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想從李朝分一杯羹的清佳鬆嵐
作者:一眼乾坤      更新:2021-03-27 03:00      字數:2147
  第三百二十章想從李朝分一杯羹的清佳鬆嵐

  緝敬堂裏,李正勳剛剛醒轉,就有人來報,葉赫三王子求見。

  李正勳神誌還未完全清醒,雙手揉搓著腦袋,仍是暈脹得不行:“寡人這是怎麽了?剛剛……”

  剛剛好像正在說話,怎麽後來發生了什麽全不記得了?

  瑩王妃接話道:“剛剛王上說十分疲倦,就小憩了一會兒。現在還好些了?”說著,她還體貼地為李正勳按摩起來,想起清佳鬆嵐的隱瞞,她又道:“王上若是還累著,那個什麽三王子便不見了吧。您的身體才是最要的。”

  李正勳卻擺了擺手,示意侍從領清佳鬆嵐去禦書房,別人不知清佳鬆嵐來的目的,他自己可是知道的,這個當下的盟友,可不能怠慢。

  “愛妃不用替寡人擔心。寡人好多了。等寡人忙好了政務,再來陪愛妃。”

  望著李正勳離開的背影,瑩王妃的眼神也逐漸變冷。

  一開始是兄長,後來是自己的第一個男人,再就是自己腹中孩子的親生父親,三個男人,一個比一個冷血無情。

  瑩王妃撫著自己的小腹,環視著這個李朝最尊貴的寢殿,伴著眼淚的落下,她嘴角上揚。不就是一條活路嗎,孩子,娘親想辦法給你!

  禦書房內,清佳鬆嵐正催促著李正勳加緊執行改農為桑的政策。

  “王上,我倒不是完全為著自己。”清佳鬆嵐將幾份紙張呈給李正勳,“隻是這改桑的事情一直拖著,我的人手就一直被困於土地的接收之上,想為王上全力搜尋李倫暢,也力不從心啊。”

  李正勳看了看那些紙,全是清佳鬆嵐手下四處搜尋李倫暢報上來的結果。全是“搜尋不見”。

  李正勳在心裏冷哼,誰知道你有沒有全力在找,我看你就是借此催我快些交利於你。

  李正勳不作表態,因著那尊提佛女的事,他現在都有些後悔答應清佳鬆嵐這事了。

  改農為桑是清佳鬆嵐的主意。那時,清佳鬆嵐勸說李正勳道,與李朝接壤的的主國,之所以國庫充盈,除了有瓷器之外,就是與他國交易桑蠶絲綢了。

  瓷器不好模仿,但種桑養蠶還是很好模仿的,且利潤更是在瓷器之上數倍。。隻要國庫充盈了,兵馬武器也可以更充沛更精良,屆時,即使主國皇帝不承認李正勳奪位為王,也有兵力好與之對抗。

  那時的李正勳還未入主王宮,對清佳鬆嵐的提議十分讚同。改農為桑,收利十分巨大。即可以盈內,又可以攘外。當即就與清佳鬆嵐一拍即合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尊提佛女的瑞兆,李正勳覺得自己的王位坐得十分穩當了,最重要的瑩王妃腹中有了世子,太醫把脈後確認的世子啊。這可是王宮之中三代內唯一的世子!

  一切都朝著對李正勳有利的方向發展著。改農為桑,他確實是要改,但不急於一時,最好是與騰王商談後,王位更穩了,就一腳將清佳鬆嵐踢開,自己獨享全部厚利,不好嗎?

  都是老狐狸,清佳鬆嵐哪會沒猜測到李正勳的算計。

  清佳鬆嵐又呈上一份東西,這下李正勳看了後直皺眉:“這些可都是真的!”

  “王上看中的尊提佛女,在騰王軍營中也已傳遍了。而且,據軍營中的太子所言,那尊提佛女的肉身,乃是他們國家的子民。此次現身,正是為著佛佑他們討伐王上你的!”

  “胡說八道!豈有此理!”李正勳一把將那紙張撕碎,狠狠地丟在地上。

  清佳鬆嵐緊追不放:“王上,由此可見,即使你與騰王碰麵商談了,那結果恐怕也無需做多大期待啊。”

  這點可正好戳中李正勳的小算盤,他立馬覺得騰王那裏沒有了把握。要是騰王那裏談得不好,自己的王位還是不穩。

  而他最得意的尊提佛女現身,原來卻是君主國的人!那太子放出這樣的消息,是不是正是代表騰王表態呢,表示他們隻遵循主國皇帝親封的屬國國王?

  看來,也不能完全期待與騰王的商談啊。要想坐穩王位,這清佳鬆嵐還不能放手。那桑田的獲利,看來,還是得給他一些的。

  李正勳仍裝作憤怒的樣子道:“要不是寡人的王妃懷了世子,心腸過於仁慈,屢次勸我少動幹戈,商談為誼。寡人才不會去與那勞什子騰王談呢。鬆嵐,寡人是由始至終隻將你當做朋友的。”

  他又換上一付笑臉:“鬆嵐,寡人也是政務太多了,改農為桑的事也確實牽涉甚廣,這才有些慢了進度。不過,你放心,寡人一向是最善待朋友的。寡人這就下令,加緊改農為桑的進程!”

  政令一下,皇城附近的農田最先加緊了收田改種的進度。那鼎沸的抗議之聲也更震天了。

  於是,宅中的李倫暢,除了生不出孩子之外,又多了一件煩惱鬧心的事。

  小杮子正好進來送茶水,那縈繞的香茗之氣,卻無法解開李倫暢的愁容:“詩詩,外麵是不是要鬧翻天了?”

  不時有聚集的抗議人群從街上路過,還有不執行改農為桑政令,被官府逮捕了,一路哭喊而過的。

  李倫暢聽得坐立難安:“詩詩,你可知道我第一日入宮,想的是什麽嗎?”

  小杮子搖頭,他退出屋子,繼續在院中做自己打掃的話計。

  李倫暢眺望著院牆之外的天空:“我想的是,我的自由沒了。可是,我不難過。”

  小杮子禮貌地給了一個回應:“是。”

  “不,你不懂。我之所以不難過,並不是因為我當上國王,並不是那無上的權利讓我不難過。”

  小杮子覺得事情又多又忙,心裏想著,好久沒練功了,得尋時間展展拳腳,嘴上不忘道:“是。”

  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一個字回答,真是太適合他不過了。

  李倫暢走近小杮子,似乎是一定要小杮子當個合格的聽眾:“我之所以願意放棄自己的自由,是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讓李朝少死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