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青州東萊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5-22 11:46      字數:3445
  青州,古代九州之一,前秦時期為齊國,後世為大部分的山東省,現在為東漢十三州之一的青州。青州州府位於臨淄,在齊國境內(東漢的封國,和郡差不多級別吧?)。而整個青州則分為四郡二國,分別是東萊郡、平原郡、濟南郡、北海郡,以及齊國和樂安國。

  而瀟文遠所得的東萊郡則是青州郡國麵積最大的一個郡,並且三麵環海(也就是半個山東半島),境內有九成地段與北海郡相接壤,剩下一成和徐州琅琊郡接壤。其治下有四個大縣,分別是治所所在的東萊,北麵的黃縣,東北麵的蓬萊以及東麵的牟平縣,東萊郡治下人口並不多,隻有五十餘萬(瞎編的),不過與大漢其他荒涼地段相比,東萊郡算得上是人口眾多的中型郡縣了。

  當然,這是在黃巾之亂之前的人口統計,而此時,整個東萊近乎一片荒涼!

  當瀟文遠一行人來到東萊郡太守府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了,之所以花了這麽長時間,完全就是因為一路上瀟文遠是取道兗州的山陽郡,經過魯國,進入琅琊後再轉上北海郡,然後才進入東萊郡的,為什麽要這麽走?倒不是為了尋找什麽名將軍師之類的,畢竟這個時候才中平四年秋,那些所謂的三國名將要麽就還沒成長起來,要麽就已經是一方大員了,他瀟文遠倒是沒有著急地去登用,之所以這麽繞道而行,為的就是查看這個時代的山川地貌,畢竟作為一名有野心,有文化,有計劃的軍閥頭子預備役,他瀟文遠必須做一些割據前期的工作,例如記錄各地的山川地貌,以便將來行軍之時的方便。

  而一來到東萊郡,瀟文遠一行人總算明白青州黃巾之亂亂到了什麽程度,就例如在經過北海郡的時候,北海郡除了幾個縣還有縣令在死守外,現任北海郡郡守直接被黃巾賊給煮了,甚至瀟文遠路過北海郡的時候更是遇上了幾支百人隊的黃巾賊到處‘打糧’,如果不是瀟文遠和蔡文姬都是身手了得的‘武將’,可能他們還來不到東萊,甚至死在半道也有可能呢。

  而東萊也不見得比北海郡要好,因為看到郡治所在的東萊縣,那十室九空,殘破不堪的樣子,瀟文遠和蔡邕他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特別是所謂的太守府邸居然已經變成了廢墟,這讓瀟文遠和蔡邕都明白了,那張讓根本就是讓他們來找死的!

  不過這也沒辦法的,畢竟現在帝都中外臣和內侍的爭鬥已經是白熱化了,他們這些明眼就看出是大將軍何進這外臣一脈的人,又怎麽可能受十常侍待見呢?

  甚至瀟文遠還懷疑,如果他一年半載裏不把東萊郡給安定下來,可能那張讓等十常侍還會在皇帝麵前參他一本呢。

  別說什麽欺世盜名之輩了,就是他受到盧植和皇甫嵩保舉的緣由,就足以牽連到朝中這兩位老大人了,同時也是對何進一脈的外臣一次沉重的打擊。

  一想通此間關節,蔡邕的臉色就變得鐵青起來,在太守府旁邊的一處無人房屋中暫時安頓下來後,蔡邕就拉著瀟文遠到一邊去小聲說道,“文遠,此間如何是好啊?”

  “嶽父大人,放心吧,給我半年時間,我會讓整個東萊變成大漢僅有的樂土!”

  見瀟文遠目光如此堅定,蔡邕心中也老大寬慰,也就說道,“既然文遠有那信心,不知道老夫能幫上什麽不?”

  “嶽父大人,既然如此,那就請嶽父大人先任太守府主簿,待我安排好一切後,我就去那黃縣,尋我們的都尉去。”

  “哦?那黃縣有能人呼?”蔡邕倒是有些意外了。

  “待我尋來,嶽父大人便知。”

  ……

  次日,瀟文遠麵對東萊此時的局麵也略感頭痛,最讓他無奈的是,此時東萊治所的官員幾乎就全沒了,大多都是黃巾禍亂的時候死了,唯一剩下的就是兩名縣府文書小吏(東萊縣是郡縣同治)。也就是說,整個郡府的行政機構都崩潰了,這讓他無奈之餘,也就隻得讓仆人四處敲鑼打鼓的,將東萊縣僅剩的數萬百姓糾集在廢棄的郡守府前,並當眾宣布自己是朝廷任命的新東萊太守,同時還聲稱太守府內缺乏官吏,希望百姓中有學識之士站出來,和太守府共度難關。

  雖然初初那些百姓們都不信,也不想過多理會這些事情,畢竟這個年頭,老百姓在官員的眼中就是家裏養的豚,官員發出通過除了加稅賦之外,還能有什麽好事呢?

