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如歸去
作者:本色農民      更新:2021-04-23 04:28      字數:3950
  1847年雖然是戰亂和多事的一年,但總體來說,在穿越眾小心翼翼的操縱下,仍然是在穩步發展的。

  最大的成績便是,在這個年頭,共和國提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移民計劃,如今來自滿清的移民已然達到31萬人,而共和國的國民總人數,已經達到50萬人。

  但這仍是遠遠不夠的,共和國現在國民人口數量50萬,實際控製土地將近50萬平方公裏,但美國已經接近1000萬人,控製領土近100萬平方公裏,相比之下,共和國的生存環境,非但沒有變更好,反而變得更艱難了。

  因為美國軍隊的暴行,印第這安居民沒有如曆史上那樣選擇馴服,如今,更多的部落選擇了加入西岸共和國,成為了共和國的一部分,但是,全國總國民人口如此之少,卻要控製如此大的麵積,許多土地隻是名義上屬於共和國,並沒有形成真發的占領和開發,這確實讓新生的共和國十分吃力。

  但是,能在美國的舉國侵入之下,仍能苟息尚存,這本來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雖然前麵仍有無數的艱難險阻,但對穿越眾來說,經曆了無數的事之後,前麵的困難對他們而言,已經不是什麽問題了。

  他們心裏,充盈著無數的力量,如今把美國人打回老家,終於能放肆的將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揮灑在這片土地上。

  唯獨徐永全有些失望、和失落。

  徐永全是一個正直的軍人,對他來說,戰爭就是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打敗對方,象這種通過嘴皮子,甚至借用外國人的力量,博取人家的同情,甚至通過一些恐怖手段去戰勝對方,實在是身為軍人的恥辱。

  但他又實在找不出反對這種戰爭方法的理由,以共和國現在的實力,莫說還不具備同美國發生全麵戰爭的能力,就算有了這個能力,傾全國之力去作戰,也不一定是明智的選擇。

  但是,作為共和國軍事方麵的最高領導,卻隻是執行趙文禮、劉世傑、胡家慶這群不算軍中人物的決定,他心裏感到十分的不爽。

  他甚至有些感到,自己在這共和國,是不是已經成了多餘的人物了。

  陸軍方麵,自然有孫正光全麵負責,在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移民計劃之後,喬恩的海軍練兵計劃也初步完成,在金山造船廠的第一批1000噸級輕型巡洋艦下水後,喬恩也正式的把移民大任交給陳衛東,全身心的投入到共和國的海軍建設中來。

  雖然孫正光、喬恩、崔思凱這些老部下,表麵上仍然對他十分尊重,但徐永全知道,這些老部下現在所身體力行的方針準則,已經早不是他教導他們的那些了。

  但徐永全才三十五歲,他並不想做個對共和國可有可無的人,思之再三,他終於艱難的提出,自己想要去滿清看看。

  滿清現在夠腐敗,夠荒唐,但越是這樣,徐永全越覺得象他這種老兵,就越有義務去幫助那些同胞。而躲在北美偷偷發展,或許隻是一種自私的明哲保身的做法。

  他將他的決定通告了趙文禮和劉世傑之後,沒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同意。

  “徐隊長,雖然我們現在的人口基數不小了,現在喬恩又走不開,也確實是需要一個人去那邊把把關了。周亮在南珠、楊金誠在琉球、童華東在海參崴,可都是缺少有力的指導,你要去,可得記著給他們敲敲警鍾。”趙文禮的語氣很是真誠,一點不似作偽。

  但徐永全仍是十分的難過,這些老夥伴們,真的這麽希望自己快點離開,真的不希望看到自己在這裏對他們阻手阻腳?

  其實徐永全真的是誤會了趙文禮了。

  當初周文倩想要讓自己從傳宗接代中解脫出來,衝動之下讓李英嫁入了趙家,李英倒是沒有如願懷上下一代,但許是營養得到保障的緣故,周文倩倒是再次生下了個千金,如今趙文禮一下班後的任務就是伺候那娘女倆,心思難免會有些粗。

  當劉世傑從東邊接受印第安部落投靠回來之後,徐永全已經帶著陳楚楚踏上了西行的征途。

  話說在有意的誇大下,現在整個北美大陸都知道了美國人有多凶殘了,出於本能的反應,許多部落開始向西岸共和國靠攏,力圖尋求西岸的保護。

  當然,共和國的實力現在還很小,不能親自管理,隻能答應將這些願意加入的部落建立自治政府,共和國政府給予一些教育和就業的優惠。雖然離實際控製還差得遠,但至少從法理上,這些土地已經歸共和國所有,美國人不好光明正大的來掠奪了。

  徐永全的離去,讓劉世傑立即就感到了不妙:“徐總,他是對我們有了想法,又不好說破,所以才不得不選擇了離開啊。”

  “這可怎麽是好,老徐可是我們共和國的基石之一,他這樣的離開,要是讓人理解為被我們排擠走了,那對共和國的士氣,可是極大的打擊啊。”經過劉世傑的提醒,趙文禮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

  徐永全沒有想那麽多,他隻是想趁年輕,多做點事情。

  而且,他是一個十分自律的人,雖然穿越眾都是三妻四妾,但他仍隻有在風暴島認識的陳楚楚,而跟隨他的船員中,也多是以風暴島的青壯為主。

  這些青壯們,現在已經基本會說漢語,可以說,已經融入了共和國的氛圍之中,但對他們來說,徐永全這個姑爺,才是他們放心信賴的靠山。徐永全說要西行,他們中的許多年輕人,自然的選擇了隨行。

