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天堂還是地獄(六)
作者:本色農民      更新:2021-04-23 04:28      字數:3520
  曾國荃說完這話立即就後悔了,自己也是快三十歲的人了,怎麽就那麽衝動的說話了呢。

  雖然趙文禮當麵說過,不會因言獲罪的,可他早已知道,眼前這個和大哥差不多年紀的男人,可是這陌生的國度的第一人,要是落在大清,那可就是皇帝了。

  對於這些上位者來說,當麵說的是一套,要是讓他們不快了,根本不需要他們動手,隻要他們一個眼色,手下自然有無數的馬仔替他們收拾。那時候,自己可就有好日子過了。

  不過,既然已經說出口了,曾國荃倒也豁出去了,反正自己在這裏也隻是孤身一人,怎麽樣也禍及不到自己人,索性說個痛快。

  來到這裏三個多月,可是讓他受盡了委屈了,他能不有一肚子牢騷麽。

  再怎麽說,他也是有著功名的讀書人,在這裏卻讓他整日裏做著最粗陋的活兒,同那些泥腿杆子打成一片,雖然他不說,但作為有著讀書人優越感的他,內心卻是感到何其的憋屈。

  “願聞其詳。”出乎他意料的,趙文禮非住沒有生氣,反而鼓勵他繼續往下說。

  “以天堂的名義,誘使百姓前來,或許可省一時之事,但若不能真的實現百姓的期望,隻怕朝廷再行任何措施,百姓再也難相信。”

  “哦?”趙文禮沒想到曾國荃會說出這些。王懷亮是如何把這些人哄到北美的,趙文禮也不是很清楚,就算有點什麽小技巧,趙文禮也覺得沒什麽不可,但如今曾國荃這麽一說,卻讓他立即明白了這事態的嚴重性,有些緊張的問道,“先生何以可以教我?”

  “為政之道,或有許多策略方要,但言必行,行必果,卻是必須要堅守的。或許我們可以不在乎目前的世人如何看待,但我們卻不能禁絕世人悠攸之口。哪怕以太宗之英武,就算他如何修改曆史,仍抹不去他弑兄殺弟的汙點。”論起史來,就算穿越眾中許多人都比曾國荃看得透,但要說對曆史的熟悉,顯然比不過這從小就是讀著四書五經長大的曾國荃。

  就算曾國荃說得非常的隱諱,趙文禮也是聽明白了。

  作為統治者,或許有各種手段,有各種擺不上台麵的技巧來忽悠百姓,但主流上,一定要給世人傳播一種正能量的東西。也就是說,就算底子都已經爛透,但麵子卻一定要是好的。

  這不是虛偽,這是人類社會的道德底限。

  若人類也和畜牲一樣,為了達到其政治目的,無所不用其極,連起碼的人性和道德都不講了,那又和畜牧何異。

  穿越眾來到的那個時代,世人總在抱怨,打開國門後,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都是因為外麵的風氣的影響,所以讓世人沒有了起碼的道德羞恥感。

  殊不知,那些比我們更早打開國門的,同樣的華人國家,他們在守著自己的道德底限方麵,確實比我們幫得好。

  想起這些,不由就讓趙文禮感到一陣心痛。那場泯滅人性的鬥爭,或許如某人所願,打倒了他的政治敵人,卻也讓這個民族陷入瘋狂,失去理智。

  因為,他們鼓吹的鬥爭手段,已經將人類的最後一塊遮羞布扯去,還冠冕堂皇的宣言這是正義和光榮的,於是,世人失去了對正義對公義的正確判斷。

  一個連是非標準都沒有的民族,怎能奢求他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呢。尤其是在經濟發展的高發時期,自然是一切以最快的達到自己的發財為目標,哪裏還管什麽道德底限。

  作為曾經的屌絲,趙文禮如今身為一國之領導,也不禁頭痛的感到,身為領導人,有的事情確實是不能做的。

  因為一旦失信於天下,那麽有一天,隻怕天下都不會再信自己了。不信,請看真實的那段曆史。

  “這個,是我們欠考慮了,我們一定會改正的。不,我們立即就派人去跟大家解釋,一定不能讓大家誤會我們了。共和國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想通了也就釋然了,趙文禮立即誠懇道。

  “大人倒是過慮了,且聽我再往下說,”看著人家緊張的樣子,曾國荃倒覺得自己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了,“雖然這共和國既非天堂,亦非地獄,如今以看來,倒更象是一個讓人活得象個人樣的地方。僅憑這一點,我想,也一定會有眾多的世人趨之若騖的。”

  是的,在滿清,除了高高在上的滿清皇族,舉國上下,幾億民眾,都是大大小小的奴才,象他大哥那樣的部官,是高級的奴才,而那最底層的百姓們,則是低級的奴才。大家都畢恭畢敬,一心伺候著滿清皇族那極少的主子,哪裏活得象個人樣。

