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6章 大勢-後篇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1-05-25 01:12      字數:3506
  “如此,想來宋都督也明白我為何不急著擴張吧?畢竟在我想來,那些土地與人口是不會跑的,隻要我慢慢把現有領地給安定下來,並完全消化了,大概不用一年時間,就能兵出四麵,一舉把山西,河北等地拿下。而如此一來,將來麵對異族的時候,也不會出現內部叛亂的現象,從而讓對異族征伐的戰事,也不會受到幹擾。所以現在就讓竇建德李淵他們為我們擋住突厥那些豺狼,待我們完全消化了現有領土,將來才慢慢教訓他們。”瀟文遠的想法很簡單,現在於黃河南岸,函穀關前駐兵固守,再整頓大後方,大搞個人崇拜和造神言論,等後方安定完全安定了,在慢慢蠶食其他勢力的。

  而如此做作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逼得李淵他們這些中原勢力不得不分出精力來對付西北麵的突厥。因為如果秦軍急著擴張,那麽李淵、竇建德他們這些軍閥們肯定會聯合起來對抗的,甚至還會與外族聯合,畢竟外族也不是傻子,任何外族都不願意看到一個完整而統一的中原政權稱霸。畢竟開皇年間,楊堅的對外政策就讓外族再度明白,中原那群漢人,再也不是當年的‘兩腿羊’了。

  而隻要瀟文遠讓秦軍暫時停下了擴張的腳步,並拉攏竇建德和薜舉對抗李淵,並使用各種聯橫手段來分化河北與山西的軍閥,讓其自相猜忌,好讓秦軍從中獲利。

  如此行為,在外有強大的突厥虎視眈眈,內有強秦厲兵粟馬,那些軍閥諸侯們大多都是有眼光的,識時務者為俊傑的道理大家都懂得的,所以,想來那些軍閥直接投誠也不奇怪。

  當然,這是理想的結果,畢竟權利這東西,一旦到手,任誰都無法輕易放棄的。戰爭手段是必然的,但是,戰爭加懷柔手段,那才是雙管齊下,得利更多。

  就像前幾天,瀟文遠就收到了關於青州王薄有服軟跡象的信件,而漁陽的高開道也有相投的想法,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好處。

  現在秦軍勢大,其他大少軍閥諸侯為保命或抱住榮華富貴,相投也是正常的。其實曆史上的李唐,在得到關中後,一打敗王世允後,關東勢力就幾乎都動搖了,讓就是因為這樣,李唐才會在短短數年間的,一統天下。

  而瀟文遠現在至少要讓那些僅剩的諸侯們猶豫不定,那根本原因就是瀟文遠接受投誠所付出的代價太苛刻了,讓剩下那些軍閥諸侯們根本難以接受,才導致這些人在死頂的,否則洛陽內閣一張最後通牒,可能剩下的諸侯們大部分都會投降的。

  說起青州王薄,那就是悲催之極了。他王薄想獨立於亂世之外,看天下諸侯紛爭而從中獲利,這倒是個不錯的計策。可惜誰能想到,瀟文遠的秦軍如此恐怖,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把黃河以南的諸侯都給滅了,現在黃河以南就隻剩下青州的北海等為數不多的幾個郡縣不是秦軍勢力而已。畢竟王薄宣布了中立後,瀟文遠也不好冒天下之大不韙攻擊青州黃河南岸的幾個郡縣呢。

  而王薄也悔的腸子都青了,現在明眼人都知道,這天下絕對是大秦的,如果當初他聽從了崔家勸告,投了秦軍,那麽現在十二內閣相中絕對有他一分。特別是當時秦軍隻有江東一地的勢力,這種時候他青州勢力相投,那絕對是雪中送炭,還是追加送火爐和打火石的呢。如此相投,那瀟文遠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王家的。可現在呢?秦軍勢力已成,他青州再相投,那就是錦上添花之事了,雖然也算是不錯,可稍稍通過崔家一打聽,秦軍給他投誠的價值就是一個兵部尚書侍郎,官品從二品,軍銜也就隻有一個上校,這讓習慣了做土皇帝的他如何能甘心接受呢?

  可不甘心又能如何?他雖然說是保持中立,但是瀟文遠一旨命令,就讓秦軍大方進入青州地域,你不說中立嗎?好,那你就繼續中立吧,隻要你不宣布脫離中原政權從而搞什麽獨立,那麽老子隻要不首先動手,那就能光明正大地駐軍青州。

  而你一說青州獨立於中原政權之外,那好,瀟文遠隻要一張聖旨,說其叛國,那麽就直接伐之。

  什麽?是說這違背天下大義?說秦軍侵~犯他王薄的青州?

