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樂在其中 燙金證書
作者:淮楓      更新:2021-04-08 04:50      字數:3236
  “鑒別情況怎樣?”四人都餓了,就在附近一家小餐館,點了幾個菜填飽肚子後,毛伯問道。

  “前兩關,全是贗品,第三關的排列為‘5、2、3、7、4、6、1’”謝磊回答道。

  “哈哈,哈哈,第一關,和我的結果一樣,第二關,黃庭堅的《千字文》與我相左,第三關,最後兩個相差不大,沒法鑒別出它的順序,排列得不一樣!”毛伯回答道。

  “小磊,我倆的排列一樣,哈哈,哈哈,幸好在南京博物館時,你排列過一次,我認為你的方法很好,回來後做過這方麵的練習!”汪明遠,很是開心地說道。

  “小磊啊,真沒想到,和你在一起,我的鑒別能力真的精進了不少,我倆是一樣的答案!”鍾伯也開心地說道。

  “三位伯伯,從今天的考核,您們看出什麽苗頭來沒有?”

  “什麽苗頭?”

  “文物界的春天,就要來臨了!肯定是上麵有人在讓他們這樣做,開會時,那人不是說了嗎?十年都沒這樣進行過了。這此的相聚,更是明確的信號。我先前說過,您們有機會要多為自己收藏點東西,現在完全可以應證了吧!這次正好都在北京,下午沒事,我們就去‘潘家園’舊貨市場掃蕩,乘這最後的機會撈點東西。再往後,等全醒悟過來,這機會,可能再也沒了,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這麽一說,真是這種感覺了,不然怎會平白無故地來評選國家級研究員了呢。現在還早,吃了飯就去,萬一運氣好,不就一舉兩得,哈哈,哈哈!”鍾伯,樂嗬嗬地說道。心裏想著,“別看小磊年紀不大,政治嗅覺還相當靈敏呢!”

  北京東南角、華威裏的‘潘家園’舊貨市場全年開市,被譽為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打車來到這裏,四人都是行家,淹沒在人海之中後有誰知道,大肆地淘寶。到了收市,人人都有些斬獲。

  “哈哈,哈哈,沒想到,好長時間沒這樣掃貨,那種昔日淘貨的興趣,一下子又回來了。好像又回到了年青時,天天都在舊貨市場逛的那種感覺了!”謝磊在飯店餐廳做東,毛伯高興地說道。物品自然交謝磊想辦法帶回去。

  “真是痛快,一個嘉慶年間的玉佩,竟然隻花了十二元就拿到手,哈哈,哈哈,小磊,這件東西,你說今後會值多少?”喝著酒,汪伯伯高興地笑著問道。

  “若是汪伯捂得久點的話,十五年後,三十萬是不會有絲毫問題,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要說啊,今天我的收獲才真不小呢,居然得到揚州八怪之一、清代書畫家金農的《臘梅初綻圖》!”鍾楚楠,更是開心,一副得意的樣子。

  “真的啊?書上講,‘金農墨’濃厚似漆,紙墨相接之處仿佛有毛,‘幽光徐漾’,寫出的字凸於紙麵,稍觸指即為墨染。所用毛筆,是‘截取毫端’,平扁如刷,蘸以濃墨,行筆隻折不轉,如漆刷之運作!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似粗俗簡單,無章法筆意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剔除細節,直取磅礴氣韻。那險峻雄奇的構局,渾樸鈍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黑、厚、重、凝的格調之中,…!”謝磊隨意,羨慕地點評道。

  “哈哈,哈哈,小磊,你的記憶力真是超群啊,史書上對這位清代書畫家的評語,你是信手拈來,真是不簡單、不簡單!”鍾伯由衷地稱讚道。

  “來,為在‘潘家園’的斬獲,更為這次喜人的信號,幹一杯!”毛伯舉杯,開心地說道。他和謝磊,當然也有收獲。

  小同學們在一桌,七位同學都與毛伯他們同在一桌吃飯、喝酒、聊天。隻是他們的開心,他們在‘潘家園’舊貨市場,淘‘破玩意’的樂趣,他們不懂也沒法分享。洪曉波和潘文濤二人,隻有陪著傻笑、喝酒的份,隻知道他們四人的確是厲害。

  四位女生對謝磊,那是無比的欣賞,一桌人在一起,大多是他在高談闊論,他淵博的知識、不凡的談吐、瀟灑的風度,更是從心裏為他驕傲、為他感到自豪!

