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宣傳民宿
作者:並蘇      更新:2021-04-11 18:29      字數:2194
  李齊文等人開了幾十年書院,經驗良多,程曉冉幹脆建議李齊文也留下來,當個榮譽院長,眾人合力,將正誼書院壯大起來。

  而且李齊文他們的到來,還帶來了許多藏書,不少都是市麵上很難取得的,甚至是孤本,大大的充足了書院的圖書館。

  至於乾坤書院中被壓在廢墟下的那些,程曉冉也會寫信給嵐啟鈺,讓他在不耽誤事的情況下,盡量的救出那些書來。

  程曉冉也抽空幫他們都檢查了一遍身體,還讓自己手下的醫學生們都來把脈,試寫醫案,給大舅母楊茵茵開了些溫補的藥和藥膳,派人好好照顧,調養身體。

  她的幾個表哥也不需要耽誤學習,也許能趕上今年的新科舉,一切都安排的妥當,丹水城眾人順利安頓下來。

  嵐啟鈺的賑災事宜也很順利,他到達丹水城後,迅速的調集附近軍隊,幫助重建丹水城,還帶了太醫來給一些傷病的人診治,暫時隻能先搭帳篷安置無家可歸的百姓們,嵐啟鈺派人找到了丹水城的窯廠,先行征用,做出水泥,就可以重建房屋了。

  有禦王坐鎮,沒哪個人不長眼的亂伸手,賑災銀也花到了刀刃上,粥棚藥棚也很順利,百姓們原本都有些沒指望了,隻等著朝廷送來被層層剝削過的賑災銀和陳米稀粥,沒想到居然會有軍隊來幫忙。

  看著在大街上辛苦忙碌的官兵們,百姓們也都動容了,加入到重建家園的工作中去,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些家中尚存的百姓,也會做些食物、水送來給任何正在幹活的人吃喝,氣氛變得溫情許多。

  丹水城雖然經曆了大劫,可是現下百姓們都抱著新希望,不感到絕望,因為知道朝廷沒有不管他們,對嵐啟辰的評論一時間達到了頂點,事情傳到各地,都說當今聖上是個明君,是真正的愛民如子,讓嵐啟辰欣喜不已。

  漸漸的,這件事就這麽順利的過去了,丹水城的傷亡損失也降低到了最低,慢慢又恢複了生機,這是後話。

  程曉冉最近發現上溪鎮以及附近的城鎮都出現了不少外地人,甚至外國人,來往商人也變多了。

  覺得很奇怪,偶然和李宛蓉說起,才知道這都是因為天恩節。

  雖然還有幾個月才到天恩節,不過這些人都是很早就啟程了,也想順便在路上也做些生意,上溪鎮也是去往皇城的一條路,而且距離皇城隻有幾天路程,皇城消費太高,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帶先停留一段時間。

  所以這段時間客棧的生意都好了許多,街上也出現了很多新奇的東西。

  程曉冉覺得又看到了商機,之前一時忘記了,現在他們程家村的民宿不是正好可以宣傳宣傳嗎?便民旅社也都建好了,每家每戶也都有專門的客房,都是經過她統一培訓過的,衛生絕對有保證,至少比現在的客棧要好了吧,更不用說程家村的風景如畫,人傑地靈。

  說幹就幹,程曉冉親自操刀寫了幾份宣傳語,做了些傳單,讓人到城門口去發放,在城門口也貼上了大大的廣告,順便一說,上溪鎮也開了家宜家超市,買東西都方便不少,程曉冉利用職務之便,上門去找加盟商,放了一些傳單在宜家超市裏,還讓超市夥計在有外地顧客來買東西的時候順嘴提上一句程家村有住宿,盡量引導他們去住。

  果不其然這麽幹的效果顯著,在城門口‘攔截’了不少外地商人和過客到程家村住宿,程曉冉派了專車接送,當在城門口拉到客人時,如果他們沒有馬車,就免費讓他們坐車,送到程家村來,每天還提供程家村到上溪鎮的班車,類似公交車,這樣就避免了一些住客因為住程家村來往上溪鎮不方便而選擇不住。

  當然這些客人不僅僅是因為天恩節來往的過客,更多的是原本就在趕路的行人們,剛好天色不早選擇在上溪鎮落腳,在詢問過城門的士兵後,也會選擇去住程家村,畢竟傳單上寫的太過吸引人了,而且價格也很優惠。

  漸漸的,程家村就打出了名頭,來往的行人多了,有些常來上溪鎮的,都會直奔程家村去住,享受風景如畫,幹淨整潔的環境,還有熱情待客的村民們,最重要的是程家村的房子實在太舒服了,原本以為隻是幹淨些的農家,沒想到裏麵是超乎尋常的小別墅,而且非常注重衛生,能看到院子後麵曬著許多幹淨的枕巾被套等等,廁所和浴室也讓人欲罷不能。

  程家村的吃食也很有特色,住宿是提供一頓早飯的,午晚飯可以選擇和村民們一起吃,也可以選擇去村裏的食堂吃,價格也不貴,打菜也快。

  為了這些過路的旅人,程家村的食堂也準備了一些能保存久一些的幹糧,可以讓他們直接帶走。

  “這裏真是不錯,以前我怎麽都不知道這裏有這麽好的地方,那我就不去住客棧了。”在食堂用餐的住客感歎著和同伴說。

  “就是說啊,我都想住下不走了。”同伴也一臉滿意。

  旁邊的村民聽到了,笑盈盈的插了句嘴,“你們以前來我們也沒這麽好地方讓你們住啊,這都是今年才建好的,都多虧了東家啊。”

  “難怪,要是早有這地方,我能不知道。”住客恍然道。

  “東家是誰啊?村長嗎?”同伴好奇的問了一句。

  “不是,是冉玫工坊的東家,勝藍縣主,那頭那邊的工坊和菜地,那都是她的,這些房子也都是她家出了一大半的錢給咱們蓋的呢,是個大善人。”村民不遺餘力的誇著程曉冉。

  村民們現在都高興的不得了,他們不僅有種地的收入,在作坊上班的收入,現在還加了一個住宿收入,村子的旅社也接收了不少住客,收入都入到中公費用中去,用來以後整修村子。

  住宿費再怎麽便宜,也比一般的花銷要大,而且隻要有客人來,住了幾天,即時就能收錢,中間隻要給客人收拾下屋子,做做飯,這是他們本來每天都要做的,一點都不覺得辛苦,眼見著自己的銀子越攢越多,村民們躺在被窩裏都偷著樂,越來越感激程曉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