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玉石專家 刻苦鑽研
作者:淮楓      更新:2021-04-08 04:50      字數:3237
  “毛伯伯,鄭伯真是值得交往的人,我和他雖然相處的時間,也就隻有短短的十幾天,不過天天住在一起,真的是無話不談,他的詼諧、他的樂觀的性格,和他在一起時,真是愉快,我們可是最好的搭檔,十多天的時間,的確賺了不少的錢。等這幾天忙完了,他一直要我去他家!”

  “現在回城了,一切還順吧,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閑聊了一會兒後,毛嘉豐問道。

  “毛伯,今天除了來拜望您們,是想借幾本有關文物鑒賞方麵的書籍,一直就對這方麵感興趣,現在認識了您這麽好的老師,今後,您可要多教教我!”

  來自前世的謝磊,當然知道那些文物、古董,今後在文物市場的價值,回來後,就讓若蘭去收集郵票,隻要成色好,什麽年代的都收!

  “聽老鄭說,你對玉石的判斷很有心得,我早就在等著你來了,哈哈,哈哈。你等會,我來考考你,看他說得那麽神,是不是在騙我這個老同學!”

  “嘉豐,我看你是越老童心越重了!”劉清,怕謝磊萬一出差錯,麵子上過不去。

  “沒事,劉阿姨,我正想向毛伯學文物鑒賞呢!”

  “這兩隻手套裏裝的物品,你來摸摸看!”毛嘉豐,笑著說道。

  “好,那我就試試看了!”

  謝磊用右手搭在一隻手套上,剛一接觸就離開了,轉到了另一隻手套上。沙發上,若蘭坐在毛嘉豐、劉清二人中間,三人饒有興趣地看著他摸過之後,會說些什麽。

  “這隻手套內的玉,不是翡翠而是軟玉,成色十足,淡黃色。另一隻手套裝的是玻璃物體,嘿嘿,毛伯,不知我說得對不!”

  “完全正確,你是怎麽判斷出來的呢?”毛嘉豐驚呆了,驚喜地問道。

  “嘿嘿,可能是天生的,我也不知道。去甘那鎮,我也是在鎮上街邊的原石上東摸西摸,突然就摸出感覺來了,於是毛遂自薦地找到了鄭伯,和他就這樣成了忘年之交!”

  “哈哈,哈哈,小磊,你若不來搞玉石鑒賞,真是可惜人材了!”毛嘉豐,驚喜地說道。

  “小磊,你就這樣幫鄭伯伯摸原石,他們稱‘毛料’,對吧?”劉清,滿是驚喜地問道。

  “嗯!”

  “哈哈,哈哈,憑你這個本事,你倆哪是去賭石,直接說去拿錢還差不多,難怪老鄭說,他賺得盆滿缽滿了呢!”

  “嘿嘿,差不多也算這樣吧!”

  “你看這兩個玉石有什麽差距?”毛嘉豐又拿出兩個造型非常複雜的玉佩,放在茶幾上。

  “毛伯,我不懂玉石的雕製工藝,不能評判它的工藝價值,隻能判斷出玉的成色,這個成色要好些!”謝磊順手拿起其中的一個玉佩說道。

  “神了,若是我們所裏堪稱‘華夏識玉第一人’的汪明遠見了,他可能都要自愧不如,哈哈,哈哈!”毛嘉豐感慨地說道。

  “毛伯伯,說實話,盡管我能摸出玉石的成色,但對玉石的分類都不知道!”

  “華夏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遼寧的‘岫玉’、河南的‘獨山玉’、湖北的‘綠鬆石’,還有滇南的硬玉‘翡翠’。

  江南雖說不產玉石,但他們在玉器製作上,的確比這些也產玉石地區的工藝水平要高得多,在華夏也算是首屈一指。你鄭伯伯製作的幾件玉器作品,蜚聲國際玉器界,所以獲得了如此殊榮!”

  “鄭伯真是江南玉器製作的‘第一人’?可他那麽隨和,那麽和藹可親,真看不出來,他竟然是如此的厲害?”

  “你也很不錯了,憑我的眼光,你絕不會輸於汪明遠伯伯了。以後,有玉石鑒別的事情,我看啊,少不得要你幫忙了!”

  “嘿嘿,毛伯,隻要您真認為我行,我反正是隨叫隨到!”

  “小磊,你返城後有什麽打算呢?”劉清問道。

  “想開一家麵店,若是靠辦事處分配工作的話,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麵店的門麵都買下來了,就在春熙路‘大華電影院’那條巷子裏,斜對著電影院,現在還是布鞋店。門麵的裝修也找了修繕隊,隻是門前那條溝,不知怎麽弄,要涉及很多商鋪、整條巷子,還有營業執照方麵,也有些問題!”

