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塞米諾人的選擇
作者:本色農民      更新:2021-04-23 04:27      字數:4157
  “不斷進步看來是人類的天性……我們一生都在努力奮鬥,目的在於獲得眾多的榮譽、權力或其他一些東西。占有這些東西意味著無比豐富的想象力得以實現。這些努力共同促進了社會進步。但是在一個由野蠻人構成的社會裏,這種進步並不多見。”劉易斯?卡斯曾經擔任過不同的職務,如陸軍部長、密歇根州州長、駐法大使,後來成為總統候選人。他就是這樣看待印第安人的遷移的。

  卡斯(1836年,哈佛大學授予他法律名譽博士學位,而此時正值印第安人遷移的高峰期)依據他任密歇根州長時所訂立的條約,從印第安人手中奪取了數百萬英畝的土地:“我們必須時常從反麵去改進他們的愛好……他們是一群未開化的人。他們依賴狩獵來獲取貧乏而不穩定的生活資料,以圖生存。他們不能與文明社會共同生活。”

  但顯然,印第安人世代沿襲的生活稟性使他們不願意離開故土。數年前,針對門羅總統關於遷移的談話,一位年邁的喬克托酋長說:“很抱歉,我不能答應國父的要求……我們如同林中的草,在此生長;我們希望留在這裏,不想遷移到另一個地方。”一位塞米諾爾酋長曾對約翰?昆西?亞當斯說過:“我們在此呱呱墜地,在此長大成人,與這片土地血水交融,對它倍感親切。”

  傑克遜當選總統伊始,佐治亞州、亞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就通過法律,加強了對轄區內印第安人的管理。印第安人的土地被掠奪和分割,並按發行州債券的形式加以分配。聯邦有關條約、法律授權國會而不是各州政府管理印第安部落。但傑克遜支持各州的行動,對這些法律規定毫不理會。

  傑克遜終於找到了恰當的辦法。根據這個辦法,印第安人就不是“被迫”向西遷移了。假如印第安人選擇留居此地,他們必得遵守那些損害他們部落及個人權利、給他們帶來無盡煩擾的政府法令,還得遭受垂涎他們土地的白人居民入侵的厄運。假如印第安人同意遷移的話,聯邦政府將會從經濟上給予聊勝於無的資助,並許諾他們可以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得到一片土地。傑克遜命令一位陸軍上校與喬克托人和切羅基人進行談判。

  通過高壓和欺騙手段而訂立的條約,將克裏克族、喬克托族、奇卡索族部落土地劃分為一塊塊的,每一個印第安人都成了合同商、投機者和政客們的獵物。克裏克人、喬克托人雖然保留了私人的小塊土地,但絕大部分土地被土地公司侵占。照佐治亞州銀行董事長、一家土地公司股東的說法就是:“偷竊是時下風行的原則。”

  土地被侵占、缺衣少食的克裏克人拒絕向西遷移。饑餓的克裏克人開始襲擊白人的農場,而佐治亞州民兵和殖民者則攻擊印第安人定居點。於是爆發了第二次克裏克戰爭。亞拉巴馬州一家同情印第安人的報紙報道說:“對克裏克人的戰爭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欺騙行為。它是別有用心的人所策劃的一場卑鄙而殘忍的陰謀,目的在於阻止一個無知的種族維護其正當的權利,剝奪他們手中僅剩的一點點生活資源。”

  19世紀20年代,也就是在1812年戰爭和克裏克戰爭的喧囂過去之後、傑克遜當選為總統之前的這一段時期,南部的印第安人和白人就已定居下來,他們關係密切,和睦相處,自然環境為生活在這裏的所有人提供充足的資源。白人可以去探望印第安社區,印第安人經常到白人家中作客。戴維?克羅克特和塞姆?休斯頓這樣的邊民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湧現出來的,他們成了印第安人的終身朋友。

