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漢水驚濤
作者:鳳歌.      更新:2021-03-25 05:58      字數:9472
  <b></b>第三十二章&nbp;漢水驚濤

  阿術本已上馬出發,忽見梁蕭率眾突圍,收束敗軍,心中驚喜萬分,當下翻身落馬,重返帥台。這時間,宋軍戰船前後相屬,逆流而上,元軍大將張弘範率艨艟鬥艦奮力阻攔,水師統帥劉整則於兩岸列陣發炮,攻擊宋軍兩翼。一時間,漢水上炮聲雷動,火矢如蝗,較之陸上爭鋒,別有一番景象。

  宋軍艦船約有千艘,也非巨艦堅船,倒有許多小船輕舟,分明是從打漁船改造而來。船隻吃水頗深,似乎裝滿輜重。乍眼看去,這支船隊不似水師,照說一擊便潰,但其所列水陣卻很奇特,先似張翅鳧鴨,又變搖尾鯉魚,時而成方,時而象圓,進退攻拒,變化萬端。

  張弘範幾度麾軍進擊,宋人總是任他前鋒突入,跟著兩翼一合,將十餘條戰船裹入陣內,後續船隻均被阻絕在外。接下來,宋人輕舟快船舉火掄箭,在陣內一通剿殺,將陷陣的戰船盡數殲滅。這支宋人水師好比龐然巨鯨,不斷張口搖舌,蠶食元人水師,一轉眼,逼近十條攔江鐵索。

  一陣鑼鼓聲響,宋人陣中,一名白衣男子令旗高舉,一個魁偉壯漢向左,一個白發老者向右,各率數十雜衣漢子,手持巨斧,乘輕舟突出水陣。彼此掩護,冒著元人矢石,鑽到鐵索下方,揮起斧頭猛力砍斫。

  金鐵交鳴,火花亂濺。眨眼間,十條鐵索盡皆斷裂,漢水再無阻隔,宋軍水師齊聲歡呼,全速衝上,襄樊水師也順流而下,裏外夾擊元軍。

  阿術見勢不妙,急命張弘範回軍上流,抵擋襄樊水師,又令中流炮台發射大炮強弩。

  這江心炮台與橫江鐵索同是元軍去年所建。伯顏占據襄樊以南,為了阻隔宋人水上救援,命元軍於峴山拖拽數十萬斤巨石,沉於漢水江心,築起一丈高台,上置九張弩機,八門巨炮。又在台前沉巨石七塊,列巨索十條,形成龐然水陣。宋軍縱有巨艦鯨船,不懼炮石,但為體格所限,也無法衝到台前。伯顏如此安排,按說萬無一失,宋軍水師之強,本在元軍之上,但自去年開始,屢屢被這陣勢所阻,難以進援襄樊。

  台上駐守元軍得到阿術號令,扳動弩炮。一時巨矢與大石齊飛,宋軍前鋒艦船無不粉碎,元軍見狀,歡呼聲震天動地。

  梁蕭整頓好敗兵,令其扼守要津,以防城內宋軍出援。忽聽江上喊聲震天,不知發生了什麽。他料呂德經此一戰,決不敢再度出擊,吩咐百夫長各領本軍,自與楊榷馳往帥台,麵見阿術,稟告方才的戰況。

  趕到時,正遇江心炮台發威,宋軍戰船所當披靡。梁蕭上台見過阿術,阿術聽得戰報,微一苦笑,拍拍他肩說“我知道了,多虧有你……”此時戰況激烈,不容他多說。忽見宋軍前部凹陷回去,陣勢變化成一字,好似水蛇遊動,蛇口大張,時開時合,變化無端。不僅兩岸元軍炮石難至,前方的炮台也不易打到。梁蕭凝目一看,皺眉道“這是水禽魚龍陣。”阿術一愣,訝道“你認得這陣?”

