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黃河
作者:武渣      更新:2021-04-28 17:05      字數:2244
  要說起來,朱元璋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洪災了,自從他在南京稱帝後,南京幾乎是沒有洪水發生過的,頂多就是暴雨時節,城中會發生內澇。

  可如今他站在邙山山頭,著實再次體驗到了洪水的可怖。

  說起來邙山山頭處已經是此處黃河附近地勢最高的地方了,也不虞被水淹沒,算得上安全。

  站在這裏登高遠望,就能看到雨幕下那處黃河湍急的水流,他本來是打算在潼關一帶看著黃河的,可是身邊所有人都反對。

  畢竟那裏是黃河轉彎的地方,一旦黃河真的決堤,那邊決堤的概率極大,實在談不上安全。

  朱元璋迫於群臣的壓力,也隻能來到洛陽查看黃河的情況了。

  看著往東邊的那些高於一旁農田的黃河河道,朱元璋心中就極為焦慮。

  河道都高過一邊的農田了,一旦黃河破開大堤,整個河南府豈不是全部都要遭殃?

  好在今年的雨下的不是很大,向來是不會出現洪災的,隻是對於黃河大堤的重新整修,是必須要提到日程上了的。

  之前的朱元璋可不知道,河南的黃河河道已經成為地上懸河了,若是不好好整修黃河,一旦大明將首都定在洛陽,豈不是年年都在黃河的威脅之下?

  何秋在一旁安慰朱元璋道。

  “陛下,今年黃河想來是不會有什麽汛情了,我看了大堤,情況還算良好。”

  朱元璋看著穿著蓑衣,渾身濕透了的何秋反問道。

  “你憑什麽敢向朕這樣保證?就是讓河南巡撫他們都不敢這麽說!”

  何秋思考了一下說道。

  “陛下你看,現在的雨已經慢慢變小了,夏季的雨想來不會持續太久,一旦小了大概率就是真的沒了,也是因為這點,臣才敢說這樣的大話。”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最後卻問道。

  “朕不希望黃河今年一年無憂,朕希望黃河能夠永世無憂,你能辦得到嗎?”

  何秋隻能咧開嘴苦笑,這事就是放到後世也沒人敢保證真的不出問題啊,想想長江水災是怎麽回事?

  就是到了21世紀,中國大地上的水災不還是有嗎?

  隻是損失比起大明,要小了很多。

  “陛下,這黃河水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是從宋至遼、金、再到大元一直積累下來的。

  縱然是陛下也不可能保證黃河大堤一直不出現問題了吧?”

  “但隻要陛下能夠保證未來每年向河工上撥款千萬,不斷地修護黃河大堤,束水衝沙。任用善於治水的官員,想來黃河的情況會一天天變得好起來的。”

  看著沉默了的朱元璋,何秋忍不住又多說了幾句。

  “陛下,這黃河水患的治理,不單單是下遊的事,更關乎上遊的治理,若是上遊不能很好的保持水土,下遊的堤壩修建的再好,也是白搭。”

  朱元璋雖然之前就從朱高熾那裏知道了何秋的一些想法,可他還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麽要提到上遊保持水土的事。

  “這是為何?”

  何秋指了指下方還在咆哮的黃河說道。

  “陛下,您看,這黃河之水中有多少是泥沙?河道都已經高出地麵了,若是不治理上遊的情況,難不成河道每高出一米,大壩就加高一米嗎?這是不可能的啊!”

  朱元璋默然,大明不可能每年都砸在河道上,加高河堤,就是不通水利的朱元璋也知道,這是件治標不治本的事。

  可是想要保持上遊的水土,就必須在上遊種樹,可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

  西北已經殘破的連百姓都快養不起了,哪來的錢去種樹呢?

  之前何秋和朱高熾也提過,就算是真的能夠推動種樹,能活下來多少?又怎麽製止百姓砍伐這些樹木?

  就算是朱元璋下發一部強製種樹的法令又能如何?

  越是離朝廷遠的地方,中樞對地方的把控力度就越低,要是單單京師一地,或者京師附近的直隸地區,中樞還是可以保證政策實施不走樣的。

  可這樣的政策到了地方呢?

  朱元璋不敢打包票,他太清楚地方那些官員們的做派了,王安石變法是怎麽失敗的,朱元璋也銘記在心。

  關於西北種樹的事情,朱元璋也隻能選擇埋在心底,可能回了京師會和朱棣探討一番,最後會不會下發命令,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或許等到大明決定征服西域更遠的地方的時候,就會對西北大力扶助,讓西北一地就有足夠的力量,出兵更西方了呢?

  河南的這場雨確實沒有下太久,很快就放晴了,沒有出乎何秋的預測。

  朱元璋心裏鬆了口氣,也就沒再河南多做逗留了。

  河南之地雖說比不上江南富庶,但也算得上天底下數得上的好地方了。

  隻要黃、淮兩條河流不會泛濫,這裏一年的產出就不在少數,至少比起之前朱元璋路過的陝西要好太多了。

  經過開封的時候,朱元璋還是看了看開封的舊城,一片唏噓。

  北宋時期那麽繁華的汴京已經殘破的不成樣子了,到了現在也沒能完全恢複元氣。

  這裏麵既有戰爭的原因,也有元朝修黃河堤壩在這裏抽調了很多農夫的原因。

  這些被征發的農夫,大半都沒有機會回到家鄉,不是在做勞役的時候死了,就是在後麵的抗元戰爭中死了。

  整個開封府在明初的時候,堪稱十室九空,當初他朱元璋剛打下來開封府,也曾動過心思,將首都遷到這裏。

  要不是後麵知道了開封的實際情況,又有手底下的大臣們力勸,說不定就真的遷都到這了。

  默默懷念了一番自己的青蔥歲月,朱元璋南下至南陽,順著漢水,來到了湖北,從這裏順著長江一路向東,直接回到京城。

  雖然大明的主要城市之間也已經修通了水泥道路,可水泥路走著終究沒有水路舒服。

  更何況水路還要比走水泥路更為便捷,這也是如今的大明在江南,乃至更南的地方,很少修建水泥路的原因。

  南方水係發達,就是修了水泥路也很難比得上水路的運輸方便、快捷,得不償失。

  至今為止,大明都隻是在慢慢修建湖廣聯絡兩廣的道路,甚至都還沒有修好,其中的難度也是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