  “市政方麵,我幫你想辦法,營業執照方麵,我不太懂要去問問,哦,對了,嘉豐,那老吳不是找黃廳長出麵幫他們調回來的嗎,他是商業廳的負責人,營業執照方麵,他應該沒問題吧!”

  “我不太懂這些,你打電話去問問!”

  “劉阿姨,若是黃伯伯他們能行,那我自家去找他,您幫我想辦法聯係一下市政工程處,解決那個溝道就行了!”

  “小磊,這事交給我來做,你不用去管。都是一家人。今後,有啥事就告訴我們,我們人緣關係可能會比你強些,對了,家裏裝電話沒有?”

  “還沒呢,說是不對個人!”

  “不對個人,就以申請公用電話為名,明天你去申請,將申請的回執編號告訴我就行了!”

  “小磊,這四本書是我珍藏多年,對華夏文物有詳盡的概述,涉及的範圍很廣,若是學得紮實,再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那你的鑒賞水平,絕對是在圈內許多人之上,不要被別人看見,更不要遺失!”

  “謝謝毛伯伯,您放心,不會有任何閃失!”

  ……

  “小磊,我以前就想裝一部公用電話,據說就守著電話,一個月也可以掙十幾、二十元,隻是很難批下來,張大嬸申請了好幾年,到現在都還沒批下來!”回家後,陳雲鳳說道。

  “媽,明天你去申請就是了,哥說能辦得到,那肯定就能辦得到!”謝若蘭知道內幕,隻是不能說。

  “好,媽明天就到辦事處開證明,去郵政總局遞交申請,隻是我們又不缺錢,急著申請來幹嗎呢?”

  “申請電話不是用它來掙錢,裝好後,將那個‘公用電話牌’摘下來,留著自家用!”

  七月十日搬新家,七個同學當然全都到齊,幫著做事。按謝磊所說,家裏原來的物品,除了少量物品母親舍不得扔掉外,全都不要,連過冬的舊衣服、棉絮等等,也全都賣給了上門服務的廢品回收站。

  正廳的房子大,父母住一半,一間是客廳,另一半暫做了書房,進門左手的兩套房子,若蘭和奶奶住一套,謝磊住一套。右手的那兩套,以後就用來做客廳和客房。

  搬到了新家,洪曉波自然也就住在了家裏。有了新家,也就成了七位同學的聚集地,沒事他們就來這裏,商量麵店的事情,比他們呆在自己家裏的時間都要長。

  謝磊買了不少的肉票,號數票,夥食自然也開得很好。母親每月有大筆的利息,用錢也很大度,一家人成天都是樂嗬嗬的,想吃什麽都沒關係了。

  “奶奶,您安了假牙,人看起來好多了,以前癟著嘴,真就像個老太婆!”若蘭見到奶奶新裝好假牙好似年輕了幾年,打趣地說道。

  “奶奶本身就是老太婆,不過你哥回來後,日子過好了,真覺得年輕了許多,走起路來啊,也不覺得累了!”

  “奶奶,那是營養跟上了,身體當然有勁。以前我們家半個多月都吃不上一次肉,更不要說水果、零食那些。現在天天有肉吃,身體不好才怪呢。哥說了,等他這幾天忙完之後,我就要和他去上海、杭州玩了!”

  “去了,就要聽哥的話,他可不是去玩,他有大事情要做!”

  “知道,奶奶,您們怎麽全向著哥哥了呢?”

  …

  搬進了新家,和同學、黃隊長討論過麵店裝修的事項後,同學們繼續到各處麵店考查、學習,謝磊卻在抓緊時間,鑽研從毛伯家中借回的《曆代文物鑒賞珍藏》。

  翻開瓷器鑒賞書,麵對的就是各朝代的瓷器特征,時代判別,窯口判斷,真偽辨別,評判價值。

  唐三彩、耀州窯、定窯、均窯、龍泉窯、宋元景德鎮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窯彩瓷(主要是鬥彩、琺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窯褐瓷、宋建窯黑瓷、明德化白瓷等,要掌握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我學這些東西的目的,並不是做學文,而是要從舊貨市場、廢品站的物品中,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留待時機成熟後換錢!”所以他對年代、真偽辨別,更為上心。

  當天晚上,回家後就看到大半夜。第一冊書,全是講年代、講瓷器的發展史,講官窯、民窯製作工藝上的細微差別,很是難懂,但又是瓷器鑒別的基礎,沒有這些基礎的東西,根本就不能算是鑒賞家。

  開始之時,謝磊看得頭都大了“要想全部記住,還真是難啊!大浪淘沙,若不能學會,不能在一大堆破舊物品中甄別出真偽,寶物就算在你麵前,不識貨,盡收藏些贗品,辛辛苦苦保存了若幹年,到時候卻完全無用!”整個晚上,他都在竭力的背誦、記憶,想盡快將書上講的東西掌握,無比的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