  梁蕭點頭說“此陣義理合於五行,陣形依照水鳥蛇魚模樣。前鋒變化尤其奧妙,好似魚口蛇吻,水禽嘴喙,逐部吞噬對方兵馬,再以陣腹精兵殲滅。向日我在《五行詮兵》中見過此陣變化,可沒有真的見人用過。記得書中有注‘此陣變化舒緩,不利陸戰飆行,適於逆水鏖兵。’”

  這一番話包容中土先哲的大智慧,阿術不通數術,難以完全明白,但聽梁蕭所說的陣形變化絲毫不爽,不覺喜道“可有破它的法子嗎?”

  梁蕭觀看元軍陣勢,搖頭道“此陣前鋒變化莫測,不可正麵與它爭鬥,唯有迂回敵後,方有破陣之機。如今水師退至上遊,難以順流迂回,不過幸有江心石台,足可抵擋。”話音未落,忽見二十艘快船飛出宋軍水陣,散成扇形,衝往石台,似要強行登台。元軍見狀,炮石亂飛,瞬間擊沉兩船。

  不一陣,二十艘快船毀了大半,梁蕭忽覺不對,皺眉說“好家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阿術不明這話典故,怪問“什麽意思?”梁蕭指著快船後方,說道“你看那裏!”

  阿術定眼細看,隻見一艘艨艟大船,上帶一張投石機,悄悄跟在快船後方,趁著快船吸引元人目光,向石台飛快逼近。大船上一人身著白衣,手持竹篙從艙後搶了出來,正是方才麾軍變陣的白衣男子。他身法若電,騰起五尺來高,躍向弩機。落足瞬間,五名宋軍同時扳動機括,白衣人化身箭矢,射向江心石台。刹那間,梁蕭認出他的麵貌,叫道“是他!”

  這白衣人正是雲殊,他借弩炮之力,掠空而出。元軍不料他使出此招,驚奇萬分,齊聲發喊。元軍戰船守在台旁,眾軍引弓待發,本是防備宋人快船登台,此時見狀,亂箭如雨,射向雲殊。

  雲殊身在空中,舞動竹篙,勢如一張三丈方圓的大盾,密密層層,將箭矢蕩落江中。弩炮之力終究太弱,雲殊用上輕功,依然無法及遠,被箭矢一擾,勢子陡緩,落向江心。此處水流被巨石一阻,變得湍急無比,人一落水,立時卷往下遊。宋軍眼見功敗垂成,無不失聲驚叫,元軍則歡呼四起,聲震大江。

  落水刹那,雲殊手中的竹篙忽地平平伸出,加上手臂之長,不長不短,正好搭上石台邊緣。霎息間,雲殊內勁迸發,“波”的一聲,竹篙受力彎轉,雲殊借篙身彈力,一個筋鬥,翻身躍起,淩空一晃,到了石台上方。人未落地,嗖嗖兩篙,搠翻兩名元軍。台上除了發炮軍士,尚有兩個十人隊守衛,見狀紛紛掄刀舞矛,來鬥雲殊。

  雲殊大喝一聲,揮篙迎上,勢若虎入羊群。雖是一支竹子,到他手裏,無異於長槍大戟,直殺得一身白衣盡成血紅。不到一盞茶的工夫,石台上的守軍死了大半。宋軍沒了炮石威脅,以“水蛇陣”逆流而上。

  張弘範見狀,急催艦船來搶炮台,箭矢紛紛射向台上。不料台上巨矢大石成堆,本是用來發射弩炮,這時卻成了雲殊的屏障。他躲在後麵,一旦有人登台,便衝出殺戮。這麽反複數次,宋軍水師進抵石台,襄陽水師也揮軍縱擊,元軍背腹受敵,一時陷入苦戰。

  阿術沒料到宋人中竟有如此人物,心中十分詫異。可是石台陷落,除拚死攔截,別無它法。他令旗揮處,金鼓雷鳴,以助水師軍威。這時忽聽楊榷驚叫“梁大哥!”阿術微微一怔,順他目光看去,梁蕭跨著戰馬,沿江疾馳。阿術奇道“他要做什麽?”楊榷道“那個白衣人是我們的仇人,他設計攔截糧隊,害死我們的兄弟!”

