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漢將不漢,國將不國
作者:牛奶糖2      更新:2021-03-30 17:08      字數:2590
  “誰?”…

  刁秀兒感覺到寢居中有動靜。

  快步踏入其中,哪裏還有人影,唯獨案牘上留下一卷名喚《天山六陽掌》的武功秘籍!

  這…

  刁秀兒還以為是義父王允托蔡昭姬通過暗道給送來,讓她防身用的。

  也就沒有太過大驚小怪…

  索性翻開窺探一、二!

  這不翻不要緊,一翻之下,登時被其中的武技所折服…

  最貼心的是,有不懂的地方,背麵還有備注。

  這下,也顧不上給陸羽送飯了,刁秀兒整個人醉心於這《天山六陽掌》之中…

  甚至,她本能的隨著拳經比劃了起來。

  與其說這是一本拳經,倒不如說是一門舞蹈…

  輕靈飄逸,美輪美奐。

  可惜…陸羽這邊還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躺在床上,尋思著刁秀兒姐姐要送來什麽愛心早餐呢?

  若是,他現在知道,愛心早餐怕是等不到了…

  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

  …

  皇宮內,風平浪靜的表象下,局勢越發的微妙,越發的暗潮洶湧。

  反觀…南嶽,天柱山。

  道門尊者於吉緊緊的皺著眉頭…

  至於緣由…

  他剛剛從烏角先生左慈口中得到消息,仙尊的閉關怕是還要再持續二十多年!

  究其原因…

  竟是因為一個區區八歲的伴讀小童在三年前重創了仙尊施展的夢魘無極功!

  更是讓仙尊沒有如願獲得太監武帝的屍骸!

  是他,又是他,大皇子的伴讀小童…

  他又一次壞了道門的大事兒,壞了仙尊的大事兒!

  看起來…

  道門跟他的梁子是要不死不休了。

  …

  “烏角先生,你緣何三年後的今天才告訴我,仙尊铩羽此事?”

  尊者於吉眉頭緊鎖,他在質問左慈。

  呼…

  輕呼口氣,左慈的表情也不好看。

  “我也是方才遞送給仙尊丹藥時,仙尊才告訴我的。”

  “即便如此…仙尊都沒有說太多的細節,隻說對手是大皇子的伴讀小童,有著後天第九重的修為!”

  左慈皺著眉頭…“於吉尊者,你可知仙尊為何閉口不言此事。”

  “為何?”

  “因為這一戰,仙尊必定敗的極慘!”左慈壓低了聲音…

  咻…這…

  於吉渾身一顫,要知道,上一次,讓仙尊铩羽大敗的還是三十年前的太監武帝,還是那場殺得昏天黑地的洛水一戰。

  可哪怕是那一場,即便仙尊敗了,也絕沒有閉口不言…

  難道…這一次敗的更慘?

  嘶…

  沉默…整個道觀變得沉默異常。

  大概過了有十息的時間,於吉好像想通了什麽。

  “烏角先生?仙尊既然提到,這小童三年前不過後天第九重境界,如今最多也就是剛剛突破先天…以你、我二人的實力,殺掉他為仙尊報仇,豈不是…”

  於吉沒有把話講完。

  可意思卻再明白不過。

  以道門兩位尊者的實力,殺掉一個剛剛踏入先天境界的武者,不就是輕而易舉麽?

  “不可!”左慈拒絕的幹脆!

  “為何?”

  “仙尊都敗了,何論你我…”

  “可仙尊使出的是夢魘無極功,何況還是以真氣依附在燭龍之鱗上,能發揮出的實力怕是不足十一…”

  “不足十一也是仙尊!”左慈長袖一甩…“仙尊沒有講述這一敗的細節,可見對方的實力不容小覷,再加上…漢庭沒落,皇宮中怎麽會有這樣一個高手,或許,他來自其它勢力!是我們道門目前惹不起的勢力!”

