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重溫兒時的英雄事跡
作者:一眼乾坤      更新:2021-04-08 02:50      字數:2131
  第三百九十九章重溫兒時的英雄事跡

  說著,張可欣特意將一碟酥果子放到李路晉跟前,上回看李路晉多吃了兩塊這種酥果,想是合李路晉胃口的。

  張晉鬆笑著搖頭,還說不是特意為李路晉準備的。不過,他也不想再拆穿自家妹妹,招呼著李路晉快快坐下歇歇。

  李路晉向張可欣道了謝,首先拿起一塊那碟子中的酥果。這酥果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正中嵌了一塊無核的梅肉。

  將酥果放入口中,酸中泛起一絲絲的甜來,不知道那個愛吃梅幹的姑娘,現在正在做什麽。

  見李路晉吃得愣神,張可欣挑起了話頭:“昨日聽娘親說起以前與李大哥娘親相處的事情,娘親說了不少呢,我才知道娘親與李伯母的關係也是那般的好。”

  李路晉還在想著易芊兒接受黃嘯卿梅幹,而拒絕自己相贈梅幹的情形,並沒有聽到張可欣在說什麽。

  張晉鬆倒接口了:“果真還有這段淵源?改日,我也要向娘親問問。不知娘親可還記得李大哥小時候的情形?”

  “娘親倒還真說起過一段關於李大哥小時候的事情呢。”

  “哦?可欣,快說說,我想聽。”張晉鬆連聲催促著,他可是對李路晉抱著萬分的興致。

  張可欣瞧了一眼李路晉,自己說了這麽多,李路晉好像連一個字都沒聽到的樣子,她不禁提高了些聲音,特意往李路晉那靠了一些:“李大哥,你可還記得小時候去過法華寺?”

  李路晉一動未動,恍若未聞,唯有口中的那縷酸甜在唇舌間縈繞。

  張晉鬆等不急了:“怎麽?李大哥小時候常去法華寺嗎?可是在法華寺中發生了什麽趣事?”

  張可欣看了看李路晉的神色,不禁心中有些焦急,難道李路晉不喜難這個話題?要話都說到這了,張晉鬆又在一旁催著,想換話題也來不及了。便隻得極力保持著平穩的聲調道:“常去倒也不致於。李大哥那時好像才六七歲年紀,娘親說,那一日去法華寺祈福,正巧遇到李伯母也在法華寺焚香祈福,那回李伯母身邊還帶著李大哥……”

  張可欣頓了頓,因為她看到李路晉終於動了。

  張可欣以為李路晉終於聽到她說話了,不想,李路晉隻是又拿起了一塊酥果放入口中,便仍目眺遠處,仿佛將自己置身在一個與張氏兄妹相隔的另一個空間之中。

  張可欣吸了一口氣,抿了抿嘴。看來這個話題尋得實在不好。她便也沒心意思細說了,便快速地將那樁舊事一氣說完。

  原來,張可欣娘親在寺中,瞧見李路晉一人獨挑七八個十幾歲的小地痞。那些地痞混進寺中,偷了一個老婦人的銀袋子。

  老婦人孤苦一人地生活著,還生著重病,來寺中正是想為自己祈福的,沒想到打算抓藥的銀兩被那些地痞給偷了。

  偷的時候,一個地痞被旁人發現了,就叫來同夥,將發現並揭發他的人給打了,老婦人在一旁求情,也被推搡,倒地不起。

  後來,是李路晉一人據理力爭不過,將那些人全都打趴下了,並搜出了老婦人的銀袋,歸還給了老婦人,還讓隨後趕到的僧人將那些地痞報官收押。

  張可欣越說越沒趣,一口氣說完後,也端起茶盞飲了一口。

  聽完故事的張晉鬆兩眼放著光,直盯著李路晉不放,隻覺得李路晉形象更豐滿了,更高大了。

  張可欣將今日最想說的說出口:“明日十五,是個不錯的日子。娘親說要去法華寺祈福,也正好為晉鬆的武考燒燒香。”

  說是武考,其實隻是一項內部的小考而已。並不是需要上戰場的重要職務。隻是因著張晉鬆非要棄文從武,張大人張夫人實在擔心這個獨苗的安全,可又坳不過這個兒子,便托了人,替張晉鬆尋了一個城防的職務。

  過幾日,隻需要去比劃兩下子,走個過場,給旁人看看張晉鬆還是有兩下子的,不是托人走關係取得的職務的,便可以了。

  當然,張晉鬆可不知道這一點,他隻當是自己苦練的武藝讓眾人知曉了,期待著武考那日好好表現,爭取人生中第一個武職。

  是以,他對不久後的那場武考可是萬分看重的,也十分想重溫一下心中偶像李路晉兒時的英雄之地,他抓著李路晉的胳膊,欣喜地道:“李大哥,你明日不也無事嗎,咱們一起去法華寺,可好。你一定要將你仗義救人的地點指給我看啊!這麽容易的事,咱們可就說定了哈。”

  容易?易?易什麽?剛剛聽到了有關易芊兒的事嗎?

  被張晉鬆搖著胳膊,耳中又好像聽到了“易”字,李路晉這才回過神來,後知後覺地點點頭。

  張晉鬆見李路晉答應,開心地直傻笑。

  張可欣則往上抬了抬扇子,隻露出笑得彎彎的眼睛。

  宜壽宮中穿堂風刮過,吹得太子禁不住打了個哆嗦。

  說什麽這裏最適合養傷,簡直就是放屁。今日如此好的陽光,就連下人房中恐怕都是暖融融的,可宜壽宮中卻全然照不進暖陽,隻有一片蕭條冷寂。

  太子用力地將手中的畫軸砸在地上:“人呢?人呢?都死光了嗎?本殿下還是太子,還是太子,你們還得好好服侍著本太子!”

  說來也奇怪,太子一回宮,皇帝就迫不及待地讓睿公公看著他搬離東宮,那明擺著是不讓他當太子了,可廢太子的旨意,卻遲遲未正式頒布。

  太子將自己關在宜壽宮苦思了幾天,忽然想到,莫不是父皇並不是正真想廢了自己這個太子!

  皇帝讓自己搬出東宮,完全是因為自己受的那個傷!皇帝是怕自己下/身的這個傷,會影響皇嗣啊。

  太子撫在自己的小腹,慢慢地往下移了移位置,這次城外的遇襲,一支箭射在了自己的下/身,那種痛和驚懼,他現在仍心有餘悸。

  這廢太子的旨意隻要一日未下,那自己就還有一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