  阿術皺眉道“原來如此。”說話間,梁蕭打馬馳出百丈,忽地一個轉身,策馬直上江岸高坡。眾人不知其意,忽見他勒馬旋身,從坡上俯衝直下。到了江邊,縱韁揮鞭,座下欽察馬吃痛,長嘶一聲,後足猛力一撐,騰空躍起,掠過諸軍頭頂,閃電飛落漢江。

  自古名馬不出“大宛”、“月支”。這兩國都在當今欽察一帶,《史記正義》有雲“外國稱天下有三眾,中國為人眾,大秦為寶眾,月支為馬眾。”這話即是說中國人口最多,大秦(按古羅馬)珍寶最多,而月支(按欽察一帶)卻是好馬最多。汗血馬、胭脂馬等絕世名駒無不出自欽察,梁蕭的坐騎不說萬裏挑一,也是千中之選。何況借了俯衝勢頭,足足越過十丈江水,落在一艘元軍戰船上。那船受了當頭一壓,幾乎翻轉,船上的水軍東倒西歪,站立不穩。梁蕭馬不停蹄,縱韁躍上別艘戰船。一時之間,他以宋元戰船為落足之地,策馬飛縱,如履平地,逼近江心石台。宋元水師見狀,驚喜不同,發聲齊喊。

  雲殊正與元軍激鬥,竹篙揮處,將兩名元軍穿頸刺成一串。忽聽呼聲震響,掉頭一望,眼前一黑,一匹戰馬騰空壓來。他急急扭身,一篙洞穿馬腹,戰馬悲鳴一聲,隕星似的栽落下來。

  梁蕭用手在馬背上一撐,離鞍跳起,手提長槍,向雲殊淩空撲到。雲殊揮篙疾刺,梁蕭翻身讓過,手中花槍抖出,挽出一個槍花,挑開竹篙,撲地刺向雲殊。

  雲殊見來人槍法神妙,心頭微凜,定眼一看,不由驚怒疾喝“好賊子!你來得好!”橫篙擋住一槍,迅疾還以顏色。二人仇敵相見,分外眼紅,一時各逞本事,在石台上激鬥起來。

  張弘範見雲殊遇上對手,不顧梁蕭死活,急令元軍放箭,一心奪回石台,台上兩人隻得回身閃避。阿術急傳號令,令張弘範不得放箭。張弘範心頭詫異,隻得奉命。那二人看箭矢一停,又即撲上拚鬥,但見篙影重重,槍花亂舞,進退之際,迅若疾電。宋元兩軍看得眼花繚亂,紛紛發喊,為己方助威。

  鬥了二三十合,雲殊竹篙長大,石台施展不開;梁蕭花槍靈動,漸漸占了上風,殺得雲殊節節敗退。

  雲殊搶占江心石台,靳飛代他指揮諸軍,但“水禽魚龍陣”唯有雲殊深明其變。幸得演練妥當,靳飛按部就班,也能勉力應付,但被元軍順流衝突幾次,陣腳有些亂了。方瀾乘輕舟衝近石台,遠遠叫道“殊兒快回來!你師兄頂不住了!”

  雲殊聞言一驚,疾刺數篙,奮力逼退梁蕭,忽地抓住竹篙一端,騰空而起,篙尖著地一撐,竹篙向下彎轉。“嗡”的一聲顫響,雲殊憑借竹篙彈力,飛出十丈開外,落在方瀾船上。梁蕭沒有竹篙,無法彈射,眼睜睜看著雲殊乘船轉入宋軍水陣,念頭一轉,反身要用炮弩對付。誰知雲殊早用內勁將機紐一一震毀,倉促之間無法修複。

  雲殊返回本軍,擂鼓變陣。宋軍船隊前鋒分作兩股,變成“雙頭鼇陣”,繞過江心石台,向上徐徐進逼。梁蕭幾度想要衝上宋軍船隻,但方瀾早有防備,命人以弓弩攢射,梁蕭無法上前,隻得藏回矢石堆後。

