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作者:紫菱衣      更新:2021-04-20 19:52      字數:2271
  尉遲書在慶毓宮用手撐頭,手指壓了壓眼下。

  想著她也總利用眼線行走在前朝,算不算的罹禍毒。

  耿原自盡

  後來成全了大周‘丁子事件’

  本這件事就是在春闈不久,京中新晉進士,以狀元周朗為主,請旨一定要捉拿韓宴,也有肅清奸邪,正朝綱。

  狀元周朗帶著其餘新晉進士京城萬清門跪拜,後來引發百姓自覺跪拜,萬人請命,誅韓宴,便是丁子事件。

  耿原是名臣,大家,在世時最重道德綱常,他的死,將整件事推向頂點

  萬民書,無論如何,百姓對韓宴的恨隻是權貴欺人百姓抒發恨意的一個縮影和通道。

  一百多條人命,還有一個名臣的死。

  也許,韓家人在得勢時,行為乖張,霸權欺人,已經壞的透頂,在百姓心裏早種下了憤。

  京城這般,如果事情傳出京都。

  耿原家族後來子弟發散不開,京城人口凋零,所以,耿原後來致仕,回了老家。

  一主一仆一妻一妾,兩個兒子。

  卻因為這件事,寧願自己賠付上性命。

  這又是多大的氣誌和操守。

  然則,知道耿原命殆,尉遲書已經看懂了是怎麽的一場權謀,隻是,她真的不知道元熙帝用了什麽方法,竟然說服自己的恩師,孤注一擲。

  耿原是當地鄖陽府的名人,許多舉子儒生登門拜訪,隻為求得一二指點。

  皆以‘師’稱

  這就是為什麽耿原死,以周郎為首的狀元仕子要跪在宮門前,絕命為師討理。

  此刻,被韓氏壓製了許久的禦史們,他們不敢彈劾太後,畢竟太後為皇帝母,無論太後犯了什麽錯,皇上都不可能治自己母親罪,但彈劾韓宴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飄向了皇帝每日下朝的勤政殿。

  尤其像當初死了女兒的侍禦史,劉婕妤的父親這種,之前不能為女兒討公道,而此刻,恨不能親自刻骨,口誅筆伐。

  而上任的左相沒能力,大權旁落,幾個中書首輔直接越過左相,全然聽從皇帝。

  而河堤決堤一事,事出半月,左相因為作風問題,被罷職,而重新上去的人,楊明鑫,已經全然是皇帝的人。

  *

  離淦河河堤決死人一事,過去兩個月半。

  不期然的事情發生,發生一件事,就醞釀出新的事情,發酵。

  元熙帝由先前日日被太後喚去慈安宮。

  改為領著太監首領魏林,和幾個首輔大臣,日日跪在慈安宮。

  在天下人心中,皇帝和氣孝順,這時候,依然不願為此和太後翻臉。

  而是自跪以罰對太後的不孝。

  *

  最終,這次事件,引的大周史上的弘德太後,不得不鬆口,同意抓人。

  尉遲書一直關注著整個事情的走向,她所的消息比較滯後,但是,從河堤決堤,整個事情指向一個工部侍郎時,她就有預感。

  這不簡單,而後麵的一樁樁事,都出的她措手不及。

  她覺著她察覺到了,可真相遠比她想象的殘酷千百遍。

  利用點撥了舉子的恩師之死,使得新科狀元跪在宮門外,帶著今年高中的全部進士。規模宏大,用了一年多造勢,而還有一點,便是挑選的人,稍稍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事情對向韓家,但卻沒有對太後,或者直接針對右相,皇後,卻是打蛇打七寸,手裏權力最薄弱,卻又自帶囂張的韓宴,利用京城百姓已經對韓氏深入骨髓的憎惡。

  直接請上萬民書。

  直接求皇帝懲治韓宴。

  這件事發生之初,尉遲書還抱過幻想。

  當人們一波波針對韓宴的時候,她在後宮也如坐針氈。

  那時,她心裏一直有一種聲音韓宴不能出事。

  盡管她知道韓宴不是啥好人。

  這就是尉遲書性格裏矛盾的地方,她知道自己做的不對,韓家做的不對。

  韓家在權勢蓋天時,更應該規規矩矩,安分謹持。

  但是她沒有。

  她有很強的道德瑕疵,韓家麵臨坍塌,她覺得那是必然的,活該。

  她甚至希望這般。

  但是,內心有清晰的,韓家坍塌,陽王府勢必脫不了關係,她們也將大禍臨頭。

  她的父王,母妃,她自己的性命。

  所以她覺得韓宴死了沒啥,但是韓宴死了她就得跟著遭殃,所以覺得他不能死。

  偶爾又覺得應該還權給皇帝,皇帝這般做法,她並沒有太多不認同,也不恨,就是有點怕死。

  但太後這一點頭。

  就意味著,她已經認命,舍棄韓宴了。

  舍棄韓宴,就意味著,韓家,少了一股重要的助力。

  *

  尉遲書在後宮知道這事,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是該害怕還是解脫。

  墨棋低頭急衝衝從外走來。。

  “娘娘,孫將軍找到了。。”

  “在哪裏。。”

  尉遲書一直也在查孫縉的消息,她總覺著,跟韓宴有關。

  “在城外一間破房裏,已經關押了數月。”

  “怎麽找到的。”

  “娘娘一直派人在宮外尋找孫將軍,我們的人找到那孫將軍小廝,曾貼身服侍他的,那小廝沒有回將軍府,而是一直在城外那一代轉悠,我們就派人跟上,才找到那間破房”

  “人是找到了,到底要不要救,還等娘娘示下”

  *

  正說著,墨韻匆匆的外殿走來

  “剛才太後來傳旨,午後率宮妃去宮外太常廟祈福,皇後娘娘和咱們娘娘都同去。”

  尉遲書驚了片刻“祈福,今日午後?!”

  片刻間,她明白了太後的用意。

  民心所向,民怨沸騰,可能太後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

  這次的事情,並非本身事情所故,而是,韓家人在朝堂的囂張跋扈,霸權欺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致。

  而現在牆倒眾人推,也是平日的自己大意所致。

  錯就錯矣,為時已晚。

  現在稍稍做些事情,就是為了平息民怨。

  否則,為何這為這些災民祈福非要興師動眾去宮外。

  宮內有的是佛寺廟宇。

  帶上整個後宮。。

  太後此舉便是很有誠意了。

  不管救不救的了韓宴,首先,祈福此舉,在此刻是應當。

  墨韻去收拾包裹。

  先尉遲書,心思不在祈福,她是想出宮,但不是祈福,她在想孫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