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濱河改造 投資回報
作者:淮楓      更新:2021-04-08 04:52      字數:3269
  “窗外的錦江河是清遠市的母親河,可它沿岸棚戶區實在是有煞風景,兩岸數萬住戶,更是飽受洪水泛濫之苦改造錦江河畔幾公裏長的棚戶區,是不是為民辦實事?打造出了這片亮麗的風景區,普通市民在公園般的河堤上散步,享受春天的垂柳,秋天銀杏葉的金黃,呼吸新鮮空氣,在賞心悅目的景區遊玩,算不算受益?這樣一來,當然算得上是清遠市的形象工程、您的政績、城市的名片了!

  無庸置疑,全城老百姓都能受益,自然會將這功勞記在市政府的頭上。這事,隻要您能力排眾異,竭力向上級提議,並由您來完成,您的榮升還需擔心?哈哈,哈哈。到時,可別忘了請我這個提議者喝杯慶功酒就行了!”謝磊,笑著拿出錦江河兩岸改造後的效果圖。

  “哈哈,哈哈,謝所長,我算是服你了。你的智慧、分析能力真是無人能及。能如此年輕,就能將一家醫院、研究所打理得如此之好,絕不是憑運氣、憑誰提攜就能辦到。你這個提議真是絕妙、太令人佩服!

  河堤打造與建高樓的投入相比,要小很多,棚戶區老百姓的搬遷,更會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引起輿論的大討論,兩岸的打造很快就會見成效,若此事還不算是事半功倍的話,這世上就再找不出其他事情了!”王文軒,驚喜地看著兩岸改造後的效果圖,心中冒出了許多想法。與蘇秘書交換了一個眼神。

  “棚戶區改造,涉及幾萬戶沿河兩岸居民的搬遷、安置問題,更是曆屆政府最頭疼,最不願去做的事情,都在回避這個問題,寧願繞著走,也不願去做。吃力不討好,更是罵名纏身,這事的難度實在太大了!”蘇秘書不愧是在官場上混了多年,一語中的。

  “是啊,這事比起建辦公大樓還要麻煩得多。麵對的不僅是資金缺口,更是要麵對數萬住戶無理要求,看起來是件好事,做起來卻太難,謝所長,你是怎麽考慮的呢?”王文軒頓時反應過來,隻是心裏仍不死心。

  “哈哈,哈哈,凡成大事者,誰不經曆磨難?真若是唾手可得,這功績會輪到您這位副職?上屆政府、或朱市長早就搶著去做了!”謝磊笑著回答道。

  “這…”

  “事情總是一分為二,利益與風險並存。看似十分艱巨的事,要看您怎樣去分析、怎樣去做。所謂成事講究的是‘天地人和’,要看您怎麽去借勢!

  若僅靠財政那點撥款,不動用社會力量,的確很難。若是集眾家企業之力,采取雙贏政策,政府承頭來做惠民工程,取得了政績。投資方從中也能得到一些收益,有些回報,這件事就好辦多了。隻出力,半點好處、回報都得不到的事情,誰真心願意去做?”

  “改造棚戶區,打造清江河沿岸,投資單位能得到啥好處?”王市長若有所思地問道。“要說老百姓受益後,也隻會感謝政府,與企業有啥關係呢?”

  “沿河兩岸住戶搬遷後,除了打造成花園式的河濱觀景區、漂亮的街道外,還會留下許多空地,出資單位,可以拿到這片土地的使用權,做他們想做的事,隻要所做之事不與這片綠化帶景區相悖,比如建樓房、搞商貿,反而是相得益彰,形成更漂亮、更舒適的宜商宜居環境,總比隻出錢,毫無回報劃算吧!”

  “嗯,說得很有道理,投資單位拿到土地,總能得到一定的回報。若是企業不在乎這些土地,不願意出資,這事總不能逼著他們幹啊?”

  “同樣是出錢,再不在乎這些土地,有回報,也總比沒回報好,這點是肯定的。啟動資金,其他家單位看不清楚,不願意出,那我就來承擔,多大比例都沒關係,就當是我們單位做的公益事業。

  隻要市政府承諾、並堅持誰出資誰受益、按出資比例大小分配剩餘土地的原則,這事就能順利實現。他們若仍不願出資,就由我一家單位來承擔,隻要土地使用權能落到實處,總有一天,我們單位會收回投入的成本!

  目前,需要做的隻有一件事,就是凍結從‘南門大橋’到‘九眼橋’沿河兩岸涉及拆遷住戶的戶籍關係,戶籍關係采取隻能出不能進的原則,嚴格統計戶數,不讓少部分人來鑽拆遷的空子,給拆遷帶來更大的麻煩!”

  “這麽多住戶拆遷安置問題怎麽解決?”

