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歸心
作者:再戰天涯      更新:2020-03-19 02:20      字數:2175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一個真理。

  聽到我說年薪二十萬起,付鑫一臉激動,他是怎麽也想不到自己剛剛畢業沒多久,開公司也才幾個月的時間,年薪都能二十萬起了,跟同學一比較倍兒有麵子。

  “張董,謝謝您的信任!我一定加倍努力!”

  付鑫不是一個圓滑的人,這也是我敢重用他的原因之一。

  會做事,做得又快又好,放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是搶手的人才。

  付鑫的策劃書在公司裏傳了一圈,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付鑫考慮的東西已經足夠詳盡,讚美之詞溢於言表。

  不過付鑫並沒有驕傲,反而推說策劃書有趙建的一份功勞。

  對於趙建我多少有些警惕,劉錦林把他安排到我這裏,一方麵有監視我的意思,另外一方麵也是想著從公司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比如投資計劃,比如發展方向。

  如果趙建真是劉錦林安插在公司的一顆釘子,相信劉錦林現在已經知道了我的計劃。

  很顯然趙建並沒有告訴劉錦林什麽,隻是他現在的處境比較尷尬。

  在我跟劉錦林鬧僵以前,他兩邊討好也不刻意接近或者疏遠誰,但是我跟劉錦林鬧僵以後趙建在公司裏頓時沒了存在感。

  一方麵他不想出頭,另外一方麵摸不準我的打算。

  說到底趙建跟了劉錦林那麽多年,落井下石的事情肯定不好做出來,真要做了我馬上會讓他滾蛋。

  不過這顆釘子我決定好好利用一番,不然對不起劉錦林一番苦心為我送人才。

  於是我把趙建叫到了辦公室裏,趙建似乎有些緊張,等待著我宣布他的命運。

  “趙經理,你覺得在我們公司裏做事怎麽樣?”

  趙建努力讓自己保持淡定,但是額頭冒出的汗水已經出賣了他。

  “張董,付鑫他們對我都很尊重,做事很有激情,我覺得在這裏工作又找回剛剛入行那會的熱情。”

  我笑了笑,“那你覺得劉錦林這個人怎麽樣?”

  趙建摸不準我的意思,有些遲疑道:“劉總他很重感情,所以有時候會感情用事。”

  重感情,容易感情用事,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了劉錦林的性格特點。看來跟了劉錦林這麽多年,趙建早就摸透了他的秉性。

  “既然你知道他容易感情用事,為什麽沒有想過要離開他獨自發展?跟了他這麽多年你又得到了多少好處?或者說他想到你的地方有多少?”

  趙建有些為難,雖然在恒泰投資公司工作,但是在背後說自己曾經的老總不是,傳出去總不太好。

  我擺了擺手,“你也不用顧忌,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包括我在內你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評價,我不會怪你。”

  趙建歎了一口氣說道:“張董,我知道您跟劉總有些矛盾,他這個人說好聽點是感情用事,說難聽了就是剛愎自用,凡事想的太過理想化,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

  “我作為他的下屬有時候說不得真話,再加上有些人一直在他麵前拿感情說事,我也沒有辦法,其實我早就想過要離開,隻是被他用感情套牢,人一講感情很多事情沒辦法講清楚。”

  我點了點頭,“你說的很對,在這個社會,利益才是最現實的東西,隻會放空炮許空頭支票,拿感情那一套敷衍是做不了大事的。”

  “你有沒有考慮過在我手底下做事?我可以給你足夠的自由,就像付鑫那樣。”

  趙建一愣,“張董,我不是已經在您這裏工作……”

  我揮手打斷了趙建的說辭,“你是個聰明人,你知道我的意思,要是你不懂,或者故意裝作不懂,你應該知道會是什麽結果。”

  趙建額頭冷汗直流,這個時候說錯一句話可能會讓他失去最好的機會,或者能讓他實現一次升華。

  我也沒有逼他,靜靜地坐在那裏等著趙建開口。

  此時趙建內心有些矛盾,一方麵想脫離劉錦林,另一方麵又害怕劉錦林惱羞成怒對他造成不好的影響。

  過了很久趙建才長出了一口氣,應該是有了決定。

  “張董,我很希望留在你手底下工作,我在這裏能感受到以前感受不到的自由氛圍,不用擔心說錯話,不用擔心有人勾心鬥角牽扯進去,我隻想好好做事,發揮自己的優勢,但是……”

  我笑著打斷了趙建的話,“沒有什麽但是,你隻要願意在我這裏工作,用心做事就行,至於劉錦林那裏,不管他說什麽都不能影響我對你的看法,要是他敢對你不利,那別怪我不客氣!”

  趙建苦笑著點了點頭,“張董,聽你這麽說我放心了很多,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考慮自己的去留,我發現自己很難做出離開的決定,我很喜歡這裏的人,這裏的自由氛圍。”

  “我覺得張董您才是真正要做大事的人,劉總他的格局太小了,胸襟也差了點。”

  關於劉錦林我並不想說太多,既然趙建願意歸附於我,那我也不用多費心思留下他。

  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事情隻要有點苗頭就知道結果。

  我把策劃書遞給了趙建,笑著說道:“付鑫做的策劃書說是有你的功勞,你再看看還有沒有要改動的地方,你比他更有經驗,他的思路寬一些,你們合作應該會有更好的方案。”

  趙建知道我這是在考驗他,於是把策劃書又完整地看了一遍。

  其中過於激進的地方提出了修改意見,一些保守的地方也提出了更為大膽的思路。

  這也是我要留下趙建的主要原因,付鑫能力有,但是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

  趙建跟了劉錦林十幾年,經手的項目很多,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肯定要比付鑫知道的要多,兩人互補能最大限度減少失誤。

  “好了,策劃書拿回去你跟付鑫再仔細研究一下細節,沒有問題的話可以直接去找肖小刀,按照策劃書上的方案著手業務拓展,就說是我說的。”

  “對了,有什麽困難,或者你沒有辦法處理的問題,可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