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
作者:武渣      更新:2021-03-19 21:10      字數:2421
  衙役們一個個下手狠辣無情,再加上他們本來就知道部分這些乞丐們做的‘好事’,那還有的跑?

  全部都栽進來了,朱高熾拿到這些供狀,也是被氣得夠嗆,殺人,拐賣,偷盜……

  這些罪名一個不少,特別是裏麵有個叫‘李員外’的,這人還真的是個員外。

  莊園在城外,每天進城裝成乞丐行乞,是一股乞丐的頭頭,策劃了不少案子,城外的莊園就是他行乞多年,作案掙下來的。

  朱高熾二話不說,直接判了一個斬立決,沒收全部財產,家族其他人流放。

  他的這一行為倒是讓一直在關注著他和朱高燧行事的朱棣眼前一亮!

  好小子,之前還生怕他過於懦弱,沒想到也是個能狠下心的,朱棣看著這個瘦下來的兒子,心裏有些滿意。

  接下來,朱高熾兄弟倆的行動就讓朱棣更加滿意了。

  朱高燧在城內各個角落,擺上了不少籮筐,通知各坊的保長,以後垃圾隻準丟在這個籮筐裏,有敢於違反的,輕則罰款,重則關進牢裏蹲幾天。

  官府可能找不到當事人是誰,但是在哪個坊裏放著的,那就歸哪個坊負責,要是找不到人,保長服罪。

  至於在街市上的籮筐,就交由每個商家自己看管,若是被查出來店前有隨地丟著的垃圾,罰商家。

  這麽狠的律令一下,所有人心裏都緊張了起來,盯著看有誰亂丟垃圾的,雖然期間出現過有人被亂罰款的情況,但是朱高燧依舊能堅持著,把這一條命令推行下去。

  有些犯到他手裏的人,朱高燧一個也沒輕饒,最後整個北平城裏,連小孩都知道,垃圾一定要丟到垃圾筐裏。

  按理說,到了這一步,已經差不多了,至少朱棣對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可是這哥倆,又弄出來一個點子,對商家收稅,這稅不是憑空來的。

  收的就是市容衛生稅,他們兵馬司的幫著把市容收拾這麽幹淨,還要給環衛工人發工資,這錢不可能變出來。

  那就隻能勞煩這群做生意的商人‘貢獻’點了,定的稅率也不高,按店麵大小,一月收一錢到一兩銀子不等。

  這些商人能說什麽,朱高熾哥倆說的又不是假的,他們既然享受到這個便利,又是大明身份最低的那批人之一,他們不挨宰,誰挨宰?

  這一連串動作下來,最後朱高熾給朱棣匯報的時候,居然還掙了點錢,這讓朱棣嘖嘖稱奇。

  何秋把他們兩個教育的確實不錯啊!

  朱棣就在心裏盤算著,要不要把後麵的幾個小子也都交給何秋教導,能者多勞。

  ……

  應天府。

  朱元璋接到朱棣再一次的奏報,一看又是替何秋上的,忍不住罵了句。

  “這小子怎麽這麽多事!”

  但因為何秋每次總是能言之有物,也從不說什麽仁義道德,隻是擺事實講道理,朱元璋還是可以看得下去的。

  在何秋出現之前,對朝廷奏章的浮誇風,朱元璋下了好幾次命令了,還拿下了幾個,不說人話的官員,可是依然沒什麽好轉。

  等到何秋的奏折往上遞了幾次,朱元璋深感滿意,就把他的折子當成樣板,讓天下的官員學習,官員們自然有罵有辱斯文,粗鄙不堪的。

  但這皇帝就愛這口,就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公文條理比以前的清楚了很多,也方便消息的傳遞。

  朱元璋打開折子一看,這小子想法還真不少,想要重修北平城,裏麵環衛這些做法確實還不錯,厘清職責。

  流放罪犯實邊?怎麽又是放開賤籍?!

  本來朱元璋還看得蠻開心的,看到最後一條,他的好心情就全沒了。

  忍住氣在奏折上批示道:“北平之事可行,賤籍自古有之,不可輕言廢棄。”

  其實朱元璋不肯放開奴籍,最主要的還是對陳友諒餘孽的忌憚,其他的賤籍,其實不算什麽,不過是樂戶之類的。

  但是陳友諒餘孽被他打為賤籍這麽多年,現在就是想回複他們普通人的身份,朱元璋也怕裏麵再出一二野心之輩。

  這批人可以說是朱明王朝的死硬敵對分子,朱元璋不希望放開賤籍出現數萬數十萬反對大明的人。

  另外一點,比陳友諒的餘孽更要命,江南各家大戶都有很多奴婢,按照規定,這群人可也是賤籍。

  朱元璋要是想廢除賤籍,必然要和他們的利益相互衝突,朱元璋自然不在乎這個。

  可是他年紀已經這麽大了,應天府也在南方的腹心之地,若是他現在妄動賤籍製度,中途去世,那朱標可能真的是連京城都住不安穩了。

  所以也就隻能對這件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等到了晚上,朱元璋的腦海裏還時不時的閃過朱棣的奏章,他們要大修北平城。

  朱元璋有些心動,他也很想遷都了。

  越是在應天府呆的久一點,朱元璋就越是感到不自在,這種不自在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一來,應天府附近太過富庶,商業氛圍濃厚,這讓小農思想濃厚的朱元璋十分不習慣。

  隨著大明日趨穩定,應天府也是一日繁華過一日,可越是如此,朱元璋就越不滿意,他對商業的打壓是一以貫之的,可是京城卻發展出這麽好的商業,這簡直就是對他最大的諷刺。

  除了朱元璋自己的小農思想之外,還有一股憂患意識。

  朱元璋已經看出來了,應天府實在太繁華了,自己可以把持得住,朱標也可能能把持得住,可是其他人呢?

  後世的子孫有哪些能把持得住?就是跟自己一起起家的淮西勳貴都那麽多被腐蝕了的,更別提未來那些從皇宮長大的皇帝們了。

  溫柔鄉是英雄塚啊,朱元璋自然是希望大明的江山能夠長長久久的,既然如此,那不如放棄應天府,找一個更和自己心意的地方。

  反正現在應天府立都時日不算太久,也不過二十餘年,他親自動,大家也都能接受。

  而且,朱元璋現在手上還是有不少錢的,因為何秋提出的策略,大明改變了以往對待北元俘虜的方式。

  現在這麽多人,可都是在幫著大明創造勞動價值的,那些牛羊,羊殺了吃肉,牛被發賣到各方,當做耕牛。

  至於北平的那座高爐,朱元璋每次看到報告,就特別想把它搶走!

  區區一座高爐,供應了大軍七成以上的鐵甲和兵器;還兼著打造了上萬具耕具。

  要是多修幾座高爐,那整個大明就不缺鐵了。

  好在朱棣和何秋也都識趣,把大部分利潤都給貢獻上來了,隻保留了部分利潤,用於平日的運營。

  不過朱元璋也沒吝嗇,鐵礦、煤礦他都以幾乎免費的價格,運往這座高爐,隻希望多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