  “小磊,今天你們四人是撿到寶了吧,看你們那樣的開心、那樣的興奮!”送走毛伯後,在房間客廳裏,宋敏慧問道。和他在一起逛舊貨市場,得到寶貝後,他就是這副樂嗬嗬的樣子。

  “哈哈,哈哈,今天是考評來自各省市文物界的頂尖高手,選拔國家級研究員,連毛伯他們也不例外,五十多人,人人過關。下午,我們去了‘潘家園’舊貨市場,淘了些物品,大家很開心,你們沒涉足其中,體會不到淘到寶貝時的樂趣!”

  “磊哥,以後你也教教我這方麵的知識,我要跟你學習文物鑒別!”宋敏皓,佩服地說道。

  “你以為很容易?我哥用了幾天時間,就將這麽厚四本書全部記住了,我們要學,可能一年都記不住!”若蘭用拇指和食指比劃著,驕傲地說道。

  “那麽厲害啊!”其他的同學,全都露出了驚訝地神色。

  “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吧,去了哪些地方?真想和你們在一起玩呢,哈哈,哈哈!”

  說到今天遊玩的事,幾位小同學全都開心無比,搶著說他們今天遊覽了哪些地方,買的東西,嘰嘰喳喳地說過不停。

  “你會不會留在北京工作?”鄭姍姍出聲問道。

  “我才不想被關在故宮裏,為他人作嫁衣裳呢。你不在時,我們幾個人商量好了,十月份就開始做服裝生意,這次,我們不賺個盆滿缽滿,不成為百萬富翁、富婆,就不罷休!”

  “你才是富婆呢,我們是富姐,富婆好難聽哦,虧你也想得出來。敏慧姐、蘭姐,你們不知道,他早就做好了準備,在廣州服裝市場買了兩個院子,嘻嘻!”

  “明天,幫我將這些淘到東西,打好包寄回去,千萬不能碰壞了!”

  ……

  “…,昨天的評定結果出來了。很遺憾,沒想到十年時間,在座的一些人,鑒賞能力是退步了不少,有些生疏了。回去後,文物的鑒別、收集,還是要下點功夫,今後,會大有用武之地,…

  經過認真核實,評定出八位,十年後首批榮獲國家級鑒賞專家、國家級研究員,念到名字後,請上台來領取資格證書,大家鼓掌祝賀!

  八人獲此殊榮之人,來自商川省的就占了四位,其他四位,分別來自江南、滇南、北京。拿到了故宮博物院代表國家最高文物機構、博物院院長吳仲超,親手遞出的證書。

  院長、專家等人講了話。隨後宣布八位下午在2號會議室開會,其餘人員晚上聚餐,慶祝文物界十年來的首次盛會,這次評級工作,也就圓滿結束。

  副院長彭炎,講了很多有關國內外文物界,近十年發生的變化,對各省市文物界今後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明白地說了,這些文物再不是四舊的物品,是國寶,要各地加強收集工作,會有發光的一天!

  “…,真沒想到,華夏文物界高級鑒賞人材的匱乏,真是達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2號會議室內,坐著博物院各類別老資格的專家、研究員,全是些高層次人物,隻是年歲實在是太大了點。院長吳仲超也出席了會議。副院長彭炎講話,最後痛心地說道。

  “讓我感到欣慰地是,這次評定出的八位國家級研究員中,一個商川省就占了四位,其中還有一位年青的人材,真的令人期待,…”

  “你叫謝磊,對吧?”吳院長發言時,笑著問向謝磊。

  “是的,我叫謝磊!”

  “小謝,你很不錯,好好努力,…!”

  “謝謝院長,我會好好努力的幹!”謝磊微笑著答道。“不用你說,我也肯定要為自家好好幹!”

  “十年時間,因種種情況,退出文物界的人不少,這是十年後的第一次,評定國家級文物研究人材,盡管不盡人意,但也有意外收獲!”林孝慈發言道。

  “昨天的評定中,隻有一個答案,值得商榷。三個類別,也隻有你一人全數答對,你是如何看待黃庭堅的那幅作品呢?”林孝慈,饒有興趣地問道。

  “從紙張、墨跡、印鑒上看,是宋代的作品沒錯。不過作品中,‘紈扇圓潔’的‘紈’字被改寫為‘團’字。據我猜測,應該是避宋欽宗趙桓的名諱(因‘紈’、‘桓’二字讀音相近)。據史書記載,他卒於熙寧四年(1105年),距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還有二十餘年,他絕不可能有未卜先知,預先避諱的可能。所以,我據此判定這幅《千字文》,一定是南宋人摹仿造假的贗品!”謝磊,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說得有道理,我研究之後,對這點也很是疑惑,沒想到你能在短短的半個小時之內,觀察得如此仔細,想得如此之遠,真是難能可貴,不愧為國家級研究員稱號。有時間,我們再一起探討,館裏還有不少的東西,需要你這樣的人來鑒別,了不起!”林孝慈聽後,很是滿意,點頭讚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