  念及此處,又想起,自己來到這裏,或許也不算吃虧了。

  “讓人活得象個人樣的地方?”聽著曾國荃這番話,欣慰之餘趙文禮亦有些啞然失笑。

  讓自己活得象個人樣,可不就是這群穿越前的屌絲們一直以來的夢想麽。可沒想到當決定權落在自己手上的時候,如今也有不好的苗頭在冒頭。或許大家是無意的,但不能否認的是,以穿越眾為核心的特權階層正在飛速的成型。

  那麽,未來的共和國,是會繼續發展成為讓人們活得更象個人樣的國度,還是隻是屬於自己這群特權人的天堂呢。唉,這些事情想起來,怎麽那麽讓人頭痛。

  “先生到了北美共和國來了,一時半刻隻怕也回不去了,倒不知先生有什麽打算?”趙文禮有些為難的說。畢竟,把人家這些人拐過來,確實也是有些耍無賴的做法。

  “這個…曾某一介書生,倒不知能有何長處能為共和國所用。”趙文禮的誠懇讓曾國荃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

  “我有一個請求,我想請先生在共和國辦一份報紙?”又怕曾國荃不理解,跑到書架上,拿上幾份最近的共和國的各類報紙,“就是這一類的,我們需要利用這份報紙上不僅宣傳我們的國家、民族的觀念。我們還要宣傳我們華夏自古以來的忠孝仁義信等觀念。因為,哪怕我們現在處身在萬裏之外的北美,我們是華夏人,這是永遠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的傳承,亦是一定要守住的。我想問先生,能答應我麽。”

  “某,敢不效死命。”看著趙文禮莊重的樣子,曾國荃也不禁有些動容了。按趙文禮的說法,這要落在大清,可就是開宗立派的做法啊,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能有如此機會。

  “儒家的思想,我們是大多要堅持的,但是,我們也是要與時俱進的,那些愚忠愚孝,不尊人性、不尊重人權的東西,我們是一定要揚棄的。不要急,先多看看其它的東西,再形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我信先生,一定能我們帶來驚喜的。”

  共和國現在的報紙都不少,但穿越眾在這方麵似乎都缺乏,所以,起主導作用的還是以本傑明為代表的西方思想。

  倒不是說本傑明他們宣傳的不好,但共和國畢竟是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和西方的許多傳統習慣並不同,以趙文禮看來,中華有著更優秀的傳統,不需要全部照學人家的。

  就比如說在中國的家庭中,家長體罰孩子,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在西方,卻是上升到人權的高度去了。孩子也是有獨立人格的主體是不錯,但在父母教導孩子的氛圍中強調這個主體的特征,似乎讓東方人的天理人倫變得淡薄了。

  老子打老子,隻要沒打出傷打出人命,就要上法庭打官司,這是不是讓父子人倫變得太淡薄了?而西方人的這種論調,是不是也太不人性了。

  安排好了曾國荃的工作,其它人的處理方式也很快有了立案。可以說,趙文禮親自主導的人員分派活動,讓所有的人都滿意了,也讓所有的人都沒有滿意。

  曾國荃挑了十幾個自認以幫得上手的讀書人,其中還有不少舉了進士,一心開始鑽研他們所要創辦的《華聲報》。

  李春生得到了一百多名老幼不等的男丁,再從各農場抽調得力人手,將會成立專項的農業開發小組。雖然機械化和化肥仍有些遠。但對農作物種子進行優化,甚至整出一些雜交良種出來,從而大幅度提高共和國的作物產量,並不是什麽遙不可及的事情。

  吳越的工業係統亦得到了兩百多名讀書人,結合現有的人力,也將成立各專項的研究所——共和國的研究工作目前仍分散在各工廠企業當中,但當這些研究所成立,共和國的工業研究也立即進入了鳥槍換炮的發展之中。

  當然,一直嚷嚷想要一群高素質兵員的孫正光也如願得到了三百多名讀書人。但他想要把這些人用起來,顯然也挺難。所以,他目前的計劃是,以這批人作為第一批學員,再從各部隊抽調合適的教官,成立共和國的第一所軍事學院,希望以這些人作為種子,培養共和國的第一代學院的軍隊指揮官。

  那些裹腳的夫人小姐、丫環奴婢,則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分派到各工廠去從事一些基層的管理和技術工作,想及,以他們的文化基礎,應該很快能成長起來。

  還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夫子們,則在經過一定的特訓之後,分派到各中小學充當老師。雖然他們這些人嚴重偏科,但畢竟是經曆多年四書五經訓練的讀書人,讓他們去充任國文教師,還是堪可一用的。

  也有百十來個確實是文不成武不就的,隻好如他們的願,給他們每人分了幾十畝地,讓他們當個普通的自耕農。不過,共和國現在可是不許畜奴的,倒不知道他們該得如何折騰他們的地?這裏可請不麽佃農長工的。

  而這群初來時人心惶惶的人們,當他們開始步入自己的工作,似乎真覺得,原來人們所說的人生天堂,或許真的就在不遠處等著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