  好吧,洛陽一封文書公告天下,青州是中原政權神聖不可分割的一份,他王薄宣布嚴守中立,那是他王薄的勢力嚴守中立,而我大秦天軍進駐中原政權所統割的領土,那是天理所在,天經地義的。你王薄敢出兵攔阻嗎?人家秦軍等的就是你攔阻,因為隻要你一攔阻,那就能更為名正言順地動武。

  好吧,如此無恥的宣言一登上報紙,王薄一看到,就直接吐血三升,特別是那關於青州領土的中原政權的所有權,引經據典的,說那青州從秦漢開始就是中原政權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他王薄並非官方法定的青州都督,他有什麽資格說青州是他的。看到這裏,王薄就差點沒直接氣昏過去呢。

  當然的,王薄也是高呼秦軍的無恥,大叫要天下正道之人為他主持公道,可惜誰聽他的啊。再說了,秦軍所做的事情也堂而皇之,甚至有道有理的。畢竟他王薄宣布中立的時候,可沒說青州獨立哦,而是說他王薄退出天下紛爭而已,雖然暗中所指就是他王薄所在的青州嚴守中立。可這也沒有書麵文字記錄,也就是說,王薄退出天下紛爭,那是他王薄自己長白幫的事情,完全與青州行政軍事一點關係都沒有。

  再說了,就算秦軍無恥,也沒所謂的什麽正道之人敢為王薄抱打不平的,畢竟正道牛耳慈航靜齋與淨念禪院自從在洛陽宮殿中獻上和氏璧後,就算是公開支持瀟文遠了,這個時候,他王薄就是叫破喉嚨,也沒人會理的了。

  王薄無奈啊,就是哭也沒用了,最後隻得委派自己的兒子王魁介,通過青州大家,現在在秦軍如日中天的崔家的關係,去到洛陽與大秦內閣治談關於長白幫投誠的問題。

  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王薄真的被逼上絕路了。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大秦用文字說事,他王薄的長白幫是私人組織,那麽就肯定沒有收取賦稅的權利,隻要他王薄敢用自己人下到郡縣下麵收稅,那麽大秦就能說其是‘黑社會’性質,秦軍就完全能以‘打黑’的名義對其用兵。這個時候王薄也就隻有死路一條了,和秦軍正忙衝突?他王薄可沒有這個本事,看著那西魏(瓦崗)軍、那北魏(宇文閥)軍的慘敗,看著那恐怖的火器,他王薄除非腦袋被驢踢了,否則絕對不不會蠢到與秦軍開戰的。

  至於東北的另一個大勢力,漁陽的燕王高開道,之所以會有投大秦的念頭,其實很簡單的,自從瀟文遠下令大規模造船,打造炮艦後,渤海水域就經常出現北上交易的大秦商船。其實就是北上買賣胡人人口與馬匹牛羊之類的,畢竟曹應龍可是幹的很不錯呢。

  而這些大秦商船的船隊之宏大,那是聞所未聞的,就是楊廣當年第一次征高麗時,那舉國最強的水軍,也沒有秦軍的商隊強大。

  而高開道所在的漁陽,北平等地都是近海的,對於海上貿易,他的燕國也做,所以對於秦軍的恐怖船隊那更是認識很深呢。

  海盜厲害吧?在渤海一帶,三韓,倭寇大把的是,而這些海盜完全可以稱之為擁有與正規水師完全不相讓的實力,甚至很多海盜都是三韓、倭國的正規水師假扮的。畢竟自從大隋內亂後,這渤海,黃海等海域就再也沒有隋軍水師的身影了,也讓附近的國家大起了海路上豐厚利益的念頭。當然,單純經商,也不是錯的,可是,這如何比得上直接搶奪呢?所以,在這兩年來,渤海,黃海等海域都是海盜泛濫的很,根本沒有官府管理。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因為秦軍水軍正式入海了,那恐怖的寶船,那如天雷般的火炮,都讓那些所謂的海盜們聞風喪膽的,甚至一被秦軍艦隊逮著,那就一戰之下,那些海盜們就灰飛煙滅了。

  如此強大的水軍,又怎麽不會讓高開道心有忌憚呢。再加上眼前的青州事件,那更是讓高開道心驚幾許,因為隻要讓那‘中原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由頭給安在他燕國的頭上,那他的燕國就將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死戰,可惜,對上恐怖的秦軍,他高開道沒信心,他的手下更是還沒看到開戰前兆,就直勸說他投大秦呢。其實這也沒辦法的,因為他燕國雖然軍力強勁,自古強兵出燕趙,這邊境之地民風彪悍,能戰之民十之七八,也讓高開道在突厥、竇建德、王薄等勢力虎視眈眈之下也屹立不倒。可惜一對上秦軍的甲士,特別是秦軍那恐怖的火器,別說他那些手下,就是他高開道都感到膽寒了。

  而另一條路就是與王薄一樣,等著被秦軍蠶食,最後弄得裏外不是人,騎虎難下。

  這種尷尬的局麵,他高開道與一眾燕國大臣們可不願意看到,畢竟他們都不是傻子,並且秦軍水軍已經在北平東南的三岔河口處(天津)強行建造港口,並聲稱是在中原政權治地內建立港口,讓燕軍退後百裏。這就是說,秦軍正在用著對付王薄的伎倆來對付他們燕國了,這事情其實任誰都不能吞下這口氣的,當然,高開道也吞不下去,也就發兵包圍了正在營建的天津港。可惜秦軍反應卻讓高開道恐懼了,因為秦軍居然直接讓數十艘大船從運河進入北平地界,炮轟北平郡所臨河岸的幾座大城,嚇得高開道立馬命令包圍天津港的甲士撤退,並派遣使者與當時的艦隊將軍治談。

  而隨後在瀟文遠登基一個月後,已經有些膽寒的高開道就派遣自己的得力左右臂,張金樹與丘南山南下洛陽,開始治談投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