  宋人鼓噪聲如雷霆震響,繞過石台,兩軍合一,變為“犀象陣”,前鋒銳利,兩翼堅實。變化精微之處,猶若白犀渡水,不留痕跡,可說是“水禽魚龍陣”最厲害的變化。元軍被這陣勢一衝,頓時潰亂,宋軍一口氣衝上二裏水路,與襄樊水軍會師一處。

  呂德在城頭看見,大喜過望,發出號令,乘勝進擊,要將這支元軍水師一舉殲滅,徹底破解南麵之圍。刹那間,鼓聲大作,宋人反守為攻,從上流衝擊直下,元軍抵擋不住,頓向下遊敗退。

  阿術見勢危急,命劉整從兩岸發炮轟擊,但收效甚微,當即飛報伯顏。伯顏聞訊,自與阿裏海牙率軍從陸上兩麵強攻襄陽,又傳令史天澤,率上遊水軍,順流邀擊宋軍,以此牽製襄樊水師。

  呂德見狀,令宋軍謹守陸上城池,並沿城牆架起弩炮,兩麵轟擊史天澤的水師,又在兩城間的浮橋上列陣,以弩炮攻敵。此戰中,宋軍用上了元軍聞之喪膽的“飛火槍”與“震天雷”。“飛火槍”於火槍中裝藥點火,遠射十餘丈,可以貫穿精鐵鎧甲;“震天雷”以鐵罐裝滿,點火拋出,半畝之內,人畜盡為齏粉。隻聽爆鳴聲聲,響徹大江,幾十萬水陸大軍舍生忘死,在襄樊之地廝殺得難解難分。

  史天澤的水軍被宋人三麵阻擊,艦船一被震天雷擊中,頃刻粉碎沉沒。他迫不得已,回軍上遊,襄樊水軍沒有後顧之憂,順流急攻,張弘範所部一敗如水,四麵潰散。

  眼看敗局已定,忽聽江心炮台發一聲響,一枚巨矢飛落宋軍水陣,擊沉一艘艦船。元軍精神陡振,掉頭看來,隻見梁蕭奮起氣力,挽住一張弩機,又發出一枚巨矢,打穿一艘宋船。

  梁蕭趁雙方大戰之機,審視炮弩損毀情形,雲殊摧毀樞紐,卻來不及損傷其他。梁蕭對機械極具心得,當下拾起刀劍砍削釘鉚,修好一門弩炮,重新填矢發炮。張弘範見狀,急遣數十元軍乘船直抵台上,協助梁蕭發炮。

  雲殊故伎重施,攜上寶劍,變動陣法,想要搶上石台。梁蕭故作不知,放他近前,發動弩炮,將艦船擊得粉碎,雲殊等人紛紛落水。梁蕭再命發炮,雲殊匆忙鑽入水中,卻被一發炮石砸中背脊,頓時口吐鮮血。方瀾率艦船拚死搶上,將他救起。雲殊傷得不輕,隻好返回陣中,梁蕭見他死裏逃生,心中連叫可惜。

  張弘範趁機穩住陣腳,收束敗軍,卷土重來。宋元水軍橫江大戰,鬥得十分激烈。梁蕭修好所有弩炮,指揮發炮,十七張炮弩一齊發威,宋軍戰艦瓦解無算。元軍莫名振奮,每發一輪炮矢,無不應聲呼喊,以壯聲勢。

  呂德見勢不妙,令水軍退回上遊,張弘範追至襄樊城下,方才收兵退去。

  這一場惡戰,從早上殺到日落西山,雙方水攻陸戰,均是勝而複敗,幾度逆轉,元軍損失之慘,自圍困襄樊以來從所未有。合蚩蠻的欽察騎兵與張弘範的漢人水軍,並稱元軍水陸雙雄,今日均遭慘敗,欽察軍三大千夫長同時死在襄陽城中。宋人本也損失不小,但雲殊截斷攔江鐵索,以千船衝透重圍,將無數衣甲糧草、攻守用具送入襄樊,得遠大於失。相比之下,還是元軍敗了。

