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盟友
作者:本色農民      更新:2021-04-23 04:27      字數:2929
  其實,趙文禮現在也過得一點都不輕鬆,如今的他,正被一大堆幸福的事情整得焦頭爛額。

  送走了大部分人馬之後,趙文禮本來是打算帶著二陳等人走一趟得州的。

  因為按照曆史的正常進程,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得州就要並入美國了,如果真的按照曆史上發展的去走,那麽留給他們的生存空間將會變得更加的小。

  沒有別的辦法了,趙文禮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斬首行動。趙文禮知道,這種行為太擺不上台麵,因為就算自己成功,以後曆史評價自己的時候,也絕對是個人生汙點。

  所以,不僅徐永全,就連當初的驢友隊友們,他也沒有說。徐永全等人都是軍人,內心太方正,多半是不會支持自己的。而他確實也不想讓驢友隊的夥伴們有任何心理負擔。而隻有二陳,他們熱血、衝動,而且對美國人有種天生的仇視。

  但是,他們才剛剛走出東京城十幾裏開外,恩卡斯就騎著快馬把他們攔住了。

  “趙大哥,等等,有人要見你。”恩卡斯氣喘籲籲地說。

  “什麽人,不是告訴你了,我不在嗎?”趙文禮頭也沒抬,繼續埋頭趕路。

  “不行啊,老大,那人非說一定要親自見你的。”恩卡斯急了,拉住了趙文禮的手,“他們說,他們資助我們五十萬美元。”

  “五十萬美元?憑什麽?”趙文禮驚呆了,不說是在現在這時代,就算在後世,這都是一筆巨款了。“他們有沒有說,他們是什麽人。”

  “沒有說,他們隻說是歐洲來的人,說是你見了他,就會知道的。”恩卡斯終於鬆了口氣。

  這個時候的歐洲,會有什麽人願意出這麽一大筆的錢給自己?趙文禮想不通。但如果胡家慶在這裏,一定會想到什麽。

  奧古斯特貝爾蒙一邊走在東京郊外的田園間,看著房舍裏慵懶的印第安人,一邊忍不住的唉聲歎氣,不屑的神氣,不自覺的浮現在臉上。

  貝爾蒙確實有資格很狂傲,早在他15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的銀行家生涯,開始為法蘭克福的羅斯切爾德銀行工作。

  雖然年輕,但他很便顯露出出類拔萃的金融天賦。1832年,他被提拔到那不勒斯的一家銀行工作以便曆煉他國際金融業務的經驗。他精通德、英、法、意大利語。他在1837年被派往紐約,由於他大手筆吃進政府債券,很快便成為紐約金融界的領袖級人物,並被總統任命金融顧問。

  對於印第安人的遭遇,他不同情,也不支持,因為他覺得,在這個強者通吃的社會裏,印第安人生為弱者,遭受弱者的命運,再正常不過了,一點都不值得同情。

  隻是,一年多前,印第安人對美國的反抗,不止讓貝爾蒙吃驚,更讓歐洲金融們眼前一亮了。

  一個強大的美國,是不符合歐洲金融家們的利益的。隻是,他們一直沒有尋找到合適的利益代言人,可是,印第安人能承擔起這份重托麽。

  貝爾蒙很快就失望了:好逸惡勞,坐等收獲的人們,粗糙耕作的田地,男女間無所顧忌的求歡,甚至於他們保衛自己的槍,都是隨便的放著,就憑這群人,當初能打敗美國軍隊。

  若不是出於禮貌,貝爾蒙想立即甩手就走。他感覺,所羅門.羅斯切爾德給自己安排這麽個任務,簡直是對自己莫大的侮辱。

  “你好,讓你久等了,不知如何稱呼你?”趙文禮在自己的辦公室沒有見到貝爾蒙,卻在田野間趕上了他,不免有些吃驚。

  貝爾蒙不由眼前一亮,雖然這個男子年齡和自己差不多,也是印第安人一樣的黃皮膚,但他眼裏卻透露著同印第安人不一樣的精明和幹練。

  “奧古斯特貝爾蒙,美國總統金融顧問,”貝爾蒙友好的伸出右手。

  “你好,趙文禮,”趙文禮不解的伸出自己的右手,美國人資助自己打美國人,他們瘋了嗎?

