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鏽中有鏽
作者:彈指一壺醉      更新:2021-03-20 11:20      字數:2129
  老鐵聽了臉色煞白,對秦海的好感在瞬間化為烏有!他雙目微紅:“臭小子,你能看出我戴的是摸金符,就知道我家祖上是幹嘛的,老祖宗拿的死人的東西,難道這還有假?”

  孫大海也是用力地咽了口口水,這小子是腦殼讓驢給踢了吧,今天來不是撿漏,是來撿便宜的,本意是讓他賺一點,這下好,還要連累自已得罪人。

  “我也納悶,所以需要點東西。”秦海麵不改色,語氣比剛才還堅定了幾分:“是真是假,一試就知,要是正品,我今天丟臉,東西也不收了,要是贗品,鐵哥不想知道為什麽?”

  老鐵咬著牙,恨不得用旱煙杆子敲這小子的腦袋瓜子,敢懷疑他手上的東西,開天辟地頭一回,他就不信邪了,這是他們從死人手裏得來的,還能有假?!

  “行,我給你找工具,你要什麽我給什麽,你今天不給我說出點道道來,我這門以後對你不開,還有你,孫大海!一樣!”老鐵的語氣強硬無比,冒著衝天的怒氣。

  孫大海摸了摸鼻子,他現在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隻能仰天長歎道:“行,行,都行。”

  他心裏憋屈呀,不知道為什麽,他第一次看到秦海就格外投緣,恰巧他又出手相助,他最見不得這種俠義的人,老鐵這樣的人物,手上的正品純度幾乎是百分百,他帶秦海來就和白送他錢一樣,搭的是自已的臉麵和人脈,眼下一看,嘿嘿,反正笑不出來。

  秦海從小摸著古錢幣長大的,曆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除顏色以外,由於各個朝代的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

  總的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青色。用銅加少許鋅鉛,鑄成後錢體呈紅色。

  漢代至唐宋時期的絕大部分錢幣均為青銅鑄造,其特點是銅色青白中微帶淡紅。明嘉靖以後,開始向黃銅過渡,到天啟年間,用黃銅鑄市成為定製,錢幣色澤較發生很大的變化。

  老鐵說這些古銅錢是從死人那裏得來的,那就是從地下挖出來的,剛挖出來的古錢幣因為在地下埋藏多年,表麵長滿了銅鏽,而傳世品早早地曝露在氧氣中,表麵會有一層包漿,呈現黑色或銅色。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堿式碳酸銅等。氧化銅因形成的顆位大小不同,呈現出黃、橙紅、鮮紅、深棕等不同的顏色,俗稱棗皮紅、栗子殼等。

  這些銅錢是栗子殼,秦海先用手摳了摳,上麵的鏽沒摳下來,老鐵嘴角一扯,冷笑道:“早和你說過了,這是死人身上扒拉出來的,這鏽是天成的。”

  孫大海忍不住抹了抹額頭的冷汗,今天好心辦了壞事,鬼曉得秦海這小子太跳,非但沒收了這批古錢,還得罪這位大佛!

  別看老鐵住得這麽偏僻,可他手裏有貨,心裏不慌,旱煙槍裏塞雪茄煙絲,還有一輛豪車停在附近的小區停車場裏,現在光著倆膀子像個無業遊民,附近某小區的衣櫃裏全是名牌。

  老鐵平時裝低調裝到骨子裏,對祖上傳下來的東西深信不疑,骨子裏就有傲氣,這是摸金符給他的自信,現在秦海要把這份自信踩在腳下,老鐵能高興?

  “咦,怎麽弄不掉?”秦海一出聲,他一掏口袋,取出自已的鑰匙,二話不說直戳下去,硬生生地把表麵的鏽色挖掉了!

  孫大海離得近,眼珠子看到都要瞪出來,老鐵嗖地站起來,正要發作,孫大海抱住他的腰,連聲說道:“別急,別急。”

  那一層栗子殼之下,還有一層紅鏽!

  如果錢幣發行於南方,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錢幣大多呈現藍綠色,如果發現淺綠鏽,則有問題,如果入土的區域屬於幹躁悶熱的環境,銅鏽則為紅紫色,但這種鏽色不會單獨存在於錢體上,必伴有綠鏽混雜在一起,稱之為紅斑綠鏽。

  這一枚三孔布外麵是一層栗子殼,自然沒有問題,可秦海摳了一層,底下還有一層紅鏽!

  “娘的,這是怎麽回事?”老鐵緊握的拳頭鬆開了。

  “我就覺得怪,手感不太對。”秦海嘀咕道:“造假者將偽品放入爐中燒紅。這種紅色仿鏽膚淺,錢體有紅鏽,那就是假錢,不過,還要看看銘文。”

  咕咚,老鐵狠狠地咽下口水:“見鬼。”

  這回他不再攔秦海,秦海又撈起其它的三孔布,都放在手裏掂了掂,搖頭道:“重量沒差,批量生產,這一批都有問題,鐵哥,我再看看銘文。”

  金屬鑄幣有銘文書寫,不同時代的鑄幣有不同的書寫風格。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等金屬鑄幣上的文字是用大篆來書寫的。

  秦漢時期,錢文書體屬小篆範疇,如半兩、五銖,但已有漢隸風格,其中莽錢為懸針篆。魏晉南北朝書體複雜。唐代錢幣為八分隸書,唐代以後隸書盛行。

  五代十國主要為真、篆、隸三種。北宋錢幣則有篆、隸、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紹熙以後至元、明、清,錢文均以楷書為主,間或篆、隸書體。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鑄市錢文又有蒙、滿、回、黨項等少數民族文字。

  “這上麵倒是大篆,沒錯。”秦海嘀咕著,突然一撒手,手中的三孔布扔到了地上!

  孫大海耳朵一聳,麵色也是微變:“擦,還真的不對勁。”

  聽響是辨別古錢的技術這五,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麵其聲音也越喑啞。

  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都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

  剛才那三孔布掉到水泥地上,清脆無比,這就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