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袁熙追擊攻涼州,二將歸降四郡平
作者:如焰學長      更新:2021-03-21 13:16      字數:2281
  第四十一章袁熙追擊攻涼州,二將歸降四郡平

  郿城數裏外的西涼軍營,一夜戰鬥宛如屠殺,西涼聯軍被袁熙率軍徹底擊潰。

  其中的軍閥將領們,馬玩、梁興被張遼刺死,李堪、張橫被張郃斬殺,楊秋、候選逃往安定郡。

  韓遂被袁熙砍斷一臂,為程銀所救,逃往狄道關外的武威郡。

  至於馬超,被袁熙故意截斷退路,隻得同龐德馬岱一起領一百多西涼殘騎,走斜穀關投靠漢中張魯去了。

  西涼聯軍就此被擊敗,袁熙也在主帳中找到了張既屍體,在鍾繇請求下,將他安葬在長安郊外。

  清理完戰場後,袁熙又清點人馬,準備繼續征伐涼州。

  由於西涼聯軍被敗,涼州可防守兵力屈指可數,要說這一次西涼聯軍來犯關中,對袁熙來說還真算得上是件好事。

  當袁熙準備舉兵討伐涼州之時,田豐向他建議道:“主公,馬超已投奔漢中張魯去了,還望主公能夠在關中留守些兵力,以防張魯來犯才是。”

  袁熙若有所思點點頭,便派張郃領一萬大刀兵鎮守函穀關,又讓沮授率領兩千弓兵去守子午穀。

  子午穀,乃是漢中直達長安的通道,道路崎嶇難行,尋常部隊行軍一般不會走那條道路的。

  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馬超真領軍走子午穀的話,長安城豈不是危也?

  為確保萬無一失,袁熙不惜讓沮授前往。

  袁熙於臨走前,語重心長對沮授道:“先生,還望一定要多多保重才是。”

  若換做一般心高氣傲的謀士,指定會為袁熙指派自己前往守子午穀而感到生氣,然而沮授不會。

  極具戰略眼光的他,也能夠看出來,子午穀這條道雖然崎嶇難行,但若真的有一支奇兵過此,則空無一兵駐守的長安城很難保全。

  即使袁熙不說,沮授也會主動請命去鎮守子午穀,而今袁熙主動任命,足以說明他是位明主,沮授心中甚為敬佩。

  於是,令沮授和張郃留守關中後,袁熙帶張遼、田豐領一萬槍兵、一萬盾兵還有兩千騎兵十輛霹靂車前往進攻涼州了。

  涼州首當其中受到進攻的,便是安定郡了。

  要知道,楊秋、程銀二人剛剛逃回安定,屁股還沒有坐熱呢,就得知了袁熙已來進攻的消息。

  二人真的是快要哭了。

  “袁熙小兒,當真是要逼死我等嗎?”安定城中,楊秋咬牙切齒叫道。

  候選拔劍叫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咱們就好好堅守安定,就算最後被袁熙攻下,咱們也要狠狠從他身上咬掉一塊肉來。”

  楊秋堅定點點頭:“侯將軍,言之有理。”

  如此,待袁熙大軍到達安定城下後,二人盡皆縮在城裏,沒有一點兒要出去的意思。

  想象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袁熙見到候選楊秋二人縮在城內不出來後,果斷下令讓帶著的十輛霹靂車攻城。

  霹靂車哢嚓哢嚓上陣,投射出致命火球,安定城牆被砸得一片糊塗。

  候選楊秋二人無奈,隻有帶著本部一萬多殘軍出城迎戰。

  “發現武將一名,姓名候選,年齡32,武勇13,統率8,智謀9,政治12。”

  “發現武將一名,姓名楊秋,年齡26,武勇15,統率3,智謀1,政治2。”

  袁熙之前都沒有來得及分析與馬超聯手的涼州各路軍閥將領屬性呢,他們就敗了,現在猛然一分析,才發現菜得摳腳。

  以至於在張遼請命出戰時候,袁熙毫不猶豫點頭答應了。

  戰鬥結果可想而知,就算是楊秋候選倆人加在一起,都不是張遼對手,很快被張遼打得哭爹喊娘生擒活捉。

  主帥都被擒了,那一萬安定殘兵,也都紛紛丟棄武器投降。

  等張遼將楊秋和候選帶到袁熙身邊時,二人再也沒有了起初的骨氣:

  “大人饒命啊。”

  “我等願降,我等願降。”

  像馬騰、韓遂還有楊秋、候選等這樣的,跟董卓那樣西涼軍閥還是有本質不同。

  董卓雖然也是軍閥,但不管是他還是部下都是屬於漢朝正規軍。

  像韓遂等人,則是明擺著的叛軍,所以德行可想而知。

  袁熙看著痛哭流涕的楊秋和候選二人,認真說道:“你們兩個要考慮清楚,今日降了我,來日若背叛的話,定會讓爾等付出悲慘的代價。”

  聽出袁熙有意收降他們,候選、楊秋二人磕頭如搗蒜道:“我等投靠主公,必定全心效忠,不敢再有二心。”

  得了,這倆家夥主公都叫上了。

  “叮!恭喜宿主,獲得低級武將兩名。”

  “由於宿主獲得兩名低級武將,獲得2點統率屬性增值。”

  “目前宿主各項屬性為武勇23,統率18,智謀19,政治23。”

  顯而易見,收服兩名低級武將,不能夠給袁熙帶來太大的屬性增值。

  不過呢,這有總比沒有強。

  袁熙還是喜滋滋將候選、楊秋二人給攙扶起來了,並命他們二人為張遼副將,一切聽從張遼指揮。

  而隨著候選、楊秋二人投降,安定郡被袁軍拿下。

  也許是因為剛投降想要立功的緣故,候選、楊秋二人主動提出願意招降武都、陰平還有南安三郡。

  袁熙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令他們二人前往,沒想到,二人去後,還真的說服三郡主動來城投降。

  涼州聯軍敗後,三郡本就沒有多少鎮守的兵力,加上楊秋、候選二人聲望,說服三郡開城投降。

  三郡投降後,狄道以內的涼州地盤,隻剩下天水郡了。

  天水郡也挺重要的,畢竟想要過狄道的話,那兒乃是必經之地。

  楊秋、候選二人主動提出可以說服南安陰平武都三郡投降,卻沒有一人提去說服天水投降的。

  袁熙細問二人才知道,原來天水冀城,在馬超謀取父親馬騰兵權後不久,又一次發生了政變。

  得知馬超於郿城兵敗後,有三名天水冀城本地人揭竿而起,率領大約一萬兵士稱霸冀城。

  一人名叫薑敘,自封太守,一人名叫趙昂,自封副太守,一人名叫楊阜,雖沒有職位,但此次政變他是軍師。

  三人不光政變,還把馬超之父馬騰,馬超之弟馬休馬鐵,還有馬超的妻兒老小,全家共三百八十口,全都斬首並將頭顱高高掛在冀城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