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相贈厚禮 玉器大師
作者:淮楓      更新:2021-04-08 04:50      字數:3244
  “誰說我要在北京讀書了?爸,我還沒決定在哪讀書呢!”鄭姍姍不依不饒地說道。

  “哈哈,哈哈,你想在哪讀就在哪讀,你若在這裏讀,今後機會要大些,說不定還可以去國外深造,讀研究生、考博士呢!”

  “再去國外讀幾年書,我這一輩子幹脆就讀書算了,我還想將音樂當著是我的業餘愛好,當服裝老板、地產公司老板才是我的正業!”

  大家在一起,開著玩笑,過了一晚。鄭伯真的托人在北大與清華之間的‘成府路’附近,連購房帶裝修,花一萬三千多元買了一個不錯的院子。後來,謝若蘭、肖穀玉、宋敏皓、洪曉燕和潘文軒等五人,真還考上這兩所大學。

  同大家玩了一天,第二天正好是周六,早上三點多鍾,謝磊拉上洪曉波、潘文濤,來潘家園趕‘鬼市’。

  據說這個‘鬼市’還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當時國運衰落,許多達官顯貴家道中落,便偷拿了家中的古玩站街變賣。畢竟這是件有份的事,隻能選在淩晨三四點打著燈籠交易,這樣買賣雙方都看不清模樣,如同是鬼在做交易一般,以此得名。

  身處這個年代,更有不少的人,利用職務之便,從抄沒物資中得到了一些東西,不懂行,拿到這裏來賣,賺的是錢,反正順手牽羊,來得容易。誰知謝磊,挑選這些物件奇快,待到天亮,瓷器、古董就裝了幾麻袋。

  “哈哈,哈哈,好玩,好玩,管它是不是真品,享受這種偷偷摸摸、討價還價的樂趣也很舒服!”九點多鍾左右,來到郵局,就將這些東西寄回了家。兩天趕‘鬼市’下來,淘到了二十七件好東西,全都寄了回去,光是郵寄費,就花了二百多元!

  白天帶著一大幫子人,在京城名勝古跡、風景區參觀遊覽。大家是嚐盡各種特色食品,東西是想買就買,根本不用考慮錢的事情。

  “大家玩得開心吧,以後放假了我們就這樣到處遊玩,哥哥姐姐掙錢,你們努力學習,大家開開心心地花錢、旅遊多好!”

  “磊哥,我從來沒有這麽開心過,想買什麽就買!”潘曉燕拉著他的手,開心地說道。她和潘文軒是一樣大,讀初三,若蘭、穀玉、敏皓年紀相仿,九月份就上高二,明年二年製的高中畢業,就可以參加高考了。

  “明天我要回博物院交差,你們將買的物品全都通過郵局寄回去,免得路上提著不方便!”

  “小磊,我們明早去預定回去的車票,大家玩得差不多了,以後有的是機會來!”幾個女孩商量之後做了決定。

  “多買我一張票,我要同你們一起坐火車回去,我們在一起自由些!”

  “想到你了,萬一你還有事,還要留在這裏,我們到車站退票就是!”丁蘭回答道。

  第二天上午,八人湊在一起,將鑒定結論過了一遍上交,下午,兩個故宮的上層人士、那邊的隨行專家,連同他們八人,坐在一起進行學術交流。

  都是這方麵的行家,四十件作品,他們當然早有結論。一起交流時,對一些文物細節的鑒別,各自談了自己的一些甄別方法。

  四十件文物中,當然有一些爭議之處,這些都由毛伯出麵作答,謝磊他們隻是坐在一起旁聽。文化交流,都是同行,十年沒在一起,自然各自心裏也存有較量之意,隻是毛伯在文物界浸潤多年,說話滴水不漏,讓這些來自寶島的專家也無懈可擊。

  後來,見到謝磊如此年青,卻成為了華夏文物界的後起之秀,雙方元老級的專家,商量之後,明說要考校他。

  “謝磊,陳院長想親眼見見你對瓷器鑒別的能力,能不能當場鑒別一件作品,作為現場的文化交流,由你來鑒別?”林孝慈,笑著問道。

  “同根同源一家人,相互切磋技藝、取長補短,當然可以了,請陳院長出題,真答不上來,也請不要見笑就是!”謝磊,笑著回答道。

  “小謝這句話說得真是暖人心,海峽兩岸的同胞,都是一家人。我正好帶來了二件物品,想請你當場鑒別,讓大家開開眼界,交流、交流,哈哈,哈哈!”歲數已接近古稀之年的院長陳伯雄,聽他說出一家人這句話後,真是說到了心坎之中,很是感慨、很是欣賞,微笑著讓他的屬員,拿出了兩件瓷碗,放在桌上。

  “這一件,出自明成化年景德鎮,青花纏枝秋葵紋,另一件是贗品!”謝磊,用手摸過之後,沒一會就回答道。與會之人,除了他們八位,要麽是高層人士,要麽就是頂級專家,真也沒想到,他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就給出了準確的答案。

  “說說它的特點?”陳伯雄,明顯看得出,很欣賞他的表現。

  “此件文物,內、外壁繪秋葵連枝,盌心團花框雙圈,葵瓣旋卷而放,通體罩施釉料,透潤如脂如玉,實為難得一見之物品!