  不過等瀟文遠拋出了分糧分地的誘~惑後,倒是讓那些百姓們開始相信了,當一代代粟稻被百姓們領回家後,至少東萊縣的百姓已經完全支持了瀟文遠這新任的年輕太守。畢竟這年頭哪裏會有上官給百姓發糧食的,那些官老爺們恨不得把百姓身上的皮都扒了用來換錢呢。簡單地用近代的一句話就可以說明這個時代的官員和百姓的關係了,那就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所以瀟文遠的舉動立馬就得到了東萊縣的百姓擁戴,同時郡內其他縣的百姓一聽有此等好事,也都紛紛來到了東萊。

  這期間有收買人心的作用,也讓瀟文遠招收了一批識字的百姓,給填充太守府官吏的空缺,雖然這些人都事緊緊識字而已,談不上什麽才華,不過臨時用起來也比之沒有要強的多。

  既然行政機構架設起來了,雖然是在揮金如土的前提下架設的,不過總的來說,他瀟文遠也算是有人支使了。

  至於為什麽要先分糧,其實瀟文遠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這兩年都是大旱之年,甚至還有蝗蟲災害,弄得青州大部分地區幾乎都是顆粒無收,也難怪青州的黃巾餘孽鬧的那麽凶,一直到漢獻帝繼位後才在劉備等人的幫助下平息。

  所以,看到滿地的饑民,瀟文遠那是不得不先發糧賑災。同時還讓府中老管家,帶著信任之人與一大批金銀下徐州大肆購糧。

  賑災一賑就是好幾天,才算慢慢緩和下來,除了粥棚之外,還就是讓官吏給每個受賑的百姓備案,同時發行如同身份證一樣的旅劵,為的就是做一個簡單的人口普查和為重新丈量土地而做準備。

  說起來雖然東萊現在滿目蒼涼,但是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本土的大家士族們基本上要麽被黃巾殺光了,要麽就舉家逃光了,現在整個東萊郡除了百姓的土地外,還有大量的丟荒土地。

  當然,如果是大豐之年,這些土地倒是很有作用,可惜今年是大旱之年,在一般人眼中這些本來肥沃的土地根本就是一文不值。

  不過這難不倒瀟文遠,畢竟應對旱災無非就是深打井,廣開渠道這兩點。所以很快的瀟文遠就提出了以工賑災的口號,簡單來說,就是百姓們想要獲得糧食,那就得為太守府工作。而所謂的工作就是打井、開渠、修繕治所以及東萊城牆,同時丈量土地也大規模展開了。

  為了減少貪墨的現象,瀟文遠甚至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怎麽說他曾經也是管理過以個大帝國的皇帝,現在要管理一個郡,就算不是手到擒來也不會太難。

  雖然,那個時候有一大班文臣武將在一邊幫襯著,而他這個皇帝就隻會吃喝玩樂…咳…

  總之這些天年輕的太守大人忙的連好幾次經過家門都沒有入內休息呢,甚至太守夫人也隨著太守大人不畏苦累的四處奔波忙碌著,如此情景卻是讓東萊郡的百姓們看在了眼裏,也上到了心頭。

  一時之間,年輕的東萊太守勤政如同大禹治水一般,三過家門而不入的賢名就在青州甚至是附近州郡中傳開了。

  本來瀟文遠之前一言定三邊的驚世獻策就讓‘瀟文遠’三字鬧的天下皆知,特別是半月前,劉虞到任幽州後,就以瀟文遠的策略招撫了烏桓和鮮卑等外族,弄得漁陽張純等人此時被幽州郡兵和外族兵馬圍困在漁陽,現在都成了籠中之鳥,眼看離逆賊授首不遠了,這個時候再傳出瀟文遠勤政愛民的消息,也著實讓瀟文遠的大名在大漢之中震上三震。

  要知道這個時代為官靠的就是名氣,什麽名士之類的隻要名氣夠了,那麽按正常程式就能隨時舉茂才,然後就能正式進入官場。而這一套本來瀟文遠也是不太懂,不過蔡邕和盧植他們卻清楚的很,所以在瀟文遠打算進入官場後,蔡邕就時刻提醒著瀟文遠要造勢,好吧,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就是拚頭條。

  他瀟文遠此刻也算是成功了,至少在蔡邕和蔡文姬等高明的‘營銷人員’幫助下,至少大漢有識之士十之八九都知道他瀟文遠的大名了。

  而在這個時代出名也是有好處的,就比如那些名將謀士們擇主,很多時候除了自己親眼考察之外,就是對方的名氣所致。

  例如曹操為什麽魅力那麽足,能有那麽多大才來投呢?

  就因為他任洛陽北部尉的時候造了敢於敲打權貴的五色大棒,當然的,他的下場就是被洛陽權貴排斥,然後被明升暗降,外放到頓丘當頓丘縣令去了。雖然如此,但是曹操不畏權貴的名聲卻大震,從此也進入了天下有識之士的眼中,也因為這樣,加上刺殺董卓,以及參加討伐董卓聯盟時行事十分積極等光榮事跡,導致天下大亂之時,上門來投他曹操的名臣猛將那是如雲如雨的多。

  所以,為了瀟文遠以後的發展,先別說蔡邕和蔡文姬的苦心了,就是提耶利亞也建議他多‘裝’一些,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就是好這一口,隻要他瀟文遠‘裝’的像,‘裝’出了實職,‘裝’出了光榮,那麽未來董卓亂政之時,就是他瀟文遠正式崛起的時候。

  好吧,所以瀟文遠隻得硬著頭皮去‘裝’了,‘裝’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太守,‘裝’一個憂民憂國的好愛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