  表麵的和睦相處,並未為印第安人民帶來真正的友誼,有曆史學說總說其真正的根源在於工業化和貿易的發展,人口、鐵路、城市的增長,土地價格的上漲,商人的無止境的貪欲,卻不知道,歐洲移民貪婪無度的欲望,是不可能放過印第安人民的。結果就是印第安人淪落到死亡或被流放的境地,可是土地投機商卻發財了,政客們也掌握了更大的權力。至於貧窮的白人拓荒者,作為棋盤上的兵卒,首當其衝地被推入暴力衝突之中,不久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1832平,傑克遜連任總統,他采取行動,加快了印第安人遷移的速度。大多數喬克托人和切羅基人被迫遷移,但仍有2.2萬名克裏克人留居亞拉巴馬州,1.8萬名切羅基人留居佐治亞州,5000名塞米諾爾人留居佛羅裏達州。

  自哥倫布時代以來,克裏克人一直在為保衛領土而戰。他們先後與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戰鬥過。但是,到1832年,他們的領土已減縮為亞拉巴馬州一塊極小的地區。同一時期,亞拉巴馬州的人口卻迅速增長,歐洲白人移民已超過30萬人。由於輕信了聯邦政府大肆吹噓的諾言,克裏克人代表團在華盛頓簽訂了《華盛頓條約》,同意遷移到密西西比州以外的地區。條件是克裏克人放棄500萬英畝土地,但其中200萬英畝應給予克裏克人私人擁有,他們受到聯邦政府的保護,可以在亞拉巴馬州境內出賣這些土地或留作自用。

  幾乎在簽訂條約的同時,白人就背棄了盟約中作出的承諾。白人開始侵犯克裏克人的領土,搶劫者、尋求土地者、詐騙者、威士忌酒商、暴徒,開始將成千名克裏克人從家中攆走,將無辜的印第安人們趕到沼澤地和森林中。聯邦政府對此不聞不問,相反,它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新條約提出:克裏克人必須立即向西遷移;移居行動由克裏克人自己負責;聯邦政府提供經濟援助。

  盡管處境困難的克裏克人不肯遷移,但是到1836年,各州政府官員和聯邦官員還是作出了克裏克人必須遷移的決定。他們借口絕望的克裏克人數次襲擊白人殖民者,宣稱克裏克族在製造“戰爭”,已經喪失了享受華盛頓條約中規定的權利的資格。

  政府動用軍隊強迫克裏克人向西遷移。一支1.1萬人的部隊尾隨著克裏克人。克裏克人沒有抵抗,一槍未發就屈服了。軍方將那些他們認為是反叛者和同情反叛者的人集合起來,用手銬將這些人綁在一起押送到西部。另一支部隊則侵入克裏克人居住區,將居民集中起來,以200人或300人編成一組,向西遷移。自此以後,再沒有任何人談到對克裏克人的土地和財產給予補償的問題。

  為了保證這次長途遷移得以順利完成,克裏克人被迫簽訂了一些非正式的條約。然而,他們再次受到了欺騙。他們缺乏食物、住所、衣服、羊毛毯以及醫療護理,而這一切又一次被延誤。破舊不堪的輪船又一次超載運行,將他們運過密西西比河。饑餓和疾病導致大批人死亡。

  800名克裏克人曾自願參加合眾國對佛羅裏達州塞米諾爾人的戰爭。作為回報,合眾國許諾他們的家人可以留居在亞拉巴馬州,聯邦政府給他們提供保護,直到戰爭結束後他們返回家鄉為止。合眾國再一次違背諾言。對土地貪婪成性的白人搶劫者襲擊了這些克裏克人的家人——洗劫了他們的財物,將他們趕出家門,婦女則被強奸。然後,軍方宣稱:為了安全,克裏克人應該從克裏克領土遷移到莫比爾灣的中心營地。數百名克裏克人因缺少食物、患病而死亡。

  當參加塞米諾爾戰爭的克裏克人返回家鄉時,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被驅趕向西遷移。在經過新奧爾良時,他們染上了黃熱病。在渡過密西西比河時,611名克裏克人被塞進一艘年久失修的破船蒙沒斯號,船沉入河底,311人死亡,其中有4人是赴佛羅裏達參戰的克裏克誌願軍指揮官的孩子。