  自伯顏執掌元軍帥印,襄樊宋軍連戰皆北,士氣低落,今日總算出了一口惡氣。眼看張弘範退卻,襄陽城頭一片歡騰。呂德不及解甲,迎出城外,看見靳飛,一把挽住,大笑道“好啊,千盼萬盼,總算將你們盼來啦!你是誰的部下,如此了得!”靳飛拱手作禮“我們不是正式官軍,隻是李庭芝大人招募的義軍。”呂德不覺一怔,皺眉道“無怪你們隊裏還有打漁船隻。唉!範文虎、夏貴精甲十萬,戰艦數千,屢次進援,也無尺寸之功。上次來援,一戰不利就望風而逃,害得我接引兵馬前後受敵,被阿術殺了個片甲不留!”他歎了口氣,又問,“後方情勢如何?”靳飛未及回答,忽聽雲殊冷笑道“後方情勢,有詞為證。”呂德奇道“什麽詞?說來聽聽。”

  雲殊揚聲吟道“襄樊四載弄幹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如何?金也消磨,穀也消磨。《拓枝》不用舞婆娑,醜也能多,惡也能多!朱門日日買朱娥,軍事如何?民事如何?”這首詞道盡後方權貴不顧前線危亡,兀自醉生夢死、貪歡買笑的的無恥情狀。待得雲殊吟罷,呂德以下,宋軍將士無不露出悲憤絕望的神情。靳飛見勢不妙,怒道“雲殊,這歪詞不過是窮酸文人的牢騷話,何足為憑?怎可拿到這裏擾亂軍心?”雲殊輕哼一聲,別過頭去。

  呂德搖頭道“罷了,這些事不問可知,閣下無須怨怪。”說到這裏,目視群豪,“你們以數千人之力,成數十萬之功,可驚可感,可敬可佩,襄樊父老感激不盡!眾位豪傑,請受呂某一拜!”說著便要拜倒。靳飛大驚,搶上一步扶住,顫聲道“大人死守襄樊,以區區二城,力當元人二十萬之眾,才是叫人敬佩不已。”呂德也是做做樣子,當下趁勢站起,哈哈大笑,傳令設下慶功酒宴。此次義軍帶來的衣甲米糧甚多,城中百姓無不歡喜,城中放起焰火,歡騰一片。

  這時欽察大營,卻是哭聲震天。元軍用宋軍屍首換回合蚩蠻等人的遺體,兩千多條欽察漢子抱著同胞狼藉屍體,哭得跟小孩也似。梁蕭看不下去,出了欽察營,想起阿雪,正要去阿裏海牙營中探望,忽有阿術親兵趕來,傳他前往帥帳。

  梁蕭乘馬趕到中軍大帳,見有十餘個喇嘛盤膝坐在帳前,手轉圓筒,口誦經文,數十盞燈燃著古怪油脂,發出異樣香味。梁蕭見過這種儀仗,知道他們在超度亡靈,不禁心想“人死後真有靈魂麽?倘若爸爸、三狗兒在天有靈,能聽到我說話,看到我打仗麽?”但想鬼神之事終是虛妄,不由歎了口氣,黯然走進帳裏。

  帥帳甚大,燃了兩支牛脂巨燭,仍嫌昏暗。帳內眾人盤膝而坐,一眼望去,均是重臣大將。眾人見梁蕭進來,無不側目。梁蕭行過禮,伯顏點頭道“你坐到蘭婭火者後麵去。”梁蕭轉眼看去,蘭婭坐左側最末,在她側方,坐了個藍眼珠、黑胡須的胡人老者,白布裹頭,長袍雪白。蘭婭見他看來,神色冷淡。梁蕭也不作聲,盤膝坐下。

