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紅樓問世
作者:武渣      更新:2021-03-19 21:10      字數:2152
  又等了片刻,何能就從書局裏出來了,帶著書局老板給的定金,以後的分成也都會讓何能來拿。

  據何能說,那位負責看稿的管事,得了這本《紅樓夢》,那叫一個讚不絕口,直說還從沒看過這麽精彩的才子佳人小說。

  裏麵的各種吃穿用度的描寫,極為奢靡,卻又頗合現實,不愧是王府的人寫的。

  何秋聽到這,心裏叨叨,燕王府風評被害,我可不能背鍋,往後要低調行事,低調行事。

  又說起這位管事看入了迷,要不是何能催促,怕是要等天黑才放他出來,走之前還給了承諾,一定把這本書放在首位刊印。

  這紅樓的效果,還真是拔群,剛一麵世就收獲了這麽一個死忠粉。

  弄完這些,何秋就不關心了,讓何能領著跑回燕王府安逸去了。

  這在北平搞出版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家,把書坊做到北平第一的,就更不可小覷了。

  這家書坊的東家就是原來的朝廷官員,如今致仕在家,經營書坊,手裏多一個裁員,也算是為本地士子做做好事。

  這本紅樓很快就被書坊管事獻了上來,這位劉老爺,熬夜讀完,大感驚喜。

  此書一改時下流行的體裁,用上了章回體,文筆優雅凝練,草蛇灰線,伏脈千裏,作者文采之高,真乃世之罕見。

  一看作者名,曹雪芹。

  心裏暗自納罕,這位曹大家又是哪個?文壇上也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不過後麵聽到是燕王府上的人送來的,他就恍然大悟,看來是府裏的哪位,不予被別人知道是自己寫的,化名而作吧。

  不過這樣一來,書裏的一些情節就有待商榷了,書裏的甄家如此豪富,是不是意味著這位燕王想要對江南的鹽商動手?

  劉老爺不明所以,不過對於文壇上出來這麽一部佳作,他還是極為開心的,在他的書坊出版,那更是好事,他能從這裏麵賺上不少銀子呢。

  連夜安排匠人排版,爭取三日後把這書上市刊行。

  書坊的管事接到東家的嚴令,既然不敢有所耽擱,開足了馬力,找人撿字,湊活版。

  這管事也是個精明的,他覺得這書必定能火遍整個大明,於是自作主張,分兩批印製。

  一批用上上等的紙墨,印來賣給城裏的達官貴人,一本書要價一兩銀子,愛買不買,想來這群貴人們是不在乎這點小錢的。

  另外一批,用最差的紙墨,印出來賣給平頭百姓,和一些囊中羞澀的士子,一句話,不能讓盜版書商占了便宜。

  幾日後,何秋這還算安靜。

  但整個北平都變得沸沸揚揚,深閨大院裏,各家大戶的小姐們捧著一本紅樓夢,癡癡地唱著葬花吟。

  茶樓、酒館裏也有不少說書人開始講這本書,一些讀書人甚至為了釵黛之爭大打出手。

  而另一邊,地下書坊裏,一本名為《金瓶梅》的小說,也廣為流傳。

  老趙寫的稿子,何秋早就看過了,筆力著實老道,再搭上幾幅半遮半掩的插畫,嘖嘖嘖,真真是讓人欲罷不能!

  於是痛快的把後麵的大綱全部給了老趙,可能老趙也是靈感爆棚,狀態極佳,這才幾天功夫,《金瓶梅》的第一卷也已經刊行上市了。

  不少讀書人一邊在私底下偷偷地看,一邊在那暗罵那潘金蓮無恥,罵作者有辱斯文。

  但也正是這種隻能偷偷看的刺激感,叫不少人欲罷不能,恨不得把這位蘭陵笑笑生抓起來,關到小黑屋裏,讓他接著往下寫。

  誰讓這出書的人太懂大家的心思了,剛好把劇情斷在潘金蓮想要毒殺武大郎的地方。

  這水滸,大家都有所聽聞,雖然也都大概知道後麵的劇情,不外乎武鬆殺嫂。

  但這是金瓶梅,和水滸又不是一個東西,重點全在潘金蓮和西門大官人身上。

  不少人發現,市麵上現在很火的紅樓夢,和這本金瓶梅不約而同的都采用了章回體的體裁,讓人耳目一新。

  紅樓夢寫出了高門大戶的風光,金瓶梅寫出了不少市井的風俗人情,兩者的人物都寫的是活靈活現,這不就是一種新的流派嗎?

  想要掙錢的士子,不約而同的開始研究起這兩本書,不少人開始披著馬甲偷偷搞起了創作,一時間市麵上又多了不少章回體小說。

  一時之間,北平的小說市場稱得上風起雲湧。

  直到朱玉穎找到何秋,還在他麵前談起了賈寶玉,何秋才清楚他的書在世麵上掀起了多大的風浪。

  何秋饒有興趣的問她:“那這釵黛,你更欣賞哪一個呢?”

  朱玉穎毫不猶豫的說,寶釵。

  何秋頷首,果然不出他所料,朱玉穎是喜歡經商的,自家的香水生意也一直交由她來做的,他自然更欣賞更大氣的寶釵。

  朱玉穎還說:“近些時日,城中來買香水的姐妹們,提到這本書,一個個都哭哭啼啼的,都說這書寫到她們心裏去了。”

  何秋有些好奇,還有些意外,“怎麽就寫到你們女子的心裏了?”

  朱玉穎隻是感慨,“這世上的女子縱然聰慧如釵黛,婚嫁也做不了主,說不好就嫁給了賈蓉那等醃臢人,好一點的也就是賈寶玉這種富貴閑人,一等一的廢物,最後還都給賈家陪葬,豈不是可憐?”

  何秋啞然,“這是你自己的想法吧,說不得你不少姐妹們還很喜歡寶玉呢。”

  “哼。”朱玉穎鼻頭一皺,樣子可愛極了,一臉的不服氣,看來是被何秋說中了。

  想來也是,就連在後世,那樣男女平等的時代,也依然又不少女子喜歡賈寶玉這種人物,更何況禮教森嚴的大明呢?

  就連女子們平日裏愛看的《西廂》說白了不就是一個窮酸書生騙婚的故事,隻是故事結局還算不錯罷了。

  裏麵的那股子底層文人意淫的味道重的何秋都不想看,崔鶯鶯好好一個宰相家的女兒就該被張生騙得真情?

  每年像張生這般參加科舉的不知有多少人,又有幾人能考上進士呢?