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臣兩袖清風天地可鑒
作者:白鷺成雙      更新:2021-03-25 05:43      字數:3308
  <b></b>親愛的用戶你好,你所觀看的當春乃發生來自/h///,觀看下一章請百度下小說。{{}}

  當今皇上隻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尚且隻有九歲的皇子宇文巟,另一個就是王爺宇文羲。麵前這高大威猛的人,怎麽都不可能隻有九歲,所以隻能是羲王爺了。

  先前聽宇文頡提起他的語氣就不太友好。前兩日賀長安也來提過。花春對這個人是相當好奇的。所以在他說話的時候,她就側頭偷偷打量起來。

  和宇文頡差不多高,模樣卻沒有皇帝好看,眉目太過硬朗,顯出一股子狠勁兒來。聲音有些低沉。完全沒有絲毫少年之氣,仿佛三四十歲一般老成。

  “臣弟前日出宮,見燕京邊郊之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便讓人詢問其因。有人答收成盡入官僚之口,民食不得米,更無肉。臣弟深覺痛心,便讓人清查京官貪汙之事。”

  此話一出,朝堂上百官的臉色都變了。

  花春挑眉,心想這羲王爺也是個熱血笨蛋?查京官貪汙,那朝堂上除了她之外,誰也逃不掉。根據寡不敵眾的原則,這是一定會被打壓報複的,如同她一樣。

  他哪來的勇氣啊?

  果然,他這話一出來。旁邊的唐太師便道“王爺乃封地之王,並非京都之官,插手督查之事,事先可告知了聖上?”

  很明顯是沒有的,不然上頭的宇文頡也不會一臉不悅了。

  “皇上一向愛民,事出突然,臣弟所為沒有冒犯奪權之意,還請皇上寬恕。”宇文羲道。

  帝王目光深沉地看著他,手撐著下巴,淡淡地道“說說查的結果吧。”

  “是。”羲王爺拱手“戶部賬目有多處不清楚,大量賑災銀兩想必還滯留在京城。臣弟這兒有本冊子,請皇上過目。”

  唐太師臉色微白,下意識地看向李中堂。後者一臉淡定,好像完全不緊張。

  羲王爺一直在宮裏沒動靜,誰曾想今日會來這麽一出?羲王爺一向有太後撐腰,封地也有自己的兵力和財力。不是朝臣可以彈劾得了的。

  不少人臉色都開始發白,唐太師更是後悔不已。早知道就聽丞相的話,按照丞相的法子賑災,那也不會被逼得……哎!

  誰也不知道那本冊子上寫了什麽,眾人都在偷偷打量帝王的表情,企圖看出些端倪。{{}}【閱讀本書,請搜索】

  然而這皇帝是個麵癱,花春就知道,無論那冊子上頭是誰的名字,他都不會有什麽特殊反應,所以不如盯著羲王爺看呢。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目光太炙熱了,羲王爺竟然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還朝她微微一笑。

  花春一愣,禁不住打了個寒顫,不解地看著他。

  這笑吧,說不上是友好,也跟親切沒關係。花京華興許是一早就認識羲王爺的,那這個小算是打招呼?

  正想著呢,宇文頡便合攏了折子“此事等退朝之後再商議,現在先議其他的事情吧。”

  “是。”羲王爺頷首,退回了旁邊的隊列裏。

  朝堂上一片安靜,本來有人要啟奏什麽的,被羲王爺這一本冊子遞上去,也沒了心情,都各自沉默了。

  秦公公見狀,隻得喊了一聲“無事退朝!”

  眾人跪下行禮,宇文頡起身卻沒走,看著下頭道“唐太師、戶部丁尚書、李將軍……還有花丞相,留步。”

  被點名的人心裏都是一沉,花春卻很莫名其妙,點她幹啥?看這語氣明顯是跟羲王爺的冊子有關係,但是她可沒貪汙啊,兩袖清風嘿!

  身正不怕影子歪,花春十分坦蕩地就應了,然後站在原地看著沒被點到名的人飛也似的離開了朝堂。

  唐太師滿臉的汗,終於是湊到了花春身邊來,顫顫巍巍地喊了一聲“花丞相。”

  “嗯?”花春看著他“太師。”

  “老夫……後悔了。”唐太師小聲說了一句。

  啥?花春莫名其妙地看著他,最近已經半個月沒跟她說話了,突然來一句後悔了,誰知道他後悔的是什麽啊?

  “三皇弟。”上頭的帝王開口了“這冊子上所寫,都是真的嗎?”

  “千真萬確。”羲王爺道“皇上現在就可以派人去搜,東西一定就在各位的府邸上,跑不掉的。”

  底下站著十幾個大臣,聞言紛紛白了臉。宇文頡看他們的反應也知道宇文羲沒冤枉人。

  但是,右手下頭那花京華,臉上神色很正常,甚至有點茫然地看了看他。

  “花丞相。”皇帝忍不住開口多問他一句“你不是一向清廉麽?羲王爺這回可有冤枉了你?”

