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爭搶美差
作者:武渣      更新:2021-03-19 21:11      字數:2194
  朱棣頗為感慨的對著身邊的徐氏說道。

  “何秋這小子,就是去了貴州,也不肯安分啊!真不怕父皇針對他嗎?”

  徐氏略微有些緊張的問道。

  “何秋又出什麽事了?”

  朱棣就把剛得到的消息和她講了,徐氏一開始也是被震得頭皮發麻,好家夥,雲南的軍將都被何秋說服了嗎?

  姚廣孝作為一名和尚,沒法進東宮,就在京城的一座寺廟掛單,朱棣現在就是想說些東西,也隻能對徐氏說了。

  “你瞧瞧這小子,本事還真不小。貴州的官跑到了雲南,又畫出來這麽一張大餅,幫著朝廷解決了雲南幾十萬戍卒心中的怨氣。”

  “說實話,就是何秋現在不出這一招,我也會盯著雲南的,那群士卒背井離鄉,到雲南那種氣候的地方,連年征戰苦不堪言,若不是之前沐英手段高,恐怕早就有人逃跑了,甚至會舉起反旗。”

  徐氏心中有些疑惑。

  “何秋這孩子,這次的手段有那麽厲害嗎?”

  朱棣笑道。

  “那自然是有的,想想看當年始皇帝派士卒征戰嶺南,嶺南的環境可比雲南要好,可始皇帝一死,嶺南趙佗立馬就自立了。”

  “之前沐英去世的時候,我就有這樣的擔心,害怕沐春鎮不住場子,如今何秋去了也算是了卻了我的一番心事。”

  “最重要的是,何秋弄出來的這一套,算是一舉多得。”

  “首先就是把沐家拉到咱身邊了,之前他可是我大哥最親近的將領之一啊!

  二則若是真的開發礦產,修建水道,讓當地銅料經長江運輸到京城,能給雲南帶來更多利潤,穩定軍心民心。

  還能緩解朝中缺銅的窘境,又拉攏了當地土司,穩定邊疆,這一招能有四五件好處了,確實很了不起了。

  這事一成,雲南當地的百姓恐怕還要給沐春和何秋他們建立祠堂了。”

  徐氏看著朱棣臉上帶著讚歎和豔羨,忍不住笑道。

  “你是未來的大明天子,又是何秋的嶽丈,何必羨慕他們呢?”

  被徐氏這麽一說,朱棣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暫且放過這一節。

  等到第二天朝議,這件事已經讓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不少人都湊到吏部尚書麵前,大家都明白,這要是被派去監督修建水道,可是個鍍金的好差事。

  吏部尚書看著身邊的同僚們一陣頭疼,隻能全部都推拒了,明言此事要由陛下決斷,這才讓他落了陣清淨。

  朱棣站在以往朱標站的位置,看著這些人們私底下在這爭,心中對之前朱元璋向他說的一些話更為明悟了。

  就算一個君王年輕的時候再強勢,一旦到老的時候,手中的權力總是會不可避免的流逝。

  大臣們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何況皇權和相權向來都是一個強了,一個就弱。

  若是君王去世的時候,嗣位之君還比較文弱,那權力大部分要不流入大臣手裏,要麽就會到外戚手裏了。

  這就是權力運行的規律啊!

  所以當初朱標去世,朱元璋那麽傷心,這其中不止是父子感情深厚的緣故,也有朱元璋擔心他廢除丞相,集中皇權的作為遭到反噬。

  朱棣自己在這思索的時候,朱元璋終於到場了。

  近來朱元璋的精神一直不大好,朝會召開的也少了很多,不少時候朱元璋都是讓朱棣聽政,然後把重要的事和他講一遍,真的有什麽疏漏,朱元璋再和朱棣溝通。

  不過今天的朱元璋看起來中氣十足,隻怕是之前雲南的消息讓朱元璋心中振奮吧。

  朱棣心中偷偷想道。

  “諸位臣工,雲南的事你們應該都知道了吧?這些守邊的將士們和當地的土司一起提出開采東川銅礦,修建金沙江水道的主張,確實很有道理。

  朕之前不是不知道戍邊將士們的窮困,但苦於財政匱乏,而若是對雲南投入過大,收益又太少,如今借著銅礦的事,他們給出了對策,諸位都看看可行不可行吧!”

  朱元璋意氣風發的這麽說道。

  吏部尚書還沒出麵,戶部尚書鬱新就搶在前麵說道。

  “啟稟陛下,開采東川銅礦,修造金沙江水道實乃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一旦成功,將會讓西南邊陲穩如泰山,再無需擔憂有土司作亂的事了。

  還能讓朝廷的財政更加寬裕,正因如此,去雲南的人才應該更為慎重挑選,臣不才,自認頗懂經濟之道,請去雲南,負責督建金沙江水道。”

  這一下工部尚書坐不住了,好家夥,怪不得你搶先回話,可這修建水道明明是我們工部的事,怎麽能讓你這個戶部尚書搶去了?

  “臣有異議,鬱尚書雖然粗通經濟之道,但並無督建工程的經驗,依臣來看,這事還是需要交給我們工部,臣願意親自下雲南處理此事。”

  沒等工部尚書得意,一邊的左都禦史楊婧也忍不住了,跳出來說道。

  “此時不可,臣覺得應當依照慣例,派遣都察院禦史到雲南,處理此事!”

  另外一邊早就冷眼看著的曹國公李景隆更是忍不住了,他之前是太孫身邊的武勳,如今在朝中地位頗為尷尬,他又不想就這麽沉淪下去,當然要抓住一切機會。

  “臣覺得應該派臣前去處理,幾位大人年事已高,去往雲南舟車勞頓,萬一路上有什麽意外,就是國朝的一大損失啊!

  何況此事需要和西平侯等人溝通,臣同為武勳,處理起來要方便得多。”

  說完李景隆頗感得意,怎麽樣都沒話說了吧?

  可憐的李景隆沒注意到的是,他這一句話愣是得罪了這三大部門的長官,一句年事已高,這不是chi luo裸的說他們已經老邁不中用了唄。

  這讓他們如何能忍?

  朱元璋似笑非笑的說道。

  “你們都想去雲南督促此事,心中可是已經有了可行的方案?”

  這下子李景隆就蔫吧了,他壓根沒想到這麽多,隻是單純的覺得能外出負責此事很好。

  至於具體的方案,自然是跟著雲南給出來的走,實施完全可以交給地方官吏,這又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