  “當然不能如過去那樣胡亂的強拆、強行安置,不顧這些住戶的死活,弄得怨聲載道、給政府形象造成極壞的影響。

  三條原則,公租房拆遷,新房麵積按比例增大,給予一定的搬遷補償金。私房搬遷,現金買斷與新修住宅小區相結合。現金買斷的價格,要足以保證這些住戶,按現價能買得到房子,並還約有結餘。新建小區,采取個人出資、政府補貼的形式,有錢就可以改善生活質量。

  先修建一片安置小區,讓他們眼見為實,主動要求搬遷。讓這些人在居住麵積,居住環境上都有質的改善,真正做到雙贏,有了這些堅實基礎做後盾,拆遷問題還有什麽可愁?哈哈,哈哈!

  騰出來的土地,除了綠化、街道用地,其他空地當然有我一份,我可以用來建造與這片美景相襯的樓盤、商貿、休閑娛樂圈,得到相應的回報,至少可以收回成本。這樣,依托錦江河沿岸的改造,投入資金的良性循環,讓清遠真正能逐步變成一座美麗的城市!”

  “講得好,考慮得也很周到,很縝密。這才真正的是為民辦實事的工程,我完全同意,待我與喬書記匯報後,我們再來詳談。這事,我也豁出去了,再大的阻力、風險,我也願意來承擔!”聽他這樣講,王市長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很是激動地表態。

  “哈哈,哈哈,這事當然是由您全權來負責,您與喬書記的關係不錯,好好跟著他幹,會更進一層樓,中x領導幹部的標準,六十歲是青年,七十歲是中年,您還有三十年可幹呢!

  在未形成決議前,知道此事的麵不能太廣。另外,特別注意,沿河兩岸的戶籍關係要立即凍結,否則會給拆遷工作帶來更大的成本和麻煩!”

  “提醒得好,回頭我立即布置下去,這圖紙我就拿走了!”費了一番口舌,與王市長達成了共識,臨別時,他滿是開心地說道。不知是有意還是真的忘記了,再沒提要他捐款之事。同謝磊辭別後,直接回去向喬書記,源源本本的做了匯報。

  “他真的就這麽敢肯定,這政府辦公大樓工程一定會失敗?”聽了他的匯報,喬錚驚訝地問道。

  “當時,他敢拿二個億做賭注,說願賭服輸,我看他的樣子不像是隨便開玩笑!”

  “他提出來的方案,的確完美無瑕,結果肯定不止事半功倍。投資不多,卻能緊緊抓住了民心,引起輿論的哄動,樹立了政府的正麵形象,全國的目光都會聚集在清遠。隻要有啟動資金,做起來根本就不是個問題,遠比朱光濤竭力想建造辦公大樓的眼光,不知要強多少!

  他說得很對,寅吃卯糧,誰敢保證所轄區、縣不出一點問題。後續資金的保障,是這工程成敗的關鍵。一旦資金鏈條斷了,這大樓必然半途而廢。引起百姓聲討後,上麵必定會問責,那我們這一幫人,真的就吃不了兜著走,體麵下台都算是僥幸!”

  市委書記喬錚,將謝磊講話要點,一個個地做推敲,越想越覺得這個工程帶來的後果很嚴重,越覺得這工的不可能完成。

  “喬書記,講實話,同他在一起時,我都有些迷糊,他究竟是人還是神了。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說學曆沒學曆,說資曆沒資曆,卻對為官之道,剖析得是那麽透徹、句句真是入木三分。

  前幾天,和他隨意的交流了幾句,他卻拿出了如此精妙絕倫的方案。我敢斷言,隻要這方案實施成功,其影響力不知要比修建政府辦公大樓,大上百倍不止!”

  “這件事情上,該是我們站出來表態的時候了。若真被他言中,不站出來反對,沒有反對意見,就等於在同條船上,隻是一旦表態,就再無回頭路可走了,…”

  “朱市長那邊,…”

  “立即起草一份報告,說明棚戶區改造的重要意義、勢在必行。雨季就要到了,一旦爆發洪水,責任就重大了。找些典型案例讓報告更加生動,爭取能引起省委、省政府重視,討論、研究,至少證明了我們不在同一條船上。和朱光濤的正麵衝突,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了。我是做好了調離的準備,這次就頂著壓力,看誰真正走人,…”

  “明白了,喬書記,你放心,我也豁出去了,堅決聽你指揮。謝所長說得對,這個工程再好,我們也沾不到邊,一旦問查,卻變成替罪羊!”

  “和他保持密切聯係,這個提議能否取得最後的成功,他手上的資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哈哈,哈哈,朱光濤,我們就來麵對麵的搏弈,看看誰能笑到最後,…”喬錚,感慨之後,對他信任的王文軒交待道。戶籍凍結之事,自然成了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