  喬克托人和奇卡索人中的精英階層很早就同意了遷移,但克裏克人非常倔強,因而被勒令強迫遷移。切羅基人正在采取非暴力抵抗行動。另一個部落塞米諾爾族決定與白人戰鬥。

  由於佛羅裏達已屬合眾國所有,塞米諾爾人的領土就成為美國土地攫取者的直接目標。1834年,美國豢養的印第安人代辦將塞米諾爾族首領召來,告訴他,塞米諾爾人必須向西遷移。這位塞米諾爾首領回答說:“我們都是同一個偉大的上帝所生,都同樣是他的孩子。我們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吃的是一樣的乳汁。因此,我們是兄弟。既然是兄弟,就應該友好相處……如果突然將心髒從同它相連的周圍部位拿開,心弦就會斷裂。”

  1835年12月,塞米諾爾人接到命令:集合起來,向西遷移。但沒有一個人從命。相反,他們連續從內陸發動突然襲擊,一直沿著佛羅裏達的邊界,對建立在海岸邊的白人定居點展開遊擊戰。他們殺死白人,擄獲奴隸,毀壞白人的財產。

  1835年12月的一天,一支110人的白人部隊遭到塞米諾爾人襲擊,除3人幸免,其他人都被殺死。

  國會立即行動起來,撥款支持征討塞米諾爾人。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掛帥出征,好幾支隊伍順利地進入了切羅基人居住區。但是,他們卻發現切羅基人居住區空無一人。泥漿、沼澤地、酷熱以及疾病令他們疲憊不堪——這是一種典型的困境,文明國家的軍隊在征伐本國人民時經常陷入這種困境。1836年,正規軍中有103名中高級軍官辭職,剩下的隻有46人。

  這場戰爭曆時8年,耗費2000萬美元,損失1500名美國人。”世紀40年代,塞米諾爾人終於感到厭煩了。他們本是一個極微小的群體,可是卻要與一個資源豐富的大國相抗爭。塞米諾爾人要求停戰。但是當他們舉著停戰旗走出戰壕時,卻被美國軍隊拘捕,每次都是如此。1837年,塞米諾爾人的領袖奧西奧拉在停戰旗下被美軍抓住,並被帶上腳鐐,不久即在獄中病死。戰爭結束了。

  作為身受美國人毒害的塞米諾人,天生擁有著對危險的警覺,雖然戰鬥失敗,他們不得不遷到了西部,但他們仍然頑強的抱成了一起,頑強的生存了下來,直到穿越眾的到來。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對穿越眾也是持懷疑態度的,但觀察了很久之後,他們終於完全信任了穿越眾。但是,對於那些曾經夥同美國軍隊一起圍攻他們的克拉克人,他們仍有著天生的敵視。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劃分居住區的時候,就刻意的同其它部族分開了。

  因為穿越眾的存在,暫時來說,塞米諾人同其它部族還處在和平共處的狀態下。但作為曾經遭受過同為印第安人圍殲,幾乎滅族的塞米諾來說,懷疑和自保的因子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之中了。如今聽說穿越眾要離開這裏,他們立即感覺到了來自美國人和其它印第安部落的危脅。

  “尊貴的天使們,帶我們一起走吧,隻有你們,隻有和你們在一起,才能幫助我們塞米諾人生活下去。相信我們的忠誠和決心吧,我們絕對不會成為你們的累贅的。”年輕的塞米諾族首領索托言辭懇切地說。

  “你們真確定好了?跟著我們一起走,可能會有許多困難,還有可能麵對生存的危機,你們想好了嗎。”趙文禮強忍住內心的得意,將信將疑地說。

  “我們想好了,這是我們一千多塞米諾人共同的決定。因為如果跟著天使們走,就算隻剩下一半人,我們還能有一半人能活下去。但如果我們留在這裏,隻怕克裏克和美國人會把我們吃得皮都不剩下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