  “是亨利.克雷先生帶我來的,不過,他肚子不舒服,正休息。”似乎感覺到了趙文禮的不解,貝爾蒙忙解釋道。

  趙文禮馬上明白過來了,雖然他不認識貝爾蒙,但對於亨利.克雷以及他背後的人物,胡家慶可是和自己說過不止一遍。

  “很高興認識您,不知閣下和所羅門羅斯切爾德先生如何稱呼?”

  貝爾蒙心中一驚,自己受所羅門委托的事,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他們是怎麽知道的。但他知道,想要讓眼前的這個男人同自己合作,隻怕藏藏掩掩是不行的了,必須得拿出點真東西出來。

  “我是受所羅門先生來的,我想,我不用說,您應該明白了?”貝爾蒙淡淡地說。

  “很好,不知道需要我為您做點什麽。”趙文禮立即時明白過來。

  因為胡家慶不止一次分析過,一個分裂的美國,一直是歐洲金融家,甚至英法等國孜孜以求的事,而十多年後的美國南北戰爭,則是這些需求的總爆發。

  雖然蓄奴製成為這場戰爭的導火索,但其實這隻是個幌子罷了。因為,在這個時代的,美國,關於奴隸製的爭論是經濟利益第一,道德問題第二。當時的南方經濟支柱就是棉花種植產業和奴隸製,如果廢除奴隸製,農場主就不得不按白人勞動力的市場價格支付工資給原來的奴隸,那麽整個產業就會陷入虧損,社會經濟結構勢必崩潰。而這顯然是不符合歐洲金融家的利益的。

  因為,他們借給那些奴隸主的錢,還寄望於奴隸們來還呢。

  如果說戰爭是政治鬥爭的繼續,那麽政治利益衝突的背後正是經濟利益的較量。這種經濟利益的較量表麵上體現為南北方的經濟利益差異,但其實質是國際金融勢力為分裂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而玩弄“分而製之”的策略。

  歐洲金融家們一直在北美尋找著自己的利益代言人,而現在,他們找到的是穿越眾。

  德國首相俾斯麥說得透徹“毫無疑問,把美國分成南北兩個實力較弱的聯邦是內戰爆發前早就由歐洲的金融強權定好了的”。

  而其實“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軸心”的銀行家們正是美國南北戰爭的幕後黑手。

  為了挑起美國內戰,國際銀行家們進行了長期縝密而周詳的策劃。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後,英國的紡織工業和美國南方的奴隸主階層逐漸建立起密切的商業聯係,歐洲的金融家們瞧準了這一機會,乘勢秘密發展起一個可以將來挑起南北衝突的人脈網絡。在當時的南方,到處都是英國金融家的各類代理人(Agents),他們和當地的政治勢力共同策劃脫離聯邦的陰謀並炮製各種新聞和輿論。他們巧妙地利用南北雙方在奴隸製的問題上的經濟利益衝突,不斷地強化、突出和引爆這一原本並非熱門的話題,並最終成功地把奴隸製問題催化成南北雙方水火不容的尖銳矛盾。

  當然,胡家慶也不止一次分析過,如果歐洲找上自己,一定不能拒絕,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這些眼裏隻有利益的人。因為金融家們從來就不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他們在對自己投資的同時,說不定正和自己的對手把酒言歡呢。

  而作為所羅門派往美國的代理人,貝爾蒙無疑是歐洲金融家們跟印第安人打交道的試探牌。

  但是,貝爾蒙看到的,確實讓他大失所望了,他不解的指著了無生機的東京城外:“這一切,就是你們跟美國軍隊叫板的實力。”

  “不,不,您誤會了。”趙文禮忙不迭的解釋。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趙文禮他們初來的時候,確實是想拉印第安人一把的,但這些印第安人確實是扶不起來的劉阿鬥,不僅如此,現在隻怕還在拉自己的後腿,這也是他們著急要從清朝移民的原因。

  “這些,都是原居民的地方,而我和你們一樣,都是移民,你們是來自歐洲,而我們來自遙遠的亞洲,我們都想在這片土地上發展下去。我想,在如何建設更美麗富饒的美洲的方麵,我們有許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我在想,或許,我們可以成為很好的盟友?”趙文禮意味深長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