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袁紹病重風雲起,袁熙西進奪關中
作者:如焰學長      更新:2021-03-21 13:16      字數:2441
  第二十六章袁紹病重風雲起,袁熙西進奪關中

  次日,袁熙下令,允許跟隨張郃與高覽投降的兩萬冀州軍士兵返回冀州。

  如此命令使袁熙旗下一眾文武大感疑惑與驚訝,亂世之中,一爭人口,二爭兵力,三爭城池。

  平白無故解散兩萬多兵力,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袁熙本身想得很簡單,他有戰爭輔助係統,隻要有錢便能夠召喚百分百忠誠於自己的士兵,所以他沒必要花費錢糧養活這些未必聽自己命令行事的普通士兵。

  再者,冀州軍士兵大部數家眷在冀州,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人,又怎能舍生忘死為自己效命?

  得知袁熙允許他們返回冀州後,冀州兵士歡欣鼓舞,而伴隨著他們回去後,袁熙本身在冀州的威望開始提升,人人都知他是位仁義開明之君。

  也有少部分無父無母的士兵不願離去,袁熙便讓他們退伍,賜予他們些錢糧,由田豐負責帶領他們成為商人,發家致富

  兩萬冀州兵士回到鄴城後,袁紹也就得知了張郃高覽二將投降袁熙消息。

  可想而知,本就氣病了的袁紹,差點兒沒被氣死過去,又是連續大吐幾口鮮血。

  “顯奕,你可真是孤的好兒子啊!”

  自此,袁紹病愈發沉重,負責給他看病的郎中悄悄告訴審配、郭圖等人,袁紹怕是活不到開春了。

  徹底病入膏肓的袁紹倒也沒有再要派遣兵力去找自己親生兒子袁熙麻煩,而是囑咐審配等人定要守好鄴城,以防曹操領兵來犯。

  快要死掉的袁紹終於恢複幾分精明,知道孰輕孰重了。

  在好好謀士郭圖舉薦下,原信都太守呂曠、巨鹿太守呂翔頂替張郃高覽二人位置,負責起鄴城防務。

  審配、郭圖、逢紀、辛評這四大謀士,也再次開始麵和心不和,為了他們的主子將來能繼承大位,而開始明爭暗鬥。

  鄴城乃至整個冀州,表麵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波湧動起來.

  冀州風雲變化之時,穩定了關內政務的袁熙決定西挺潼關,占領長安和關中平原。

  為避免西進時曹操奸賊偷襲,袁熙將原本帶來突襲司隸的部隊,除了兩千五百騎兵和十輛霹靂戰車外,全都留下。

  即一萬五千名大刀步兵、一萬五千名槍兵和一千名弓兵。

  袁熙隻帶著張遼、張郃還有沮授三人,剩下的文武諸如田豐、高柔、司馬郎、張燕等人都留下來。

  這些文武加上三萬多部隊,應該足以守好關內。

  “主公,關中長安有潼關天險,您隻帶兩千五百騎兵前往恐有不測,請再多帶些兵馬吧。”臨行前,田豐如此勸說袁熙道。

  袁熙笑道:“潼關天險,帶兩千與兩萬部隊差別不大。”

  “且若果真如文遠所說,關中無武將防守,那麽要拿下來易如反掌。”

  沒錯,根據張遼所提供情報,曹操和袁紹展開官渡之戰後,將大部分武將都調往兗州、徐州、豫州三地。

  鎮守關中能叫上名的人物,也隻有楊修、任峻、鍾繇還有張既等人,幾人都是文官,出謀劃策管理城池什麽的還可以,親自帶兵打仗可想而知?

  袁熙有信心帶著兩千五百騎外加張遼、張郃兩員大將還有沮授這個軍師,便能夠足以拿下關中。

  袁熙撫慰田豐道:“先生與其慮我,不如想著如何替我守好關內吧。”

  “關內是我等耗費心血拿下來的,也是我們目前唯一根據,還請先生勿要守好,熙拜托了。”

  聞言,田豐信誓旦旦道:“請主公放心,有田豐在,不管袁紹還是曹操派兵來犯,他們絕對都不能染指關內任何一寸土地。”

  隨著袁熙拒絕返回鄴城,袁紹派兵來攻打關內,也就意味著袁熙和袁紹父子之間關係徹底斷絕。

  袁熙手下文武,也不再稱呼袁紹為大將軍什麽的,而是開始直呼其名。

  至於袁熙就更無所謂了,他本身對袁紹這個便宜、昏庸無能、不明是非的父親,並無太大感情。

  得到田豐保證,袁熙滿意帶軍準備出發,甄宓卻在這時出城來送。

  穿著紅袍的甄宓照舊為袁熙遞了一杯酒,並問道:“夫君,難道你真的不打算讓我跟你一起前往嘛?”

  袁熙笑道:“宓兒,關內生意,尚需你來打理,你就不要跟去了放心,為夫會早去早回的。”

  甄宓無奈,隻好答應。

  雖然袁熙所帶都是騎兵,卻因為還有十輛霹靂戰車緣故,他們用了近乎十天時間方才到達潼關。

  潼關為長安天險,過了潼關,則西都長安再無屏障。

  潼關太守為楊修,副太守為任峻。

  任峻也是最初追隨曹操於陳留舉事的老人,曹操與袁紹展開第一次官渡之戰時,是他主動要求來守潼關的。

  楊修,楊彪之子,楊彪於函穀關逃脫後,來潼關找自己兒子,目前也是在此。

  沒辦法啊,關內被袁熙所占,楊彪就算是想要回許昌也是無路可走。

  而今袁熙兵臨關下,楊修急忙召父親和任峻還有守關將軍殷署商議。

  楊修嚴肅問道:“袁熙拿下關內依舊不滿足,還要來攻打關中,諸位可有什麽應對計策嘛?”

  殷署道:“我觀其所帶兵馬,不過兩千五百騎而已,我們潼關守軍卻有一萬士兵,若得兩位太守允許,末將願帶兵出關將他們擊退。”

  楊彪否定道:“糊塗,張郃暫且不說,那張遼本是丞相大將,其武勇汝難道不懼?”

  “而且我在函穀關前見識過袁熙兵馬戰力,他的兩千五百騎,足以頂我軍一萬精兵。”

  殷署臉色漲紅,卻也無言反駁,他昔日曾見過張遼之勇,卻是在他之上。

  楊修思慮道:“如此的話,我等惟有死守,等他們糧草耗盡自退。”

  楊彪又一次否決道:“不然,吾兒可看到袁熙軍後那戰車了嘛?那叫霹靂戰車,乃是攻城利器。”

  任峻終於並滿意了,開口怒吼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汝想要投降不成?”

  楊彪默然,實際上來潼關這麽些天,他也想明白許多。

  一直以來,他都不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進來萌生希望投靠袁熙,然後利用其來救出天子想法來。

  可他的這個主意被自己兒子楊修給否了。

  楊修仰慕曹操,要讓他背叛曹操,那比讓他殺了自己老爹還難。

  楊彪沒辦法,隻能夠跟兒子在潼關耗著。

  看出父親難堪,楊修為其解釋道:“任峻太守,我父親不是那個意思,還請您多多見諒。”

  任峻抱拳道:“請楊太守見諒,早就聽聞楊太守聰慧過人,還請想出一條破敵之計來。”

  楊修受此誇讚,當即開始思考。

  沉默了一會兒,還真讓楊修想出一條破敵的計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