  反正共和和國現在對移民不再那麽迫切了,徐永全走得也不是太急,他不是走的陳衛東他們開辟的直線航線,而是仍沿著最初的路線,在風暴島上停留了片刻,然後一路輕鬆的駛到了河口市。

  在童華東的經營下,現在的河口市如今也是一座擁有近五萬人口的城市,不過,仍是以阿伊努人為主,來自滿清的移民,更多的是在海參崴,所以,徐永全這種身材稍矮偏白的人踏上河口的時候,仍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雖然童華東不在河口,但得知了徐永全的身份的阿依努頭人仍很熱情。但徐永全的心思不在這裏,也隻匆匆滯留了一晚,又繼續駛往了海參崴。

  如今的海參崴,經過近四年的建設,已建設成為一座欣欣向榮的、擁有近六萬人口的北方小城。

  整齊有序的街道、錯落有致的建築,無不顯現出設計者的智慧和用心,看到這些,徐永全由衷地為童華東的表現感到高興。

  但是,到了海參崴後,接待他的是陸祈元,童華東卻是不在。

  “童大人去了北方了,他要親自督促海雙直道的建設,真不好意思,”陸祈元難為情的笑笑。“徐大人一路辛苦了,先去休息一陣子,我馬上派人去叫童大人過來。”

  “不了,我自己親自去找他,幫我備匹馬吧。”童華東能吃耐勞,徐永全是知道的。但童華東的心胸不是很開闊,徐永全也是知道的。但看到童華東如今已經儼然成為了一方首領,仍然是奮鬥在第一線,徐永全也是很開心的。

  失落的心情,似乎也得到了一些補償,不管如何,當初把童華東留在這裏,也算是他明智的決定之一。

  童華東設計的海雙直道,沿著以前的海參崴至雙城子的官道修建。雖然這時代仍沒有汽車啥的,但看童華東這樣子,他是打算把這條路當作高速公路修的。

  寬達六丈的路麵,以及裁彎改直的設計,還有路邊預留的綠化帶等等,無不體現領先這時代太多的理念。雖然共和國現在也在做這些規劃,但海參崴的規劃卻是童華東一個人做出來的,看著這已經初步雛形的路麵,徐永全感到是與有榮蔫。

  1848年的夏天剛到,看樣子,這個冬天童華東他們都沒有休息,就想要趕著播種之前將這條路拉通,徐永全帶著一個護衛,在接近雙城子的時候,才找到路的盡頭。

  “你…辛苦了。”徐永全有些心酸的看著已經曬得漆黑的童華東。

  “隊長,你來了。”童華東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立即蹬蹬的跑了過來,“這點辛苦算得了什麽,再說了,這裏可是我們的家,以後這條路拉通了,無論是誰,想要欺負我們,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有你在,除非你欺負人家,誰敢欺負你?”徐永全輕鬆的笑了。

  “隊長,還真的別說,老毛子可是一直死心不改,就說今年,雖然才過去兩個月,我們就已經破獲了三起老毛子的破壞活動了。他們一直想要滲透過來。可如今也不看看,他們是我們的對手麽。”隨即露出狐疑的神色,“隊長這次,是有什麽任務麽。”

  “這個…共和國剛剛打敗美國的進攻,如今正在全麵搞建設,我先來這邊看看,隨便走走。”徐永全不無失落地說。

  “我早就說過,姓趙的那些人不是什麽好人,也不看看,我們這些人都是聽誰的。”童華東一看徐永全情緒不高,立即就明白了些什麽,激動地說,“隊長,你放心,等什麽時候我有空了,我一定要和那些老夥計們提提,共和國不能隻聽他姓趙的一個人的。”

  “別,快別,”徐永全緊張的一看周圍,沒發現其它人,這才鬆了口氣,“以後這種想法,你可千萬不能有了,趙大哥做這些事情確實比我們強,我們要服氣。再說,他們也沒有排擠我,是我自己想要來看看的。我們的共和國現在勢單力薄,好不容易才生存下來,大家可一定要好好團結,絕對不能搞小分裂活動。”

  “哪能呢,”童華東露出一些失望的神色,“我隻是替隊長感到有些不值。”

  “有什麽值不值的,再說了,大家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嘛,個人得失又算得了什麽。再說,我現在也是軍方第一號人物,在共和國,也是把我當作第二號人物尊重的,我還能有什麽不滿意的。再說了,你小子現在在這裏過得有滋有味的,還不是因為有共和國作為靠山?”

  海參崴周邊現在在童華東的控製下,已經也有了近二十萬人口了,差不多有共和國的一半,但他的武器,和工業產品,都還是依靠共和國的資助的,說到這裏,童華東不能淡定了。斟酌了一番說:“隊長,其實我早就想說了,海參崴現在許多東西都靠從北美運過來,確實成本太高了,我在想,這邊也要建立工業體係了。”

  “這個,你倒不要用心,劉世傑和我說了,他預計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內,共和國建立初步的工業體係,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時候,等各工序都有人的時候,一定會考慮在琉球、南珠,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在海參崴建立工業基礎的,你不用急,要一步步來。”

  呼吸著外興安嶺清新的風,徐永全油然而生一股親切感,穿越前,他的老家可是東北地區的,再度回到這塊土地,讓他恍然有了回家的感覺。

  “或許,這也算是一種回家了吧,”徐永全暗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