  而這一件贗品,雖說仿製堪稱精妙、完美,但終歸是仿製,胎體還是不能做到那種牙白與粉白色,稍帶青白光,所以判斷它為贗品。班門弄斧,說得不當之處,請陳院長、各位前輩斧正,不要見笑!”

  “各位看看,是否同意小謝的結論呢?”陳伯雄沒有表態,問向在座的其他七位。

  大家看過之後,對那件謝磊所說的‘贗品’,的確有些吃不準,無論是從它的器形、胎體、紋飾圖案,還是釉麵,都是無可挑剔,若不是謝磊率先說出了口,真還不敢在對方各位專家的麵前,貿然地加以評判。

  “怎樣,各位說說看!”

  “說實在的,若謝磊不說它是贗品,還真讓人短時間內難以評判!”毛嘉豐據實回答道。

  “哈哈,哈哈,這次來大陸,我感到真是十分的欣慰,我華夏文物界後繼有人啊,連我這個老家夥,當初拿到這兩件物品時,花了數天的功夫,也不敢得出這個結論!

  沒想到小謝你,在數分鍾內就能慧眼識珠,吳院長、林老,外事辦的張主任,我有個請求,請向您們有關上級轉達。適當的時候,我想邀請小謝及在座的各位,來台北故宮博物院走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不枉同為華夏子孫!”

  “陳院長的這個提議,我個人當然完全讚同,期待能有成行的一天!”吳院長,回答得十分藝術、圓滑。這個時期,他當然沒有允諾出訪敵對地區的權力。

  “這是我自己個人的藏品,小謝的上佳表現,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十分開心。小謝,若不嫌棄,這件物品我就相贈於你,留作此次相見的見證,希望我們倆能做個忘年之交,哈哈,哈哈!”陳伯雄實在是開心,笑著說道。

  “這…,這…,”謝磊不好答應,從他前世的經曆中,他知道,這個件文物在2013年香港拍賣時,最終以一億四千多萬港幣落槌,被一位富豪買走。

  “這是我私人物品,與你們的體製無關。再說,它也值不了幾個錢,哈哈,哈哈!”

  “小謝,還不謝謝陳院長對你們年青一代的鼓勵!”吳院長,笑著說道。一件物品問題不大,實際上是代表組織允許了。

  “真是十分感謝陳院長,我手頭,可沒準備什麽相應的回送禮物啊!”謝磊麵帶為難的說道。

  “哈哈,哈哈,能見到大陸有如此才華的年青一代,就是給我的最大禮物!”

  “那我就收下了,讓它來時刻提醒我,記住陳院長的鼓勵和鞭策,嘿嘿!”謝磊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借機當然笑納。

  晚宴,隻有毛伯和他受邀出席了兩院的高級別招待會,陳伯雄對他是青睞有加,宴會上,一定要謝磊陪在他身邊,二人交流了不少對文物界的看法。

  來自前世的謝磊,當然知道大陸政府的對台政策,說了許多兩岸文化交流的構想,常常是語出驚人,不僅涉及文物,連大陸市場開放,工、農業產品直接貿易的方法,在不涉及政治前提下的經濟交往,都作了分析和構想,讓吳院長等人聽了也很吃驚,讓來自寶島的眾人,感到很溫馨、很受用。

  他說的這番構想,自然會被外事辦的張主任一字不挪地向上匯報。宴會上,他倒成了大陸代表,在講述大陸的對台政策。盡管有些越俎代庖,但說得那麽生動、那麽不容質疑、那麽有條不紊,如同是有備而來。聽得陳院長等人是十分的感動、開心,連連說回去以後,要將這些構想向有關部門匯報、交流。宴會結束,這次評級及兩岸的文化交流,也就告一段落。

  “兩位院長,我有個想法,能不能乘這次兩岸文物界的交流之機,製作一幅作品,作為十年來,我們第一次文化交流的見證,為兩個故宮共同珍藏!

  我認識一位傑出的玉器製作大師,他是江南商會的名譽會長,鄭木川先生,若這個宏願由他來實現,真是兩宮的一大幸事。您看這就是他的一幅作品!”

  出來之前,謝磊將鄭伯送他的那件‘大豐收’擺件,請相館的專業攝影人員拍了照片,拿出來讓眾人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