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紫菱衣      更新:2021-04-20 19:52      字數:1980
  水仙姑娘不是李心遠喜歡的類型。

  但不妨礙‘杜’公子喜歡。

  這背後操縱‘杜’公子自然是尉遲書。

  李心遠喜歡二樓風月坊的紅豆,香香姑娘。

  但是,如果李心遠受了(杜公子)欺負,又尋不著來人。

  或者說欺負不下杜公子

  就容易去找‘杜’公子在千機樓常點的水仙姑娘晦氣。

  或者說,欺負水仙姑娘,逼‘杜公子’現身

  雖然千機樓水仙姑娘是韓宴的人大多數心中有譜。

  就算是李心遠,左相的兒子,也不能不把韓宴放在眼裏。

  但是這個杜公子的來頭,他摸不著,背後勢力仿佛也大的沒邊,可別人敢碰水仙姑娘,他便自然要趕鴨子上架。

  一個半月後,李心遠在千機樓被人捅死了。

  聽說李心遠的死並不關什麽水仙姑娘,而是芍藥姑娘。

  尉遲書也不知道到底哪裏出了岔子。

  一開始當尉遲書聽見李心遠死時,她的心猛然跳動了下。

  她可沒想要誰的命,就算是韓宴,尉遲書隻是想借李心遠的手給他教訓,讓他嚐嚐心愛之人被侮辱的滋味。

  殺死李心遠是韓宴身邊的璟溯。

  聽說,那一日,韓宴也在千機樓,璟溯那一刀刺進李心遠身體,鮮紅的血,染髒了千機樓裏到處掛著的藍緞帷簾。

  同時,還死了一個龜奴。

  尉遲書在宮內聽見,百思不得其解。

  韓宴不是衝動的人,難道他不知道,此刻,動了左相的人,意味著什麽嗎。

  聽說,命案發生後,到處的尖叫聲,以及四處逃竄的人群。

  千機樓這次發生的事情,韓宴怕是沒那麽容易壓下去了。

  尉遲書想著

  總會有人替這條人命負責的

  *

  事情傳到她這裏,太後定然也知道,皇後必然也知道。

  現在焦頭爛額的是他們。

  尉遲書從清玨殿回到慶毓宮,換了身宮裝,墨棋上了茶來。

  其實這樣的結果,尉遲書也一時拿不定主意,是好還是不好。

  其實,當聽到這個消息,除了震驚,也有一點點喜悅,其餘的,居然她並沒有很高興。

  後來,回到慶毓宮,她才慢慢想明白。

  這次左相定不會善罷甘休。

  接下來的朝局很明了,左相定然會在朝堂與右相公然為敵。

  這於韓家,也就是太後勢力很不好。

  曾經朝堂,不過是左相,右相,吏部尚書兼太子太師張成,張成是老臣,一直保持中立,並算不得太後勢力,當初的韓皇後也是靠著左相,陽王府,成為權傾朝野的太後。

  成了韓太後的太後一上位便扶持娘家,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右相,皇後,以及京城第一公子之稱的韓宴

  失去左相的韓太後勢力實則會變得單薄,太後勢力不穩,然而,跟韓太後本屬一家的陽王府,便應該感覺到危險了。

  且看吧,其實,要考慮這些事情遠遠輪不到尉遲書。

  一連兩日,她躲在慶毓殿裏。

  除了每日的給太後皇後請安,哪裏也不去。

  她會想著這事會如何發展。

  人不是韓宴殺的,所以京兆府尹,刑部,大理寺,哪怕再加個禦史台,也定不了韓宴的罪。

  這關鍵時候,尉遲書給孫縉遞消息,她要出宮。

  當尉遲書在千機樓見那芍藥姑娘。

  三日了,那芍藥姑娘手抱著頭,縮在角落裏,眼裏滿滿都是驚惶,臉上也是尖銳的恐懼。

  尉遲書會想當初她到底遭遇了什麽。

  事後,韓宴突然從四樓出來,透出冰冷的一眼,落在她身上,當時,她就靜坐在二樓外的樓欄,穿著玄色蝴蝶紋大襟,可以看見四樓發生的景況,那一眼尖利如刀刃,尉遲書覺著剛才那紮入李心遠的刀仿佛下一刻就要紮入她的身體。

  看來,韓宴認出她了

  她倒也不緊張,現在的韓宴,麻煩纏身。

  但,不想被他再一步遇上,掌握她出宮的具體證據。

  她急急忙忙支了一下麵具,遮掩的動作,逃似的離開。

  身邊跟了秦支,便帶了秦支一起離開。

  尉遲書一定想弄明白千機樓發生了什麽,想當初她一心想尋麻煩的水仙姑娘如何了。

  但結果就是水仙姑娘現在已經不在千機樓。

  *

  晚,尉遲書去慈安宮請安,她和皇後被太後留在了慈安宮。

  尉遲書眼皮一跳,以為是白日出宮的事情暴露了。

  原來是元熙帝新封了妃,折子壓在太後手中兩日了。

  眼看左相決裂,元熙帝這時候選擇封妃。

  “是西北大將軍,袁讓之妹,皇上要越過貴嬪位,直接封袁氏為妃”

  “而太傅溫讓的孫女,直接入宮為貴妃”

  皇後驚的一拍扶手

  “貴妃,那不是臨駕在書兒之上。。”

  太後的鬢間不經意看什麽時候染了霜白,未過五十的人兒。

  一時間,尉遲書心有內疚,第一次,見著姨娘如此的為韓家圖謀,也如此的信任她,隻因為她體內也流了韓家的血。

  可她還跟韓宴和汾寧內鬥不休。

  太後麵有憂色,這皇帝從登基那日,隻怕便存了掌事的心,可惜,等她察覺,發現局麵已經有些不受她掌控。

  目前,她才覺著內憂外患

  還是她目光不夠長遠,才區區一個左相,就讓她以為萬年不倒的韓家,直麵淩風,搖搖欲墜。

  “溫讓,三世太宰之家,他家的孫女,貴妃之位也當得,隻是如此,元熙帝有了溫讓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