  眾人默然不語,帳中氣氛甚是沉重。過得半晌,伯顏才徐徐說道“如今鐵索斷了,援軍入城了,襄樊城的翅膀也硬了,你們就沒話說了嗎?”阿術出列道“全是我指揮無方,請元帥責罰。”伯顏冷哼道“張弘範輸得還有道理!對方擺了個奇特陣子,你沒見過,破解不了。欽察軍呢?那群藍眼珠的猢猻,被你驕寵得成什麽樣子啦?脖子裏撐著根牛骨頭,彎不下來了?那個合蚩蠻,堂堂千夫長,竟也被牛油蒙了心眼,想都不想,就直衝襄陽。若是襄陽城這樣好打,咱們幹嗎要費這麽多工夫圍困?他以為他是誰,成吉思汗嗎?”

  阿術大汗淋漓,話不敢說。史天澤起身出列“大元帥,容我說幾句。欽察軍盡管驕橫,也不失為一個長處。對手每每遇上那種氣勢,自然三軍氣奪,不戰而潰。阿術大人順著他們,也是不想讓這支騎軍墮了這股子剽悍之氣。”伯顏略一沉吟,點頭說“你說得也有道理!阿術,你起來吧!”阿術歎了口氣,坐回原位。

  伯顏又說“漢人的兵法說‘驕兵必敗’,雖說不是百無一失,但也很有道理。士兵可以驕傲,但將軍必須冷靜。士兵衝鋒殺敵,必要有不可一世的幹勁,但將軍卻要仔細思量,於亂局中尋覓戰勝敵人的良機。”阿術點頭稱是。伯顏又問“欽察軍還剩多少?”

  阿術道“據梁蕭百夫長清點,有兩千一百三十人。”伯顏道“如今大軍聚集,你麾下的兵馬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分心了。俗話說,殺牛時紡不了羊毛!今日之敗便是如此。若你親自領軍,又哪兒會輸呢?嗯,你可有適合人選,帶領這幫猢猻麽?”阿術欲言又止。

  伯顏目視眾將,又問“誰能帶領他們?”帳內鴉雀無聲,史天澤咳嗽一聲,輕聲說“欽察軍居功自傲,素來排外。莫說色目將領,便是尋常的蒙古將領,也不能讓他們服帖。除非大元帥和阿術大人這等蒙古英傑,方能從容駕馭。”阿術接口道“欽察軍驕傲不假,可是佩服強者,講究情義。如果有人既能憑本事折服他們,又對他們有救命之恩,駕馭起來自然如臂使指、十分容易。”

  眾人聽得一愣,紛紛將目光投向梁蕭。阿術騰地站起,揚聲道“我推舉梁蕭百夫長擔任欽察軍統帥。”梁蕭應聲一驚,帳內一片嘩然。大將阿剌罕高叫“這怎麽成?他剛來一個月!”劉整也道“他資曆太淺,今日立了大功,應該按功行賞,要做一軍統帥,隻怕還不能夠。”

  史天澤也沉吟道“不錯,他年紀太少,難以持重。”一時除了阿術、阿裏海牙,幾乎人人都說不可。緣由十分簡單,眾將身經百戰,方有今日地位,梁蕭不過初來乍到,論資曆,給他們牽馬提鞋也不配,怎能做元軍最精銳的騎兵統帥?這麽一來,豈不是魚躍龍門,與這些重臣名將平起平坐了嗎?

  阿術微微冷笑,待帳中喧嘩平複,揚聲說“那好!你們都說不可。我問你們,誰能以六騎人馬,衝破三千欽察軍的重圍?誰能在欽察軍潰敗之際將其重新振作?誰能認出今日宋人水師的陣法?”他一口氣說到這兒,看了蘭婭一眼,微微一笑,說道,“誰又能在百步之外,射斷一串明珠的金線?”蘭婭瞥了梁蕭一眼,眼中出火,素白的麵孔湧起一抹豔紅。

  帳內鴉雀無聲,人人麵麵相覷。阿術又說“如果有人自忖做到其中兩條,我便收回先前的話。”但聽帳內仍無聲息。阿術目光炯炯,環顧眾人道“漢人有一句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們要打敗宋人,就該不拘成法。功勞都是往日立下的,你們身經百戰,今天不也吃了敗仗嗎?我擔任萬夫長時,跟他一樣年紀,我立下的功勞就比你們少嗎?”