  花春皺眉,抬頭問“冊子上有寫臣的名字?”

  宇文頡點頭。

  “為什麽?”花春不解,看向羲王爺“微臣自為官以來,就一直不曾收過任何人的禮,更不曾有受賄之事,兩袖清風,天地可鑒。敢問王爺,微臣貪汙了什麽?”

  “白銀三萬兩。”宇文羲道“乃這回賑災之款項,本王查了去處,是流去了花府沒錯。”

  三萬兩!花京華一個月的月俸才三十兩,這尼瑪這麽大筆錢,她要是當真收了,還做什麽要提著腦袋在皇帝身邊伺候啊,直接卷款潛逃不就好了?

  認認真真地翻了個白眼,花春道“皇上,微臣以自己的性命擔保,此事微臣不知情。”

  “捉賊拿贓。”羲王爺道“各位大人都不必忙著狡辯,就在這宣政殿裏呆上一日,讓皇上派人去府上搜查,等找到賬目上虧掉的數目和不屬於各位的錢財,咱們再說其他的不遲。”

  貪汙這事兒太普遍了,雖然大梁刑法裏,對貪汙之罪懲罰挺嚴重,要貶官流放,但是頂著“法不責眾”的保護傘,朝廷裏基本還是全官皆貪,隻是看貪多貪少,以及貪的明顯和不明顯的區別。

  要是換個人把這事兒捅皇帝麵前,皇帝是大有可能壓下來的,畢竟一次性打掉這麽多官員,朝廷也會傷元氣,很多事情也會亂。

  但是上奏的是羲王爺,與皇帝表麵上親熱,實際暗暗較勁的羲王爺。宇文頡這一遭要是不嚴懲,那勢必會有“帝撐官貪”之言流遍大梁,民心潰散,那比損失官員還可怕。

  所以即便下頭很多是朝中老臣和重臣,宇文頡還是隻能吩咐霍子衝帶人出宮,按照冊子上的名單,把各個府邸都搜查一遍。

  “三皇弟隨朕來。”宇文頡道。

  羲王爺點頭,跟著皇帝離開了宣政殿,隨後就有宮人端了椅子進來,讓每個大人都坐下,然後外頭就圍上了重兵,蒼蠅都飛不出去。

  這些三四十、四五十歲的老臣坐在椅子上瑟瑟發抖,看起來跟即將被宰了的雞沒什麽兩樣。一坐就是一個時辰,外頭也一點動靜都沒有。

  唐太師坐著想了很久,從最開始的慌張,已經變成了現在的鎮定和疑惑。

  “丞相。”他道“老夫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

  “嗯?”花春坐得百無聊賴,已經打起了嗬欠。

  “若是老夫的名字在那冊子上,李中堂定然也是跑不掉的。”唐太師皺眉“可偏偏,隻有我和丁尚書,沒有李中堂和孟將軍他們。”

  花春挑眉,也想起來了。這幾個老臣一向是一黨的,擁護她的時候是一起,排擠她的時候也是一起,那為什麽現在隻有唐太師和丁尚書被羲王爺瞧上了?

  難道,是內訌?

  唐太師眼珠子一直在動,神色也越來越緊張,伸手抓著花春的袖子道“不管之後發生什麽事情,丞相都記得對李中堂那幾個人留個心眼。”討有溝劃。

  這話聽得人背後發涼啊,花春縮了縮肩膀。李中堂他們也就在賑災的事情上跟她過不去,其餘的時候好像還挺好的吧,以前也幫著抬她出宮了不是?為什麽唐太師會這樣說?

  不過嘛,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在哪裏都適用。花春還是聽話地點了點頭。

  然後唐太師就沒有多說了,沉默著想著事情。

  午時到了,宮人送了午膳進來,不少人趁機打聽外頭的情況,然而宮人什麽都不知道,隻說皇上與王爺一起出宮去了,還沒回來。

  烏雲壓在宣政殿上空,一直沒散開。這一群人可能經曆了人生中最難熬的時刻,不少人已經有些崩潰,要自己去自首了。

  “大不了就是流放,也不必這麽折磨人啊!”一個稍微小些的六部官員攥著自己的頭發道“我想出去!”

  這裏的氛圍太給人心理壓力了,宇文頡也當真是狠,花春搖頭,幸好她沒有做什麽虧心事。

  到傍晚的時候,皇帝和羲王爺才終於回來。

  “擬旨吧。”宇文頡一進宣政殿,看也沒看麵前跪著的這一片人,直接走上龍位道“該怎麽處置都按律法來。”

  “是!”羲王爺微笑著應了,回頭掃了下麵跪著的人一眼。

  花春一個人抬了頭,好奇地看著皇帝問“皇上在花府查出什麽了?”

  宇文頡低頭,目光深深地看著他“三萬兩白銀,金銀珠寶若幹,古董若幹,價值連城。”

  “是賀禮吧?”花春失笑“臣大婚剛過,還沒來得及清理各位大人送的賀禮,沒想到有這麽多東西----都要算是微臣貪汙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