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蘇?王國
作者:好夢留君      更新:2021-04-26 07:41      字數:2148
  “正是,”吳波道:“每一個圓圈就是一處有礦藏的地域,後麵的標注的字就是該處礦區大體上都有些什麽礦。”

  “皇上說,這隻是一個大概,很粗略,有的地方興許還會有謬誤,但大體不會差太多,依照這個去踏勘可以省下許多功夫。”

  “澳省的礦藏當然遠遠不止這些,等把圖上標出來的這些都找到後,再往其他地方踏勘找尋,就是你們的事了。”

  陳、何二人聽了,不禁麵麵相覷,他們都是從西洋回來的,在歐羅巴呆了幾年也沒見過有哪張地圖上標明了澳洲的礦產分布。

  而且據皇上所說,加上他們這半年來對幾個曾去過澳洲的歐羅巴商人的側麵訪聽,現在澳洲那地方確實沒有政府,沒有軍隊,除了一些近乎原始的土著,連外國人都很少。

  那是誰去踏勘過澳洲的礦藏?踏勘出這麽多的礦藏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絕不是私人所能負擔得起的,而且也絕不是三年兩載就能完成的。

  若是哪個國家踏勘出來的,為什麽自己不去開采,反而把這麽珍貴的礦產分布圖交到了皇上手中?這完全不合情理。

  據他們所知,大清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踏上過澳洲那地方,甚至之前國內使用的《坤輿萬國全圖》上麵,連澳省這個地方都還是一片空白。

  還是他兩人自歐羅巴帶回來的法蘭西國卡西尼父子繪製的大比例尺世界地圖,上麵才有了澳省的大概模樣。

  乾隆五年八月,皇上在養心殿西暖閣為他們幾人布置出兵澳省方略時,親口說過這樣的話,兩個人至今還記憶尤新。

  僅僅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進兵澳省的軍隊還未發一兵一卒,澳省究竟長得什麽模樣還沒有一個人知道。

  若真是別的強國踏勘出了澳洲這麽多的礦藏,說明對那片地方覬覦已久,不早就出兵占了?還輪得著我們萬裏之遙的跑過去?

  若不是別國將此圖獻上來的,那皇上何以能在京師就未卜先知,知道澳省的礦產分布?

  兩個人無論怎樣都想不明白,一頭霧水卻又不敢開口詢問。

  他們都知道當年皇上讓工部去德興縣找銅礦的事,現在德興的銅礦已經大量開采,銅產量占了全國每年總產量的半壁江山。

  據皇上說他是從古書裏看到德興縣有銅礦的,後來有好事的人翻遍了古書,還到處找那些博覽群書,學識淵博的人去打聽,也沒找到哪本上麵寫著這事情。

  但終究也沒人敢問皇上是在哪本古書上看來的,這事到至今還是個未解之謎,現在又出來個更大的謎團。

  德興好歹還是在國內,澳省可是隔著萬裏重洋啊!

  “別說你們犯疑,連我也是一腦門子不解呢。”吳波顯然猜到了他們的心思,一邊打消他們的疑慮,一邊裝神弄鬼的替乾隆吹噓道;“皇上不僅天縱英才,聖學淵深,有時候真有些神化難名,若有天助。”

  “若不是這樣,哪能夠高居廟堂之上,運籌帷幄之中就能定下萬裏遠征搶占澳洲的策略,這是尋常的君主敢想敢做的嗎?”

  “做臣子的能侍候這樣的主子,那是前世修來的福份,咱們隻情著按旨意辦差就成了,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用去想了,你們說是吧?”

  這時候的人講究祭天拜地,信奉河圖洛書,讖緯之學,聽吳波此言入情入理,二人也都信以為真。

  見他們紛紛點頭,吳波又道:“那我就接著說,陳中堂,勞煩你把世界地圖和澳省的地圖拿來。”

  陳宏謀回轉身去,自書架上拿出了兩幅地圖,展開了鋪在地上。

  “兄弟我是奉旨代皇上向你們轉授機宜,若有說的不明白之處,你們盡可以問。”

  “子丹與兆惠將軍見麵後,向他言明這是皇上的意思,讓他依旨行事,皇上自然也有旨意給他的。”

  他在世界地圖前蹲了下來,用手指比劃著說道:“你們在雷州集結完畢出發後,沿著向南偏東的方向一直走。”

  “駛過了萬裏石塘(今南沙群島),再向前到了蘇?國就差不多走了一半的遠近了,這時船上的糧食已經消耗了不少,淡水能支撐的時日也不多了。”

  “你們就在這裏,”他手指在地圖上一點道:“蘇?國的山打根港(今馬來西亞山打根市)停留補給。”

  “之所以選這個地方,是因為這是遠征船隊的必經之地,無需繞遠。”

  “而且山打根港是蘇?國與我國貿易的唯一港口,山打根灣口窄內闊,灣內水深流緩,足以泊下你們六百艘戰船。”

  “那地方華人居多,大多講廣東話,客家話和福建話,隨你們同去的百姓與當地的華人交談起來,那簡直就是異國遇見了鄉親一樣。”

  “去年八月,有三艘我國商人的海船在蘇?國附近海麵上遭遇狂風巨浪,隻得靠岸躲避。風平浪靜後,蘇祿國王派了兵丁將海船一路護送回內地。”

  “嗯,這事我知道,”陳宏謀道:“來泉州後聽說了。”

  “還有你不知道的,”吳波道:“去年九月底,皇上命我差商部的人作為特使,以向蘇祿國王致謝的由頭,帶著送給他的許多禮物和皇上禦筆親書的一封信,秘密的去了蘇祿國。”

  “信中讓蘇?國王給備出來十萬石糧食,運到山打根港碼頭,今年四月裏我國有大的貿易船隊途經該港,將糧食裝船,我方照價付銀子。”

  “年底前,派去蘇?國的人已經回來了,報說蘇?國王收到皇上的信和禮物非常高興,對糧食的事情滿口應承,並言明分文不收。若我國的船隊還有其他需要,蘇?國都可以提供幫助。”

  “皇上的意思是反正你們帶足了銀子,去了仍舊照價付錢,若彼執意不收也就作罷。”

  “左不過以後內地與澳省往來都要途經山打根,再給蘇?國王多送去些禮物便是。”

  “補充了這十萬石糧食,再加上船上原有的,足夠你們在澳省一年的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