  眾將沉默不語。伯顏濃眉擰起,忽道“阿術說得對!我讚同他的意思!”一轉眼,朗聲道,“梁蕭聽令!”梁蕭長身而起。伯顏道“我命你暫領欽察軍萬夫長之職,如果率領有方、戰功夠大,我便啟奏聖上,正式命你為欽察軍統帥。”梁蕭性情執拗,眾人群起反對,激起了他一腔傲氣,當下一拱手,大剌剌應了。

  伯顏沉默一時,又說“如今宋人又添戰力,我軍不宜久戰,諸位可有破城的法子?”阿裏海牙道“莫若待‘回回炮’造成,再予強攻。”伯顏目光一轉,對那藍眼老者說“紮馬魯丁,大炮還要造幾天?”紮馬魯丁道“這我不太清楚。我的老師,賢明者之王,火者納速拉丁畫出這個圖紙以後,也沒有製造過。但據他說,這是最可怕的攻城石炮,射得最遠,力量最大,無論多堅固的城牆,也能頃刻摧毀。”

  伯顏皺眉道“你有十足的把握嗎?”紮馬魯丁搖了搖頭,說道“這件武器,還沒有在大地上出現過,它的威力,隻在老師的口中有所描述。”伯顏拿捏不定,皺眉沉思。

  梁蕭微微冷笑,忽地站起身來,揚聲道“我不相信世間有這麽厲害的石炮,任何機械都有破解之法。與其建造從未有過的武器,不如思量絕妙的計謀。”伯顏雙眉一展,沉聲道“你說!”梁蕭道“今天我在石台上觀望襄樊二城,發覺我們攻打一城的時候,實則是與兩座城的兵將作戰。”史天澤接口道“你是說兩城間的浮橋嗎?”

  梁蕭道“不錯,兩城宋軍通過浮橋相為救援。常言說得好殺得死死一頭猛虎,打不倒兩頭病牛。”伯顏點頭道“你初來乍到,便能看出攻城的關鍵,很不容易。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曾派水軍攻過幾次,但宋軍防守嚴密,沒能得手。”梁蕭道“水軍不能靠近,就不能派水鬼偷襲麽?”史天澤皺眉道“說得容易,但有多少人能泅那麽遠,又不被宋人發覺?”阿裏海牙沉吟道“這麽一說,我卻想起一個法子。大元帥,你記得當年聖上征討大理時,渡過瀾滄江的情形嗎?”伯顏笑道“你是說革囊跨江?我明白了!你和劉整試試吧。”梁蕭聽著,有些摸不著頭腦。

  伯顏又交代了些治軍經武的事務,方命各人下去。梁蕭乘馬回營,才出轅門,就聽有人道“梁蕭站住。”梁蕭回頭一看,蘭婭馳著馬,怒衝衝奔來,梁蕭大皺眉頭。蘭婭在他身前勒住馬,神色氣惱,大聲道“你憑什麽瞧不起人?”梁蕭奇道“我怎麽瞧不起人?”蘭婭怒道“你瞧不起我的老師納速拉丁設計的‘回回炮’。”

  梁蕭冷冷道“我說話直了些,但想來也沒甚了不起。”蘭婭柳眉倒立,粉麵漲紅,怒道“好呀,你瞧不起我的老師,我要跟你比賽!”梁蕭笑道“比什麽,比騎馬打仗嗎?”蘭婭輕哼一聲,道“那是你厲害!我打不過你。但我問你,你會歐幾裏得司的幾何學嗎?會占星學嗎?會水利學嗎?會機關術嗎?會用沙盤推演幻方嗎?”

