為大家介紹具體的選舉辦法。”

  “大家好,下麵讓我來為大家來介紹我們的家底。讓我們也看看,大家在這裏辛苦十幾年,也收獲了什麽了。”劉世傑臉帶紅光。說實在的,當他收到這些收集的數據的時候,也大吃一驚。這樣的數據,太振奮人心了。

  台下的人們亦露出滿意的笑容。十二年前,他們就是113個人來到這片陌生的大陸,而今竟有這麽大的聲勢了,他們確實有理由為自己感到驕傲。

  “截止到1854年10月1日,我國共有常住人口216萬4900人,其中,具有國民身份的,186萬3700餘人。”不具有國民身份的常住人口,大家都知道,那是還沒有取得共和國居留權的暫住人口。當然,以共和國的發展趨勢,那些人取得共和國的國民身份,也隻是時間問題。

  至於生活在共和國邊緣的印第安小部落,被大家自動的忽略了。

  “我國現在建設有金山、濱海、金南、沙東、沙西、西湖、湖南、湖北、長島、京東、長西、遠京、河西、河北十五個省、首都一個直轄市,半島一個特區,還有一個夏威夷一個海外自治領。省級單位十八個,現在建設成建製的城市23個,3000人口以上的建製鎮52個。3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1個,即我們的首都,10萬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2個,即金山市和波特蘭市。”

  “雖然我們取得了這麽大的成績,國土麵積已經接近260萬平方公裏,但我們麵臨最大的困難,還是人口問題,不隻是人口的數量,還有人口的質量。這也是我們的第三個五年計劃需要尤其重視的問題。”

  “如何引進有素質的人口,我們移民部將有進一步的計劃。”新任的移民部長李克明插話。劉世傑點點頭,示意自己知情了。

  “我的介紹就到這裏,下麵,有請張春雷為大家介紹選舉計劃。”

  在大家的掌聲中,張春雷疾步來到了台前。前不久喻峰接任濱海省長,張春雷卸任省長,大家還在猜測,沒想到共和國高層對他會有如此重要的任用。

  “下麵我向大家介紹我們的選舉計劃。剛才劉總理說了我們的國情,所以呢,我們的選舉計劃也是針對我們現有的國情來的。我還要補充一點的是,雖然我們的國民人口有180多萬人,但年滿18歲的合法選民,隻有120萬餘人。”

  現在的共和國,特別的年輕,未成年的孩子占了足有有三成之多。這也是實際上的選民人數不多的原因。

  大家都點頭表示同意。隻要自己的利益還在自己人的掌握之中,對於選舉如何實行,其實大多數人以前都是屌絲,並沒有什麽感性的認識的。

  “基層,永遠是我們這個國家的基礎,”張春雷堅定地說,“所以,我們決定,基層的政治首腦,和議員,都由國民們直接選產生。各鄉、鎮、區長直接向選民負責。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大宣傳,讓大家真正重視自己的權力。”

  眾人亦是不住的點頭稱是。

  哪怕自詡為百姓的政府的天朝,在他們穿越的時候,仍沒實現基層的直選,仍在進行著自得其樂、勞民傷財的生活。

  其實最大的基層單位,也不過三五萬人,就算交給民眾們選舉產生,隻會獲得民意,又怎會讓他們失去政權的主動權呢。說到底,他們還是想把手伸長一些,不想放棄到手的利益的吧。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升鬥小民們來說,能影響他們的營生的,也就自己身邊的鄉、鎮首腦。但如果連這些本應該生活在自己身邊的鄉、鎮議員都遠離了自己和人民的生活脫節,又怎奢談讓人們去關注自己的政治生活呢。

  漠然置之,其實何嚐不是中國的百姓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一種無奈的選擇。

  “按照每個鄉、鎮、區的人口的千分之一,選出其鄉、鎮、區、議員。並由這些議員直接作為當地的議員,入選市、縣一級的議會。並由這些人選出百分之二十的參議員,以及省議員、市、縣長。”

  “省級議員由縣、市議員選舉產生,他們並選舉產生省長、副省長,並且,省級議員直接成為國家議會成員之一。省級議員的人數,也按照各省的實際人口數量。根據我們目前的人口基數,我們建議每一萬人產生一名省議員,並直接成為中央議員。”

  按照這樣的比例,全國議會的成員,也才二百多名,差不多夠熱鬧的吵上一陣子了。

  但有人表達自己的看法了,陳衛東慢條斯理的站起身來說:“這樣省事是省事了,但是,鄉、鎮議員和省級議員的人數就不夠了啊。有的省一共才兩三千人,才兩三個議員,怎麽議事?”

  “是啊,”大家紛紛表態。兩三個人的議會,確實也不象個議會的樣子嘛。

  “這個問題,我們也考慮到了,鄉、鎮議會的總人數不低於15人,若是人數不足,則由選舉產生的正式代表之外的其餘人員補足,作為候補議員,擁有正式議員一樣的投票權,但是候補議員不具備參加縣、市議會的資格,隻有當當地的議員退出的時候,其它的議員才能依序補上。省級議會不得少於35人,不足的人數,亦按如此辦法選出。”

  “哦。”陳衛東滿意的點點頭,然後一臉期待的望著張春雷,“說吧,哥們,給我安排個什麽活兒。”

  話說陳衛東這幾天被媳婦關在門外也有幾天了,心裏也憋足了火氣,早就想找點事情泄泄火了。他也想知道,要是真按選舉來,大家又能選他當個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