  這麽一解釋…

  於吉想通了幾分…

  隻不過…這伴讀小童屢屢破壞道門大計,就這麽…就這麽放過他麽?

  “烏角先生?太平道敗在他的手上,史子眇敗在他的手上,燭龍之鱗都被他繳獲,你能咽下這口氣,我可咽不下這口氣…”

  “何況…仙尊要覆滅大漢,我等在這天柱山虛度光陰,大漢如何覆滅!”

  於吉越說越是激動…

  到最後,他的雙手中不由得凝起一團浩瀚的真氣。

  “嗖”的一聲,一團真氣化成的能量…朝山穀間釋放而去。

  轟…轟隆隆!

  巨大的聲鳴,響徹整個山穀,一塊巨大的山巒都被轟成粉末。

  將真氣化為如此澎湃勁力的,於吉的修為怕是要在先天第七重之上。

  “勿躁…勿躁!”

  左慈輕拍了下於吉的肩膀…

  “那伴讀小童,仙尊自有計較…至於覆滅大漢,嗬嗬…仙尊掐指算過了,縱然我們道門不聞不問,大漢也將難逃一劫!”

  難逃一劫?

  於吉張開眼眸,似乎眉宇間依舊有很多的問號。

  “哈哈哈哈…”

  左慈大笑…

  “於吉尊者,仙尊掐指算出,大漢百年間宦官與外戚的爭鬥就要在中平六年的春天落下帷幕!”

  “仙尊還提及——漢將不漢,國將不國!”

  …

  霍…

  好一個漢將不漢,國將不國。

  “這…仙尊何來如此信心?”於吉繼續問…“漢如何將不漢?國如何將不國?”

  左慈一縷胡須。“仙尊高見,你且聽我娓娓道來…”

  原來。

  大漢自光武中興起…

  對待外戚一事上就埋下滅亡的伏筆。

  與西漢皇後衛子夫,趙飛燕起於寒微,外戚如衛青得靠打仗博取功名不同。

  東漢的外戚往往出身名門。

  明帝的馬皇後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女;

  章帝的竇皇後是大司空竇融的曾孫女;

  和帝的兩位皇後分別來自執金吾陰識,太傅鄧禹之家;

  安帝的閻皇後是尚書閻章的孫女;

  順帝的梁皇後是大將軍梁商之女;

  所謂春秋之義,娶先大國,皇後的出身就好像是一個風向標,直接作用於外戚門閥的崛起。

  最初皇帝選貴女,無外乎是靠籠絡門閥助力皇權。

  怎奈東漢皇帝動不動去世,權利難免落於外戚。

  竇氏、鄧氏、梁氏你方唱罷我登場,漸漸的,外戚開始反嗜皇權。

  年幼的皇帝自然不甘心,想搞事…

  失敗者會死的更快。

  可成功者往往要隱忍不發,暗中召集身邊的宦官,扶持宦門一波鬥倒外戚。

  然後…

  選擇另一個門閥的女兒當皇後,一切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就這樣…大漢百年,就是宦官與外戚不斷爭鬥的百年…

  大漢在不斷的爭鬥中越發的沒落與蜩螗。

  而至如今。

  大漢帝國式微,絕對不可能再經得起一波外戚與宦官的爭鬥…

  這也是道門仙尊為何要選擇按兵不動的緣由。

  大漢…自己就把自己給玩死了!

  …

  左慈將此間的總總娓娓道出。

  於吉連連頷首點頭…

  最近…宮中倒是有細作傳來消息,近來,十常侍要有所動作了!刀鋒所指…正是外戚何進!

  嗬嗬…

  亂世將至!

  漢將不漢,國將不國!

  ……

  ……

  ------

  各位觀眾老爺,有推薦票的就給投兩張。

  票多了,容易獲得推薦位。謝了啊…

  下一章開啟十常侍亂權。

  每天四章(1萬)字,多多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