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天人之爭伊始
作者:南柯醉夢一場      更新:2021-03-31 00:45      字數:2397
  鹹陽城,校場之上,一眾黑衣甲士分列各處,維持秩序。

  諾大的校場,足以容納數萬人觀摩。

  校場中央,是一處巨大的高台,其上滿刻道紋,亦有墨修手筆。

  已經坐在了校場四周的秦民與修士眼中滿是興奮,正在低聲議論。

  “我聽說啊,這天人之爭以前都是在周國舉辦的嘞。

  現在轉移到了我們秦國,那豈不是我們秦國能取周而代之了?”

  一個年輕人滿臉興奮的朝著同伴低聲開口,那位同伴也是與有榮焉的點頭,興奮道:

  “沒錯,就算現在不行,但是遲早我秦國能統一天下,迫得諸侯國臣服!”

  旁邊有人低聲冷哼:

  “愚民!”

  那個年輕人和他的同伴均是麵色不渝的扭頭看了過去,是一位作道修裝扮的中年人,並未看向此處,但是很明顯說的就是他們。

  那個年輕人有些不爽的開口道:

  “兄弟,你是不是秦國人啊?!”

  中年人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吐出了兩個字:

  “不是!”

  年輕人嗤笑一聲:

  “我就說,你們這些外國人啥也不懂。

  當今天下,我秦國不是最強,哪國是最強的?”

  中年男子眉頭微皺,冷冷道:

  “若你秦國最強,那邯鄲之戰怎麽被我魏國信陵君用計屠殺二十萬秦卒?

  可笑至極!”

  年輕人的臉色一黑,開口道:

  “

  那要不是其他六國不講武德,一起並肩子上,我秦國會敗?”

  中年男子冷笑:

  “你秦國死了二十萬!”

  年輕人有些惱火:

  “我秦國損失二十萬銳士怎麽了?你六國損失了不也超過十五萬人馬嗎?”

  “你秦國死了二十萬!”

  “嘿,你瞧我這暴脾氣!”

  年輕男子擼起了袖口,被他旁邊的同伴拉了一下,隨即那個同伴笑眯眯的開口:

  “原來你是魏國人,我就說你這好大的酸氣。

  你要是非說邯鄲之戰我秦國損傷二十萬秦卒,那我可就得和你說說這長平之戰的故事了啊。”

  中年男子嘴角微撇:

  “那是趙國的趙括太蠢,幹我魏國何事?”

  “魏國是吧,那我就要和你說說伊闕之戰的故事了。

  我秦國的武安君白起可是殲滅了你韓魏兩國聯軍,直接打到你魏國遷都了,這你知道嗎?”

  中年男子麵色一黑,冷聲道:

  “白起已經死了!!!”

  “你魏國被打到遷都了。”

  中年男子麵色極為難看,身上湧起恐怖的氣勢。

  那幾個秦國的年輕人卻都是絲毫不懼:

  “說不過就想動手?來啊!

  你有本事就試試看!

  一個我死了,還有千千萬萬個我,你看你能不能走出這校場!”

  而此時,那個中年男子的肩膀被人輕輕按住,扭頭,是另一個道修服飾的中年人對他輕輕搖了搖頭。

  中年道修冷哼一聲,拂袖離開。

  而看著中年道修的背影,幾個年輕人齊齊啐了一口。

  論血性,我秦國怕過誰?!

  “莊嚴肅重之地,隨處吐痰,按秦律.....”

  看著突然出現的黑衣衛士,幾個人齊齊麵色一苦:

  “大哥,我錯了。”

  那個黑衣衛士卻是嘴角微勾:

  “按秦律當處以錢罰,我幫你們出了。

  剛剛做的不錯!”

  拍了拍一位年輕人的肩膀,黑衣衛士離開了。

  幾個人頓時喜笑顏開的坐了下來,議論起剛剛的事情,但是說著說著,興奮之色卻緩緩褪去。

  “武安君大人,如果他還在世....哎”

  有人輕歎,但是立刻有人說道:

  “武安君大人離開了,白家不是還有個白止公子嗎?

  我想他應該可以繼承武安君大人的衣缽吧。

  我聽說這位白止公子儒武雙修,還都是四品修士,天縱之姿,這次也要參與天人之爭。”

  “對,我聽我二姑家的三表佬的孫子的鄰居說,那魏國的使者就是在鹹陽城外被白止公子打得都要死了,好像是一戟釘在石頭上。

  要不是他們花了特別大的代價從妖國使者的手裏換來了補天丹,怕是直接就準備回國吃席了。

  那魏國的使者好像也是四品修士,還是魏國的相邦之子呢。”

  “啊?王上不是下詔,要保護鹹陽城內使者的安危嗎?

  白止公子沒事吧?”

  “哈哈,當然沒事。

  好像魏國的人去找了廷尉署,直接被廷尉大人噎回來了。

  詔令說了,是鹹陽城內,又不是城外,這事不歸他們管。

  然後晚上回去,他們住的地方就被一堆我秦國的將軍們圍住了,說是來看看傷勢。

  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別說了,王上來了!天人之爭要開始了!”

  ......

  伴隨著謁者的高喝,人聲鼎沸的校場緩緩安靜。

  一架車攆緩緩的駛入校場,被傳已經時日無多的秦王贏則麵色蒼白的在武安君的攙扶下,緩緩坐在了高台之上。

  隨後,秦國文武百官也有序入場,登上高台,坐在早就備好的位置上。

  最後,在謁者的高喝聲中,各國使者從正門之中依次進入。

  而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一位身著金黃色明豔裙裝,臉上帶著麵具的女子。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雖然不見麵目,但鳳眸清淺,隨意一瞥便足以讓人沉淪其中。

  待到諸多使者落座,謁者拿出詔令,依禮輕誦。

  諸多禮節完畢,一位身著黑白二色道袍的老人身形飄然落在了校場中央的空地上。

  抬頭看了看天象,於淵伸手輕揮,一尊玲瓏小塔脫手而出,伴隨著一聲輕叱,玲瓏小塔迅速地拔地而起。

  塔分九層,足有數百丈高,塔尖之上有一枚玉珠滴流輕轉。

  還有數十位道修分列各個方位,手中輕掐道訣。

  玲瓏塔身之上迅速的開始蔓延各色道紋,道韻鋪滿。

  於淵朗聲開口:

  “本次天人之爭,正式開始!

  請諸位登塔!

  先登塔峰者,得先機!”

  話音落地,數道身影從高台之上飛起,旋即出現在玲瓏塔座之下,身形轉瞬消失。

  而在塔頂的玉珠此時流光大方,一副巨大的畫卷頓時出現在眾人眼前,高懸天際,其中正是塔內的景象。

  數十道身影出現在畫卷之中。

  六國使者,九天一脈天人二宗的魁首以及其各自的四位護道之人,還有一襲臉帶麵具的黃裙身影。

  攏共十七人。

  此時眾人才驚覺,我秦國參與天人之爭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