  梁蕭聽得微微皺眉,除了水利學和機關術,其他均沒聽過。遲疑一下,問道“你說的都是什麽?”蘭婭冷笑道“你不知道了吧?這都是老師頂精通的學問。以你的無知,根本不知他的偉大。納速拉丁卓絕的智慧像烈風一般傳遍全世界,而你,不過是元朝皇帝的一個奴才罷了。”

  納速拉丁是當世最偉大的賢哲,蘭婭對其尊重備至,決不容人輕慢,氣憤中口不擇言,說得十分刻薄。梁蕭隻覺一股熱血衝上麵頰,左手握緊。蘭婭見他麵孔血紅,目光淩厲,心中微覺害怕,但事關老師尊嚴,決不退縮,大聲道“你除了打仗殺人,欺負女人,還會幹什麽?好啊,你拿弓箭射啊,我不怕你!”

  梁蕭一怔,想起日間之事,微覺愧疚,慢慢鬆開拳頭,說道“你是回回星學者?”蘭婭道“是又怎樣?”梁蕭道“聽說你們精通數學,能設計巧妙的機關,知道星辰的運行,改變大河的流向,建造不朽的房屋,是嗎?”蘭婭微覺奇怪,點了點頭,說道“你也知道?”梁蕭微微冷笑,揚聲道“好,我接受你的挑戰!納速拉丁的學生,我跟你比天文,比機械,比水利!但凡一切算數之學,任你挑選。”蘭婭一怔,撇了撇嘴,麵露輕蔑,冷笑道“自取其辱。”

  梁蕭笑道“好,你隨我來。”策馬便走。蘭婭雖覺不妥,但想自己挑釁在先,萬無退縮之理,當即打馬跟上,隨梁蕭來到一座大帳前。梁蕭鑽入帳內,蘭婭遲疑一下,也咬牙跟進。剛剛挑開帷幕,便聽一個女子用漢話說“哥哥,你回來啦!”蘭婭天生聰明,通曉多族言語,循聲望去,一個臉上布滿鞭痕的女孩兒從床上坐了起來。又見梁蕭支開兩個色目女子,拉住她手,笑道“阿雪,這兩天沒來看你,好掛念呢。”話沒說完,阿雪已撲進他懷裏,嗚嗚大哭起來。梁蕭手忙腳亂,問道“怎麽啦?怎麽啦?”阿雪嗚咽道“白天聽到喊殺聲,我擔心死啦!”她哭到傷心處,梁蕭也忍不住眼眶潮濕,歎道“傻丫頭,別哭了。”覷眼一看,但見蘭婭呆立一旁,心頭一驚“自顧著阿雪,倒忘了她在旁邊。”阿雪也抬起頭,抹淚道“哥哥,她是誰?”

  梁蕭道“她來和我比試算數。”阿雪一臉驚訝,瞪著蘭婭說“你要跟哥哥比數術嗎?哥哥可是天下第一的聰明人,沒人比得上。”蘭婭大不服氣,冷笑道“梁蕭,你們家的人都會胡吹大氣嗎?”梁蕭忍住氣惱,笑道“你會漢人的計數法麽?”蘭婭冷笑道“略知一二。”

  梁蕭笑道“了不起,連一二都知道。”拔出寶劍,嗖嗖嗖在地上刻出三道算題。一道“七曜珠聯算”,涉及天文;一道“大禹治水圖”,涉及水利;第三題是“魯班樹下問”,題為魯班在一棵五圍粗、六丈長的大樹下發問,問如何砍伐這棵大樹,才能做成最龐大的攻城雲梯,這一題,涉及機關尺寸(按相當於現今數學的極限問題)。

  這三題精微奧妙,繁複無比。蘭婭看了數行,神色大變,蹲下身子,揀了一顆尖石,在地上畫出方圓尖角,寫下“12……57”等怪異符號,邊想邊算。梁蕭既知她身為回回星學者,數術造詣必然不凡,所以有意刁難,這三題其難無比。蘭婭第一題算了數步,便陷入了苦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